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乾集 卷一 (13)

回本書目錄

乾集 卷一 (13)

1. 中風惡候

按上方,治諸風皮膚瘙癢之劑。

治中風滿身刺痛。

當歸,川芎,白芍,懷生地,防風,荊芥,蔓荊子,蟬退,麥門冬

治中風左癱右瘓,遍身筋骨疼痛者。

陳皮(去白,一錢),半夏(姜炒,一錢),白茯苓(一錢),當歸(酒洗,一錢),川芎(八分),赤芍(一錢),蒼朮(泔浸炒,一錢),白朮(一錢二分),烏藥(一錢),枳殼(一錢),桔梗(八分,手有病方用),黃連(酒炒,一錢半),黃芩(酒炒,一錢),白芷(九分),防風(八分),羌活(一錢),甘草(五分),身痛加薑黃(一錢)

上銼生薑五片,水煎服。腳癱加防己、牛膝、威靈仙。

按上方,治中風癱瘓疼痛者宜之。

延齡固本丹

滋補之聖藥也,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顏色衰朽,形體羸瘦,中年陽事不舉,精神短少,未至五旬,鬚髮先白並左癱右瘓,步履艱辛,腳膝痠痛,小腹疝氣,婦人下元虛冷,久無孕育。

菟絲子(酒洗慢爛搗餅曬乾,四兩),肉蓯蓉(酒洗,四兩),甘枸杞子(二兩),人參(二兩),川巴戟(酒浸去心,二兩),懷山藥(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木香(二錢),懷牛膝(去蘆酒洗,二兩),柏子仁(二兩),遼五味子(二兩),覆盆子(一兩半),川杜仲(去皮酒炒,二兩),地骨皮(一兩半),老川椒(一兩),懷生地黃(酒洗,二兩),山茱萸(酒蒸去核,二兩),車前子(一兩半),麥門冬(水泡去心,二兩),天門冬(水泡去心,二兩),澤瀉(去毛,一兩),遠志(甘草水泡,去心,一兩),懷熟地黃(酒蒸黑,二兩),石菖蒲(去毛,一兩),虎脛骨(酥炙,二兩)

上共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百丸,空心溫酒送下。婦人加當歸、赤石脂各一兩,去麥門冬、木香。

按上方,治中風諸病,收功保後之良劑也。

白話文:

中風惡候

依照前面的藥方,可以治療各種風邪引起的皮膚搔癢。

治療中風導致全身刺痛的藥方: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防風、荊芥、蔓荊子、蟬蛻、麥門冬

治療中風導致左半身癱瘓或右半身癱瘓,並且全身筋骨疼痛的藥方:

陳皮(去除白色部分,一錢)、半夏(用薑炒過,一錢)、白茯苓(一錢)、當歸(用酒洗過,一錢)、川芎(八分)、赤芍(一錢)、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一錢)、白朮(一錢二分)、烏藥(一錢)、枳殼(一錢)、桔梗(八分,如果手部有病痛才使用)、黃連(用酒炒過,一錢半)、黃芩(用酒炒過,一錢)、白芷(九分)、防風(八分)、羌活(一錢)、甘草(五分),如果身體疼痛可以加入薑黃(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腳部癱瘓,可以加入防己、牛膝、威靈仙。

依照此藥方,可以治療中風引起的癱瘓和疼痛。

延齡固本丹

這是滋補身體的聖藥,可以治療五勞七傷、各種虛損、氣色衰老、形體消瘦、中年男子性功能障礙、精神不佳、未到五十歲就鬚髮變白,以及左半身或右半身癱瘓、走路困難、腳膝痠痛、小腹疝氣、婦女下腹虛寒、長期不孕等症狀。

菟絲子(用酒洗過,搗爛成餅狀曬乾,四兩)、肉蓯蓉(用酒洗過,四兩)、枸杞子(二兩)、人參(二兩)、巴戟天(用酒浸泡後去除中心,二兩)、山藥(二兩)、白茯苓(去皮,二兩)、木香(二錢)、牛膝(去除蘆頭,用酒洗過,二兩)、柏子仁(二兩)、五味子(二兩)、覆盆子(一兩半)、杜仲(去皮用酒炒過,二兩)、地骨皮(一兩半)、老川椒(一兩)、生地黃(用酒洗過,二兩)、山茱萸(用酒蒸過後去除果核,二兩)、車前子(一兩半)、麥門冬(用水浸泡後去除中心,二兩)、天門冬(用水浸泡後去除中心,二兩)、澤瀉(去除絨毛,一兩)、遠志(用甘草水浸泡後去除中心,一兩)、熟地黃(用酒蒸過,顏色變黑,二兩)、石菖蒲(去除絨毛,一兩)、虎脛骨(用酥油炙烤過,二兩)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粉,用酒和成糊狀製成藥丸,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用溫酒送服。婦女服用時,可以加入當歸、赤石脂各一兩,去除麥門冬、木香。

依照此藥方,可以治療各種中風疾病,是取得療效、鞏固後續效果的好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