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乾集 卷一 (21)

回本書目錄

乾集 卷一 (21)

1. 瘟疫

瘟病發熱,忌脈反小。

夫瘟病者,眾人病一般,乃天行時疫也。治有三法:宜補,宜散,宜降。然瘟疫者有三因,治法當推歲運,惟冬陰之病,非其時而有其氣者,冬氣當閉藏而返泄於外,非其時矣。其脈左寸浮大,於右寸浮緩,而按之無力,宜補帶表可也。

凡入病家,須避其邪氣不使染著為上之,亦醫人之惠,不可不知。

以雄黃末塗鼻內,或以麻油塗鼻孔中,後入病家則不相傳染,既出以紙捻探鼻深入,令嚏之為佳。常以雞鳴時心中念四海神名三七遍,鬼祟皆除。東海神阿明,南海神祝融,西海神巨乘,北海神禹強。每入病人室,存心念三遍,口勿誦。

治四時瘟疫,頭疼發熱,眾人病一般者。

黑沙糖一盞,入真生薑汁二盞,化開服之。當時憎寒壯熱,汗出立已。

治感瘟疫發腫。

黑豆(二合,炒令香熟),甘草

上水煎,時時呷之。

治瘟疫百病,皆是大熱之症,不可妄用熱藥。

天靈蓋數年白者,用雄黃為末,醋調搽上,內外抹之,涼干。每用童便或解毒湯大涼藥,將天靈蓋磨濃服之立效。

按上單方,治瘟疫皆效。

加減敗毒散(主方),治天行瘟疫,頭面腫盛,咽喉不利,舌乾口燥,憎寒壯熱,時氣流傳。

防風,荊芥,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升麻,乾葛,赤芍,川芎,白芷,薄荷,牛蒡子,甘草

薑蔥煎,出汗。

按上方,治瘟疫發表敗毒之劑。

牛蒡芩連湯,治瘟疫腫項面,土名大頭瘟,又名豬頭風,病從耳根下起。兼治啞瘴。

黃連(薑汁炒,二錢半),黃芩(酒洗,二錢半),桔梗(一錢半),甘草(一錢),連翹(一錢),牛蒡子(炒,一錢),玄參(一錢),大黃(酒蒸,一錢),羌活(五分),荊芥(五分),防風(五分),石膏(一錢半)

銼一劑,姜煎。食後頻頻溫服,時時呷之,每一劑作二十餘次服,常令在上,毋令飲食在後也。

二聖救苦丸,治天行瘟疫、傷寒,頭面頸項腫大,一切大熱之症。

大黃(酒蒸,四分),牙皂(二兩)

共為末,稀糊為丸,綠豆大,每五七十丸,冷綠豆湯下,大汗為效。

治時行腫項,大頭病,蛤蟆瘟。(內府仙方。)

大黃(四兩),殭蠶(二兩),加蟬退(六錢半),薑黃(二錢半)

上為細末,薑汁打糊為丸,每重一錢,大人服一丸,小兒服半丸,蜜水調下。

五仙丹,(司寇黃蒼岳傳。)治時行瘟疫,頭項腫痛一切等症。

大黃五兩,銼碎,用巴豆二十四粒,槌去油,用童便一鍾,酒、醋各一鍾,鹽五錢,入巴豆霜在內攪勻,入大黃內拌勻,久蒸如墨,曬乾。苦參五兩另為末,和勻,童便、酒、醋、鹽水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白湯下。

按上方,治瘟疫發表攻裡敗毒之劑。

白話文:

瘟疫導致的發燒,最忌脈象反常地微弱。

所謂瘟疫,就是大眾會同時患病,這是天地運行的時疫。治療上有三個方法:適度的補充能量,適當的散發病氣,以及必要的降火。然而瘟疫的形成有三大原因,治療時應考慮季節變化,尤其是冬天的陰寒病症,不在冬天卻出現冬天的氣候,冬天本應封閉收藏的能量卻反向外界洩露,這就不是正常的現象了。若脈象顯示左寸浮大,右寸浮緩,但按下去卻無力,應採用補充能量並表裡調節的方式來治療。

