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坎集 卷二 (8)
坎集 卷二 (8)
1. 痢疾
痢,是濕、熱及食積三者,別赤、白、青、黃、黑五色,以屬五臟。白者,濕熱傷氣分;赤者,濕熱傷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黃者,食積;青黑者,濕勝也。治法,瀉腸胃之濕熱,開鬱結之氣,消化積滯,通因通用。其初只是下之,下後未愈,隨症調之。痢稍久,不可下,胃虛故也。
痢多屬熱,亦有虛與寒者。虛者,宜補;寒者,宜溫。久年及虛弱之人不可下。大便了而不了者,血虛;數而至圊而不便者,氣虛。噤口痢,胃氣熱,胃口熱甚,太虛。
一痢魚腦,半生半死;下若屋漏水者,必亡;下若塵腐色者,必死;下純血者,必死;下若筆筒直者,不治;唇如硃紅者,必亡;身熱脈大者死,微小者生,浮洪者死。
白話文:
痢疾是由濕熱和食積三種因素引起,依顏色分為白、赤、青、黃、黑五種,分別對應五臟。白色代表濕熱傷及氣分,紅色代表濕熱傷及血分,赤白相雜則氣血皆傷;黃色代表食積,青黑色代表濕邪過盛。治療方法包括瀉除腸胃濕熱,疏通鬱結之氣,消化積滯,並通調經絡。初期應以瀉下為主,瀉下後若未痊癒,則需根據症狀調整治療方案。久痢不宜再瀉下,因為胃氣虛弱。
痢疾多屬熱證,但也可能伴隨虛寒,虛者需補益,寒者需溫暖。久病及體弱者不宜瀉下。大便排泄不暢,說明血虛;排泄頻繁且不成形,說明氣虛。噤口痢症狀包括胃氣熱、口渴,且體虛。
若痢疾患者出現魚腦狀排泄物,或如漏水般不斷排泄,或排泄物如塵土般腐爛,或純粹排泄血便,或排泄物呈筆筒狀,或嘴唇呈朱紅色,或發熱脈搏有力,這些都是凶險徵兆,預後不佳。若脈搏微弱則為吉兆,浮洪的脈象則為凶兆。
利氣丸(方見諸氣),凡痢赤白初起,一服立愈。
加味芍藥湯(主方),治下痢赤白初起,積滯不行,裡急後重,頻上圊而去少腹痛。
當歸尾(一錢),白芍(二錢),黃芩(一錢半),黃連(一錢半),枳殼(去穰,一錢),檳榔(一錢),木香(五分),大黃(一錢),滑石(一錢),甘草(三分)
白話文:
利氣丸,主要用於治療痢疾初期,不管是赤痢或白痢,一劑藥就能見效。加味芍藥湯則用於治療痢疾初期,伴隨腹部積滯不消、裡急後重、頻繁上廁所、下腹部疼痛的症狀。藥方包括當歸尾、白芍、黃芩、黃連、枳殼、檳榔、木香、大黃、滑石、甘草。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溫服。壯盛人,大黃加一錢。
按上方,行血調氣。經曰:溲而便膿血者,氣行而血止也。行血則便膿自愈,和氣則後重自除。
調和飲,治紅白痢疾。
白芍(三錢),當歸(一錢半),川芎(一錢),黃連(一錢),黃芩(一錢),桃仁(炒研,一錢),升麻(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白痢,加吳茱萸炒,一錢;赤白痢,加白朮、茯苓、陳皮、香附各一錢。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用清水煮一劑,空腹溫熱服用。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加一錢大黃。
這個方子主要作用是行血調氣。古書上記載,如果小便中帶有膿血,是因為氣血運行通暢了,血止住了。行血就能使膿血自然痊癒,調和氣血就能消除後重症狀。
調和飲,用來治療紅白痢疾。白芍三錢,當歸一錢半,川芎一錢,黃連一錢,黃芩一錢,桃仁炒研一錢,升麻五分。將以上藥材磨成粉,用清水煮一劑,空腹服用。白痢可以加炒吳茱萸一錢,赤白痢可以加白朮、茯苓、陳皮、香附各一錢。
按上方,治諸痢用通利之藥後未已,直服此調理而愈。
立效無雙方(效不可言),治痢不拘赤白,一服立止,並泄瀉亦效。
淨黃連(四兩,酒洗吳茱萸二兩,同連炒,去吳茱萸不用),枳殼(去穰,二兩麩炒,去麩不用)
