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巽集 卷五 (11)

回本書目錄

巽集 卷五 (11)

1. 癭瘤

夫癭瘤者,皆因血氣凝滯,結而成之。癭則憂恚所生,多著於肩項寬不急槌槌而垂是也;瘤則隨氣留住,初作梅李之狀,皮嫩而光,漸如林卯是也。癭有五種:其肉色不變者,謂之肉癭;其筋脈現露者,謂之筋癭;若赤脈交絡者,名血癭;若隨憂惱而消長者,名氣癭;若堅硬而不移者,名曰石癭。瘤亦有六種:一曰骨瘤,二曰脂瘤,三曰肉瘤,四曰膿瘤,五曰血瘤,六曰石瘤。

癭瘤二者雖無痛癢,最不可決破恣膿,血潰滲漏無已,必致殺人,其間肉瘤不可攻療。若夫脂瘤、氣癭之類,則當用海藻、昆布軟堅之藥治,如東垣散腫潰堅湯亦可,多服庶得消散矣。

神效開結散,消癭塊。

沉香,木香(各二錢),橘紅(四兩),珍珠(四十九粒,入砂罐內,以鹽泥封固,煅赤取出,去火毒用),豬厭子肉(四十九枚。用豚豬者,生項間,如棗子大)

上為末,每服一錢,臨臥酒調,徐徐嚥下。患小三五服,大者一劑愈。

治瘤生額顱,大如碗。生南星醋摩,加麝少許塗瘤上,日敷二次,任如碗大,半月全消。先用小針十數枚作一把,瘤上微刺通竅。

治頸下卒結囊,欲成癭。海藻一斤,洗去咸,酒浸飲之,加昆布等分,為末,蜜丸如杏核大,含口中稍稍嚥下。

緊瘤法,兼去鼠奶痔,真奇藥也。

芫花根淨洗帶滋,不得犯鐵器,干木器中搗取汁,用線一條浸半日或一宿,以線系瘤,經宿即落。如未落,再換線,不過兩次自落。後以龍骨、訶子末敷瘡即合。系鼠奶痔,依上法累用之效。如無根,只用花,泡水浸線亦妙。

治小瘤方,先用甘草煎膏,筆蘸妝瘤旁四圍,干而復妝,凡三次後,以:

大戟,芫花,甘遂

上各等分,為細末,米醋調,別筆妝敷其中,不得近著甘草處,次日縮小,又以甘草膏妝小量三次,中間仍用大戟、芫花、甘遂如前籹敷,自然焦縮。

白話文:

【癭瘤】

談到癭瘤,它們的生成都是因為血液與氣的運行受阻,凝滯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結塊。具體來說,癭多半是由於長期的情緒壓抑和煩惱所導致,通常會在肩膀和脖子的部位形成,形狀鬆弛下垂;而瘤則是隨著氣血的流動停留在某個位置,剛開始看起來像是梅子或李子的形狀,皮膚表面柔嫩且光亮,但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變得像樹林中的樹瘤那樣。至於癭,我們可以分為五種類型:如果肉色沒有改變,我們稱之為肉癭;如果能看到血管清晰露出來的,那就是筋癭;若是呈現出紅色的血管交織,則被命名為血癭;如果大小會隨著情緒的起伏而變化,這就是氣癭;如果質地堅硬而且固定不動,這種就叫做石癭。同樣地,瘤也有六種不同的類型:骨瘤、脂瘤、肉瘤、膿瘤、血瘤和石瘤。

雖然說,這些癭瘤大多不會引起疼痛或是搔癢,但是千萬不要自行挑破,否則會導致膿血不斷滲漏,嚴重的話甚至會危及生命。特別是肉瘤,治療起來相對困難。然而,對於脂瘤和氣癭這類型的病況,我們可以使用像是海藻和昆布等能軟化硬塊的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東垣散腫潰堅湯也是不錯的選擇,只要長期服用,就有可能讓病竈消散。

接下來介紹「神效開結散」,這是一種能消除癭瘤的配方。配方包括了沉香、木香(各二錢)、橘紅(四兩)、珍珠(四十九粒,需要先放入砂罐中,用鹽泥密封,燒至紅熱再取出,去除火氣後使用)以及豬厭子肉(四十九枚,這是生長在豬頸部,大小如同棗子的東西)。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睡前用酒調勻,緩慢吞下。對於較小的病竈,可能只需要服用三到五次,對於較大的病竈,則可能需要一整劑的藥量才能治癒。

