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巽集 卷五 (10)
巽集 卷五 (10)
1. 聲啞
夫心者,乃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風、寒、暑、濕、氣、血、痰、熱,邪氣有干於心肺者,病在上脘,隨症解之,散邪氣則無籟鳴矣。夫腎虛為病,不能納氣歸元,故氣上咳嗽,痰壅或喘或脹,或髓虛多唾,足冷骨痿,胸腹經絡俱為之牽制,其嗽愈重,其氣愈乏,其聲愈焦,須當審於受病之處,圖之可也。
滋腎湯,主方
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各五錢),白朮(二錢五分),白茯苓,陳皮,半夏(各五錢),牛膝(去蘆,二錢五分),杜仲(姜炒),菟絲子(酒炒),五味子(各五錢),益智仁(二錢五分),破故紙(炒,二錢五分),巴戟(去心,五錢),胡蘆巴(炒,二錢五分),石菖蒲(一錢五分),甘草(炙,二錢五分)
白話文:
心臟是發聲的主人,肺是發聲的門戶,腎臟是發聲的根源。風、寒、暑、濕、氣、血、痰、熱等邪氣入侵心肺,就會導致上腹部病變,根據症狀對症治療,驅散邪氣就能使聲音恢復正常。如果腎虛導致疾病,腎臟不能將氣納入體內,就會出現氣往上走而咳嗽、痰多、喘息或胸悶,或因髓液虛損而唾液過多、腳冷、骨頭軟弱無力,胸腹經絡也受到牽制,咳嗽越嚴重,氣力越衰弱,聲音越嘶啞,必須仔細診察受病部位,才能對症下藥。
上銼每一兩,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於五更頭,腎氣開,不得咳嗽言語,服之,立有功效。
嘹亮丸,治聲啞失音。
當歸(一兩),生地黃(一兩),熟地黃(一兩),天門冬(鹽炒,五錢),麥門冬(鹽炒,五錢),黃柏(蜜炒,一兩),知母(五錢),人參(二錢),白茯苓(去皮,一兩),訶子(五錢),阿膠(蛤粉炒,五錢),烏梅肉個,人乳(一碗),牛乳(一碗),梨汁(一碗)
白話文:
取銼刀屑一兩,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在凌晨五點鐘,腎氣最旺盛的時候,不咳嗽不說話,喝下藥湯,馬上見效。
嘹亮丸,主治聲音嘶啞失音。
用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各一兩,天門冬(用鹽炒,五錢)、麥門冬(用鹽炒,五錢)、黃柏(用蜜炒,一兩)、知母(五錢)、人參(二錢)、白茯苓(去皮,一兩)、訶子(五錢)、阿膠(用蛤粉炒,五錢)、烏梅肉(適量)、人乳(一碗)、牛乳(一碗)、梨汁(一碗)等藥材製成藥丸。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黃豆大,每服八九十丸,訶子湯下。蘿蔔湯亦可。
響聲鐵笛丸,治歌謳失音。
連翹(二兩五錢),桔梗(二兩五錢),川芎(一兩五錢),砂仁(一兩),訶子肉(炒,一兩),百藥煎(二兩),薄荷(四兩),大黃(一兩),甘草(二兩五錢)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子,大小如黃豆般,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用訶子湯送服。蘿蔔湯也可以。
此方名為「鐵笛丸」,可治療唱歌、說話失聲。
藥方如下:
- 連翹(二兩五錢)
- 桔梗(二兩五錢)
- 川芎(一兩五錢)
- 砂仁(一兩)
- 訶子肉(炒,一兩)
- 百藥煎(二兩)
- 薄荷(四兩)
- 大黃(一兩)
- 甘草(二兩五錢)
