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艮集 卷三 (13)

回本書目錄

艮集 卷三 (13)

1. 疝證

小茴(鹽水炒),川楝子(酒蒸去核),玄胡索,全蠍,人參(各等分)

上為末,好酒打糊為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溫酒送下,一服立愈。

加味地黃丸,治疝氣偏墜疼痛。依本方六味地黃丸內加:

人參(三兩),甘枸杞子(三兩),巴戟肉(三兩),懷生地黃(六兩,用肉桂一兩,酒二碗,煎至一碗,拌地黃蒸之),破故紙(二兩,水二碗,大小茴香各一兩,青鹽三錢,煎至一碗半,同拌巴戟、故紙,共四味同炒同用之)

上為細末,酒打糊為丸,每服百丸,淡鹽湯送下。久服除根。

按上方,治疝氣,久服除根。

治小腸氣偏墜痛。用豬懸蹄燒存性,為末,每服三錢,黃酒調服。

又方,用豬毛燒灰,每二錢,空心熱黃酒送下,立已。一方加小茴。

治疝氣腫痛不可忍。用大黃為末,釅醋調,塗上立消

又方,用槐子一錢,炒為末,入鹽三分,空心黃酒送下。

治偏墜氣,五倍子五六個,燒存性為末,好酒調下,以醉為度。

治偏墜疝氣腫痛不可忍者。(周少峰傳。)

用黃土、水和泥,烘熱熨痛處,冷則再換熱泥,神效。

治疝氣偏墜,服之一料斷根。

蒼朮一斤,童便、好酒、人乳、鹽水,各浸三日炒乾,橘核二兩同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百丸,空心酒下。

治下元虛冷,寒疝攻痛。小茴香,鹽水炒,每三錢,空心燒酒調下。

按上方,治疝氣宜對症選用。

治暑傷偏墜,疝氣腫痛。

豬苓,澤瀉,枳殼,厚朴,木通,香薷,扁豆,烏藥,甘草

上銼,水煎溫服,立止。冬月去茹、豆,加麻黃、赤芍。

按上方,治暑月疝氣作痛宜之。

四聖散,治疝氣外腎腫脹。

小茴香(炒),穿山甲(炒),全蠍(炒),南木香(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一服痛止,用酒調服。

治小腹下毛際邊,或左或右生氣核如桃狀,按之則散,時伏時見。用:

黑牽牛(炒頭末,一兩半),檳榔(一兩,粟米裹煨去飯),青木香(七錢半),破故紙(炒,一兩),畢澄茄(一兩)

為末,水煮稀糊為丸,如綠豆大,每五十丸。用後:

豬苓,澤瀉,白朮,茯苓,肉桂,川楝子,蔥白

燈心煎湯,吞下立效。

荔枝散,治腎大如斗,不過三服除根。

舶上小茴香,青皮,荔枝核(各等分)

上銼散,炒黃,出火毒為細末,酒調二錢,日進三服。

雄黃湯,治陰腫大如斗,核痛。

雄黃(一兩),白礬(二兩),甘草(五錢)

煎湯浸洗。

秘方,治肛門、陰囊、腎莖瘙癢,抓破出血,好了又癢,又抓又破,並治。

人言二三錢,用釅醋二碗熬至一碗,洗患處立已。

又方,治陰癢不可忍者。豬肉湯加胡椒,煎湯洗之立已。

治陰囊濕癢。

胡椒(三錢),白蒺藜(一兩)

水煎,先熏後洗,神效。

白話文:

疝氣的治療方法

第一種藥方:

將小茴香(用鹽水炒過)、川楝子(用酒蒸過並去除果核)、玄胡索、全蠍、人參,這五種藥材等量磨成粉末,用好酒將藥粉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服一次就能見效。

第二種藥方:

