龔廷賢

《濟世全書》~ 坤集 卷七 (7)

回本書目錄

坤集 卷七 (7)

1. 初生雜病

治小兒生下,遍休發黃,狀如金色,身上壯熱,大小便不通,乳食不進,啼叫不止,此胎黃之候,皆因母受熱而傳於胎也。凡有此症,乳母宜服四物湯,內用生地黃、赤芍,加天花粉。

釀乳法,初生小兒,胎中受熱,生下面赤眼閉,大小便不通,不能吮乳。

豬苓,澤瀉(倍),赤茯苓,生地黃,天花粉,茵陳,甘草

上銼,每服三錢,水煎。食後令乳母捏去宿乳,卻服此藥。

治小兒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脹欲死者,急令婦人以溫水漱口,吸咂兒前後心,並臍下、手足共七處,每一處凡三五次,口吸咂取紅赤為度,須臾自通。不爾,則無生意。有此症遇此法,可謂再生。

小兒初生七日,急患臍風撮口,百無一活,父母坐視其死,良可憐哉!秘法極效,世罕知之。患此者,齒齦之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狀,急以溫水蘸青熟綿裹手指,輕輕擦破,即開口便安。又灸臍風,以艾灸臍下即活。

治小兒臍風撮口方,用田螺搗爛,入麝香一分再搗,塗臍上。

治小兒撮口臍風,用完全蔥二根搗汁,用殭蠶二個研末,調塗其母乳頭上,令兒吮之,或用乳調,灌之。

初生小兒,五七日有熱症,只用益元散,時時灌之。

小兒臍風濕重,久不瘥,峰房燒末敷之。

治小兒患臍風,及臍瘡久不瘥,用燒蝦蟆杵末敷之,日三四度瘥。

治小兒臍風,鹽二兩,豉二合,爛搗捏作餅,如錢大,安新瓦上炙,令熱以熨臍上差。亦用黃柏末敷之。

白話文:

[初生嬰兒的各種疾病]

治療新生兒出生後全身皮膚呈現黃疸,顏色猶如金色,身體伴有高熱,大小便無法排泄,無法進食母乳,不停啼哭,這些都是胎黃的症狀,主要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受到熱氣影響,熱氣傳遞給了胎兒。若出現這種情況,哺乳母親應服用四物湯,配方包含生地黃、赤芍,另外添加天花粉。

釀乳法,新生兒在母體內受到熱氣影響,出生後臉色紅潤且眼睛緊閉,大小便無法排泄,無法吮吸母乳。

使用豬苓,澤瀉(用量加倍),赤茯苓,生地黃,天花粉,茵陳,甘草

將上述材料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哺乳母親在餵奶前應先擠出前一餐的乳汁,再服用此藥。

治療新生兒出生後大小便無法排泄,腹部脹痛到快要死亡的情況,應立即請婦女用溫水清潔口腔,然後吸取嬰兒的前胸、後背、肚臍下方、雙手和雙腳等七處,每一處吸取三到五次,直到皮膚呈現微紅為止,不久便會自然通暢。如果不這樣做,嬰兒可能就會失去生命。若遇到這種病症,此方法可說是重生之道。

新生兒出生七天內,突然罹患臍風(抽搐),通常都難以救治,父母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死去,實在令人憐惜!有一個祕方非常有效,但世人少有人知。如果患有此症,可在嬰兒的牙齦上方發現像粟米一樣的小水泡,立即用溫水浸泡棉布包裹手指,輕輕擦破該水泡,嬰兒就會立刻停止抽搐。或者使用艾灸治療臍風,將艾草放在肚臍下方進行灸療。

治療新生兒臍風(抽搐)的方子,將田螺搗碎,加入少量麝香再次搗碎,塗抹在肚臍上。

治療新生兒臍風(抽搐),可以使用完整的蔥兩根搗碎成汁,將兩個殭蠶研磨成粉末,混合後塗抹在母親的乳頭上,讓嬰兒吮吸,或者用母乳調和,灌入嬰兒口中。

新生兒出生後五到七天若有熱症,只需使用益元散,隨時隨地灌入。

新生兒臍部濕疹嚴重,久久未癒,可將蜂巢燒成灰,撒在患處。

治療新生兒臍風(抽搐)和臍瘡久久未癒,可將燒焦的青蛙搗碎成粉末,每日三四次塗抹在患處。

治療新生兒臍風(抽搐),使用二兩鹽和二合豆豉,充分搗碎成餅狀,大小如一枚錢幣,放在新瓦片上烤熱,然後熨燙在肚臍上,直至癥狀消失。也可以使用黃柏粉末塗抹在患處。

2. 臍風論

夫小兒臍風,因母好食辛酸厚味,或七情偏勝,起居不時,故有胎毒。胎毒所發,多在二三日之間則有萌芽病生,或打嚏或呵欠,或冷笑或惡叫,或皺眉或夜啼,人多怠意不覺,至五六日病深,方請醫治,其病已傳經絡,萬無一愈。予傳此方,深知病原救治有理,故此告聞諸君子,生下孩兒,於二三日之間時時省察。

