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乾集 卷一 (2)
乾集 卷一 (2)
1. 診脈口訣
察脈之法,先須六部齊診,看何部異於眾者,便是此部有病,然後每部另診,方可得其精微。無病之人,左手弱,右手強,是血虛;右手弱,左手強,是氣虛。有病之人,左手大,右手小,是外感;右手大,左手小,是內傷。如邪氣盛脈大,醫而使之小;正氣虛脈小,醫而使之大者,乃為效也。
白話文:
觀察脈象的方法,首先要全面診查六部脈象,觀察哪一部與其他不同,這表示該部位可能有疾病。接著,對每一部脈進行單獨診斷,才能掌握細節。對於健康的人來說,左手脈搏較弱,右手脈搏較強,表示血量不足;若右手脈搏較弱,左手脈搏較強,則表示氣力不足。對於生病的人,如果左手脈搏大,右手脈搏小,表示是外感病;若右手脈搏大,左手脈搏小,則表示是內傷病。若邪氣旺盛脈搏大,治療使其變小;若正氣虛弱脈搏小,治療使其變大,這樣的治療方式才會有效果。
2. 論絕脈
彈石之脈,狀如硬蛇觸石,辟辟而急,腎氣絕也。
解索之脈,狀如繩索解股散於兩旁,多見於尺,精血竭也。
雀啄,狀如雞雀頻啄,止而復來,多見於脾,穀氣絕也。
屋漏,狀如水滴地上,久復濺起,胃氣絕也。
蝦游,狀如蝦浮不動,瞥去復來,神魂絕也。尺脈澀如大蝦鬚者死,脈連連如蜘蛛絲者亦死。
魚翔,狀如游魚高頭泛,定尾搖,命絕死也。
釜沸一脈,如羹上肥滿,湧湧而浮,此陰陽之氣絕也。
所謂偃刀者,如猶刀刃,其與彈石類焉。若代若牢,亦為危脈。代者,動中一止,如更代之代;牢似乎革。《經》曰:渾渾革至如湧泉,謂出而不返也。又曰:牢而搏,如薏苡累累然者死。牢之與革無以異也。前所論覆、溢二脈,自關前進,上出於魚際者,謂之溢;自關後退,入於尺澤者,謂之覆。
白話文:
彈石之脈,形狀像硬蛇碰觸到岩石,快速而有節奏,表示腎氣已經耗盡。
解索之脈,狀似纏繞的繩索鬆開,散落在兩邊,常見在尺脈處,表示精血已枯竭。
雀啄,形狀像麻雀頻頻啄食,停頓後又再度出現,常見於脾脈,表示糧食的氣息已斷絕。
屋漏,形狀像水滴落在地面上,經過一段時間又重新濺起,代表胃氣已經消失。
蝦遊,形狀如浮動的蝦子,瞬間離開又再次出現,表示神魂已經消逝。
尺脈如果緊縮得像大蝦的鬚髮,或者脈象連綿不絕如蜘蛛絲,都預示著生命結束。
魚翔,形狀像遊動的魚在水面躍起,尾部穩定,搖動頭部,表示生命已經終結。
釜沸一脈,形狀如同羹湯上的油脂滿滿浮起,不斷湧動,這表示陰陽之氣已經完全消失。
所謂偃刀脈,形狀像是刀刃,與彈石脈相似。它可能是代脈或牢脈,都表示生命危險。代脈在跳動中有一時的停止,如同交替進行的代脈;牢脈則像是皮革。經文說,渾渾的脈象如湧泉,指的是脈象來了卻不會回轉。又說,堅硬的脈象如薏苡累累,表示生命結束。牢脈和革脈在意義上沒有太大區別。先前討論的覆脈和溢脈,從關脈前進到魚際,稱為溢脈;從關脈後退到尺澤,稱為覆脈。
是皆陰陽不守,離經無根,必死之脈也。凡篤病六脈澀刮,按之無力,若能用藥挽得胃氣脈回,三部和緩,藹藹而來,必有生意。或一併澀刮而胃氣之脈不回,是雖息數猶存,終不能保其諸篤症,但見右尺脈和軟而大,厥疾其有瘳乎?
