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乾集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乾集 卷一 (9)

1. 痼冷

痼冷者,腎痼久而冷者也。痼,久也。冷者,寒之甚也。人之臟腑稟受不同,亦或將理失宜,遂致偏勝,故方中痼冷積熱之說,痼冷者,中寒也。其病多由真陽虛弱,胃氣不實,復啖生冷、冰雪、水酪諸寒之物,或坐臥陰寒久濕之處,日漸侵脫陽氣,以致臟腑久痼而冷。

其為病也,或手足厥冷,或腹中久痛,溏泄無度,或腰腿重痛,如坐水中,或陰痿不舉,寒精自出,或久嘔吐,不進飲食,或自汗戰慄,或大臍洞泄,或小便頻數,此皆痼冷之為病也。治之當宜溫補腎元,健養脾胃,祛寒邪,固真氣,使陽氣得復,陰陽和平,則無偏勝之患,而痰斯愈矣。

白話文:

長期身體冰冷的人,是因為腎臟長期虛寒所致。所謂「痼」,就是指長期;「冷」,就是指寒氣很重。人體臟腑先天禀赋不同,或是後天养护不当,就会导致阴阳失衡,所以中医里才有「痼冷积热」的说法,这里的「痼冷」指的是身体内部寒气重。这种病症通常是因为真阳虚弱,胃气不足,再加上经常吃生冷、冰雪、乳酪等寒性食物,或者长期坐在潮湿阴冷的地方,导致阳气逐渐耗散,最终导致脏腑长期虚寒。

患上这种病的人,可能会有手脚冰凉、腹部疼痛、腹泻不止、腰腿沉重疼痛(像坐在水里一样)、阳痿不举、寒精自出、久吐不止、不思饮食、自汗战栗、肚脐周围漏气、小便频繁等症状,这些都是身体虚寒的表现。治疗这类疾病,应该采用温补肾元、健养脾胃、祛除寒邪、固护真气的办法,使阳气恢复,阴阳平衡,就不会再出现阴阳失衡的问题,疾病自然会痊愈。

十補湯,治諸虛百損,一身痼冷。

人參,白朮(去蘆炒),白茯苓(去皮),黃耆(蜜炙),肉桂,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甘草(炙),白芍(酒炒),大附子(麵裹火煨),生薑

白話文:

十補湯用於治療各種虛損、身體寒冷的病症。藥材包括:人參、白朮(去蘆炒)、白茯苓(去皮)、黃耆(蜜炙)、肉桂、當歸(酒洗)、川芎、熟地黃、甘草(炙)、白芍(酒炒)、大附子(麵裹火煨)、生薑。

棗煎服。

三建湯,治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攻衝,肢節煩疼,腰背痠困,自汗厥冷,大便滑泄,小便白濁及中風痰潮,不省人事,傷寒陰症厥逆,脈微,皆可服之。

烏頭,大附子,天雄(已上俱炮去皮臍,各三錢)

上作一服,生薑十片,水煎熱服。

附子理中丸,治脾胃冷弱,心腹疼痛,嘔吐泄利,霍亂轉筋,體冷微汗,手足厥寒,心下逆滿,腹中雷鳴,嘔噦不止,飲食不進,一切沉寒痼冷,並皆治之。

大附子(炮去皮臍),人參,乾薑(炮),白朮,甘草(炙,各等分)

白話文:

棗煎服,用於治療真氣不足、元陽久虛、寒邪入侵導致的肢節疼痛、腰背痠痛、自汗畏寒、大便稀溏、小便白濁,以及中風痰濁、昏迷不醒、傷寒陰症、四肢厥逆、脈象微弱等症狀。

方劑為三建湯,由炮製過的烏頭、大附子、天雄各三錢組成,加入生薑十片,水煎服。

另一方劑附子理中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心腹疼痛、嘔吐泄瀉、霍亂抽筋、體寒微汗、手足厥寒、心下痞滿、腹中雷鳴、嘔吐不止、飲食不進等症狀。

附子理中丸由炮製過的大附子、人參、炮乾薑、白朮、炙甘草等分組成。

上銼劑,水煎溫服。或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薑湯送下。

八味丸(方見補益),治下元冷憊,腰膝痠痛,體重,虛勞內傷,消渴,痼冷等症。

白話文:

以上藥物用研磨器研碎後,用水煮沸後溫熱服用。或者把藥材粉末和蜂蜜混合製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十五到五十個丸子,在空腹時用薑汁送服。

八味丸 (配方在「補益」一章中有說明),可以治療下部元氣不足、腰部疲倦無力、膝蓋痠痛、身體沈重、虛弱勞損、內臟受傷、口乾舌燥、長期寒涼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