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坤集 卷七 (2)
坤集 卷七 (2)
1. 慢驚
夫慢驚之症,多因乳食不節,損傷脾胃,以致吐瀉日久,中氣大虛而致發搐。發則無休止時,其身冷麵黃,不渴,口鼻中氣寒,大小便青白,昏睡露睛,目上視,手足瘛瘲,筋脈拘攣。蓋脾虛則生風,風盛則筋急,俗名天吊風者,即此候也。蓋慢驚屬脾土,中氣不足之症,治宜中和,甘溫補中之劑,宜七味白朮散、醒脾散之類。
一小兒吐瀉日久,成慢驚風,默默不語,昏睡露睛,遍身手足厥冷,十分危篤,死在須臾,百藥罔效,一家哭泣。予製附子理中湯一劑,服之頃蘇,後以醒脾散調理而愈。
白話文:
慢驚症大多是因為飲食不節,損傷脾胃,導致長期吐瀉,導致中氣虛弱而引起抽搐。抽搐發作時沒有間歇,病人身體冰冷、面色發黃、不渴、口鼻氣息冰冷、大小便呈現青白色、昏睡露眼、眼睛往上看、手腳抽搐、筋脈僵硬。這是因為脾虛會生風,風盛則筋脈緊繃,俗稱天吊風。慢驚屬於脾土虛弱,中氣不足的症狀,治療方法應以中和、甘溫補中的藥物為主,例如七味白朮散、醒脾散等。
有一個小孩長期吐瀉,演變成慢驚風,沉默不語,昏睡露眼,全身手腳冰冷,病情十分危急,馬上就要死了,各種藥物都無效,全家人都哭了。我開了一劑附子理中湯,服下後不久就恢復意識,之後再用醒脾散調理,就痊癒了。
醒脾散(主方),治小兒吐瀉不止,作慢驚風,脾困昏沉,默默不食。
人參,白朮(去蘆炒),白茯苓(去皮),木香,全蠍,天麻,殭蠶,白附子,甘草(炙)
薑、棗煎服。
加味大醒脾散,治小兒慢脾風,內虛,昏迷不醒。
人參,白朮(炒),茯苓,陳皮,丁香,木香,南星(泡),全蠍(去毒炒),天麻(煨),白附子(煨),山藥(炒),石蓮子(去心),石菖蒲,肉蔻,砂仁,甘草
白話文:
醒脾散用於治療小兒反覆嘔吐腹瀉、動作遲緩、神志不清、脾胃虛弱、昏昏沉沉、不願進食。加味大醒脾散則針對小兒脾胃虛弱、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
生薑三片,棗一枚。回陽加大附子。
治慢驚、慢脾危惡症候,藥力不到者,但看兩腳面中間陷處有太衝脈,即灸百會穴三五壯,炷如小麥大,灸後仍以醒脾之劑調之。
釀乳法,治慢驚,睡多驚啼。凡面黃,脈細者難治。
木香,沉香,藿香,丁香,陳皮,人參,神麯,麥芽
上銼,每服四錢,紫蘇十葉,生薑十片,棗兩枚,水煎。先令乳母食,後捏去宿乳汁,服之即便臥。霎時,令藥入乳之脈,次令兒吮,不可過飽,亦良法也。
白話文:
生薑三片,大棗一枚,加上附子回陽。
這方藥用於治療反應遲緩、脾胃虛弱、病情危重、藥力不足的慢驚症,如果病人腳面中間凹陷處有太衝脈,可以在百會穴灸三到五壯,灸炷大小如小麥粒,灸完後再用醒脾的藥物調理。
另外,可以用釀乳法治療慢驚,尤其適合睡得多、驚啼的患者。但如果患者面色發黃,脈搏細弱,則難以治療。
將木香、沉香、藿香、丁香、陳皮、人參、神麴、麥芽等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紫蘇十葉、生薑十片、大棗兩枚,用水煎煮。先讓乳母服用,然後擠出乳汁,再讓嬰兒服用,服用後立即躺下。這樣藥物就能快速進入乳脈,再讓孩子吸吮,但不要過飽,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生珠丹,治急慢驚至危者,體如反張,四肢冷。
天麻(二錢半),全蠍(二十一個),白附子(煨,二錢),殭蠶(一錢),南星(煨,一錢半),大附子(炮,一錢),硃砂(二錢),麝香(半字),白花蛇(酒浸炙乾,二錢),蜈蚣(一錢,酒浸)
上為細末,和勻,煉蜜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
治小兒驚風並退,只是聲啞不能言。並治諸病後不能語。
白話文:
生珠丹
功效: 治療急慢性驚風導致危急狀態,患者身體反張,四肢冰冷。
藥物組成:
- 天麻:二錢半
- 全蠍:二十一個
- 白附子:二錢,煨製
- 殭蠶:一錢
- 南星:一錢半,煨製
- 大附子:一錢,炮製
- 硃砂:二錢
- 麝香:半錢
- 白花蛇:二錢,酒浸炙乾
- 蜈蚣:一錢,酒浸