上為細末,雞子清和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臨臥噙化服。
訶子散,治久嗽,聲語不出。
訶子(去核,一兩),杏仁(泡去皮尖,一兩),通草(二錢)
上銼,每服四錢,煨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溫服。
治痰火聲嘶。(胡前溪傳)
五倍子(完全未破者一個),槐花(一撮),細茶(一撮)
上銼,水煎服。
人慾好聲音,用杏仁一升,熬去皮尖,酥一兩,蜜少許,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米湯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和成丸子,每個丸子大小像彈珠一樣,每次服用一丸,睡前含在口中慢慢融化服用。訶子散可以治療久咳、失聲。將訶子(去核,一兩)、杏仁(泡去皮尖,一兩)、通草(二錢)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用生薑五片煨水煎服,飯後溫熱服用。可治療痰火引起的聲音嘶啞。五倍子(完整未破裂的一個)、槐花(一撮)、細茶(一撮)研磨成粉末,用水煎服。想要改善聲音,可以用杏仁一升,熬去皮尖,加入酥油一兩、蜂蜜少許,製成丸子,每個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治失音不語,新槐花不拘多少,瓦上慢火炒焦,置懷中、袖中,時時將一二粒口中咀嚼咽之,使喉中常有味,久,聲自出。
治語音不出。
皂角(一提,去皮子),蘿蔔(三個,切片)
上銼,水煎服之,不過三服,能語聲出。
又方
真蘇子(二兩),訶子(三個),杏仁(三十個),百藥煎(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熱酒調服。
治聲音不清。
訶子(三錢,半生半熟炮),木通(三錢,半生半熟炮),桔梗(三錢,半生半熟炮),甘草(三錢,半生半炙)
上銼,水煎,用生地黃搗爛,入藥服。
白話文:
治療失聲不語,可以用新鮮槐花,數量不限,放在瓦片上用小火慢慢炒至焦黑,隨身放在懷裡或袖子裡,時常拿一兩粒放入口中咀嚼吞下,讓喉嚨裡一直保持著味道,時間久了,聲音自然就會恢復。
治療語音不出,可以用皂角(去皮)一粒,蘿蔔三個切片,一起磨碎,用水煎服。一般喝三次就能恢復說話。
另一種方法是用蘇子二兩,訶子三個,杏仁三十個,百藥煎二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熱酒調服。
治療聲音不清,可以用訶子三錢(半生半熟炮製),木通三錢(半生半熟炮製),桔梗三錢(半生半熟炮製),甘草三錢(半生半炙),磨碎後用水煎服,並加入生地黃搗碎後一同服用。
2. 結核
夫結核在項、在臂、在身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者,多是痰注不散,名曰痰核。用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黃連、連翹、桔梗、柴胡各七分。胸以上食後服,胸以下空心服。
內消散(朱賓湖傳),治痰核,氣核,痄腮疙瘩及吹乳。
南薄荷葉(三錢),斑貓(去翅足炒,三分)
上為末,每服一分,燒酒調下立消。服藥後小便頻數,服王府妙靈散,即益元散。一方加烏雞子清丸,如綠豆大,茶下一丸,加至,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治瘰癧,名內消丸。
白話文:
