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巽集 卷五 (2)

回本書目錄

巽集 卷五 (2)

1. 頭痛

脈訣曰: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又云:寸脈急而頭痛。

厥頭痛者,因氣血俱虛,風寒暑濕之氣所侵,傳於陽經伏留不去,名曰厥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衝於頭也。頭引腦顛陷至泥丸宮者,手足寒至節,夕發旦死,旦發夕死,名真頭痛,非藥可療矣。今之𩼽氣虛弱者,或風寒之氣所侵,邪氣相搏,伏留不散,發為偏正頭疼,其脈多浮緊。

又有停痰厥而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克於頭也。痰厥之脈,時伏時見,亦固有腎虛之氣厥並之,新沐之後,當風露臥,皆能令人頭痛。治之審其所因,風邪則驅散之,痰聚則溫利之,腎虛則補暖之。尋常感冒頭痛發熱,又宜隨症治之。

白話文:

脈訣曰: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又云:寸脈急而頭痛。

脈訣說:頭痛時脈象短促澀滯,就應該要擔心,但如果脈象浮滑,是風痰所致,就很容易治癒。另外也說:寸脈(手腕寸關尺三部中的寸部)跳動急促,就容易頭痛。

厥頭痛者,因氣血俱虛,風寒暑濕之氣所侵,傳於陽經伏留不去,名曰厥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衝於頭也。頭引腦顛陷至泥丸宮者,手足寒至節,夕發旦死,旦發夕死,名真頭痛,非藥可療矣。今之𩼽氣虛弱者,或風寒之氣所侵,邪氣相搏,伏留不散,發為偏正頭疼,其脈多浮緊。

厥頭痛,是因為氣血都虛弱,受到風寒暑濕等外邪侵襲,這些邪氣傳到陽經,停留不去,因此得名厥頭痛。厥,就是逆的意思,逆著氣血運行,堵塞在頭部,就導致頭痛。如果頭痛嚴重到頭部像要掉下來一樣,一直延伸到頭頂,而且手腳冰冷,從晚上發病到早上就去世,或者從早上發病到晚上就去世,這叫做真頭痛,藥物是無法治療的。現在的人如果正氣虛弱,或者受到風寒侵襲,邪氣互相交戰,停留不散,就會導致偏頭痛或正頭痛,脈象大多浮緊。

又有停痰厥而頭痛,蓋厥者,逆也,逆壅而克於頭也。痰厥之脈,時伏時見,亦固有腎虛之氣厥並之,新沐之後,當風露臥,皆能令人頭痛。治之審其所因,風邪則驅散之,痰聚則溫利之,腎虛則補暖之。尋常感冒頭痛發熱,又宜隨症治之。

還有一種情況是痰濁逆流到頭部,導致頭痛,這種情況也屬於厥頭痛,因為厥就是逆的意思。痰厥的脈象時隱時現,也可能伴隨腎虛的氣厥。剛洗完澡後,或者在風露中睡覺,也容易導致頭痛。治療這種頭痛,要仔細辨別原因,如果是風寒引起的,就要驅散風寒;如果是痰濁引起的,就要溫暖利濕化痰;如果是腎虛引起的,就要補益腎氣。一般感冒引起的頭痛發燒,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症治療。

大抵諸血虛頭痛,當歸、川芎為主;諸氣虛頭痛,人參、黃耆為主;氣血俱虛頭痛,補中益氣湯加蒼朮、黃柏酒炒、川芎、蔓荊子、細辛;痰厥頭痛,加半夏白朮天麻湯。

驅風觸痛湯(主方),治諸般頭痛。

細辛(三分),羌活(一錢),獨活(一錢),防風(一錢),藁本(五分),蔓荊子(八分),蒼朮(米泔浸,一錢),片芩(酒炒,一錢五分),麥門冬(去心,二錢),當歸(一錢),小川芎(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生,三分)

白話文:

一般來說,血虛頭痛以當歸、川芎為主藥;氣虛頭痛以人參、黃耆為主藥;氣血兩虛頭痛則以補中益氣湯為基礎,再加上蒼朮、黃柏酒炒、川芎、蔓荊子、細辛;痰厥頭痛則在原方基礎上加半夏白朮天麻湯。

驅風觸痛湯主治各種頭痛,方劑如下:細辛三分,羌活一錢,獨活一錢,防風一錢,藁本五分,蔓荊子八分,蒼朮(米泔浸)一錢,片芩(酒炒)一錢五分,麥門冬(去心)二錢,當歸一錢,川芎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生)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一方去藁本,加菊花。

一左邊痛者,加紅花七分,柴胡一錢,龍膽草酒洗,七分,生地黃一錢。

一右邊痛者,加黃耆一錢,乾葛八分。

一正額上眉稜骨痛甚者,食積痰壅,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錢,山楂肉一錢,枳實一錢。