進入病人家中,必須避免被邪氣感染,這是最重要的,也是醫生的智慧,不可不知。

可以用雄黃粉末塗在鼻子內,或是用麻油塗在鼻孔中,再進入病人家就不會被傳染,出來後可用紙條深探鼻腔,讓自己打噴嚏是最好的。每天在雞鳴時刻,在心中默唸四海神的名字三十七遍,鬼怪災禍都能去除。東海神阿明,南海神祝融,西海神巨乘,北海神禹強。每次進入病人的房間,都要在心裡默唸三遍,千萬不要唸出聲。

治療四季的瘟疫,頭痛發燒,大眾都會有的病狀。

取一盞黑砂糖,加入兩盞新鮮生薑汁,融化後服用,馬上會感到寒冷,發高燒,然後出汗,病情隨即減輕。

治療因瘟疫導致的腫脹。

取二合黑豆,炒至香熟,加上甘草,用水煎煮,隨時飲用。

治療瘟疫和各種疾病,這些都是高熱的病症,不能隨意使用熱性藥物。

取幾年的天靈蓋,用雄黃粉,用醋調和,塗抹在上面,內外都抹,晾幹。每次使用童便或解毒湯大涼藥,將天靈蓋研磨成濃稠狀服用,效果立竿見影。

按照以上單方,治療瘟疫都很有效。

「加減敗毒散」是主要的藥方,用於治療天地運行的瘟疫,面部腫脹,咽喉不順,舌乾口渴,感到寒冷,高燒,時氣傳播。

防風,荊芥,羌活,獨活,柴胡,前胡,升麻,乾葛,赤芍,川芎,白芷,薄荷,牛蒡子,甘草

薑蔥煎煮,促進排汗。

上述藥方,是治療瘟疫,排除病毒的良藥。

「牛蒡芩連湯」,用於治療瘟疫導致的頸部和麪部腫脹,民間稱為大頭瘟,又叫豬頭風,這種病從耳朵下方開始。還可以治療啞瘴。

黃連,黃芩,桔梗,甘草,連翹,牛蒡子,玄參,大黃,羌活,荊芥,防風,石膏

一劑煎煮,薑煎。飯後頻繁溫服,隨時飲用,一劑分成二十多次服用,要保持藥物始終在胃中,不要讓食物跟在後面。

「二聖救苦丸」,用於治療天地運行的瘟疫、傷寒,頭部和頸部腫大,各種高熱病症。

大黃,牙皁

混合成粉末,用稀糊做成丸,大小如綠豆,每次五十到七十粒,用冷綠豆湯吞服,大量出汗為最佳效果。

治療流行性的頸部腫脹,大頭病,蛤蟆瘟。

大黃,殭蠶,加蟬退,薑黃

混合成細末,用薑汁打糊做成丸,每個重一錢,成人服用一丸,兒童服用半丸,用蜂蜜水送服。

「五仙丹」,由司寇黃蒼嶽傳授。用於治療流行性瘟疫,頭部和頸部腫痛等症。

大黃,巴豆,苦參

將大黃搗碎,取二十四粒巴豆,去掉油脂,加入一鍾童尿,一鍾酒,一鍾醋,五錢鹽,和巴豆霜一起攪拌均勻,倒入大黃中拌勻,蒸至黑色,晾乾。將五兩苦參磨成粉末,和均勻,用童尿,酒,醋,鹽水做成丸,大小如梧桐籽。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用白湯送服。

上述藥方,是治療瘟疫,排除病毒,攻內散外的良藥。

「發汗散」,用於治療四季的寒疫。

蒼朮,麻黃,甘草,牙皁

混合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盞水,煮沸一兩次,不限時間,連同藥渣溫服。

上述藥方,用於治療四季的寒疫流行,可合併使用,以救濟貧困百姓。

治療流行性熱病,精神狂躁,結胸瀕死。

苦參

五錢苦參,搗碎,用水煎煮溫服,連續服用兩三回,無論有無出汗,病情都會好轉。也可以用酒煎煮服用。

「闢穢丹」

乳香,蒼朮,細辛,甘松,川芎,降真香

混合成粉末,用大火燃燒以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