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兌集 卷八 (37)

回本書目錄

兌集 卷八 (37)

1. 雜方

三奇神麯方,六月六日謂諸神集會之辰,故名神麯。

白虎(白曲一百斤),青龍(青蒿汁三升),勾陳(蒼耳自然汁三升),騰蛇(野蓼汁四升),玄武(杏仁去皮尖,四升),朱雀(赤小豆三升,煮熟去皮,湯研,共一處拌勻)

上修合用三伏內上寅日踏實。三奇者,庚寅、戊寅、丙寅也。近時神麯只以曲蓼為之,入藥多不效,此方自蜀府傳來。製半夏曲法:用半夏一斤,滾水泡至晚換之,凡三日夜,去滑,洗淨杵爛,入生薑四兩,白礬一兩,梨子三個,用杵勻捏作餅子,夏則紙包懸檐下,冬則放炕上,干則用之。

白話文:

這是一個被稱為「三奇神麯」的古方,因為在六月六日這一天,古人認為是眾神聚集的日子,所以這天製作的麯被命名為「神麯」。

所需材料如下:

  • 白虎麯(也就是白麯,需一百斤)
  • 青龍(需青蒿搾出的汁液三升)
  • 勾陳(需蒼耳自然流出的汁液三升)
  • 騰蛇(需野蓼搾出的汁液四升)
  • 玄武(需杏仁去皮和尖頭,四升)
  • 朱雀(需紅小豆三升,煮熟後去皮,再把湯與豆一起研磨,最後全部混合在一起)

以上所有材料需在三伏天的寅日實踐製作步驟。而「三奇」是指庚寅、戊寅、丙寅這三天。近來,很多人只用麯和野蓼來製作神麯,但加入藥物後往往沒有預期的效果,這個配方是從蜀地傳來的。

至於半夏麯的製作方法如下:使用半夏一斤,先用滾水浸泡到晚上,然後換水,如此反覆三天三夜,去除滑膩感,清洗乾淨後搗碎,再加入生薑四兩、白礬一兩以及三個梨子,攪拌均勻後捏成餅狀。夏天時,用紙包好掛在屋檐下,冬天時,放在火爐旁,等到完全乾燥就可以使用了。

2. 法制半夏方

大半夏一斤,用溫水洗淨,用明礬六兩、朴硝四兩,以水六碗煮之,入半夏在內浸一宿,取出入清水內浸一七日,取起切片,加南薄荷四兩,甘草三兩,任用。

玉露霜

真干綠豆粉一斤為末,南薄荷葉一斤,以水微濕之,用甑先將薄荷鋪底,上用棉布隔住,用篩子篩豆粉於布上,上又用薄荷鋪上蓋住,紙糊固,蒸一炷香為度,取出去薄荷,每豆粉一斤,用砂糖四兩,和勻用之。

楂藥膏

用鮮大山楂去核十斤,甜梨去核十斤,共搗爛,取自然汁入鍋內,煎熬如稀糊樣,如汁十斤入蜜四斤,再煎成膏。

妙步金蓮法:瘦腳。

急性子(夏月連稞,冬月用子,二合半),皮硝(一撮),地骨皮(二兩),萊菔子(二合),鴿糞(一撮),鐵腳威靈仙(一兩),鬼見愁(一兩)

上共為末,熬水一小盆,不用手洗,其腳自攪,洗了用腳帶緊纏,如有骨節用麻掙之,一日早晚二次,三日六次,其腳周正自小,妙不可言。

沐浴方,令人香肌,去風癬。

防風,荊芥,細辛,當歸,羌活,獨活,皂角,藿香,白芷,藁本,翻白草,水紅花,川芎,甘松

水煎湯,沐浴妙。

玉女粉

瓜蔞根,藁本,藿香,甘松,山奈,川芎,白芷(各二兩),檀香(一兩),細辛(二兩),糯米(二升),皂角(一升),綠豆(三升)

上為末和勻,用羊骨髓調,時洗面,白如玉。

香肌丸

藿香,木香,檀香,零陵香,甘松,砂仁,香附,川芎(各五錢),甘草(五分),當歸,白芷,山柰(各二錢)

上為末,煉蜜丸,噙化。

制鹿角霜膠法

鹿角三付,每一斤入楮實子一兩,桑白皮、黃蠟各二兩,砂鍋內河水慢火煮三晝夜,取出霜收用,將汁慢火熬成膠,傾磁器內候冷成膠。

桂花餅,清痰降火,止嗽生津。

孩兒茶(五錢),訶子(七個),桂花(一兩),甘草(五分)

上為末,桂花水為餅,每嚼一餅,滾水下。

八仙茶

粳米,黃粟米,黃豆,赤小豆,綠豆(各一斤,俱炒熟),細茶(一斤),芝麻(淨,五合),花椒(淨,一合),小茴香(二合),乾白姜(炮,一兩),白鹽(炒,一兩),麥面(炒黃熟,與前十一味等分,拌勻,磁器收藏)