若有前症,即是臍風。急看口中上齶,有白點如粟米者,用銀針挑破,以雞糞、糖塗之,然後服藥,十病十愈。倘牙緊,舌厚,唇撮,肚發青筋,腹硬臍出,則決不可治矣。

解毒湯,如熱多,用此二匙,解表二仙丹一匙。

陳細茶、蘇州薄荷各等分,為細末,用燈心、淡豆豉、生薑少許,蒸水為引。

牛黃餅子

大黃(一錢,細末),硃砂(三分,水飛過),青礞石(焰硝火煅,五分)

各為末同和,以水為丸,如芡實大,以前蒸水磨化服之,百發百中。

治小兒臍中出汁不止,並赤腫,白礬枯過,為末敷之。

治小兒龜胸,緣肺熱脹滿,攻胸膈所生,又緣乳母食麵、熱物、五辛轉更,胸起高也。

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兩行三骨罅間六處各三壯,春夏從下灸上,秋冬從上灸下。若不依此灸之,十無一愈。

百合丹,治龜胸。

川大黃,天門冬,杏仁(去皮尖,另研),桑白皮(蜜炒),百合,甜葶藶(炒),石膏(煅),木通(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臨臥熱湯下。

治龜背,兒生下客風入脊,遂於骨髓,即成龜背。或坐太早,亦致傴僂,背高如龜,多成痼疾。

龜尿點骨節即平。取龜尿法,用青蓮葉,置龜於上,用鏡照之,其尿自出。

治龜背。

松花,枳殼,防風,川獨活,麻黃,大黃,前胡,桂心(少許)

為末,米飲調服。

小兒語遲。

人參,石菖蒲,麥門冬(去心),遠志(去心),川芎,當歸,乳香,硃砂(各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每三四十丸,食遠米飲下。

白話文:

[臍風理論]

孩子的臍風問題,通常是因為母親在懷孕期間喜好食用辛辣、酸澀或濃重口味的食物,或是情緒起伏大,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胎兒帶有毒素。這種胎毒往往在孩子出生後的兩三天內開始發作,初期可能表現為打噴嚏、哈欠、莫名微笑或尖叫、皺眉頭或夜晚啼哭等現象,但這些症狀常被大人忽略。等到五、六天後病情加重才求診,此時毒素已深入經絡,治療效果極低。

我分享這個療法,是因為深知病因與救治之道,因此告訴各位父母,孩子出生後的兩三天內要密切觀察。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可能是臍風。這時應檢查口腔上顎,如果有像小米粒般的白點,可用銀針刺破,再塗上雞糞與糖,然後服藥,通常都能痊癒。但如果出現牙關緊閉、舌頭腫厚、嘴脣收縮、腹部青筋暴露、肚子硬且臍部突出,就無法治療了。

解毒湯,如果體內熱氣多,可服用兩匙,再配以二仙丹一匙解表。

使用陳年細茶和蘇州薄荷,份量相同,研磨成細末,用燈芯草、淡豆豉、少量生薑,以蒸水作為引子。

牛黃餅子

大黃(一錢,細末),硃砂(三分,用水洗淨),青礞石(用焰硝火煅燒,五分)

以上材料磨成細末混合,加水做成芡實大小的丸子,用先前的蒸水磨化後服用,效果極佳。

用白礬枯過,研成粉末敷在患處,可以治療孩子臍部持續流出液體不止,以及紅腫的問題。

孩子胸骨突出,多由肺熱導致胸部脹滿,影響胸膈膜而產生。又或是哺乳期母親食用麪食、熱性食物、辛辣食物,使胸骨突出。

在左右乳房前方各一寸半的位置,上方兩行三根骨頭縫隙間,共六處,各灸三壯,春夏從下往上灸,秋冬則相反。如果不按照此法灸,效果不佳。

百合丹,用來治療胸骨突出。

川大黃、天門冬、杏仁(去皮尖,另外研磨)、桑白皮(蜂蜜炒熟)、百合、甜葶藶(炒熟)、石膏(煅燒)、木通(份量相等)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如綠豆大小,睡前以熱湯吞服。

孩子背部隆起如龜殼,是因為出生後風邪侵入脊椎,進入骨髓形成。也可能因過早坐立,導致背部彎曲,高如龜殼,成為難以根治的疾病。

將龜尿滴在骨節上,能使其恢復平坦。取得龜尿的方法,將龜放在青蓮葉上,用鏡子照射,龜就會排出尿液。

治療背部隆起如龜殼的配方如下:

松花、枳殼、防風、川獨活、麻黃、大黃、前胡、桂心(少量)

磨成粉末,以米酒調和服用。

孩子語言發展緩慢的治療方法:

人參、石菖蒲、麥門冬(去心)、遠志(去心)、川芎、當歸、乳香、硃砂(各五錢)

以上材料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如黍米大小,每次服用三、四十顆,飯後以米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