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艮集 卷三 (2)
艮集 卷三 (2)
1. 諸氣
上為細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臨臥淡薑湯送下。以利為度,如不利,再加丸數,通利則愈。瑞竹堂加黃芩、當歸各一兩亦妙。
剪紅丸(李茨峰),治諸氣痞塞,飲食結聚,關膈不通,胃脘肚腹疼痛,鼓脹水腫,諸症皆治。
三稜(醋煮乾),莪朮(醋煮乾),檳榔,青皮(去穰),黑牽牛(取頭末),大黃(生),木通,滑石(各一兩),甘遂,雷丸(各五錢),使君子肉(三錢)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白滾湯下。忌生冷、油膩。此方神效。
開膈順氣丸,治男婦七情憂鬱,胸膈痞悶,肚腹脹痛,痞塊疼痛,不思飲食。
蒼朮(二兩,米泔制),陳皮(一兩半),川厚朴(薑汁炒,一兩),香附米(四兩,醋炒),烏藥(炒,一兩),枳殼(去穰麩炒,一兩),青皮(去穰,七錢),莪朮(醋炒,五錢),甘草(炙,五錢)
上為細末,酒煮,稀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酒送下,薑湯亦可。
沉麝丸(內翰蘇洗方),治諸血、諸氣痛不可忍,及心脾氣血諸痛,又治血滯腰痛。
硃砂,沉香,血竭,沒藥(各一分),木香(半分),麝香(半分)
上生為末,磁器煮,生甘草膏丸,如皂子大。每一丸,姜鹽湯嚼下。
產後血痛,氣痛亦治。脾痛,血滯腰痛,用續斷、牛膝、桃仁炒,煎湯磨下。血暈,用乳香泡湯研化服。
上下分消導氣丸,功勝分心氣飲。
黃連(姜炒,一兩),半夏(姜炒,一兩),瓜蔞仁(去殼,一兩),桔梗(去蘆,二兩),桑白皮(蜜炙,一兩),枳殼(麩炒,二兩),川芎(一兩),川厚朴(薑製,二兩),青皮(麩炒,二兩),香附(童便炒,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澤瀉(一兩),木通(一兩),檳榔(一兩),麥芽(炒,一兩),甘草梢(五錢)
上為細末,薑湯打神麯糊為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米湯下。作湯劑,姜煎服亦可。
白話文:
諸氣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水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五七十顆或一百顆,臨睡前用淡薑湯送服。以排便順暢為標準,如果沒有排便,可以增加藥丸數量,直到排便順暢就表示有效。瑞竹堂在此方中加入黃芩、當歸各一兩,效果更好。
剪紅丸(李茨峰的方子),可以治療各種氣滯不通,飲食積聚,胸膈不暢,胃脘、腹部疼痛,腹脹水腫等各種症狀。
藥材包括:三稜(用醋煮過並曬乾)、莪朮(用醋煮過並曬乾)、檳榔、青皮(去除內瓤)、黑牽牛(取頭部磨成粉末)、大黃(生用)、木通、滑石(各一兩),甘遂、雷丸(各五錢),使君子肉(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顆,空腹用白開水送服。忌吃生冷、油膩的食物。這個方子效果非常好。
開膈順氣丸,可以治療男女因七情憂鬱導致的胸膈悶脹,腹部脹痛,痞塊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包括:蒼朮(二兩,用米泔水浸泡處理過)、陳皮(一兩半)、川厚朴(用薑汁炒過,一兩)、香附米(四兩,用醋炒過)、烏藥(炒過,一兩)、枳殼(去除內瓤並用麩炒過,一兩)、青皮(去除內瓤,七錢)、莪朮(用醋炒過,五錢)、甘草(烤過,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開,再用稀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顆,用酒送服,也可以用薑湯送服。
沉麝丸(內翰蘇洗的方子),可以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疼痛,如心脾氣血疼痛,以及血瘀引起的腰痛。
藥材包括:硃砂、沉香、血竭、沒藥(各一分)、木香(半分)、麝香(半分)。
將以上藥材生用磨成粉末,用磁器煮過,再用生甘草膏做成藥丸,大小像皂角子。每次服用一丸,用薑鹽湯嚼碎送服。
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產後血痛、氣痛。如果是脾痛、血瘀引起的腰痛,可以用續斷、牛膝、桃仁炒過後煎湯磨服。如果是血暈,可以用乳香泡水研磨後服用。
上下分消導氣丸,功效比分心氣飲更好。
藥材包括:黃連(用薑炒過,一兩)、半夏(用薑炒過,一兩)、瓜蔞仁(去殼,一兩)、桔梗(去蘆頭,二兩)、桑白皮(用蜂蜜烤過,一兩)、枳殼(用麩炒過,二兩)、川芎(一兩)、川厚朴(用薑製過,二兩)、青皮(用麩炒過,二兩)、香附(用童便炒過,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澤瀉(一兩)、木通(一兩)、檳榔(一兩)、麥芽(炒過,一兩)、甘草梢(五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薑湯和神麯糊做成藥丸,大小像梧桐子。每次服用七十顆,用米湯送服。也可以將藥材煎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