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坎集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坎集 卷二 (4)

1. 咳嗽

脈宜浮濡,忌伏沉。

丹溪曰:肺為五臟之華蓋,聲音之所從出入,皮毛蝢之而潤澤,腎水內滋而生養,腠理不密,外為風寒暑濕之氣所幹而疾作。傷風則脈浮,傷寒則脈緊,傷熱則脈數,傷濕則脈細。上半日嗽者,為胃中有火;午後嗽者,屬陰虛;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即至此時滯。肺氣不利,諸邪或痰皆然。

春是春升之氣或外感,夏是火炎上最重,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束也。

夏月嗽而發熱者,謂之熱嗽,小柴胡湯,方見傷寒。加石膏、知母共七味。

白話文:

脈宜浮濡,忌伏沉。

脈象應該浮而濡潤,忌諱沉伏緊澀。

丹溪曰: 肺是五臟之華蓋,是聲音進出之處,皮毛依靠肺氣滋養而光潤,腎水內滋養肺氣而使其生長,若腠理不密,外邪如風寒暑濕之氣便會侵入而導致疾病。

傷風則脈浮,傷寒則脈緊,傷熱則脈數,傷濕則脈細。 上半日咳嗽者,是因為胃中有火;下午咳嗽者,屬於陰虛;五更咳嗽頻繁者,是因為胃中有食物積滯到此時。肺氣不利,就會導致各種邪氣或痰飲。

春是春升之氣或外感,夏是火炎上最重,秋是濕熱傷肺,冬是風寒外束也。

夏月咳嗽並且發熱者,稱為熱嗽,可用小柴胡湯治療,方見傷寒。加石膏、知母共七味藥。

冬月嗽而發寒熱,謂之寒嗽,小青龍湯(麻黃、桂枝、乾薑、細辛、半夏、芍藥、五味子、甘草)加杏仁共九味。

風寒鬱熱於肺,夜嗽者,三拗湯加知母共四味,脈大而浮,有熱加黃芩。

陰虛火動而嗽,四物合二陳加黃柏、知母順而下之,共十味。

白話文:

冬天咳嗽伴隨發寒發熱,稱為寒咳,可用小青龍湯,加杏仁共九味。風寒鬱熱於肺,夜間咳嗽者,可用三拗湯加知母共四味,脈象浮大有熱者,再加黃芩。陰虛火旺而咳嗽,可用四物湯合二陳湯,再加黃柏、知母順氣降火,共十味。

陰虛咳嗽或吐紅者,四物加知母、黃柏、人參、麥門冬、五味子、桑白皮、地骨皮共十一味。

嗽而失聲,潤肺散即訶子、五倍子、五味子、黃芩、甘草共五味等分,水煎服。或為末蜜丸,噙化亦可。

嗽而無聲有痰,半夏、白朮、五味子、防風、枳殼、甘草共六味。

白話文:

如果咳嗽伴隨陰虛症狀,例如吐血,可以服用四物湯,再加入知母、黃柏、人參、麥門冬、五味子、桑白皮、地骨皮,共十一味藥材。

如果咳嗽導致失聲,可以用潤肺散,包含訶子、五倍子、五味子、黃芩、甘草,五味藥材等量,水煎服用。也可以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製成蜜丸,含服亦可。

如果咳嗽無聲但有痰,可以服用半夏、白朮、五味子、防風、枳殼、甘草,共六味藥材。

嗽而有聲無痰,生薑、杏仁、五味、升麻、防風、桔梗、甘草共七味。

嗽而有聲有痰,白朮、半夏、五味、防風,久不愈加枳殼、阿膠共六味。

凡嗽久,亦有痰中兼血者,或帶血絲者,燥熱血少者,皆當取其化源。故曰滋陰降火,燥熱勞嗽,是宜合而論治。

參蘇飲(主方),治四時感冒,發熱頭痛,咳嗽停飲,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寬中快膈不致傷脾,一切發熱及內傷外感,諸般咳嗽、痰喘,或欲成勞瘵者並治。

白話文:

咳嗽有聲音卻沒有痰,可以用生薑、杏仁、五味子、升麻、防風、桔梗、甘草等七味藥。如果咳嗽有聲音且有痰,可以用白朮、半夏、五味子、防風,如果久治不愈,可以加上枳殼和阿膠,共六味藥。