改良的地黃丸,用於治療疝氣導致的陰囊墜脹疼痛。在原本的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人參三兩、甘枸杞子三兩、巴戟肉三兩、懷生地黃六兩(先用肉桂一兩、酒二碗,煎成一碗,然後用它拌地黃蒸熟),以及破故紙二兩(用水二碗,加上大小茴香各一兩、青鹽三錢,煎成一碗半,再用它拌巴戟肉、破故紙,這四種藥材一起炒過)。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酒調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淡鹽湯送服。長期服用可以根治。

第三種藥方:

根據上面的藥方,長期服用可以根治疝氣。

第四種藥方:

治療小腸氣導致的陰囊墜脹疼痛,將豬懸蹄燒成炭,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黃酒調服。

第五種藥方:

將豬毛燒成灰,每次用二錢,空腹用熱黃酒送服,立刻見效。有另一種藥方是在此基礎上加入小茴香。

第六種藥方:

治療疝氣腫痛難忍,將大黃磨成粉末,用濃醋調成糊狀,塗在患處,馬上消腫。

第七種藥方:

將槐子一錢炒過磨成粉末,加入鹽三分,空腹用黃酒送服。

第八種藥方:

治療陰囊墜脹,用五倍子五六個燒成炭,磨成粉末,用好酒調服,喝到微醉即可。

第九種藥方:

治療陰囊墜脹腫痛難忍(周少峰傳授)。

用黃土加水調成泥,加熱後敷在疼痛的地方,冷了就換上熱泥,效果很好。

第十種藥方:

治療疝氣陰囊墜脹,服用一個療程即可斷根。

將蒼朮一斤,分別用童子小便、好酒、人乳、鹽水浸泡三天,然後炒乾。加入橘核二兩,一起磨成粉末,用酒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酒送服。

第十一種藥方:

治療下焦虛寒引起的寒疝疼痛。將小茴香用鹽水炒過,每次用三錢,空腹用燒酒調服。

第十二種藥方:

上述藥方,治療疝氣應根據病症選用。

第十三種藥方:

治療暑熱導致的陰囊墜脹,疝氣腫痛。

將豬苓、澤瀉、枳殼、厚朴、木通、香薷、扁豆、烏藥、甘草等藥材切碎,用水煎服,溫服即可止痛。冬天時去除香薷和扁豆,加入麻黃、赤芍。

第十四種藥方:

上述藥方,適用於治療夏季發作的疝氣疼痛。

第十五種藥方:

四聖散,用於治療疝氣導致的外陰腫脹。

將小茴香(炒過)、穿山甲(炒過)、全蠍(炒過)、南木香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酒調服,一次即可止痛。

第十六種藥方:

治療小腹下毛髮邊緣,或左或右長出像桃子一樣的腫塊,按下去會散開,時有時無。用:黑牽牛(炒過,取頭末,一兩半)、檳榔(一兩,用粟米包起來煨過後去掉米)、青木香(七錢半)、破故紙(炒過,一兩)、畢澄茄(一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煮成稀糊狀,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服用後再用以下藥材煎湯送服:豬苓、澤瀉、白朮、茯苓、肉桂、川楝子、蔥白、燈心草。煎湯送服,立即見效。

第十七種藥方:

荔枝散,用於治療腎臟腫大如斗,服用三次就能根除。

將舶上小茴香、青皮、荔枝核等量切碎,炒黃,去除火氣,磨成細粉。每次用酒調服二錢,一天服用三次。

第十八種藥方:

雄黃湯,用於治療陰囊腫大如斗,並伴有疼痛。

將雄黃一兩、白礬二兩、甘草五錢煎湯,用來浸洗患處。

第十九種藥方:

秘方,用於治療肛門、陰囊、陰莖瘙癢,抓破出血,好了又癢,反覆發作。

將人言二三錢,用濃醋二碗熬成一碗,清洗患處,立即見效。

第二十種藥方:

治療陰部癢到無法忍受,用豬肉湯加入胡椒煎湯清洗患處,立刻見效。

第二十一種藥方:

治療陰囊濕癢。

用胡椒三錢、白蒺藜一兩,水煎後,先熏後洗,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