上共為末,稀粥和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泄瀉,米湯送下。
香連丸,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裡急後重。
川黃連(去毛淨,四兩,以水潤薄切;用吳茱萸二兩,水泡乘濕就以黃連合和碗盛,另器盛之蒸時許,取出同炒,撿去吳茱萸不用),南木香(一兩)
白話文:
上方的方子,治各種痢疾,用通利之藥後沒有效果,直接服用此方調理就能痊癒。
這個方子效果無雙,治痢疾不論赤白,一服便能止住,甚至對泄瀉也有效。
準備淨黃連四兩,酒洗吳茱萸二兩,和黃連一起炒,去吳茱萸不用;枳殼去穰,二兩麩炒,去麩不用。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成細末,用稀粥和成丸,做成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溫酒送服。如果是泄瀉,用米湯送服。
香連丸,治冷熱不調,下痢赤白,膿血相雜,裡急後重。
川黃連去毛淨,四兩,用水潤濕薄切;用吳茱萸二兩,水泡後趁濕和黃連一起放在碗裡,另用器皿盛裝蒸一會兒,取出同炒,撿去吳茱萸不用。南木香一兩。
上為細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湯下。噤口痢,加石蓮肉二兩。
獨將軍丸,治痢如神。
大黃(一斤。分四份,四兩用黃連一兩先泡水浸,同炒。四兩用吳茱萸一兩先泡水浸,同炒。四丙用童便浸炒。四兩用乳汁浸炒)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梧子大,將一半蒸過各收貯,每服將蒸過者一半,未蒸過者一半。赤痢,黃連湯下;白痢,吳茱萸湯下;赤白痢,連、茱湯下。
按上方,治痢專攻之劑。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加入麵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若是噤口痢,再加入石蓮肉二兩。
此方名為將軍丸,專治痢疾,效果奇佳。
大黃一斤,分成四份,每份四兩。第一份與黃連一兩先泡水浸泡,再一起炒製;第二份與吳茱萸一兩先泡水浸泡,再一起炒製;第三份用童便浸泡後炒製;第四份用乳汁浸泡後炒製。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米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將一半蒸過,一半生貯。每次服用時,取一半蒸過的,一半生丸。赤痢用黃連湯送服;白痢用吳茱萸湯送服;赤白痢用黃連湯和吳茱萸湯混合服用。
此方專治痢疾,效果顯著。
駐車丸,治下痢赤白,腹痛甚者及休息痢。(駐者,止也,言藥止痢,如車之駐也。)
黃連(三兩,炒),當歸(一兩半),乾薑(一兩,炮),阿膠(一兩半,蛤粉炒)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子大。每三十丸,米飲下。
一方治休息痢,用四物湯吞下駐車丸一百粒。(醫說經驗方。)
神應丸,治水瀉,食瀉,積瀉,赤白痢,休息痢,不拘新久。
黃連(二兩,半生半炒),吳茱萸(湯泡,一兩),木香(一兩),粟殼(蜜炒,二兩)
白話文:
駐車丸用於治療腹瀉,症狀包括赤白痢、腹痛劇烈、休息痢。此方以黃連、當歸、乾薑、阿膠為主要成分,制成丸劑服用。另一種治療休息痢的方法是服用四物湯,並吞服一百粒駐車丸。神應丸則用於治療各種腹瀉,包括水瀉、食瀉、積瀉、赤白痢、休息痢,不論病程長短。此方以黃連、吳茱萸、木香、粟殼為主要成分。
上為末,烏梅肉二兩搗為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按上方,治休息痢宜之。