所有咳嗽時間長久的患者,都可能痰中帶血或血絲,這都是因為身體燥熱、陰血不足引起的,因此治療時必須考慮其病因。所以說,滋陰降火、治療燥熱引起的咳嗽,應該綜合考慮並對症下藥。

參蘇飲主治四季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停飲、中脘痞滿、嘔吐痰水,可以寬中快膈,不傷脾胃,對於各種發熱、內傷外感引起的咳嗽、痰喘,或有發展成勞瘵的傾向,都適用。

紫蘇(一錢),陳皮(一錢),枳殼(去穰,一錢),桔梗(去蘆,一錢),前胡(二錢),半夏(姜炒,一錢),乾葛(二錢),茯苓(一錢),甘草(五分),人參,木香(二味減半,若新病或不用亦可)

銼作劑,薑棗煎服。

初咳嗽,加桑白皮、杏仁;久咳嗽,加五味子、烏梅;口乾,加麥門冬、天花粉;陰虛痰嗽或吐血、衄血,加四物湯,名茯苓補心湯;嘔逆,加藿香、砂仁;脾泄,加蓮肉、扁豆、白朮;頭痛,加川芎、細辛。

白話文:

紫蘇、陳皮、枳殼(去籽)、桔梗(去根)、前胡、半夏(用薑炒)、乾葛、茯苓、甘草各取一錢,人參、木香各減半(若為新病或可不用),將所有藥材切碎,用薑棗煎煮服用。若咳嗽初期,可加桑白皮、杏仁;若咳嗽已久,可加五味子、烏梅;若口乾,可加麥門冬、天花粉;若為陰虛痰嗽或吐血、衄血,可加四物湯,稱為茯苓補心湯;若有嘔逆,可加藿香、砂仁;若有脾泄,可加蓮肉、扁豆、白朮;若頭痛,可加川芎、細辛。

按上方,治諸般咳嗽吐痰之總司也。

清火寧嗽湯,治咳嗽吐痰有熱,胸中痞悶。

枳實,桔梗,前胡,貝母,黃芩,麥門冬,桑白皮,赤茯苓,甘草

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二母寧嗽湯,治因傷酒食,胃火上炎,沖逼肺氣,咳嗽痰喘,胸膈痞滿,經旬不已。

知母(一錢半),貝母(一錢半),陳皮(去白,一錢),枳實(七分),瓜蔞仁(一錢),桑白皮(一錢),黃芩(一錢半),石膏(二錢),梔子(一錢二分),五味子(十粒),生甘草(三分),茯苓(去皮,一錢),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白話文:

點擊上方,為治療各種咳嗽和吐痰的總管。

清火寧嗽湯,用於治療咳嗽和吐痰時伴有熱症,以及胸部憋悶。

成分:枳實、桔梗、前胡、貝母、黃芩、麥門冬、桑白皮、赤茯苓、甘草。加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溫服。

二母寧嗽湯,用於治療飲酒進食後導致的胃火上升,衝擊肺部氣息,引發咳嗽和喘息,以及胸腔脹滿,持續十天以上無法緩解。

成分:知母(一錢半)、貝母(一錢半)、陳皮(去白,一錢)、枳實(七分)、瓜蔞仁(一錢)、桑白皮(一錢)、黃芩(一錢半)、石膏(二錢)、梔子(一錢二分)、五味子(十粒)、生甘草(三分)、茯苓(去皮,一錢)、生薑(三片)。加水煎煮後溫服。

寧嗽化痰丸

橘紅(七錢),青黛(三錢),貝母(七錢),膽星(一兩),天花粉(七錢),桑白皮(七錢),杏仁(去皮尖,七錢),桔梗(七錢),黃芩(五錢),前胡(七錢),甘草(三錢),加枳實(麩炒,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一丸,淡薑湯化下。

按上方,治痰嗽有熱,清涼之劑。

加味八物湯,治四肢倦怠,氣血虧損,咳嗽吐痰,喘急發熱,自汗。

白話文:

寧嗽化痰丸

組成:

  • 橘紅(七錢)
  • 青黛(三錢)
  • 貝母(七錢)
  • 膽星(一兩)
  • 天花粉(七錢)
  • 桑白皮(七錢)
  • 杏仁(去皮尖,七錢)
  • 桔梗(七錢)
  • 黃芩(五錢)
  • 前胡(七錢)
  • 甘草(三錢)
  • 加枳實(麩炒,五錢)

製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大小如龍眼。

用法:

每次服用一丸,用淡薑湯送服。

功效:

此方適用於痰嗽兼有熱症者,具有清涼化痰的功效。

加味八物湯

主治:

四肢倦怠,氣血虧損,咳嗽吐痰,喘急發熱,自汗。

注釋:

  • 此處的「錢」和「兩」都是古代重量單位,與現代的克、公斤並不完全等同。
  • 方劑中各藥材的具體用量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如有疾病,請咨詢專業醫師。

人參(一錢半),白朮(去蘆,一錢半),白茯苓(去皮,八分),當歸(酒洗,一錢半),川芎(七分),白芍(酒炒,一錢),熟地黃(一錢半),麥門冬(去心,一錢),五味子(十五個),陳皮(一錢),貝母(八分),瓜蔞仁(八分),黃柏(酒炒,七分),知母(酒炒,七分),紫蘇(七分),甘草(四分)

生薑三片,水煎服。

按上方,治咳嗽吐痰,屬虛弱者宜之。

款冬花丸,治年老氣虛,痰盛涎湧,喘嗽不已,遇寒尤甚,並勞瘵久嗽,痰氣等症。

白話文:

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麥門冬、五味子、陳皮、貝母、瓜蔞仁、黃柏、知母、紫蘇、甘草,再加上生薑三片,用水煎服,可以治療虛弱引起的咳嗽吐痰。這個方子適合年老氣虛、痰多、咳嗽喘不過氣、遇寒加重、勞累過度導致久咳、痰多等症狀的人。

款冬花(淨,二兩),桑白皮(一兩半),人參,紫蔻,桔仁(去皮尖),知母(去毛),貝母(各一兩),桔梗,五味子(各五錢),紫蘇(三錢),檳榔(一錢半),木香(一錢),可加馬兜鈴(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臨臥嚼一丸,滾水下。

按上方,治痰嗽,喘促氣急者宜之。

杏仁煎,治咳嗽失音不出,並治傷寒聲重暴嗽,語音不出。

杏仁(三兩,去皮尖),紫菀,五味子,貝母,桑白皮,木通(各一兩),白沙蜜,砂糖,連皮生薑汁(各一兩半)

白話文:

取款冬花二兩、桑白皮一兩半、人參、紫蔻、桔仁(去皮尖)、知母(去毛)、貝母各一兩、桔梗、五味子各五錢、紫蘇三錢、檳榔一錢半、木香一錢,可加馬兜鈴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晚睡前嚼服一丸,用滾水送服。此方主治痰嗽、喘促氣急。

另外,杏仁煎可用於治療咳嗽失音,以及傷寒引起的聲音嘶啞、劇烈咳嗽、失音等症狀。取杏仁三兩(去皮尖)、紫菀、五味子、貝母、桑白皮、木通各一兩、白沙蜜、砂糖、連皮生薑汁各一兩半,製成藥劑。

上銼散,水一升煎至半升,入杏仁、糖、蜜、薑汁,再熬成稀膏,每一七噙化。虛勞加知母、款冬花各一兩

丹溪治咳嗽聲嘶者,此血虛太多。

青黛,蛤粉

為末,蜜調噙化。

按上方,治失音聲嘶,咳嗽不出者宜之。

薑糖煎,治老人咳嗽喘急,煩熱不下食,食即吐逆,腹脹滿。

生薑汁(五合),砂糖(四兩)

上二味相和,微火溫之一二十沸即止,每度含半匙,漸漸下汁。

白花膏,治喘嗽不已或痰有血。

白話文:

銼散加水煎煮,減少一半,加入杏仁、糖、蜜和薑汁,熬成稀膏,每七天含服一次,直到化開。虛勞患者可加知母、款冬花各一兩。

丹溪認為咳嗽聲嘶是血虛所致。

青黛和蛤粉研磨成末,用蜜調和後含服。

此方治療失音聲嘶、咳嗽不出,效果顯著。

薑糖煎適用於老人咳嗽喘急,煩熱不思飲食,進食即嘔吐,腹脹滿的症狀。

將生薑汁和砂糖混合,以微火溫熱至沸騰,每次含服半匙,逐漸下咽。

白花膏用於治療喘嗽不止或痰中帶血。

款冬花,百合(蒸焙)