製法: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混合均勻,用蜂蜜煉成丸劑,每個丸劑大小如雞頭。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主治: 治療小兒驚風,並能使因驚風導致失聲者恢復聲音。亦可治療各種疾病導致失語。
用天南星個,炮去皮臍為末,每服半字或一字,三五歲兒服半錢,用豶豬膽汁調,食前服,便能言。
白話文:
把一個天南星烘烤至熟後去掉外皮和芽心,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勺或者一勺,如果孩子是三到五歲,就喝半勺藥粉;在吃飯之前服用,就能夠說話了。
2. 疳疾
夫小兒疳積,皆因恣食甘肥,與服瓜果生冷,及一切烹飪調和之味,朝餐暮食,漸成積滯膠固,以致身熱體瘦,面色萎黃,或肚大青筋,蟲痛瀉利,而諸疳之症作矣。大抵疳病,當辨冷熱肥瘦而治,其初病者為肥熱疳,久病者為瘦冷疳,冷熱並宜後諸方,選而用之。
消疳飲(主方),治小兒疳疾,身熱面黃,肚大青筋,瘦弱,通治諸疳。
人參,白朮(去油炒),白茯苓(去皮),胡黃連,宣黃連,神麯(炒),青皮(去瓤炒),陳皮,砂仁,甘草(炙)
白話文:
小孩積食,都是因為貪吃甜膩的食物,或是吃生冷瓜果,還有各式各樣烹調的味道,早吃晚吃,慢慢積累形成難消化的東西,導致身體發熱、體形消瘦,臉色發黃,肚子上出現青筋,肚子痛、拉肚子,各種積食症狀就出現了。總的來說,積食病要根據冷熱、肥瘦來治療,初期是肥熱積食,病久了就是瘦冷積食,冷熱都要兼顧,後面那些藥方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 [消疳飲](主方),治療小兒積食,身體發熱、面黃、肚子大有青筋,瘦弱,能治療各種積食。 人參、白朮(去油炒)、白茯苓(去皮)、胡黃連、宣黃連、神麴(炒)、青皮(去瓤炒)、陳皮、砂仁、甘草(炙)
上銼,水煎服。傷食加山楂肉;有蟲加使君子。
九味蘆薈丸,治疳積,瘰癧結核,耳內生瘡,或疝氣,囊癰,下疳潰爛,或莖出白津,股腹有瘡,或體瘦熱渴,大便不調,牙齦蝕落,頰腮腐爛等症。
胡黃連,黃連,蘆薈,木香,白蕪荑(炒),青皮,白雷丸,鶴蝨草(各一兩),麝香(三錢)
白話文:
上銼為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若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可加入山楂肉。如果有寄生蟲,則需加入使君子。
九味蘆薈丸,用於治療疳積、瘰癧結核、耳內生瘡、或是疝氣、陰囊腫脹、下疳潰爛、或生殖器分泌白色液體、腿部或腹部有瘡、或者體形消瘦、口渴、大便不順、牙齦腐敗、頰腮腐爛等症狀。
所需材料如下:胡黃連、黃連、蘆薈、木香、白蕪荑(炒)、青皮、白雷丸、鶴蝨草(各一兩),麝香(三錢)
上為末,蒸餅,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米湯下。
一小兒下疳潰爛,發熱作痛。
一小兒莖中作癢,不時搔捻。
一小兒腎莖中潰痛,小便閉澀,日晡尤甚。
一小兒目癢出水,或項間結核,或兩眼連劄,或陰囊瘙癢年餘矣,俱屬肝火,用九味蘆薈丸。並:
加味肥兒丸,治諸疳積,肚腹脹大,發熱。
青皮(去瓤麩炒),陳皮,三稜(煨,醋炒),莪朮(煨,醋炒),香附,神麯(炒),麥芽(炒),白朮(去蘆炒),白茯苓,黃連(薑汁炒),胡黃連,使君子(去殼),蘆薈,檳榔(各五錢),木香(三錢)
白話文:
上藥研成粉末,以蒸好的面團調和成藥丸,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一錢,空腹時以米湯送下。
有一個小孩發生了下疳,出現潰爛,伴有發熱且疼痛。
另一個小孩在生殖器周圍感到癢,經常抓撓。
還有一個小孩在生殖器內部潰瘍且疼痛,小便困難,尤其在下午和傍晚更嚴重。
再有一個小孩眼睛癢,流淚,或者頸部出現結節,或者雙眼連接處有異常,或者陰囊長時間癢癢,這些都屬於肝火旺盛的情況,適合使用九味蘆薈丸。並且可以使用:
加味肥兒丸,用於治療各種疳積,肚子脹大,伴有發熱。
