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艮集 卷三 (17)
艮集 卷三 (17)
1. 腳氣(附鶴膝風)
上為末,酒糊丸,每百丸,空心酒下。
治兩腳跟、兩腳趾麻木疼痛神方。
當歸(酒洗,六兩),川芎(二兩),白芍(酒炒,二兩),懷熟地(酒蒸,四兩),懷生地(酒浸,四兩),天門冬(去心,四兩),麥門冬(去心,四兩),遼五味子(二兩),黃柏(去皮,蜜炒、鹽炒、酒炒,三制各二兩),知母(去毛酒浸、鹽水浸,二制各三兩),懷山藥(二兩),懷牛膝(去蘆酒浸,四兩),枯芩(去朽酒炒,四兩),龜板(去邊,酥炙微黃,用生者鑽過良,一兩),山茱萸(酒蒸去核,四兩),人參(六錢)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空心鹽湯送下。忌鐵器制。
神仙括痛酒(李湛源傳),治腳膝腫痛不可忍者。
羌活,獨活,防風,天麻,殭蠶,薏苡仁,秦艽,何首烏,續斷,蘇梗,蒼朮,烏藥,穿山甲(炒),紅花,香附,粉草,荊芥,薄荷,白芥子,木瓜,貝母,陳皮,石菖蒲,薄桂(各三錢),白芍,川芎,白朮,熟地,麥門冬,茯苓,茯神,酸棗仁,杜仲(去皮),牛膝(去蘆,各五錢),半夏,南星(白礬、牙皂、生薑煎水煮過,各五錢),細辛,木香,白芷(各二錢),鹿茸(酥炙),虎骨(酥炙,各三錢),當歸身(一兩),山藥(五錢)
上共四十三味精製,入酒一罈炆熟,空心溫飲一二盞,隨量飲之。
治腳氣腫痛,足不能任地,用槐皮去粗皮,好黃酒煎空心服。避風。
治足跟腫痛,有痰,有熱。血熱,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牛膝;有痰唾者,五積散加木瓜。
人參敗毒散,治三陽經腳氣流注,腳踝上焮熱赤腫,寒熱如瘧,自汗惡風。本方藥各一錢,加蒼朮米泔炒、大黃蒸,各二錢,作一服,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服。皮膚瘙癢赤疹,加蟬退。
一婦人下體腫痛,人參敗毒散加蒼朮、黃柏、威靈仙病減。更以四物湯加蒼朮、黃柏、防己、紅花、澤瀉。
人有氣如火從腳下入腹者,此虛極也。蓋火起於九泉之下也。此病十不救一。治以四物湯加黃柏、知母降火藥服,外以大附子末津調,貼腳心湧泉穴,以引火下行。
按此條言猶有未盡者,如果勞怯陰虛之人有此,固當作陰虛治。若壯實之人有此,則是濕鬱成熱之候也。予嘗治以家傳健步丸,醫之數人皆驗。若誤作陰虛治,則成痿症矣。學者當明辨之可也。
治腳氣腫痛,多是風濕凝注,用人言二兩,水煮滾熟,再入氈片如鞋底樣大片,入內同煮,令汁干取出,或曬或焙乾,將氈片裹腳板上,汗如濕透又換一片,出令汗盡即已。
蒸法,治腎氣虛弱,脾腎肝三經受風寒濕停於腿膝,使經絡凝而不行,變成腳痹,故發疼痛,此和榮衛,通經絡。
川椒(一把),蔥(三大莖),鹽(一把),小麥麩(約四五升許),酒(一盞)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米糊做成藥丸,每100顆藥丸,在空腹時用酒送服。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腳後跟和腳趾的麻木疼痛,效果神奇。