脖子、手臂或身體上出現腫塊,不紅不痛,也不化膿,大多是痰液積聚無法散開,稱為痰核。可以用二陳湯加酒炒大黃、黃連、連翹、桔梗、柴胡各七分來治療。胸部以上的人飯後服用,胸部以下的人空腹服用。
南薄荷葉三錢,斑貓去翅足炒三分,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分,用燒酒調服,可以快速消散。服藥後如果小便頻繁,可以服用王府妙靈散,也就是益元散。另一種方法是加烏雞子清丸,大小如綠豆,用茶水送服,逐漸增加劑量,直到達到最大劑量後,再逐日減少,直到每天服用五丸,可以治療瘰癧,稱為內消丸。
治痰核。(胡竹軒傳),治結核成塊,屬風痰者。
川芎(六錢),白芷梢(一兩),細辛(八錢),藁本(七錢五分),羌活(一兩),獨活(一兩),防風(一兩五錢),荊芥(八錢),薄荷(一兩),連翹(一兩),當歸尾(一兩),赤芍梢(一兩五錢),桂枝(一兩),甘草節(六錢),南星(姜炒,一兩),半夏(姜炒,一兩)
白話文:
這是治療風痰引起的結核成塊的方子,用川芎、白芷梢、細辛、藁本、羌活、獨活、防風、荊芥、薄荷、連翹、當歸尾、赤芍梢、桂枝、甘草節、南星(姜炒)、半夏(姜炒)等藥材組成。
上為末,每服三錢,酒調服。
加減四七湯,治梅核,屬痰氣鬱結者。
蘇梗,陳皮,厚朴,南星,半夏,茯苓,枳實,青皮,砂仁,益智仁,白豆蔻,檳榔,神麯(炒)
上銼,生薑煎服。
白話文:
加減四七湯:治療梅核氣,適合痰氣鬱結者
藥方:
- 末藥:取藥末,每次服用三錢,用酒調服。
組成:
- 蘇梗
- 陳皮
- 厚朴
- 南星
- 半夏
- 茯苓
- 枳實
- 青皮
- 砂仁
- 益智仁
- 白豆蔻
- 檳榔
- 神麴(炒)
用法:
- 將所有藥材切碎,用生薑煎水服用。
主治:
- 梅核氣:屬於痰氣鬱結者。
治痰核,(心泉侄傳),用黃泥作窩,入生白礬四兩,鹿角蛇一條,在窩內陰乾,火煅為末,每服一分,溫酒調服。
治痰核遍身皆有,白頭翁一斤,去葉用根,分作四服,每一服四兩,用酒煎,一日三次服之,二日服盡四劑立效。
治痰久成塊,遍身上下無處不生。蓖麻子一斤,去殼用肉,又用公豬肚一個,藏藥在內,酒煮豬肚爛為度,取出麻子,曬乾為末,用前爛豬肚捶一千下為丸,一日三次服之,酒下。消痰消塊。
白話文:
治療痰核,可用黃泥做成窩,放入生白礬四兩、鹿角一條,在窩內陰乾,用火煅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分,溫酒調服。
如果痰核遍布全身,可用白頭翁一斤,去除葉子只用根部,分成四份,每份四兩,用酒煎煮,一天服用三次,兩天服用完四劑即可見效。
對於痰久成塊,遍布全身的患者,可用蓖麻子一斤,去除殼只用肉,再用公豬肚一個,將藥藏在豬肚內,用酒煮至豬肚爛熟,取出麻子,曬乾磨成粉末,用之前將爛豬肚捶一千下做成丸,一天服用三次,酒送服。此方可消痰消塊。
項後側小腸經中疙瘩,不變肉色,不問大小及月日深遠,或有赤硬腫痛。
生山藥(一排去皮),蓖麻子(一個,去殼)
上二味研均,攤帛上,貼之如神。
化鳳膏,治咽喉頸項結核成形及瘰癧。
用蓖麻子七枚,去殼捻爛,用薄紙卷於中,插入雞子內,紙封固,水浸濕,火煨熟,去殼內紙條,只食雞子,酒一杯送下,每早晨服一枚,十日效。
白話文:
脖子後面的小腸經上出現疙瘩,顏色沒有變化,不論大小和出現時間長短,或是又紅又硬又腫又痛,都可以用山藥一排去皮,蓖麻子一個去殼,研磨均勻,攤在布上,貼在疙瘩處,效果神奇。
化鳳膏可以治療咽喉、頸項的結核成形以及瘰癧。方法是用蓖麻子七枚去殼,捻成泥狀,用薄紙捲起來放進雞蛋裡,用紙封好,浸泡在水裡,用火煨熟,取出雞蛋裡的紙條,只吃雞蛋,用一杯酒送服,每天早上吃一個,十天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