青皮(去除果肉,炒至金黃色),陳皮,三稜(先用溫火烤過,再用醋炒),莪朮(先用溫火烤過,再用醋炒),香附,神麯(炒熟),麥芽(炒熟),白朮(去除根部,炒熟),白茯苓,黃連(用薑汁炒熟),胡黃連,使君子(去殼),蘆薈,檳榔(各取五錢),木香(取三錢)
上為末,麵糊丸,如蘿蔔子大,每三四十丸,燈心湯下。虛加人參。不發熱去胡黃連。
治小兒疳積,腹脹如鼓。用蝦蟆不拘多少,每日用三四隻,去頭、足、皮、腸,只用本身四腿,以白水入鹽、酒、蔥、椒,煮熟與吃,以愈為度。
治小兒疳瀉,赤石脂炒為末,粥飲調服。小兒不肯服藥者,服此甚妙。
凡小兒諸疳,腹脹肌瘦,立眉豎眼,頭毛生瘡,結如麥穗。用立秋以後大蝦蟆一隻,去首,刮去腸肚,以清油調之,上加以覆瓦,下加以仰瓦,各用火以炙之,令熟與患者食,腹中之積穢盡下。再如前,連服四五隻,一月之後,形容改變非常,效不可言。
白話文:
-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做成如蘿蔔子大小的麵糊丸,每次服用約30到40顆,用燈心草湯送服。如果體質虛弱,可以加入人參。如果沒有發熱的症狀,則去除胡黃連。
這方子用於治療小孩的疳積病,導致腹部腫脹如鼓。
- 每天使用數量不拘的蝦蟆,去掉頭、腳、皮和內臟,只留下四條腿,用清水加上鹽、酒、蔥和胡椒烹煮後供小孩食用,直到病情痊癒為止。
這方子用於治療小孩的疳瀉,使用赤石脂炒成粉末,與粥或飲料調和後讓小孩服用。對於不肯服藥的小孩,這方子效果非常好。
- 針對所有小孩的各種疳病,包括腹部腫脹、肌肉瘦削、眉毛立起、眼睛凸出、頭部出現紅疹和化膿,使用在立秋後捕獲的蝦蟆一隻,去掉頭部,刮除內臟,用清油調和,上方覆蓋瓦片,下方也覆蓋瓦片,用火烤至熟,讓患者食用,以清除腹部積存的穢物。
接下來再按照同樣的方法,連續服用數隻蝦蟆,一個月後,患者的外貌會有顯著變化,療效無法用言語表達。
補中益氣湯,治中氣虛弱,體疲食少,或發熱煩渴,或因藥克伐,元氣虛損,惡寒發熱,肢體倦怠,飲食少思,或兼飲食勞倦,頭痛身熱,煩躁作渴,脈洪大弦虛,或細微軟弱,右關、寸獨甚,亦宜用之。大凡久病或過服克伐之劑,虧損元氣而諸症悉俱者,最宜此湯調補。若母有前症致兒為患者,尤以用之。諸疳癖塊,久治不愈,多服尤效。
黃耆,人參(各八分),白朮(去蘆炒),陳皮,甘草(炙,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二分),當歸(一錢)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中氣虛弱,導致身體疲乏、食慾不振,或發熱口渴,或因藥物過度使用,元氣受損,出現惡寒發熱、四肢無力、食慾不佳、思維遲鈍,或伴有勞累後頭痛發熱、煩躁口渴等症狀,脈象洪大而虛,或細弱無力,尤其是右關脈和寸口脈較為明顯。此湯也適用於久病或過度使用藥物後,元氣虛損,出現各種症狀的患者。特別是母親患有上述症狀導致孩子也患病的,更宜使用此湯。對於久治不愈的各種疳積症,服用此湯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方由黃芪、人參各八分,白朮(去蘆頭炒)、陳皮、甘草(炙)各五分,升麻、柴胡各二分,當歸一錢組成。
上銼作劑,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六味地黃丸,治小兒諸疾,照後加減。
懷生地黃(酒、椒砂鍋內蒸黑,四兩),乾山藥(二兩),石棗(酒蒸去核,二兩),白茯苓(二兩半),牡丹皮(一兩半),澤瀉(一兩半)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滾水下。或銼散,作湯服亦可。
小兒遺尿失禁,加破故紙、益智仁、人參、肉桂;小兒節,加鹿茸、牛膝、人參;小兒解顱,顱頭縫開解不合也,加人參;小兒稟賦腎經虛熱,耳內生瘡,或肌肉消瘦,骨節皆露,名節疳,加鹿茸、牛膝各一兩,五味子四兩。若顱解不合,牙齒不生,眼睛不黑,腿軟難行,宜服此丸。
白話文:
上銼作劑,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薑和棗加水煮沸,清晨空腹時服用。