對於生長在額頭或頭頂,大如碗的瘤,可以將生南星和醋混合,再加入少量的麝香,塗抹在瘤上,每天敷用兩次,不管瘤有多大,經過半個月的治療,瘤就會完全消失。在使用這種方法之前,先用十多根小針,在瘤上輕輕地刺幾個小孔,幫助藥物滲透。

對於頸部突然形成的囊狀物,可能正要發展成為癭。我們可以使用一斤的海藻,先洗去鹹味,然後浸泡在酒中飲用。同時,加上同等份量的昆布,一起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像杏仁核一樣大小的丸子,含在口中,慢慢地吞下。

接下來介紹「緊瘤法」,這不僅可以治療瘤,還能處理鼠奶痔,真的是一個神奇的藥方。首先,將芫花根清洗乾淨,但要注意不能使用鐵製的容器或工具,應該用木製的器具來搗碎,取得汁液。接著,用一條線浸泡在汁液中半天或一晚,然後將線纏繞在瘤上,一夜過去,瘤就會脫落。如果一次沒有效果,可以更換新的線纏繞,通常兩次就能解決問題。最後,將龍骨和訶子的粉末塗抹在傷口上,促進癒合。對於鼠奶痔,同樣可以用這種方法,多次使用就能見效。如果找不到芫花根,單純使用芫花花,用水浸泡線纖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最後,對於小瘤的治療,我們可以先用甘草煮成膏狀,用毛筆蘸取,塗抹在瘤的周圍,待其乾燥後再次塗抹,重複三次。之後,使用大戟、芫花和甘遂,將它們均勻混合,研磨成細粉,用米醋調勻,再用另一支毛筆將藥膏塗抹在瘤上,但要避免塗到先前塗過甘草膏的地方。第二天,瘤的大小就會縮小,然後再用甘草膏塗抹三次,中間仍然使用大戟、芫花和甘遂的藥膏,這樣瘤就會自然地萎縮。

2. 肺痿,肺癰

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脈數虛者為肺痿,脈數實者為肺癰,咳傷肺葉成也。丹溪云:宜補血養肺,養氣清金。

如肺癰吐膿腥臭,用黃豆,以病人口嚼,不覺豆之氣味,是肺癰也。

凡男子婦人,咳而胸膈隱痛,兩腳腫滿,咽乾口燥,煩悶多渴,時出濁唾腥臭,名曰肺癰,小便赤黃,大便多澀。

桔梗,貝母,當歸(酒浸),瓜蔞仁,枳殼(麩炒),薏苡仁(微炒),桑白皮,甘草節,防己(去粗皮,各一兩),百合(蒸),黃耆(各一兩五錢),五味子,甜葶藶,地骨皮,知母,杏仁(各五錢)

上銼,每服五錢,水鍾半,生薑三片,煎七分,溫服。咳加百藥煎;熱加黃芩;大便不利加煨大黃;小便澀甚加木通、車前。如治肺癰,用薏苡仁略炒為末,糯米飲調服,或煮粥吃或水煎服,當下膿血而安。

焊肺丹,凡肺癰,必以此藥間而服之,以護膈膜不致潰透心肺,最為切當,即礬蠟丸。

白礬(生三兩),黃蠟(一兩)

上為末,溶蠟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蜜湯下。

薏苡散,治肺痿咳嗽,其症辟辟燥咳,胸中隱隱而痛,脈弱無力。

當歸,白芍,黃耆,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黃芩,桑白皮,百部,薏苡仁

上銼,生薑煎服。

治咳嗽吐膿,乃肺傷也。

知母,貝母,白及,枯礬

上各等分,研為細末,每服三錢,生薑三片嚼服,三五服後即已。

寸數而實,肺癰已成;寸數虛澀,肺痿之形。肺癰色白,脈宜短澀。死者,浮大不白而赤。

天門冬膏,專治血虛肺燥,皮膚折裂及肺痿咳咯膿血等症。又滋陰降火,充旺元氣,潤燥之劑。

天門冬每料十斤或五斤,先用溫水洗淨,揀過,再用半溫水浸一時,即去水,只待軟透至骨,去心皮搗碎,每斤先入水五碗,同煮一半乾,卻傾出濾去渣,再搗,每斤水四碗,約水多少,同煮乾一大半,再將渣以夏布濾過,碾出渣內汁後,此渣不用,卻將前汁同和一處,文武火熬至滴水不散,如膏如糊樣,去火,以磁罐收固,每日用白滾湯調服二三次。冬月用酒調亦可。