二味等分為末,煉蜜為丸,龍眼大。每服一丸,食後臨臥細嚼,薑湯嚥下,噙化尤佳。虛弱人最宜服之。

如聖丹,治新久痰喘咳嗽。

用黃熟瓜蔞三五個,連皮子三分,入明礬一分,搗和成團,用篾穿掛,經風處陰乾,研末,薑汁打糊為丸,梧子大,每五十丸,淡淡薑湯送下。

按上方,治咳嗽痰喘,對症選用。

清金化痰丸,治上焦酒毒,痰火鬱結,咯痰湧出,胸膈不利之症。

連翹,黃芩,香附(童便浸),瓜蔞仁(去殼),貝母,青黛,海粉(各一兩),風化硝(五錢)

白話文:

款冬花和百合(蒸焙)等量研末,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如龍眼。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睡前細嚼,用薑湯送服,含化效果更好。虛弱的人最適合服用。此方效用類似聖丹,可治新舊痰喘咳嗽。

此外,可以用黃熟瓜蔞(連皮子三分,加入明礬一分)搗成團,用竹篾穿起來,陰乾,研末,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淡薑湯送服。

上述兩種方法都可以治療咳嗽痰喘,應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清金化痰丸可治療上焦酒毒,痰火鬱結,咯痰湧出,胸膈不利等症。其成分包括連翹、黃芩、香附(童便浸)、瓜蔞仁(去殼)、貝母、青黛、海粉(各一兩)和風化硝(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一丸含化,清茶咽之。

按上方,治有餘痰火,內傷久嗽不可服。

潤肺神膏,治年久咳嗽,痰涎喘急,百藥無功者。

天門冬(去心,八兩),麥門冬(去心,四兩),貝母(四兩),杏仁(去皮,四兩),半夏(薑製,四兩)

上五味切片,水煎熬,去渣取汁五碗,入白粉葛末四兩,蜜一斤,共煎汁入壇內,重湯煮一日,成膏取出。每日無時頻服,神效。

神秘蘆吸散,治年久咳嗽,哮吼喘急等症。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芡實,每次含服一丸,用清茶漱口咽下。此方適用於痰熱過盛、內傷久咳者,忌服。

潤肺神膏主治久咳、痰多喘急,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者。將天門冬、麥門冬、貝母、杏仁、半夏切片,水煎熬,去渣取汁五碗,加入白粉葛末和蜂蜜,共煎至成膏狀,取出。每日不限時間服用,療效顯著。

神秘蘆吸散主治久咳、哮喘、呼吸急促等病症。

鵝管石(火煅好醋淬七次,一錢),餘糧石(火煅醋淬七次,一錢),官桂(三分),粉草(三分),枯礬(五分),款冬花(五分),石膏(煅,五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釐,准秤。至夜食後靜坐片時,將藥放紙上,以竹管五寸長,直插喉內,用力吸藥,速亦不怕,吸藥令盡為度,以細茶一口漱而咽之。忌雞、魚、羊、鵝一切動風發物,並生冷諸物。惟食白煮豬肉、雞子。戒三七日。

日宜用公豬肺一副加肉半斤,梔子一歲一個,炒成炭,桑白皮不拘多少,用水同煨至熟爛去藥,至五更病人不要開口言語,令人將湯、肺喂之,病人嚼吃任用,余者過時再食,神效。

白話文:

以上各項材料分別為:鵝管石(先用火煅燒,接著用好醋浸泡七次,份量為一錢)、餘糧石(同上處理方式,份量也是一錢)、官桂(份量為三分)、粉草(同上,份量為三分)、枯礬(份量為五分)、款冬花(同上,份量為五分)、石膏(先用火煅燒,接著份量為五分)。

所有材料研磨成細末後,每次服用份量為三釐,需準確計量。在晚上進食後,靜坐一小段時間,將藥粉鋪在紙上,然後使用五寸長的竹管,直插入喉嚨中,用力吸食藥粉,即使快速也無需害怕,直到完全吸完為止,最後以一小口的清茶漱口後吞下。

飲食上應避免食用雞、魚、羊、鵝等易引起風邪或發病的食物,以及所有生冷的食物。可以食用煮熟的豬肉和雞蛋。

此療程需戒食三天。

每日可用一塊公豬肺加上半斤的肉,加入一顆炒成炭的梔子,以及不論多少的桑白皮,用水一起煮至熟爛,去除藥材,到五更時讓病人不要說話,由他人餵食湯和豬肺,讓病人自行咀嚼食用即可,剩餘的可於過後再食用,效果非常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