倉廩散,治時行瘟疫,下痢赤白,發熱,口乾,身痛。(方見傷寒。)
即人參敗毒散加黃連,陳倉米三百粒,薑、棗煎服。如噤口痢,加陳倉米一撮,石蓮子七枚;痢後手足痛,加木瓜、檳榔。若不早治,有成鶴膝風者。
加減柴胡湯,治下痢身熱挾外感者,必惡寒發熱,身首俱病,此為在表。
白話文:
取烏梅肉兩兩,搗碎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此方主治休息痢。
倉廩散用於治療時行瘟疫引起的赤白痢疾、發熱、口乾、身痛等症狀。方劑見傷寒論。
人參敗毒散加黃連、陳倉米三百粒,生薑、紅棗煎服。如出現噤口痢,加陳倉米一撮、石蓮子七枚;痢疾後手足疼痛,加木瓜、檳榔。若不及时治疗,可能演變成鶴膝風。
加減柴胡湯用於治療下痢伴隨發熱,並伴有外感症状者,患者必有惡寒發熱、身首俱痛等症狀,說明疾病在表。
宜用小柴胡湯去人參,加蒼朮、川芎、陳皮、赤芍、生薑,煎服。得微汗以散之,即愈。
按上方,治外感瘟疫,下痢發熱之劑。
加減八珍湯,治食積痢,或時赤痢,或時水瀉,或完穀俱出,乃脾胃受熱之郁遏,不能消磨致水穀不化。
人參(八分),白朮(去蘆,一錢半),茯苓(一錢),甘草(炙,五分),當歸(一錢),川芎(六分),白芍(一錢半),神麯(炒,一錢),黃連(酒炒,二錢),砂仁(七分),澤瀉(一錢),陳皮(八分),半夏(一錢),防風(七分),阿膠(炒,一錢)
白話文:
適合使用小柴胡湯,去掉人參,加入蒼朮、川芎、陳皮、赤芍、生薑,煎服。出微汗即可散去病氣,就會痊癒。
這個方子用於治療外感瘟疫,下痢發熱。
加減八珍湯則用於治療食積痢疾,有時赤痢,有時水瀉,或飯粒和糞便一起排出,這是因為脾胃受熱郁結,無法消化水穀造成的。
方劑組成:人參(八分),白朮(去蘆,一錢半),茯苓(一錢),甘草(炙,五分),當歸(一錢),川芎(六分),白芍(一錢半),神麯(炒,一錢),黃連(酒炒,二錢),砂仁(七分),澤瀉(一錢),陳皮(八分),半夏(一錢),防風(七分),阿膠(炒,一錢)。
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加減補中益氣湯,治痢疾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食,疲弱之甚者。
黃耆(蜜米,五分),人參(五分),白朮(去蘆炒,一錢),陳皮(七分),當歸(一錢),白芍(酒炒,一錢),升麻(三分),澤瀉(五分),木香(三分),砂仁(五分),白蔻(三分),地榆(五分),御米殼(醋炒,三分),甘草(炙,三分)
上銼,水煎溫服。
按上方,治下痢日久,疲弱之甚者宜之。
凡噤口痢多是胃口熱甚,用黃耆一兩,人參五錢,煎湯終日呷之,如吐則再強飲,但得一呷下咽便好。
白話文:
將生薑三片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
針對痢疾久治不愈,患者無法起床、食慾不佳、體力虛弱的情況,可以服用加減補中益氣湯。
藥方如下:黃耆(蜜炙,五分),人參(五分),白朮(去蘆頭炒,一錢),陳皮(七分),當歸(一錢),白芍(酒炒,一錢),升麻(三分),澤瀉(五分),木香(三分),砂仁(五分),白蔻(三分),地榆(五分),御米殼(醋炒,三分),甘草(炙,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清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此方適用於長期下痢導致身體虛弱的患者。
對於嘴巴緊閉的痢疾患者,多因胃熱導致,可用黃耆一兩,人參五錢煎煮,整日慢慢飲用。若嘔吐,則需強迫服用,只要能喝下一些便可。
一方加石蓮肉三錢,水煎服,立效。