如咳嗽,加蜜一斤,生薑自然汁一碗,同熬成膏。

白話文:

[肺痿,肺癰]

如果熱氣集中在上焦(胸口以上部位),因咳嗽而引發的病症,可能就是肺痿。這種病症可能是出汗過多、嘔吐、糖尿病(消渴)、頻繁的小便、排便困難,或者使用了強烈的瀉藥導致大量流失體液而造成的。如果在寸口脈搏跳動加速,而且患者有咳嗽,口中有黏稠的痰沫,這就確診為肺痿。如果患者感覺口乾舌燥,咳嗽時胸痛,脈搏反而加速,這可能是肺癰,會有咳嗽帶膿血的症狀。脈搏加速但虛弱表示肺痿,脈搏加速且有力表示肺癰,這是因為咳嗽傷害到肺部組織造成的。丹溪認為應該補血養肺,養氣清肺。

如果肺癰患者吐出的膿血腥臭,可以讓患者嚼黃豆,如果患者無法感受到黃豆的味道,則確認為肺癰。

無論男女,如果咳嗽伴隨胸痛,腳部腫脹,咽喉乾燥,口渴,偶爾會有腥臭的痰液,這被稱為肺癰。小便顏色深黃,大便多有阻塞。

治療肺癰的藥方包括桔梗、貝母、酒泡過的當歸、瓜蔞仁、麩炒過的枳殼、微炒過的薏苡仁、桑白皮、甘草節、去皮的防己、蒸熟的百合、黃耆、五味子、甜葶藶、地骨皮、知母、杏仁等。

這些藥材要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入半鐘的水,再加三片生薑,煮沸後溫服。咳嗽加百藥煎;熱氣加黃芩;大便不通加煨過的大黃;小便不通加木通、車前。如果治療肺癰,用微炒過的薏苡仁磨成粉末,用糯米飲調服,或煮粥食用,或用水煎服,應會排出膿血而病情緩解。

「焊肺丹」,對肺癰患者,必須間歇性服用此藥,以保護膈膜,避免穿破心肺,非常適用,即礬蠟丸。

所需藥材為生白礬三兩,黃蠟一兩。研磨成粉,熔化蠟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粒,用蜂蜜湯送服。

「薏苡散」,治療肺痿咳嗽,症狀為口乾舌燥的咳嗽,胸部隱隱作痛,脈搏虛弱。

所需藥材為當歸、白芍、黃耆、人參、五味子、麥門冬、黃芩、桑白皮、百部、薏苡仁。研磨後,加生薑煮服。

治療咳嗽帶膿,這是肺部受損的症狀。

所需藥材為知母、貝母、白及、枯礬。將所有藥材均勻混合,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加三片生薑咀嚼服用,服用三到五次後症狀就會改善。

如果寸口脈搏加速且強勁,肺癰已經形成;如果寸口脈搏加速但虛弱,則是肺痿的症狀。肺癰患者的膚色應為白色,脈搏應為短促而緊繃。如果患者膚色紅而不白,脈搏浮大,那預後不良。

「天門冬膏」,專門治療血虛肺燥、皮膚龜裂以及肺痿咳嗽帶膿血等症狀。此外,它還能滋陰降火,補充元氣,潤燥。

所需藥材為天門冬,每次十斤或五斤。首先用溫水清洗,挑選過後,再用半溫水浸泡一小時,然後瀝幹水分,直到軟透至骨髓,去掉心皮後搗碎。每斤加入五碗水,煮至一半乾後,倒出並過濾掉渣滓,再將渣滓搗碎,每斤加入四碗水,根據水量煮至大部分乾涸,再用夏布過濾掉渣滓,碾出渣滓內的汁液,然後將這些汁液混合,用文武火熬至滴水不散,像膏狀或糊狀,離火,用瓷罐密封保存,每天用熱水調服二到三次。冬天可以用酒調服。

如果咳嗽,可加入一斤蜂蜜,一碗生薑自然汁,一起熬成膏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