白話文:

先煎一劑藥,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要調整配方,可以去掉藁本,加入菊花。如果左側疼痛,再加紅花七分、柴胡一錢、酒洗龍膽草七分、生地黃一錢;如果右側疼痛,則加黃耆一錢、乾葛八分。如果正額眉稜骨疼痛劇烈,可能是食積痰壅,可以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錢、山楂肉一錢、枳實一錢。

一當頭頂痛者,加大黃酒蒸,一錢,藁本加五分。

一風入腦髓而痛者,加蒼耳子一錢木瓜、荊芥各一錢。

一氣血兩虛當有自汗,加黃耆一錢五分,人參、白朮、生地黃各一錢。

川芎茶調散,治頭風偏正頭痛及冒寒作痛者。

川芎(二兩),白芷(一兩),細辛(七錢五分),藁本(一兩),羌活(一兩),防風(七錢五分),荊芥(二兩),薄荷(四兩),香附(炒,七錢五分),甘草(炙,五錢)

白話文:

如果頭痛位於頭頂,就用黃酒蒸一錢,藁本加五分。如果頭痛是風邪入侵腦髓,就加蒼耳子一錢、木瓜、荊芥各一錢。如果頭痛伴隨頭頂發汗,表示氣血兩虛,就加黃耆一錢五分,人參、白朮、生地黃各一錢。川芎茶調散可以治療偏頭痛、正頭痛,以及因受寒引起頭痛。配方為:川芎二兩,白芷一兩,細辛七錢五分,藁本一兩,羌活一兩,防風七錢五分,荊芥二兩,薄荷四兩,香附炒七錢五分,甘草炙五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調下。

追風散,治年深日近偏正頭疼,又治肝臟久虛,血氣衰弱,風毒之氣上攻,頭痛,頭眩目昏,心忪煩熱,百節痠疼,腦昏目疼,鼻塞聲重,項背拘急,皮膚瘙癢,面上遊風,狀若蟲行,及一切頭風,兼療婦人血風攻注,頭目昏痛並治。

防風(一兩),荊芥(一兩),羌活(五錢),川芎(一兩),白芷(五錢),全蠍(去毒尾,五錢),天麻(五錢),殭蠶(炒,一兩),白附子(炮,五錢),石膏(煅,一兩),南星(炮,一兩),川烏(炮去皮尖,一兩),草烏(炮去皮尖,二錢半),地龍(五錢),雄黃(二錢半),乳香(二錢半),沒藥(二錢半),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上藥研末,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茶水送服。追風散主治長期以來頭疼,特別是偏頭痛,也治肝臟虛弱,氣血衰敗,風毒入侵導致的頭痛、頭昏眼花、心慌煩躁、全身痠痛、頭昏眼痛、鼻塞聲音沉重、脖子後腦僵硬、皮膚瘙癢、面部起風疹,像蟲子在爬一樣,以及各種頭風,兼治婦女血風侵犯導致的頭昏眼痛。

上為細末,每服五分,好茶調服,食後臨臥調下。清頭目,利咽膈,消風化痰。

治偏正頭風,用白芷為末,煉蜜為丸,如圓眼大,每服二三丸,食遠細嚼,茶清送下。

治頭風腫痛。

南星(三錢),川芎(二錢),白芷(二錢),荊芥(二錢),全蠍(三個,炒),細茶(一撮)

上銼一劑,水煎服。

治頭目昏痛,鼻塞冒暈。

防風,荊芥,羌活,川芎,人參,茯苓,陳皮,厚朴(姜炒),藿香,殭蠶,蟬退,甘草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五分,用好茶水調服,飯後睡前服用。能清頭目,利咽喉,消風化痰。

治療偏頭痛,可用白芷研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眼珠,每次服用二至三丸,飯後細嚼,用清茶送服。

治療頭痛腫痛。

南星三錢,川芎二錢,白芷二錢,荊芥二錢,全蠍三個(炒熟),細茶一撮。

將上述藥材切碎,煎水服用。

治療頭目昏痛、鼻塞暈眩。

防風、荊芥、羌活、川芎、人參、茯苓、陳皮、厚朴(姜炒)、藿香、殭蠶、蟬蛻、甘草。

上銼,各等分,生薑煎服。

治頭風攻左邊牙齒腫痛不可忍者。(戴存愚傳)

懷生地,牡丹皮,升麻,柴胡,黃芩,防風,羌活,殭蠶,白芷,川芎,香附,甘草

上銼,水煎溫服。

醉散,治頭風攻衝,牙痛、面痛。

防風,荊芥,川芎,白芷,細辛,連翹,羌活,當歸尾,赤芍,乾薑,殭蠶,貝母,皂角,薄荷,麻黃,甘草

白話文:

上銼各等分,加入生薑煎煮後服用。

治療頭風病導致左邊牙齒腫痛無法忍受的情況。(出自戴存愚的傳承)

懷生地、牡丹皮、升麻、柴胡、黃芩、防風、羌活、殭蠶、白芷、川芎、香附、甘草

上銼各藥材均等分後,用水煎煮,溫熱後服用。

「醉散」,用於治療頭風病引發的衝擊、牙痛和麪部疼痛。

防風、荊芥、川芎、白芷、細辛、連翹、羌活、當歸尾、赤芍、乾薑、殭蠶、貝母、皁角、薄荷、麻黃、甘草

上銼片,酒浸,研爛去渣,臨臥重湯煮熱,溫服。

一方,治因勞役頭痛兼噁心,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蔓荊子而愈。

治偏正頭風,每遇發時即服一劑。

天麻(一錢),菊花(一錢),細辛(五分),赤茯苓(五分),白芷(八分),羌活(六分),防風(八分),獨活(四分),藁本(六分),白芍(八分),川芎(五分),黃芩(六分),甘草(二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食後溫服。忌生冷煎炒。有寒,加蔥白三根。

白話文:

上銼片需先以酒浸泡,然後研磨並過濾掉渣滓。在臨睡前,使用重湯加熱後飲用,保持溫度。

一方療法,專治因勞累過度導致的頭痛兼噁心問題,其治療方式是通過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蔓荊子等中藥,可以達到痊癒的效果。

對於偏正頭風症狀,每次當發作時就服用一次藥方。

所需材料如下:天麻(一錢)、菊花(一錢)、細辛(五分)、赤茯苓(五分)、白芷(八分)、羌活(六分)、防風(八分)、獨活(四分)、藁本(六分)、白芍(八分)、川芎(五分)、黃芩(六分)、甘草(二分)。

將上述材料一同熬煮成一劑,再加入三片生薑,在飯後溫和飲用。需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煎炸的食物。如果存在寒氣,可添加三根蔥白。

按上諸方,治頭風腫痛宜對症選用。

治頭風屑極癢,用藜蘆根不拘多少,為末,先洗頭,避風候半乾,用藥摻擦在頭,卻束髮緊縛一日夜即安。

吹鼻散,治頭疼。

焰硝,黃丹(少許)

上為細末,口噙水,男左女右吹鼻內。

治頭痛不可忍者。

玄胡索(七枚),青黛(二錢),豬牙皂角(肥實者去皮,二兩)

上為末,用水調,丸成小餅子,如杏仁大,用時令病者仰臥,以水化開,用竹管吹入男左女右鼻中。覺藥味至喉少酸,令病者咬銅錢一個於當門齒上,當見涎出,盛盆而愈。

白話文:

治療頭風腫痛,要根據具體症狀選用藥方。

如果頭風伴有頭皮屑且極度瘙癢,可以用藜蘆根研成粉末,洗頭後避風半乾,將藥粉塗抹在頭皮上,然後用布緊緊包扎頭部,過一夜即可見效。

治療頭疼可以用吹鼻散,將焰硝和少許黃丹研磨成細粉,用清水含在口中,男性吹入左鼻孔,女性吹入右鼻孔。

對於無法忍受的頭痛,可以用玄胡索、青黛和豬牙皂角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成小餅,大小如杏仁。患者仰臥,用清水將藥丸化開,用竹管吹入鼻孔,男性吹入左鼻孔,女性吹入右鼻孔。感覺藥味到達喉嚨且略微酸澀後,讓患者咬住一枚銅錢,放在門牙上,就會流出唾液,收集唾液後,頭痛即可痊癒。

二黃散,治偏正頭疼,頭風眼痛,破傷風。

雄黃(三錢),黃丹(三錢),乳香(二錢),沒藥(二錢),焰硝(一錢)

上為細末,令患人含溫水,竹筒吹藥於鼻中。

治頭風。

雄黃,細辛

上各等分,為細末,左痛搐右鼻,右痛搐左鼻。

治偏頭風。習齊泉傳

耳中或左或右如抽筋疼者,半邊頭疼是也。用黃蠟一二兩,放鐵勺內熔化,將白紙蠟面上拖過,如蠟紙樣,每紙要闊二寸、長五寸,將蘄艾揉軟,薄攤紙上,以箸卷為筒,一頭插耳內,一頭用火燃之,令煙燻入耳內,熱氣透入耳,痛即止,再不發。右邊痛插右耳,左邊痛插左耳,熏不過二次即愈。又治耳聾,加磁石、珍珠、麝香入艾內。

白話文:

二黃散

二黃散主要用於治療偏頭痛、頭風眼痛以及破傷風。

藥方組成:

  • 雄黃:三錢
  • 黃丹:三錢
  • 乳香:二錢
  • 沒藥:二錢
  • 焰硝:一錢

使用方法:

  1.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
  2. 患者含溫水,用竹筒將藥粉吹入鼻腔中。

其他治療方法:

  • 治頭風:

  • 將雄黃和細辛等量研磨成細末。

  • 左邊頭疼則吹入右鼻,右邊頭疼則吹入左鼻。

  • 治偏頭風: (習齊泉傳)

  • 耳朵裡或左或右像抽筋一樣疼痛,這就是偏頭痛。

  • 將黃蠟兩到三兩放入鐵勺中熔化。

  • 將白紙在熔化的蠟面上拖過,使紙上覆蓋一層薄蠟,形成類似蠟紙的狀態。每張蠟紙要寬兩寸,長五寸。

  • 將蘄艾揉軟,薄薄地攤在蠟紙上,用筷子捲成筒狀。

  • 將一端插入耳朵,另一端用火燃燒,讓煙燻入耳內,使熱氣透入耳朵,疼痛就會減輕。

  • 右邊疼痛就插入右耳,左邊疼痛就插入左耳,通常燻兩次就能治癒。

  • 也可以用於治療耳聾,在艾條中加入磁石、珍珠、麝香一起燻。

注:

  • 現代醫學尚未完全證實中醫藥療效,請謹慎使用。

治遠年近日一切偏正頭疼,用蘿蔔取汁一蜆殼,令病人仰臥,右痛注左鼻,左疼注右鼻,左右皆疼,兩鼻並注之。

治頭項強,不得顧視,蒸大黑豆一升,納囊中枕之效。

治時氣頭疼不止,朴硝二兩,研末,生油調塗頂上。又云,頭痛欲死,鼻吹硝末。又治頭痛,用皂莢為末,吹入鼻中,得嚏則止。

按上方,治偏正頭風腫痛外治之劑。

選奇湯,治眉稜骨痛不可忍者,或風熱上壅,頭目眩暈。

羌活,防風(各三錢),甘草(一錢,夏生冬炙),酒片蘋(一錢五分,冬不用;甚者,冬亦炒用),加半夏(薑製,二錢)

白話文:

治療長年累月所引發的偏頭痛和正頭痛,可以使用蘿蔔的汁液,量夠裝滿一個貝殼大小即可。讓病人躺下,如果疼痛在右邊,就將蘿蔔汁注入左邊的鼻孔;如果疼痛在左邊,就注入右邊的鼻孔;若左右皆痛,則需同時注入雙側鼻孔。

對於頭部僵硬,無法轉頭看東西的情況,可以蒸煮一大把黑豆,然後放入布袋裡當作枕頭使用,效果很好。

對於時節變化引起的頭痛持續不減,可以使用二兩的朴硝,研磨後與生油調和,塗抹在頭頂上。另外,有時候會建議,當頭痛嚴重到想要死亡時,可以用朴硝末吹入鼻孔。還有一個治療頭痛的方法是使用皁莢研磨成粉,吹入鼻孔,直到打噴嚏停止。

根據上述方子,這是一種用於治療偏頭痛和正頭痛的外用藥方。

「選奇湯」,用於治療眉骨疼痛難忍的情況,可能是由於風熱上衝或是頭腦眩暈。

羌活、防風(各使用三錢)、甘草(使用一錢,夏天生長冬天炙烤過)、酒片蘋(使用一錢五分,冬天不用;病情嚴重時,冬天也需炒過使用),再加上半夏(先用薑汁製過,使用二錢)。

上銼,水煎服。

按上方,治眉稜骨痛,屬風、屬熱、屬痰,此方殊效。

赤火金針,治頭風牙痛,天麻,腦瀉耳鳴,偏正頭疼,鼻塞聲重及蜈蚣、蛇、蠍傷。用時口噙涼水,以藥搐鼻。

此藥名為六聖,乳香沒藥川芎,雄黃白芷二錢停,半兩盆硝共用。上件研為細末,專治眼淚頭風,耳鳴鼻塞腦不清,一搐牙痛便定。

白話文:

上銼,水煎服。

按照上方,治療眉稜骨疼痛,屬於風、熱、痰,這個方子效果顯著。

赤火金針,用於治療頭風、牙痛,天麻,腦瀉、耳鳴,偏正頭疼,鼻塞、聲音沈重,以及蜈蚣、蛇、蠍的傷害。使用時應含一口涼水,然後將藥物吸入鼻孔。

這藥被稱為六聖,包括乳香、沒藥、川芎、雄黃、白芷各二錢,半兩盆硝一同使用。將這些材料研磨為細末,專門用於治療眼淚、頭風、耳鳴、鼻塞、腦不清,一次吸入牙痛即可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