治噤口痢,其症有冷有熱,有冷熱不調,皆須先發散表、里。如手心熱,目赤,是熱,宜敗毒散加陳米,煎服;如手心冷及純下白痢者,是寒,宜用蓮肉(不去心)為末,米飲調服,每服三錢。
一方治噤口痢,酒酻半盞,薑汁半盞,倉米湯半盞,三味合一處,入陳鹽菜一攝,揉爛一併食之,胃口立開,口不開,用針柱撥開牙齒灌下立效。
倉連散,治噤口痢。
赤,用陳倉米三錢,黃連七錢;白,用米七錢,連三錢;赤白痢相兼,各五錢。水煎露一宿,空心溫服。
白話文:
【方一】加入石蓮肉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立刻見效。
治療噤口痢疾,此病有冷有熱,有冷熱不調和的情況,都必須先發散表、裡。若手心發熱,眼睛紅腫,是熱性的,應使用敗毒散加上陳米,煎煮後服用;若手心發冷或只有白色痢疾,是寒性的,應使用蓮肉(不去心)研磨成粉,用米湯調和服用,每次服用三錢。
【方二】治療噤口痢疾,使用酒醋半盞、薑汁半盞、倉米湯半盞,這三種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入陳鹽菜一小撮,攪拌後一起食用,胃口馬上就能打開,如果口不能開,可以用針頭撥開牙齒灌下,立即見效。
【倉連散】,用於治療噤口痢疾。
若痢疾為紅色,使用陳倉米三錢,黃連七錢;若痢疾為白色,使用米七錢,黃連三錢;若紅白痢疾混雜,分別各使用五錢。用水煎煮,過夜後空腹溫熱服用。
治噤口痢,用黃連半斤㕮咀,生薑四兩切片,同炒,待姜焦黃去姜,將連為末,陳米飯搗為丸,如梧子大,每七八十丸。赤痢,陳米湯下;白痢,陳皮湯下;赤白痢,陳米、陳皮湯下。
治噤口痢,不思飲食,湯飲米穀不下,不拘男、婦、小兒皆效。
石蓮肉去殼並內紅皮及心,為細末,用井花涼水調下,每二錢或三錢,日進二服,見效即止。
一方,用陳倉米湯下。如嘔,加生薑汁三匙。
治噤口痢,用王瓜藤燒灰存性,每服二三匙。白痢,砂糖水調下;赤痢,蜜水調送下。
白話文:
治療噤口痢,可以用黃連半斤,磨成粉末,生薑四兩切片,一起炒,等到薑呈焦黃色後去除薑,將黃連粉末與陳米飯一起搗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八十丸。如果是赤痢,就用陳米湯送服;如果是白痢,就用陳皮湯送服;如果是赤白痢,就用陳米和陳皮湯一起送服。
治療噤口痢,患者不思飲食,湯水米飯都吃不下,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另外,也可以用石蓮肉去除外殼、紅皮和內心,研磨成細粉末,用井水調和後服用,每次服用二三錢,一天服用兩次,見效就停止。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用陳倉米湯送服。如果患者嘔吐,可以加生薑汁三匙。
治療噤口痢,可以用王瓜藤燒成灰,每次服用二三匙。如果是白痢,用砂糖水調和服用;如果是赤痢,用蜜水調和服用。
按上方,治噤口痢疾,宜對症選用。
一方,治下痢,裡急後重,腹中痛楚難禁者。用槐枝、艾稞煎水一盆,先熏後洗,坐蕩其小腹下,即時通快也。
一方,治噤口痢,飲食不入,用雞一隻去毛、屎,切片入罐內,用胡椒末五錢,入水,用皮紙重重密封,待熟,用簪子刺孔,令患人鼻聞孔之氣即效。
一方,治噤口,用王瓜藤經霜者,曬乾燒灰存性,為末,香油調,納臍中,登時愈。
一方,治紅白痢噤口,不受藥,不受飲食,用田螺搗爛,加麝香少許,調勻納臍中,頃刻效。
白話文:
針對上方提到的噤口痢疾,要對症下藥。 其中一種方法是治療下痢、裡急後重、腹痛難忍的。可用槐枝和艾葉煎水一盆,先熏後洗,熱敷小腹下方,即可通暢。 另外一種方法是治療噤口痢,飲食不進的。用雞隻去毛去內臟,切片放入罐中,加入胡椒粉,用水密封,煮熟後用簪子刺孔,讓病人聞孔中的氣味即可見效。 還有一種方法是治療噤口,用經霜後曬乾的王瓜藤燒成灰,用香油調和,敷於肚臍,即可痊癒。 另外一種方法是治療紅白痢噤口,不吃藥不進食的。用田螺搗爛,加入少許麝香,混合後敷於肚臍,即可見效。