六味地黃丸,治小兒諸疾,照後加減。 - 六味地黃丸能治療小孩各種疾病,根據情況可以調整藥量。
懷生地黃(酒、椒砂鍋內蒸黑,四兩),乾山藥(二兩),石棗(酒蒸去核,二兩),白茯苓(二兩半),牡丹皮(一兩半),澤瀉(一兩半) -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加入蜂蜜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30到50個,用水送服。
小兒遺尿失禁,加破故紙、益智仁、人參、肉桂;小兒節,加鹿茸、牛膝、人參;小兒解顱,顱頭縫開解不合也,加人參;小兒稟賦腎經虛熱,耳內生瘡,或肌肉消瘦,骨節皆露,名節疳,加鹿茸、牛膝各一兩,五味子四兩。若顱解不合,牙齒不生,眼睛不黑,腿軟難行,宜服此丸。 - 過於頻繁尿牀的小孩可以添加破故紙、益智仁、人參、肉桂;長高的小孩可以添加鹿茸、牛膝、人參;頭部傷口未合的,可以添加人參;耳內生瘡、肌肉消瘦、骨節裸露的小孩,可以添加鹿茸、牛膝各一兩和五味子四兩。如果頭部傷口未合、牙齒不生、眼睛不黑、行走困難,適合服用此藥丸。
愚按上方,治肝經血虛燥熱,或腎經虛熱作渴,小便淋秘,痰氣上壅,或風客淫氣患瘰癧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瞤動,或咳嗽吐血,頭目眩暈,或咽喉燥痛,口舌瘡裂,或自汗盜汗,便血諸血,或稟腎不足,肢體瘦弱,解顱失音,或畏明下竄,五遲五軟,腎疳,肝疳,或早近女色,精血虧耗,五臟齊損。凡屬腎肝諸虛不足之症,皆宜用此,以滋化源,功不盡述。
加味香蟾丸,治小兒疳癖積塊,其效如神。(賈蘭峰傳)
胡黃連(五錢),蘆薈(二錢),使君子(煨去殼,三錢),阿魏(醋煨,三錢),乾蟾(五個,炒),龍膽草(三錢,酒洗),川黃連(豬膽炒,五錢),青皮(香油炒,三錢),陳皮(去白,三錢),木香(一錢),神麯(炒,五錢),山楂(去子,六錢),人參(三錢),白朮(去蘆,五錢),白茯苓(去皮,五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這方藥主治肝經血虛燥熱、腎經虛熱口渴、小便淋秘、痰氣上涌等症狀,也可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瘰癧結核、四肢抽搐、眼皮跳動、咳嗽吐血、頭暈目眩、咽喉乾燥疼痛、口舌潰爛、自汗盜汗、便血等。另外,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肢體瘦弱、說話不清、畏光、行動遲緩、腎虛疳積、肝虛疳積,以及因過度房事導致精血虧損、五臟受損等症狀,也都有療效。凡是腎肝虛弱不足的病症,都適合用此方藥,它能滋養人體的根本,功效非常多。
加味香蟾丸治療小兒疳積積塊,效果非常顯著。
上為末,豬膽汁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湯送下。
養真益元膏,治小兒魃病虛羸,面黃肌瘦,體熱。
人參(五錢),白朮(炒,一兩),茯苓(一兩),陳皮(一兩),山藥(一兩),山楂肉(二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甘草(炙,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芡實大,每三丸,棗湯化下。
白話文:
取豬膽汁製成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粒,用米湯送服。此方名為養真益元膏,用於治療小兒魃病,症狀為體虛瘦弱、面色發黃、肌膚消瘦、身體發熱。配方如下:人參五錢,白朮炒一兩,茯苓一兩,陳皮一兩,山藥一兩,山楂肉二兩,麥門冬去心一兩,甘草炙五錢。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藥,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三粒,用棗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