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坤集 卷七 (8)

回本書目錄

坤集 卷七 (8)

1. 痘瘡

一痘隨出隨沒者,此毒氣太盛,不治之症,急用麻黃五錢,酒煎頓服,或可救十中之二三也。

胡荽酒,胡荽一束銅錢大,細切,用好酒熱和與服,須臾即渾身通暢,過二三時,以紙捻點照於無痘處,又出珍珠光亮好痘數十顆矣。如無胡荽,即用胡荽子。初出時,宜以胡荽酒遍噴床壁及與患者服,役人皆飲,能碎穢惡,又以胭脂點眼角,防痘入眼。

一痘始發時,先用鮮芫荽在於房中慢火上燒,令微煙燻闢穢氣,日逐燒之,一月方止。

一發熱痘未出,肚痛不可忍而無休息者。白芍,蟬退(各一錢半)

上為細末,沸湯調服。服後痛止痘出,庶幾可治。痛若不止,必出斑瘡,不可療也。

三日出痘治法:

九味神功散,治痘出毒氣太盛,血紅一片不分地界,如蚊、蠶種,或諸失血或吐瀉,七日以前諸症可服。

嫩黃耆,人參,白芍,紫草,紅花,生地黃,牛蒡子,前胡,甘草

上銼,水煎溫服。熱甚加黃芩、黃連各一錢;未退加大黃;有驚加蟬退去翅足,一個。

痘出三日內頂陷者,非虛也。用神功散活血退火。

若四日以前有虛症,其色黑慘,保元湯加桂。

如色白光者,寒乘之,神功散加桂。

腹痛者,毒盛也,神功散主之。

面紅不退,地界不分者,神功散加前胡。

吐者,毒盛乘,火炎而宣也,神功散主之。

泄瀉者,火盛而奔越也,神功散加升麻以提之。

有痰者,用白附子磨服,切不可用二陳湯使燥陽明經,使孤陽無陰,不能施化也。

嗽宜杏仁煎湯,磨白附子服。

遍身疼痛,以木香一味磨服即止。

一痘發渴,服神功散當不渴。或猶渴者,用紅花子一味煎湯飲,無子即用紅花亦可,加牛蒡子尤妙,蓋能散胃口之瘀血故也。切不可用荔枝、棗,能助陽經之火,大發渴者。

一汗出不止者而身已涼,乃血隨氣溢也。用:

當歸(五錢),黃耆(三錢),酸棗仁(炒,一錢)

共作一服,水煎溫服,立止。

一或有失治,不知解毒,五六日間以燈照之,生氣未戕,其毒太盛作熱,地界紅燥,宜神功散治之。隨觀其變而施治,猶或可救一二,過此則不能施其神功矣。

一痘色白屬氣虛,補氣為主。初出色白者大虛,宜大補氣血,人參、白朮、黃耆、當歸、川芎、升麻、葛根、木香、甘草之類。大便滑泄,加訶子肉、豆蔻。

一痘色黑屬血熱,涼血為主。初出色黑者大熱,便宜解毒,黃芩、黃連、黃柏俱酒炒,牛蒡子、紫草、升麻、葛根、防風、荊芥、甘草節、參耆之類。黑為北方之色,屬水,熱甚反兼水化制之,故色黑。

一痘瘡紫黑乾枯變黑,歸腎,身如火炙之熱。用犀角、羚羊角二味,磨涼水服之,有回生之妙。

一小兒痘瘡初出光壯,忽然黑陷,心煩躁急,氣喘妄語,如見鬼神。人牙齒燒存性,為末,每個作一服,酒調下。

白話文:

痘瘡:

如果痘子時出時沒,表示毒氣太盛,屬於無法醫治的重症。趕緊用麻黃五錢,加酒煎煮後立刻服用,或許能救回十分之二三的病人。

用芫荽酒:取一小把像銅錢大小的芫荽,切細,用熱酒調和後服用,很快就能感到全身通暢。過兩三個時辰後,用紙捻點火照在沒有痘子的地方,又會長出像珍珠一樣光亮的好痘數十顆。如果沒有芫荽,就用芫荽籽代替。痘子剛開始長的時候,應該用芫荽酒噴灑床鋪和牆壁,並讓病人服用,同時讓照顧的人都喝一些,可以清除穢氣。另外,用胭脂點在眼角,可以預防痘子跑到眼睛裡。

