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坎集 卷二 (30)

回本書目錄

坎集 卷二 (30)

1. 霍亂

脈來浮洪者,可治;微而遲,氣少不語者,為難治。舌卷囊縮者,皆不治也。

霍亂者,上吐下利,揮霍擾亂也。及邪氣飲食所傷。邪在中焦,既吐且利;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俱用藿香正氣散加半夏、生薑汁治之。如吐利不止者,理中湯。如上不得吐,下不得利,出冷汗,氣欲絕,名為乾霍亂,用鹽一大匕,炒令黃入童便一碗,溫和服之,少頃,吐下即愈。此病切忌米湯,服之立死,反助邪氣。

切不可用寒涼之藥,宜先服陰陽湯。(方見後。)

藿香正氣散(主方),治四時不正之氣,寒疾時氣,山嵐瘴氣,雨濕蒸氣。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吐瀉,中濕身重泄瀉;或不伏水土,脾胃不和;或飲食停滯,復感外寒,頭痛憎寒,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寒熱,無汗者。

藿香(二錢),紫蘇,陳皮,厚朴(姜炒),半夏(姜炒),白茯苓,桔梗,大腹皮,白芷,白朮(去蘆,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薑棗煎服。

霍亂轉筋加木瓜;腹痛加炒芍藥;寒痛加官桂;冷甚加乾薑;飲食不化,心下痞悶加香附、砂仁;米穀不化加神麯、麥芽;肉食不化加山楂;心下痞加枳實、青皮;中暑冒風加香茹、扁豆;時氣怕寒,發熱加柴胡、葛根;發熱加麥門冬、淡竹葉;口渴泄瀉,小便不利,合五苓散;寒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合黃連香茹散;感風寒,內傷飲食,霍亂轉筋,吐瀉,合五苓散;心腹絞痛加木香;若頻欲登圊,不通利者加枳殼;轉筋不止,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其乳近兩邊,此千金妙法。

按上方,治霍亂吐瀉之總司也。諸病皆治。

加減理中湯,治霍亂轉筋,上吐下瀉,腹內疼痛及乾霍亂,俗名攪腸痧、真陰等疾,手足厥冷。嘉靖甲子年間,梁宋之地人多患此,自腳心麻至足膝,死者不勝其數,時大方伯趙公出示此方,患者咸蒙其惠多矣。因述以廣其傳云。

人參,乾薑(炮),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重一錢,嚼爛,淡薑湯送下。忌食米湯。此即理中湯改為丸,土能塞水之義。若仍作湯,則不效矣。

既濟湯,治霍亂後,虛煩不得眠。

人參(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半夏(泡,一錢),淡竹葉(二錢),大附子(制過去皮臍,五個),甘草(炙,二錢),生薑(五片),粳米(百粒)

水煎,空心溫服。

治霍亂吐瀉,或因飲冷,或胃寒,或失飢,或大怒,或乘車舟傷動胃氣,令人上吐下瀉不止,頭旋眼花,手足轉筋,四肢厥冷。

吳茱萸,木瓜,食鹽

同炒焦。先用瓦罐水三升煮,令百沸卻入前三味,同煮二升以下,服之立效。

按上方,治虛寒之劑。

白話文:

霍亂

脈搏浮大有力者,可以治療;脈搏微弱遲緩,氣息微弱不說話者,則難以治療。舌頭捲縮,嘴唇內陷者,則無法治療。

霍亂是指上吐下瀉,身體機能紊亂的疾病,多因外邪入侵或飲食不潔所致。邪氣在中焦(腹部),則既吐且瀉;邪氣在上焦(胸部),則只吐不瀉;邪氣在下焦(下腹部),則只瀉不吐。所有情況皆可用藿香正氣散加半夏、生薑汁治療。若吐瀉不止,則用理中湯。若上吐下瀉皆無,出現冷汗,氣息將絕,稱為乾霍亂,可用炒黃的鹽一大匙,加入一碗童尿,溫熱服用,不久即可吐瀉而癒。此病忌食米湯,服食後會立即死亡,反而助長邪氣。

切勿使用寒涼藥物,宜先服用陰陽湯(方劑見後)。

藿香正氣散(主方)主治四季不正之氣、寒疾、瘴氣、濕氣所致的疾病。例如:因受寒而腹痛吐瀉,中暑冒風而吐瀉,因濕氣而身體沉重腹瀉;或水土不服,脾胃不和;或飲食停滯,再受外寒,頭痛怕冷,或嘔逆噁心,胸膈痞悶;或發寒熱,無汗者。

組成:藿香(二錢),紫蘇、陳皮、厚朴(姜炒)、半夏(姜炒)、白茯苓、桔梗、大腹皮、白芷、白朮(去蘆,各一錢),甘草(五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一劑量,以薑棗水煎服。

霍亂伴有抽筋,可加木瓜;腹痛加炒芍藥;寒痛加官桂;怕冷加乾薑;飲食不消化,心下痞悶加香附、砂仁;米穀不消化加神麴、麥芽;肉食不消化加山楂;心下痞滿加枳實、青皮;中暑冒風加香茹、扁豆;因時氣而怕冷發熱加柴胡、葛根;發熱加麥門冬、淡竹葉;口渴腹瀉,小便不利,可配合五苓散;寒濕交加,霍亂抽筋,煩渴胸悶,可配合黃連香茹散;感風寒,飲食內傷,霍亂抽筋,吐瀉,可配合五苓散;心腹絞痛加木香;若頻頻想上廁所卻無法順利排便,加枳殼;抽筋不止,男子以手挽其陰莖,女子以手牽其乳房兩側,此為千金妙法。

以上方劑,是治療霍亂吐瀉的總方,各種症狀皆可加減應用。

加減理中湯,主治霍亂抽筋,上吐下瀉,腹痛以及乾霍亂(俗稱攪腸痧、真陰等疾病),手足冰冷。嘉靖甲子年間,梁宋地區多人患此病,症狀從腳底麻木到腳膝,死者眾多,當時大法官趙公頒布此方,許多患者因此受益。故記載此方以廣泛流傳。

組成:人參、乾薑(炮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藥丸,每丸重一錢,嚼碎,用淡薑湯送服。忌食米湯。這是將理中湯改為藥丸,取「土能塞水」之意。若仍做湯劑則無效。

既濟湯,主治霍亂之後,虛煩失眠。

組成:人參(一錢),麥門冬(去心,一錢),半夏(炮製,一錢),淡竹葉(二錢),大附子(制去皮臍,五個),甘草(炙,二錢),生薑(五片),粳米(百粒)

水煎,空腹溫服。

治療霍亂吐瀉,可能是因為飲用冷飲、胃寒、飢餓、大怒或乘車舟等導致胃氣受損,引起持續上吐下瀉,頭暈目眩,手足抽筋,四肢冰冷。

組成:吳茱萸,木瓜,食鹽

將三味藥材同炒至焦黃。先用瓦罐裝三升水煮沸,然後加入炒好的藥材,再煮至二升以下,服用即可見效。

以上方劑,為治療虛寒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