鯽魚膾,治赤白痢,噤口痢。
白礬(枯過,四錢),赤石脂(一錢)
上為細末,每大人用二匙,小者一匙,隨意加減。用活鯽魚一尾,去鱗、腸,將前藥擦入肚內,用真香油、蔥花、醋、醬煎煉,如常碗盛,碟蓋。噤口者,放在鼻邊熏之二三次,即時胃開,食之無妨。赤白痢者,亦食有效,初痢不用。
按上方,治赤白痢、噤口痢外治之法。
治痢不問赤白神方。劉孟門傳。
益元散,方見中暑。三錢,黃連末一錢,水一鍾,煎八分,空心一服,立止,效。
白話文:
鯽魚肉切碎,可以治療赤白痢、噤口痢。將白礬(用火燒乾,四錢重)、赤石脂(一錢重)研磨成細粉,成人每次服用兩匙,小孩每次服用一匙,可根據情況增減。取一條活鯽魚,去除魚鱗和內臟,將藥粉塗抹在魚腹內,然後用香油、蔥花、醋、醬油煎煮,盛入碗中,用碟子蓋住。如果是噤口痢患者,將碗放在鼻子邊熏兩三次,即可開胃,可以安心食用。如果是赤白痢患者,也可以食用,但初期腹瀉時不要服用。
這個方法是治療赤白痢、噤口痢的外治法。
治療痢疾,不論是赤痢還是白痢,都有效,是神效的方子。這是劉孟門傳授的。
益元散,方子見於中暑篇。取益元散三錢,黃連末一錢,用水一碗煎煮至八分,空腹服用,立刻見效,藥效顯著。
一方,治久痢、休息痢百方不效。
黃連末、木香末,十分之一,入豬臟頭,去油入藥,煮爛搗為丸,每五十丸,空心米湯下。
一方,治老年久痢不止,肌瘦如柴,晝夜無度,命已將危。
人參一兩,水煎服之,鼻有微汗而蘇。
一方,用陳莧菜煎湯,一服立止。或為末,每三錢,水調下立止。
秘方,治久痢不止,用陳蘿蔔煎湯,一服立止。
益元散(河間方),治痢之聖藥也。
白滑石(六兩),粉草(炙,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白水調,無時服。
白話文:
一方,治療長期未愈的痢疾,各種方法都失敗了。
使用黃連末和木香末,比例為黃連末佔十分之一,將豬的內臟頭部取出,去除油脂後加入藥材,煮至軟熟後搗碎成丸子,每次服用50個,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一方,針對老年人長期痢疾不停,體瘦如柴,日夜無度,生命瀕臨危急的情況。
使用人參一兩,加水煎煮後飲服,若鼻孔有微微的汗出,則病情可緩解。
一方,使用陳莧菜煎湯,一次服用就能立即停止痢疾。或者可以將莧菜磨成粉末,每次服用3錢,用水調和後立即服用。
祕方,針對長期痢疾不停,使用陳蘿蔔煎湯,一次服用就能立即停止。
益元散(河間方),是治療痢疾的聖藥。
使用白滑石六兩,粉草一兩(需炙烤),共同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3錢,用白水調和,無固定時間服用。
一方,治血痢。用生馬齒莧絞汁二合,和蜜一匙,空心服。
一方,苦參炒為末,每五分,米湯調下。
一方,治熱痢不止。用車前草並子,搗汁一盞,入蜜一合,煎溫分二服。
一方,治白痢。肉豆蔻麵包煨,乳香一粒,為末,每二三分,米湯調服。
一方,治痢不拘赤白。用王瓜削去皮,蘸蜜吃一二個,當時腹大痛一陣,利下積滯而已。
一方,綠豆炒為末,入白糖和涼水,服立止。
白話文:
治療血痢,可用新鮮馬齒莧絞汁兩合,加入蜂蜜一匙,空腹服用。
治療痢疾,可用炒過的苦參粉五分,用米湯送服。
治療熱痢不止,可用車前草連同種子搗汁一盞,加入蜂蜜一合,溫熱分兩次服用。
治療白痢,可用肉豆蔻麵包烤熟,研磨成粉,加入乳香粉一粒,每次服用二三分,用米湯送服。
治療痢疾,不論赤白,可用王瓜削去皮,沾蜜吃一兩個,當時會腹痛一陣,之後積滯就會排出。
治療痢疾,可用炒過的綠豆粉,加入白糖和涼水服用,立刻止瀉。
一方,白砂糖一兩,雞子清一個,燒酒一鍾半,煎八分,溫服立止。
一方,治痢。
用蟬退炒黃色為末,每服一錢,白痢燒酒調下,紅痢黃酒調下。
一方,椿根皮炒為末。白痢,白糖加涼水服;赤痢,用蜜水和涼水服。