藥材包含:當歸(用酒洗過,六兩)、川芎(二兩)、白芍(用酒炒過,二兩)、熟地黃(用酒蒸過,四兩)、生地黃(用酒浸泡過,四兩)、天門冬(去心,四兩)、麥門冬(去心,四兩)、五味子(二兩)、黃柏(去皮,分別用蜂蜜炒、鹽炒、酒炒各二兩)、知母(去毛,分別用酒浸泡、鹽水浸泡各三兩)、山藥(二兩)、牛膝(去蘆頭,用酒浸泡,四兩)、枯黃芩(去腐朽部分,用酒炒過,四兩)、龜板(去除邊緣,用酥油炙烤至微黃,生龜板鑽孔更好,一兩)、山茱萸(用酒蒸過,去核,四兩)、人參(六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七、八十顆,在空腹時用鹽湯送服。忌用鐵製器具製作。
神仙括痛酒(李湛源傳授),可以治療腳和膝蓋腫痛到無法忍受的情況。
藥材包含:羌活、獨活、防風、天麻、殭蠶、薏苡仁、秦艽、何首烏、續斷、蘇梗、蒼朮、烏藥、穿山甲(炒過)、紅花、香附、甘草、荊芥、薄荷、白芥子、木瓜、貝母、陳皮、石菖蒲、薄桂(各三錢)、白芍、川芎、白朮、熟地、麥門冬、茯苓、茯神、酸棗仁、杜仲(去皮)、牛膝(去蘆頭,各五錢)、半夏、南星(用白礬、皂角、生薑煮水煮過,各五錢)、細辛、木香、白芷(各二錢)、鹿茸(用酥油炙烤過)、虎骨(用酥油炙烤過,各三錢)、當歸身(一兩)、山藥(五錢)。
將以上四十三味藥材精製後,放入一罈酒中燜煮熟透,在空腹時溫飲一、兩小杯,可依個人酒量酌量飲用。
治療腳氣腫痛,腳無法承受地面壓力,可以使用槐樹皮,去除粗糙外皮,用黃酒煎煮後在空腹時服用。服藥期間注意避風。
治療腳後跟腫痛,並伴有痰、發熱、血熱的情況,可以使用四物湯,再加入黃柏、知母、牛膝;如果有痰,可以使用五積散,再加入木瓜。
人參敗毒散,可以治療三陽經脈的腳氣病,症狀是腳踝上方出現紅腫熱痛,發冷發熱像瘧疾一樣,會自汗且怕風。這個藥方每味藥各一錢,再加入用米泔水炒過的蒼朮和蒸過的大黃,各二錢,作為一劑服用,加入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在飯前服用。如果皮膚瘙癢出現紅疹,可以加入蟬蛻。
一位婦女下半身腫痛,服用人參敗毒散,並加入蒼朮、黃柏、威靈仙後病情減輕。之後再用四物湯,加入蒼朮、黃柏、防己、紅花、澤瀉治療。
有些人感覺到一股熱氣從腳底向上進入腹部,這是身體極度虛弱的表現,是因為虛火從下焦湧出。這種病很難治好。治療方法是用四物湯,再加入黃柏、知母等降火的藥材服用,外用大附子粉末用唾液調和,貼在腳底的湧泉穴,引導火氣向下。
這個說法還有不完整的地方,如果身體虛弱、陰虛的人出現這種情況,當然要按照陰虛來治療。但如果是身體強壯的人出現這種情況,則是濕氣鬱積化熱的表現。我曾經用家傳的健步丸治療,治好過許多人。如果誤認為是陰虛來治療,就會變成痿症。學醫的人應該明辨清楚。
治療腳氣腫痛,多數是風濕凝聚造成的,用人言二兩,加水煮滾後,再加入像鞋底大小的氈片,一同煮到汁液快乾,然後取出,曬乾或烘乾,將氈片包裹在腳板上,等汗水濕透後再換一片,直到汗水不再流出,病就好了。
蒸法,可以治療腎氣虛弱,脾、腎、肝三經受到風寒濕邪侵襲,停留在腿膝部位,導致經絡凝滯不通,變成腳麻痺,所以會疼痛。這個方法可以調和營衛,疏通經絡。
使用藥材包括:花椒(一把)、蔥(三大根)、鹽(一把)、麥麩(約四、五升)、酒(一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