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坎集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坎集 卷二 (14)

1. 嘈雜

夫嘈雜之為症也,似飢不飢,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寧之況者是也。其症或兼噯氣,或兼痞滿,或兼噁心,漸至胃腹作痛,實痰之為患也。治法:以南星、半夏、橘紅以消其痰;芩、連、梔子、石膏、知母之類以降其火;蒼朮、白朮、芍藥之類以健脾行濕,壯其本元。又當忌口節欲,無有不安者也。

人多思慮,以致血虛,五更時嘈雜是也。四物湯加香附、梔子、黃連、貝母。

肥人嘈雜,二陳湯少加川芎、蒼朮、白朮、梔子炒,水煎服。

眩暈嘈雜,火動其痰。二陳湯加梔子、黃芩、黃連。

一婦人飲食少思,胸中嘈雜,頭暈吐痰,此中氣虛而有熱,用六君子湯加炒黑山梔、桔梗而愈。後因勞碌,頭暈發熱,吐痰不食,用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天麻而痊。

一婦人心胸嘈雜,用茯苓補心湯治之愈。(方見虛勞。)

平肝順氣保中丸,治鬱火傷脾,中氣不運,胃中伏火鬱積生痰,致令嘔吐、吞酸嘈雜,心腹脹悶。常服順氣和中,開胃健脾,倍進飲食,化痰消滯,清火抑肝。

香附米(三兩,童便浸二日炒),小川芎(二兩),陳皮(去白,三兩),白朮(去蘆土炒,四兩),枳實(麩炒,二兩),黃連(薑汁炒,二兩),吳茱萸(湯泡,二兩),神麯(炒,一兩),麥芽(炒,七錢),木香(三錢),梔子(薑汁炒,一兩),萊菔子(炒,一兩),半夏(薑汁炒,一兩半),白茯苓(去皮,一兩),竹茹(一兩),砂仁(炒,四錢),乾生薑(一兩),甘草(炙,四錢)

一方,加:

山楂(二兩),青皮(香油炒,六錢)

去:吳茱萸,竹茹

一方,加山楂二兩,青皮香油炒六錢;去吳茱萸、竹茹。

上為末,竹瀝打神麯糊為丸,如梧子大,每八十丸,白湯送下,日進二服。

四物湯方見補益)二陳湯方見痰飲)六君子湯方見補益)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

白話文:

【嘈雜】 這疾病的情況,就像是餓但又不是真的餓,像是痛但又不是真的痛,總有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有的時候,會同時出現打嗝,胃部脹滿,或是惡心的情況,慢慢的甚至會導致胃部或腹部疼痛,這些都是因為痰造成的問題。 治療的方法:使用南星、半夏、橘紅來消痰;黃芩、黃連、梔子、石膏、知母這類的藥材來降火;蒼朮、白朮、芍藥這類的藥材來強健脾胃,幫助排除濕氣,強化根本。此外,患者也應節制飲食,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這樣就不會再有不適了。

如果一個人過度思考,導致血液不足,會在凌晨時分出現嘈雜的情況。治療方法是在四物湯中加入香附、梔子、黃連、貝母。

對於肥胖的人來說,嘈雜的情況會比較嚴重。治療方法是在二陳湯中加入少量的川芎、蒼朮、白朮、炒過的梔子,用水煎煮服用。

如果眩暈且伴有嘈雜的情況,可能是因為火氣引動了痰。治療方法是在二陳湯中加入梔子、黃芩、黃連。

有一位婦女,對食物缺乏慾望,胸口總是感到嘈雜,頭暈且會吐痰,這是中氣虛弱且體內有熱的表現。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炒過的黑山梔和桔梗進行治療,病情得到了好轉。後來,由於勞累,她再次出現頭暈、發熱、吐痰、無法進食的情況,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半夏、茯苓、天麻進行治療,病情得到了康復。

有一位婦女,心胸總是感到嘈雜,使用茯苓補心湯進行治療,病情得到了改善。(該方劑詳情請參考虛勞部分)

平肝順氣保中丸,用於治療鬱火傷脾,中氣運行不暢,胃部火氣鬱積生成痰,導致嘔吐、吞酸嘈雜,心腹脹悶。經常服用可以順氣和中,開胃健脾,增加食慾,化痰消滯,清火抑肝。

藥材包括:香附米(三兩,用童子尿浸泡兩天後炒熟)、小川芎(二兩)、陳皮(去掉白色部分,三兩)、白朮(去掉蘆頭,用土炒熟,四兩)、枳實(用麩炒熟,二兩)、黃連(薑汁炒熟,二兩)、吳茱萸(用水泡,二兩)、神麯(炒熟,一兩)、麥芽(炒熟,七錢)、木香(三錢)、梔子(薑汁炒熟,一兩)、萊菔子(炒熟,一兩)、半夏(薑汁炒熟,一兩半)、白茯苓(去掉外皮,一兩)、竹茹(一兩)、砂仁(炒熟,四錢)、乾生薑(一兩)、甘草(炙熟,四錢)

另一方,加入:

山楂(二兩)、青皮(香油炒熟,六錢)

去掉:吳茱萸、竹茹

另一方,加入山楂二兩,青皮香油炒熟六錢;去掉吳茱萸、竹茹。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使用竹瀝打成的神麯糊製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八十丸,用溫水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四物湯方見補益)二陳湯方見痰飲)六君子湯方見補益)補中益氣湯(方見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