按上單方,治痢有效者,宜擇便用之。
夏月下痢,或赤或白,煩渴嘔逆,腹中攪痛,小便不利者,此因暑致之。可以五苓散、香茹散、小柴胡湯之屬。若以此嘔症為脾胃虛寒則誤矣。
白話文:
治療痢疾的方法很多,可以使用白砂糖、雞蛋清和燒酒煎服,也可以用蟬退炒黃服用,白痢用燒酒調服,紅痢用黃酒調服。椿根皮炒為末,白痢用白糖和涼水服用,赤痢用蜜水和涼水服用。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治療痢疾,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使用。
夏季下痢,可能是因為暑熱導致的,可以服用五苓散、香茹散和小柴胡湯等藥物。如果出現嘔吐症狀,不要誤以為是脾胃虛寒。
一壯盛之人,一團積熱,下痢赤白,裡急後重,痛甚宜服:
清涼四黃湯
黃連(五錢),黃芩(五錢),黃柏(五錢),梔子(五錢),大黃(三錢),連翹(五錢),木通(五錢),滑石(一兩),羌活(二錢半),海金砂(三錢),烏梅(五錢),瞿麥(五錢),酒麴(五錢)
水煎,空心溫服。
一下痢大便裡急後重,數至廁而不能便,不拘赤白膿血,慎勿利之,升其陽則陰火自退矣。宜服:
白話文:
身體強壯的人,體內積聚了大量的熱,導致腹瀉,排泄物呈赤白相間,裡急後重,疼痛難忍,適合服用清涼的四黃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各五錢,大黃三錢,連翹、木通各五錢,滑石一兩,羌活二錢半,海金砂三錢,烏梅、瞿麥各五錢,酒麴五錢,水煎,空腹溫服。
如果腹瀉嚴重,裡急後重,多次上廁所卻無法排泄,無論排泄物是赤白膿血,都不要急於使用瀉藥,升陽氣,陰火自然會退去。適合服用:
升陽除濕湯
防風,白芍(酒炒,各一分半),白茯苓,白朮(去蘆,各一分),蒼朮(炒,一分),甘草(炙,五分),乾葛(一錢),冬加桂枝(一分),炮乾薑(五分),紫蘇(五分),柴胡(七分),羌活(一錢),山楂(二錢),木香(三分),食傷加麥芽(炒,一錢)
上銼,生薑三片,水煎服。次服六君子湯。(方見補益。)
一下痢發呃,用益元散,以人參、白朮煎湯調下立止。
白話文:
升陽除濕湯
藥材:
- 防風:一分半
- 白芍(酒炒):一分半
- 白茯苓:一分
- 白朮(去蘆):一分
- 蒼朮(炒):一分
- 甘草(炙):五分
- 乾葛:一錢
- 冬桂枝:一分
- 炮乾薑:五分
- 紫蘇:五分
- 柴胡:七分
- 羌活:一錢
- 山楂:二錢
- 木香:三分
食傷加:
- 麥芽(炒):一錢
輔料:
- 生薑:三片
用法:
將以上藥材切碎,以水煎服。服完後,再服用六君子湯(方見補益)。
其他:
若出現一下痢發呃現象,可服用益元散,以人參、白朮煎湯調服,即可止痢。
按下痢裡急後重者,窘迫急痛是也。後重者,大腸墜重而下也。夫裡急後重,其症不一,有因火熱者,所謂火性急速而能燥物是也;有因氣滯,此大腸經氣壅而不宜通也;有因積滯壅盛者,是有物結墜也;有氣虛者,此大腸氣降而不能升也;有血虛者,所謂虛坐努責是也。
治法,火熱者寒之、清之;氣滯者調之;積滯者去之;氣虛而降者,升而舉之;血虛者補之。各其聽用也。
白話文:
腹瀉時,如果肚子裡急迫疼痛,且排便後肛門墜重,就是身體處於一種急迫、疼痛的狀態。排便後肛門墜重,是因為大腸往下墜落導致的。腹瀉伴隨肚子裡急迫疼痛和排便後肛門墜重,原因各不相同。有可能是因為火熱,火性急躁,容易乾燥;有可能是因為氣滯,大腸經氣阻塞,無法順暢流通;有可能是因為積滯壅盛,有東西阻塞在腸道裡;有可能是因為氣虛,大腸氣向下,無法向上升;有可能是因為血虛,身體虛弱導致用力排便。
治療方法根據病因而定:火熱者要寒涼清熱;氣滯者要調和氣機;積滯者要去除積滯;氣虛者要升舉氣機;血虛者要補血。不同的情況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