痘子剛開始長的時候,先用新鮮芫荽在房間裡用小火慢燒,讓它產生微煙來驅散穢氣,每天都燒,持續一個月。

如果發燒但痘子還沒長出來,肚子痛得無法忍受且持續不斷,可以用白芍和蟬蛻(各一錢半),磨成細末,用滾開的水調服。服藥後疼痛停止,痘子也長出來,這樣或許可以治好。如果疼痛沒有停止,一定會長出斑狀的痘瘡,那就無法醫治了。

痘子長出三天內的治療方法:

用九味神功散:治療痘子是因為毒氣太盛,導致皮膚紅成一片,沒有明顯邊界,像蚊子或蠶種一樣,或者因為失血或嘔吐腹瀉等,七天以內的各種症狀都可以服用。藥方包含嫩黃耆、人參、白芍、紫草、紅花、生地黃、牛蒡子、前胡、甘草。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溫服。如果發熱嚴重,加黃芩、黃連各一錢;如果熱沒有退,加大黃;如果有驚嚇,加蟬蛻,去掉翅膀和腳,用一個即可。

痘子長出三天內,如果痘頂凹陷,不是因為虛弱,可以用神功散來活血退火。

如果在四天內出現虛弱症狀,痘子顏色黑而暗淡,用保元湯加肉桂來治療。

如果痘子顏色白亮,表示受寒侵襲,用神功散加肉桂來治療。

如果腹痛,表示毒氣旺盛,用神功散來治療。

如果臉色發紅不退,痘子沒有明顯邊界,用神功散加前胡來治療。

如果嘔吐,表示毒氣旺盛,火氣上炎,用神功散來治療。

如果腹瀉,表示火氣旺盛,向下奔竄,用神功散加升麻來提氣。

如果有痰,用白附子磨成粉末服用,千萬不要用二陳湯,因為會使陽明經乾燥,導致孤陽無陰,無法正常運化。

咳嗽適合用杏仁煎湯,磨白附子服用。

如果全身疼痛,用木香磨成粉末服用即可止痛。

如果長痘子時口渴,服用神功散應該就不會口渴。如果仍然口渴,用紅花籽煎湯飲用,沒有紅花籽就用紅花也可以,加牛蒡子效果更好,因為它能散胃裡的瘀血。千萬不要用荔枝和棗,它們會助長陽經的火氣,使口渴更嚴重。

如果汗流不止,但身體已經涼了,這是因為血隨氣溢出。可以用當歸(五錢)、黃耆(三錢)、炒過的酸棗仁(一錢),一起煎煮後溫服,立刻就能止汗。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不知道如何解毒,五六天用燈照看痘子,發現還有生機,但毒氣太盛產生熱,痘子邊界紅且乾燥,應該用神功散來治療。要隨時觀察病情變化而給予治療,或許還能救回一兩個病人,過了這個時間就無法發揮神功散的功效了。

痘子顏色白表示氣虛,應該以補氣為主。剛開始長出來顏色白的,表示身體非常虛弱,應該大補氣血,可以用人參、白朮、黃耆、當歸、川芎、升麻、葛根、木香、甘草等藥材。如果大便滑瀉,加訶子肉、豆蔻。

痘子顏色黑表示血熱,應該以涼血為主。剛開始長出來顏色黑的,表示身體非常熱,應該解毒,可以用黃芩、黃連、黃柏(都用酒炒過),牛蒡子、紫草、升麻、葛根、防風、荊芥、甘草節、參耆等藥材。黑色是北方的顏色,屬水,熱極反而會兼具水的特性來制約,所以顏色呈現黑色。

如果痘瘡紫黑乾燥變黑,表示歸於腎,身體像被火烤一樣熱。用犀角和羚羊角兩種藥材,磨成粉末用涼水服下,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如果小孩長痘子開始看起來很好,突然變黑凹陷,心煩躁急,氣喘說胡話,好像看到鬼神。將人的牙齒燒成灰,磨成粉末,每次用一份,用酒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