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坎集 卷二 (16)
坎集 卷二 (16)
1. 哮吼
按上方,治哮吼年久不愈,二方兼濟,久服除根,屢試屢驗。
玉髓丹,治痰火上湧或流入四肢,結聚胸背,或痰嗽或頭目不清,或年久齁嗽喘吼。
軟石膏(三兩),半夏(泡七次,一兩),白礬(五錢)
上為末,淡薑湯打稀糊為丸,如綠豆大,每三十丸,食遠茶清下。
按上方,清火化痰定喘殊效。
治哮喘方,(余太乙傳)
連翹(一兩),歸尾(一兩),石膏(五錢),威靈仙(一兩)
上銼水煎,燒香一炷,香盡半炷則服。
按上方,清火定喘有效。
一女子因食鹽、蝦過多,遂得齁喘之疾,乳食不進。
甜瓜蒂七個,研為粗末,用冷水一茶腳許,調澄取清汁,呷一小呷即吐痰涎。若膠黏狀,胸次既寬,齁喘亦定,遲日再作,又服之,隨手愈。凡三進藥,病根如掃。此藥味最苦,極難吞嚥,俗諺所謂瓜甘蒂苦也。
治哮吼秘方
用苧麻根和砂糖爛煮,時時嚼嚥下,永絕病根。
治喘氣哮吼,上喘不休,或是鹽迷水束肺竅,俗謂遣氣病。
小薊草一握,用豬精肉四兩入水同炆,令熟食肉並湯,立已。其草二三月生,七八月有四稜,莖葉尖杪,有花結子。
白話文:
玉髓丹,可以治療痰火上湧或流竄到四肢,在胸背部結聚,引起的咳嗽、頭暈目眩,或長期哮吼喘息。
藥方是:軟石膏(三兩)、半夏(用薑汁浸泡七次,一兩)、白礬(五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淡薑湯調成稀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在飯後用清茶送服。
這個藥方清熱化痰、止喘的效果非常好。
治哮喘方(據說是余太乙傳下來的)
藥方是:連翹(一兩)、當歸尾(一兩)、石膏(五錢)、威靈仙(一兩)。
將這些藥材切碎,用水煎煮。點一炷香,等香燒到一半時服用藥湯。
這個藥方清熱止喘有效。
有個女子因為吃了太多鹽和蝦,得了哮喘病,連奶水都吃不下。
用七個甜瓜蒂,磨成粗末,用約一茶匙的冷水調勻,澄清後取上清液,每次喝一小口,就會吐出痰涎。如果吐出的痰涎呈現膠狀,胸部就會感到舒暢,哮喘也會停止。隔幾天如果再發作,再服一次,很快就會痊癒。這樣連續服用三次,病根就像被掃除一樣。這個藥很苦,很難吞嚥,就像俗話說的「瓜是甜的,蒂是苦的」。
治療哮吼的秘方
用苧麻根和砂糖一起煮爛,隨時嚼食吞下,就能徹底根除病根。
治療喘氣哮吼,氣喘不停,或者因為鹽分太多、水分阻礙肺部氣孔,俗稱「遣氣病」。
用一把小薊草,加入四兩豬瘦肉,用水一起燉煮,煮熟後吃肉喝湯,立刻就會好。這種草在二、三月生長,七、八月莖呈四稜形,莖葉尖端有花並結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