白話文:
這都是陰陽失調,脫離經絡沒有根基,必然是死症。凡是患重病的人,六脈澀滯粗糙,按之無力,如果能夠用藥挽回胃氣脈,使三部脈象和緩,平和而來,必定會有生機。或者六脈都澀滯粗糙,而胃氣脈無法回升,雖然呼吸頻率尚存,最終也無法保住性命,即使右尺脈和緩柔軟且有力,這個病症也很難痊癒。
3. 太過不及脈
心脈洪大心家熱,頭腦昏疼血氣結,腳板心內似火燒,口燥心煩渴不歇。
心脈微小主心虛,心中驚悸流汗隨,頭腦昏沉多困倦,夢魂常在水邊歸。
肝脈洪大不調血,背痛項強疼左脅,手痠腳冷目赤紅,行路昏暈常怕跌。
肝脈微小四肢酸,膽冷肝枯血氣寒,頭眩眼花雙足軟,背間常有汗漫漫。
腎脈洪大主腰疼,背痛項強小腹膨,膀胱暑熱不便赤,咽乾舌苦口無涎。
腎脈微小下部虛,耳內嘈嘈風雨聲,腦痛腰疼雙足腫,背間盜汗出無停。
肺脈洪大心頭緊,咳有風痰常壅盛,腰疼背痛腳又酸,口渴氣急時時並。
肺脈微小肺家氣,悶悶憂愁口又幹,手寒腹內多虛弱,咳嗽時時背上寒。
白話文:
心血管充盈,心火旺盛,頭部昏痛,血氣凝滯,腳掌和心中如同火燒,口乾舌燥,心煩意亂,口渴不止。
心血管微弱,心氣不足,心慌意亂,容易出汗。頭腦昏沉,精神不濟,經常做夢,夢境常在水邊。
肝血管充盈不調,背部疼痛,頸項僵硬,左側肋骨疼痛,手腳酸軟,眼睛發紅,行走昏眩,容易跌倒。
肝血管微弱,四肢酸軟,膽氣不足,肝氣虛弱,血氣不足,頭暈目眩,雙腳無力,背部經常出汗。
腎血管充盈,腰部疼痛,背部疼痛,頸項僵硬,腹部膨脹,膀胱燥熱,排尿不暢,咽喉乾燥,舌頭發苦,口裡沒有唾液。
腎血管微弱,下半身虛弱,耳朵裡有風雨聲,頭疼腰痛,雙腳腫脹,背部盜汗不止。
肺血管充盈,胸悶,咳嗽,痰多,腰疼背疼,腳酸,口渴氣喘。
肺血管微弱,肺氣不足,胸悶憂愁,口乾舌燥,手腳冰冷,腹部虛弱,咳嗽,背部發冷。
脾脈洪大心膨脹,飲食不思常欲困,頭疼腦痛嘔頻頻,食後傷風精氣損。
脾脈微小兩眉愁,悶悶憂憂唇口焦,手足軟酸多氣急,無情無意過良宵。
命脈洪大心胸熱,潮渴三焦血氣結,四肢倦怠少精神,食後傷風精氣別。
命脈微小號平和,腎氣應教嘔逆多,手足冷寒脾胃冷,口淡無味不調和。
白話文:
脾脈粗大,胸口悶脹,食慾不振,常感疲倦,頭痛頭暈,經常嘔吐,飯後容易感冒,損傷精氣。
脾脈微弱,雙眉緊鎖,心情鬱悶,口乾舌燥,四肢無力,容易氣喘,情感淡薄,夜不能寐。
脈搏强劲,心胸燥熱,口渴难耐,三焦气血郁结,四肢乏力,精神不佳,飯後容易感冒,損傷精氣。
脈搏微弱,面色平和,腎氣虛弱,容易反胃嘔吐,手脚冰冷,脾胃虛寒,口淡無味,身体失调。
4. 察視
黑氣起於耳目鼻上,漸入於口者死,白色亦然。
赤色見於耳目額上,五日死。張口如魚出氣,不反者死。
循摸衣縫者死。無熱妄語者死。
爪甲青者死,爪甲青肉黑者死。遺尿不知者死。
舌卷卯縮者死。眉傾須豎,目直視者死。
