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坎集 卷二 (1)
坎集 卷二 (1)
1. 內傷辨
內傷病,必氣高而喘,身熱而煩,短氣上逆,鼻息不調,怠惰嗜臥,四肢困倦不收,無氣言動,捫摸肌膚必大熱,躁熱悶亂,心煩不寧,或表虛惡風是也。
東垣內外傷辨: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外傷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傷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即解。外傷惡風乃不禁一切風寒,內傷惡風惟惡些小賊風。外傷症顯在鼻,故鼻氣不利而擁盛有力;內傷者症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傷者無此。外傷則邪氣有餘,發言壯厲,宜先輕而後重;內傷則元氣不足,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後輕。
外傷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傷則手心熱而手背不熱。若顯內證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顯外證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急。
大抵內傷之理,傷之微者,但減食一二口,所傷之物自得消化,此良法也;若傷之重者,以藥內消之;傷之太重者,以藥除下之。
飲食所傷,重則拊去食積,以和脾胃;輕則消導,以溫養之。若勞倦傷,誠不足也。欲退二家熱,必以參、朮、耆、草為君,以柴、升、地骨、麥門、枳、梗、白芍、芩、連、柏輩為治。驗人強弱,隨時寒暑,對症加入,以求必愈。
2. 內傷論
夫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耆最多,人參、甘草次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損真元氣,人參以補之。心火乘脾,炙甘草用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者,宜多用之。
《經》云:急者,緩之。白朮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耆、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胃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二味苦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也。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甘辛為用也。嗌乾者加乾葛。
脾胃氣虛不能升浮,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榮氣不營,陰火熾盛,是血中伏火日漸煎熬,血氣日減。心包與心主血,血減則心少養,致使心亂而煩,病名曰悅。悅者,心惑而煩悶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溫之劑生陽氣,陽生則陰長。或曰:甘溫何能生血?曰: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
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能瀉陰中之伏火。如熱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如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方見驚悸。)
補中益氣湯(主方),治中氣不足,飲食勞倦,清氣下陷,以致脾胃虛弱,發熱頭痛,四肢倦怠,心煩,肌瘦,日漸羸弱。此藥能升元氣,退虛熱,補脾胃,生氣血。
嫩黃耆(蜜水炒),人參,白朮(去油蘆微炒),當歸身(酒洗),陳皮,柴胡,升麻,甘草(炙)
上銼,生薑、棗子,水煎溫服。
《內經》曰:胃為水穀之海。又云:腸胃為之無物不包,無物不入,寒熱溫涼皆有之,其為病也不一,故隨時症,補中益氣湯中權立四時。加減法於後。
以手捫之而肌表熱者,表熱也。只服主方一二服,得微汗則已。非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
若更煩亂,如腹中或周身有刺痛,皆血澀不足,加當歸一錢。
如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分,五味子二十個。
頭痛,加蔓荊子三分,痛甚,加川芎五分;頂痛、腦痛,加藁本五分,細辛三分。諸頭痛並用此四味足矣。
頭痛有痰,沉重懶倦者,乃太陰痰厥頭痛,加半夏五分,生薑三分。
耳鳴目黃,頰頦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面赤,脈洪大者,以羌活一錢,防風、藁本各七分,甘草五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三分消其腫;人參五分,黃耆七分,益元氣而瀉火邪,另作一服與之。
嗌痛頦腫,脈洪大,面赤者,加黃芩、甘草各三分,桔梗七分。