上十一味俱為細末,和為一處,胡桃肉、棗肉、松子仁、瓜仁、白糖之類任意加入,每用二三匙,白湯點服。

梅酥餅(衛府),清上焦,潤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嗽,消酒止渴。

烏梅肉(二兩半,另研為末),紫蘇葉(五錢),蘇州薄荷(淨葉三兩,冷水洗曬,另為末),白葛粉(一兩),真檀香(二錢),硼砂(五錢),柿霜(四兩),白冰糖(八兩)

上為細末,入好片腦一分半,研為末旋和,入煉蜜搜和,稍帶硬些,印成小餅,如櫻桃大,每一餅,噙化,不拘時候。

白話文:

法制半夏方:取半夏一斤,用溫水洗淨,再用明礬六兩、朴硝四兩,加水六碗煮沸,將洗淨的半夏放入浸泡一夜。取出後,放入清水中浸泡七天,撈出切片。最後,加入南薄荷四兩、甘草三兩,即可使用。

玉露霜:取真乾綠豆粉一斤研磨成粉。南薄荷葉一斤,用水稍微噴濕。用蒸籠,先鋪一層薄荷葉在底部,上面用棉布隔開,再用篩子將豆粉篩在布上,最後再蓋上一層薄荷葉,用紙糊好封住。蒸一炷香的時間,取出後去掉薄荷葉。每斤豆粉加入砂糖四兩,混合均勻即可使用。

楂藥膏:取新鮮大山楂十斤去核,甜梨十斤去核,一起搗爛,取其汁液放入鍋中煎熬至稀糊狀。如果汁液十斤,則加入蜂蜜四斤,繼續煎熬成膏。

妙步金蓮法(瘦腳):取急性子(夏月用果實,冬月用種子,二合半)、皮硝(少許)、地骨皮(二兩)、萊菔子(二合)、鴿糞(少許)、鐵腳威靈仙(一兩)、鬼見愁(一兩),研磨成粉。用這些藥粉熬水一小盆,不用手洗腳,讓腳自行在水中攪動。洗完後用布緊緊纏裹腳部,如有骨節則用麻繩綁紮。每日早晚各一次,三日共洗六次,腳就會自然變小,效果神奇。

沐浴方(令人香肌,去風癬):防風、荊芥、細辛、當歸、羌活、獨活、皂角、藿香、白芷、藁本、翻白草、水紅花、川芎、甘松,用水煎煮後沐浴,效果極佳。

玉女粉:瓜蔞根、藁本、藿香、甘松、山奈、川芎、白芷(各二兩)、檀香(一兩)、細辛(二兩)、糯米(二升)、皂角(一升)、綠豆(三升),研磨成粉混合均勻,用羊骨髓調和,經常洗臉,膚色會變得潔白如玉。

香肌丸:藿香、木香、檀香、零陵香、甘松、砂仁、香附、川芎(各五錢)、甘草(五分)、當歸、白芷、山奈(各二錢),研磨成粉,用蜂蜜煉製成丸,含服。

制鹿角霜膠法:取鹿角三副,每斤鹿角加入楮實子一兩,桑白皮、黃蠟各二兩,用砂鍋加河水,小火慢煮三天三夜。取出後收集鹿角霜備用,將煮出的汁液用小火熬成膠,倒入瓷器中冷卻成膠。

桂花餅(清痰降火,止嗽生津):孩兒茶(五錢)、訶子(七個)、桂花(一兩)、甘草(五分),研磨成粉,用桂花水和成餅,每次食用一塊,用滾水送服。

八仙茶:粳米、黃粟米、黃豆、赤小豆、綠豆(各一斤,都需炒熟)、細茶(一斤)、芝麻(淨,五合)、花椒(淨,一合)、小茴香(二合)、乾白薑(炮製,一兩)、白鹽(炒熟,一兩)、麥面(炒黃熟,與前十一味等分,拌勻,盛放在瓷器中保存)。將以上十一種材料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可根據喜好加入胡桃肉、棗肉、松子仁、瓜仁、白糖等,每次取二三匙,用溫水沖服。

梅酥餅(清上焦,潤咽膈,生津液,化痰降火止嗽,消酒止渴):烏梅肉(二兩半,另研磨成粉)、紫蘇葉(五錢)、蘇州薄荷(淨葉三兩,冷水洗淨曬乾,另研磨成粉)、白葛粉(一兩)、真檀香(二錢)、硼砂(五錢)、柿霜(四兩)、白冰糖(八兩),研磨成細粉,加入片腦一分半,再研磨混合均勻,加入煉好的蜂蜜攪拌,略帶硬度後,印成櫻桃大小的小餅,隨時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