唇反,人中滿者死。陰陽俱閉,失音者死。
神氣不守,聲嘶者死。汗出不流者死。
屍臭不可近者死。回目直觀者死,肩息死。
齒忽黑者死。面赤目黃死,面赤目白死。
面青目黑,面青目黃,面青目白,面青唇黑皆死。
面白目黑,面白目白皆死。面黑目青死。
面黑目白死。面黑脅滿不能反側死。面黑唇青死。
白話文:
如果耳、目、鼻上出現黑色氣息,逐漸蔓延到嘴巴,就會死亡。白色氣息也是一樣。
如果耳、目、額頭出現紅色,五天內就會死亡。張口像魚一樣喘氣,不能恢復就會死亡。
摸著衣服縫隙的人會死亡。沒有發燒卻胡言亂語的人會死亡。
指甲發青的人會死亡,指甲青黑色的人也會死亡。尿床卻不知道的人會死亡。
舌頭卷曲縮回的人會死亡。眉毛傾斜,鬍鬚豎立,眼睛直視的人會死亡。
嘴唇翻轉,人中飽滿的人會死亡。陰陽都閉塞,失聲的人會死亡。
精神不守,聲音嘶啞的人會死亡。出汗卻流不出來的人會死亡。
屍體臭氣熏人,無法靠近的人會死亡。眼睛回顧直視的人會死亡,肩膀呼吸的人會死亡。
牙齒突然變黑的人會死亡。臉色紅潤,眼睛發黃的人會死亡;臉色紅潤,眼睛發白的人也會死亡。
臉色發青,眼睛發黑;臉色發青,眼睛發黃;臉色發青,眼睛發白;臉色發青,嘴唇發黑,這些情況都會死亡。
臉色發白,眼睛發黑;臉色發白,眼睛發白,這些情況都會死亡。臉色發黑,眼睛發青的人會死亡。
臉色發黑,眼睛發白的人會死亡。臉色發黑,脅肋飽滿,無法翻身的人會死亡。臉色發黑,嘴唇發青的人會死亡。
面黃目白,面黃目青,面黃目黑死。已上九黑如煤,白如枯骨,赤如衃血,青如草茲,方為死候。
心絕,肩息回聘,目直視者,一日死。
肺絕,氣去不反,口如魚,三日死。
骨絕,腰脊痛不可反側,五日死。
脾絕,口冷,足腫,脹泄,十二日死。
腎絕,大便赤澀下血,耳干,腳浮,舌腫者,六日死。
筋絕,魂驚虛恐,手足爪甲青,呼罵不休,九日死。
腸絕,髮直,汗出不止,不得屈伸者,六日死。
肝絕,恐懼伏臥,目直面青,八日死。又即時死。
胃絕,齒落目黃者,七日死。
凡病色見於面者,黃赤為熱;白為寒,為脫血,為積;青黑者痛。《內經》云:肝青,肺白,心赤,腎黑,脾黃。若青如翠羽,赤如雞冠,黃如蟹腹,白如豕脂,黑如烏羽,此五色之見,生也。青如初生草茲,黃如枳實,黑如炱煤,赤如衃血,白如枯骨,其色常變不同。
白話文:
面色發黃,眼白泛白、泛青或泛黑,都是不祥之兆。尤其是全身九竅呈現黑色如煤炭,白色如枯骨,紅色如血,青色如青草,更是死亡的徵兆。
如果心跳停止,呼吸微弱,雙眼直視,不出一天就會死亡。
如果肺氣衰竭,呼吸微弱,嘴巴像魚一樣張開,三天就會死亡。
如果骨氣衰竭,腰背疼痛難以翻身,五天就會死亡。
如果脾氣衰竭,口涼,雙腳腫脹,腹瀉不止,十二天就會死亡。
如果腎氣衰竭,排便赤紅且帶血,耳朵乾燥,腳浮腫,舌頭腫大,六天就會死亡。