口乾、嗌乾者,加葛根五分,升引胃氣上行以潤之。
如夏月咳嗽者,加五味子二十五個,麥門冬去心,五分。
如冬月咳嗽,加不去根節麻黃五分,如秋涼亦如。
如春月天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各五分。
若久病痰嗽,肺中伏火,去人參以防痰嗽增益耳。
食不下,乃胸中、胃上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木香各三分,陳皮五分,此三味為定法。
如冬月,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各五分。
如夏月,加少黃芩、黃連,更加檳榔、草豆蔻、砂仁、白豆蔻各五分。
春初猶寒,少加辛熱之劑,以春氣之不足為風之始,益智仁、草豆蔻可也。
如心下痞、奢悶者,加芍藥、黃連各一錢。
如痞,腹脹,加枳實、木香、砂仁各三分,厚朴七分。如寒,少加乾薑或中桂。
心下痞,覺中寒,加附子、黃連各一錢。不能食而心下痞,加生薑、陳皮各一錢;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枳實三分。脈緩,有痰而痞,加半夏、黃連各一錢;脈弦,四肢滿,便難而心下痞,加黃連五分,柴胡七分,甘草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五分,甘草三分。如惡寒覺冷痛,加中桂五分。
如夏月腹中痛,不惡寒、不惡熱者,加黃芩、甘草各五分,芍藥一錢,以治時熱也。
如腹痛在寒涼時,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之類。
如腹中痛,惡寒而脈弦者,是木來剋土也,小建中湯主之,蓋芍藥味酸,於土中瀉火為君;如脈沉細,腹中痛,是水來侮土,以理中湯主之,乾薑辛熱,於土中瀉水以為主也;如脈緩,體重節痛,腹脹自利,水穀不化,是濕勝,以平胃散主之,蒼朮苦辛溫,瀉濕為主也。
脅下痛或脅下滿急,俱加柴胡五分,甘草三分。
臍下痛,加熟地黃五分,如不已者,乃大寒也,加桂。
治虛勞發熱,去升麻,加半夏、茯苓、黃芩、地骨皮、五味子。嗽不止,加百合、款冬花。
陰虛火動,加黃柏、知母。
治飲酒人元氣虛弱,無力,飲食減少,面紅如妝,加半夏、乾葛、白芍、神麯、麥芽、枳殼。
小便閉,加麥門冬。大便閉,加桃仁、紅花、火麻仁。
治元氣虛弱,腰痛,加黃柏、知母、牛膝、白芍。
夫人勞倦則損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故倦怠而熱,此元氣傷也,益氣湯主之。
升陽順氣湯,治因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惡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黃耆(蜜水炒,二兩),半夏(湯泡,三分),草豆蔻(二錢),甘草(炙,五分),神麯(炒,一分半),升麻,柴胡,當歸身,陳皮(各一錢),黃柏(酒炒,五分),人參(三分)
生薑三片,水煎服。
按上方,脾胃不足之證,須用柴胡、升麻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脾胃中清氣行於陽道及諸經,生髮於陰陽之氣以滋春氣之和也。又引黃耆、人參、甘草甘溫之氣味上行,充實腠理,使陽氣得衛外而為用也。凡治脾胃之藥,多以升陽補氣名之者,此也。
補中益氣丸,功同補中益氣湯,治飲食勞倦所傷,元氣虛弱,脾胃虧損,諸虛百病。
嫩黃耆(蜜水炒,二兩),楝參(二兩),白朮(去蘆,陳土炒,二兩),白茯苓(去皮,一兩),懷山藥(一兩),蓮肉(去心皮,一兩),當歸身(酒洗,二兩),白芍(酒炒,一兩),白豆蔻(去殼,五錢),砂仁(五錢),陳皮(一兩),甘草(炙,五錢)
有痰,加半夏姜炒一兩;有熱,加黃連姜炒,一兩;有氣,加木香五錢;傷食,加山楂肉一兩,神麯炒一兩;胸痞腹脹,加枳實麩炒五錢;氣下陷,加升麻酒炒五分。
上為細末,用荷葉如掌大煎湯下。陳倉米煮稀粥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不拘時米湯送下。
參苓白朮散,理心脾氣弱,神昏體倦,飲食不進,多困少力,中滿痞噎,心忪上喘,嘔吐瀉痢。此藥中和不熱,久服養氣育神,醒脾悅色,順正辟邪。
人參(一錢),白朮(去油蘆土炒,一分),白茯苓(七分),炙甘草(四分),白扁豆(炒,一分),山藥(一錢),蓮肉(去心皮,七枚),桔梗(七分),薏苡仁(炒,一分),砂仁(五個)
上銼,生薑三片,紅棗三枚,水煎溫服。或為細末,每服二錢,食遠薑棗湯下。
八仙糕
白粳米(一斗,春令極熱清水淘過,磨極細,重羅篩過入甑蒸),人參,白茯苓,山藥,芡實仁,蓮肉(去心),不油白朮(去蘆,米泔水浸,隔紙炒香,各五兩淨),白糖霜(四斤)
上各為細末,同米粉拌勻,粗羅羅過,再入甑又蒸,取出乘熱入白糖攙和極勻,入模子內築成餅子,於鐵線焙、籠上焙,片時取起收用。
白玉糕,此為京師諸老多服之。
薏苡仁,蓮肉,雞頭實,白蒺藜,百合,乾山藥
以上俱擇新鮮潔淨淘洗,各另搗為細末,每味各淨粉一升,用白砂糖二升,粳米粉一十一升,糯米粉三升,拌極勻,蒸成糕切成小片曬乾,用小竹簍裝盛,每日不拘時,或用炒米湯浸服,或干嚼服。極能養脾胃,扶元氣。
陽春白雪糕,養元氣,健脾胃,其功難以盡述。
白茯苓(去皮),山藥,芡實仁,家蓮肉(去心皮,各三兩)
共為細末。
粳米(一升),糯米(半升,俱為末),白砂糖(一斤半)
先將藥、米二末麻布盛,甑內蒸熟,乘熱和糖搓令極勻,用印成餅,鋪開烘乾或曬乾,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