如果筋氣衰竭,魂魄驚恐,手腳指甲發青,不停地喊叫,九天就會死亡。
如果腸氣衰竭,頭髮直立,汗流不止,身體僵硬難以彎曲,六天就會死亡。
如果肝氣衰竭,恐懼不安,伏地不起,眼睛直視,面色發青,八天就會死亡,也有可能馬上死亡。
如果胃氣衰竭,牙齒脫落,眼球發黃,七天就會死亡。
一般來說,病色出現在臉上,黃色和紅色代表熱症,白色代表寒症、失血或積聚,青色和黑色代表疼痛。《內經》中說:肝氣主青,肺氣主白,心氣主赤,腎氣主黑,脾氣主黃。如果顏色呈現青翠如羽毛、紅色如雞冠、黃色如蟹腹、白色如豬油、黑色如烏鴉羽毛,這五種顏色都代表身體健康。如果顏色呈現青色如新生的草、黃色如枳實、黑色如煤灰、紅色如血、白色如枯骨,且顏色不斷變化,則代表病情嚴重。
5. 雜論
濕熱相火病多,土火病多。氣常有餘,血常不足。
肥人血多濕多,瘦人氣實熱多。白者,肺氣弱,血不足。黑者,腎氣余,忌黃耆。
熱傷血不能養筋,故為拘攣。寒傷筋不能束骨,故為痿弱。
氣屬陽,無寒之理。勞症忌涼藥,此東垣之旨也。
寒不得熱,是無火也。熱不得寒,是無水也。
肺癰,非吐不可療。辛苦,飢飽,勞役,疼痛,皆傷血。
服藥藥力峻,須酸收。指甲卷是血少不養,傷筋。
身如被打,濕傷血也。亦有血虛而痛。腑病責臟用,臟病責腑用。
氣血弱,遠枳殼,以其損氣。氣血盛,忌丁香,以其益氣。
白話文:
濕熱和相火引起的疾病較多,土火引起的疾病也較多。一般來說,氣常有餘,血常不足。肥胖的人血多濕多,瘦弱的人氣實熱多。面色白的人,肺氣虛弱,血不足。面色黑的人,腎氣有餘,忌用黃耆。
熱傷血,不能滋養筋絡,所以會導致拘攣。寒傷筋,不能束縛骨骼,所以會導致痿弱。
氣屬於陽,沒有寒的特性。勞損的病症忌用涼藥,這是東垣的醫學理念。
寒不能化為熱,說明沒有火。熱不能化為寒,說明沒有水。
肺癰,必須要吐膿才能治癒。辛辣、飢飽、勞役、疼痛,都會傷血。
服用藥物力道強勁,需要用酸味收斂。指甲捲曲,說明血少不足以滋養筋絡,是傷筋的表現。
全身像被打了一樣,是濕氣傷血所致。也有血虛而導致疼痛的情況。腑臟病變要責令臟腑治療,臟腑病變要責令腑臟治療。
氣血虛弱的人,忌用枳殼,因為它會損傷氣血。氣血旺盛的人,忌用丁香,因為它會益氣。
治病先調氣。病分氣、血、陰、陽。
晝增夜靜,是陽氣病而血不病。夜增晝靜,是陰血病而氣不病。
夜靜日惡寒,是陰上溢於陽。
日夜並惡寒,是陰部大盛兼有其陽,當瀉其寒,峻補其陽。
夜靜日熱,是陽盛於本部。日靜夜惡寒,是陰自生於本部。
日安夜躁煩,是陽氣下溜於陰中,當瀉其陽,峻補其陰。
日惡寒夜煩躁,為陰陽交,飲食不及,必死。
傷寒、中暑與傷酒食一般。人火正治,龍火反治,諸病有郁,治之可開。
噁心,有熱、有痰、有虛。陽絕則陰虧,陰氣若盛,陽無暴絕之理。
虛勞不受補者死。
諸病能發熱,風、寒、暑、濕、燥、火,七情皆能發熱。
白話文:
治病先調氣。病分氣、血、陰、陽。
治療疾病要先調和人體的氣機。疾病可以分為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種。
晝增夜靜,是陽氣病而血不病。夜增晝靜,是陰血病而氣不病。
白天症狀加重,晚上症狀減輕,這是陽氣生病,而血液沒有生病。晚上症狀加重,白天症狀減輕,這是陰血生病,而氣機沒有生病。
夜靜日惡寒,是陰上溢於陽。
晚上症狀減輕,白天畏寒,這是陰氣上溢到陽氣部位造成的。
日夜並惡寒,是陰部大盛兼有其陽,當瀉其寒,峻補其陽。
白天晚上都畏寒,這是陰氣過盛,且帶有陽氣的表現。應該瀉去寒氣,並大力補益陽氣。
夜靜日熱,是陽盛於本部。日靜夜惡寒,是陰自生於本部。
晚上症狀減輕,白天發熱,這是陽氣在自身部位過盛。白天症狀減輕,晚上畏寒,這是陰氣在自身部位滋生。
日安夜躁煩,是陽氣下溜於陰中,當瀉其陽,峻補其陰。
白天安穩,晚上躁動不安,這是陽氣下沉到陰氣部位,應該瀉去陽氣,大力補益陰氣。
日惡寒夜煩躁,為陰陽交,飲食不及,必死。
白天畏寒,晚上躁動不安,這是陰陽交戰,飲食難以消化,必然會死亡。
傷寒、中暑與傷酒食一般。人火正治,龍火反治,諸病有郁,治之可開。
傷寒、中暑和食物中毒的病理類似。人火需要正常治療,龍火則需要反向治療。各種疾病如果出現鬱結,需要治療疏通。
噁心,有熱、有痰、有虛。陽絕則陰虧,陰氣若盛,陽無暴絕之理。
噁心,可能是熱症、痰症,也有可能是虛症。陽氣完全消失,陰氣也會跟著虧損,但陰氣過盛,陽氣不可能突然消失。
虛勞不受補者死。
虛勞症患者如果無法接受補益,就會死亡。
諸病能發熱,風、寒、暑、濕、燥、火,七情皆能發熱。
各種疾病都可以導致發熱,風寒暑濕燥火六淫和七情都可以引起發熱。
寒濕同性,火燥同途,非也。寒宜溫之,濕宜燥之,火宜降之涼之,燥宜潤之。
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症。診脈,觀形,察症,三者殊途,不可執一。
諸病先觀胃氣。
白話文:
寒冷和溼氣有相似之處,炎熱和乾燥也有共同的特點,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是相同的。對於寒冷應該用溫暖的方法來治療,而對於溼氣則需要用乾燥的方式來處理;對於炎熱的情況,則應降低其熱度並使其涼爽下來,而對乾燥的問題則要用溼潤的方式來處理。 各種疾病都與痰和火有關聯,因爲這兩種因素可以導致不同的病症出現。在診斷病情時,要通過觀察脈搏、外貌以及症狀三個方面來進行判斷,並且不能只依賴其中的一個方面。 所有疾病的治療都要首先考慮患者的脾胃功能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