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濟世全書》~ 震集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震集 卷四 (1)

1. 震集 卷四

2. 補益(虛損百病)

3. 脈法

氣虛,脈細或緩而無力,右手弱;血虛,脈大或數而無力,左手弱;陽虛,脈遲;陰虛,脈弦;真氣虛,脈緊。男子久病,氣口脈弱則死,強則生。女人久病,人迎脈強則生,弱則死。

夫虛損者,因虛而致也。若能恬淡虛無,真氣完實,病從何來?或大病未復,使合陰陽,或疲極筋肋,飢飽失節,盡神度量,或呼吸走氣,榮衛虛損,百疴交作,或吐血,或衄血、便血、瀉血,遺精白濁,洞瀉,盜汗潮熱,發熱嘔吐,咯血、痰飲涎沫等症,須用補氣養血之藥,亦當以益胃消痰藥佐之。蓋人以穀氣為本,所謂積氣由穀氣而生,古人以五味以養其病。

凡男女寸脈弱而微者,上虛;尺弱滑而澀者,下虛也。尺滑而澀,疾為血虛,浮而裡虛也。

四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進,或肢體腫脹,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實,體瘦面黃,或胸膈虛痞,痰嗽吞酸。若因脾胃虛寒而致,宜香砂六君子;若因脾經鬱結而致,宜歸脾湯;若因肝木侮脾胃而致,宜用六君加木香、芍藥;若命門火虛而致,宜用八味丸。

人參,白朮(去蘆炒),白茯苓(去皮,各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劑,薑棗水煎服。

異功散,治久咳不已,或腹滿少食,或面腫氣逆。又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等症,即前方加陳皮。

六君子湯,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久患瘧痢。若見內熱或飲食難化作酸,乃屬虛火,須加炮姜,其功甚速。即四君子加半夏、陳皮。

香砂六君子湯,即前方加香附、藿香、砂仁。

按上方,治諸病屬氣虛者宜之。

四物湯,治肝脾腎血虛發熱,或日晡熱甚,頭目不清,或煩躁不寐,胸膈作脹,或脅作痛,宜用此湯。若脾氣虛而不能生血,宜用四君子湯;若脾氣鬱而虛,宜用歸脾湯;若腎水涸而不能生肝血,宜六味丸。

當歸(酒洗),懷生地黃(酒拌,砂鍋內蒸黑,各三錢),白芍(酒炒,二錢),川芎(一錢五分)

上銼,水煎服。加味四物湯,即前方加白朮、茯苓、柴胡、丹皮;穹歸湯,即前方去白芍、地黃。

按上方,治諸病屬血虛者宜之。

八珍湯,治氣血虛弱,惡寒發熱,煩躁作渴,或不時寒熱,眩暈昏憒,或大便不實,小便赤淋,或飲食少思,小腹脹痛。即四君、四物合方。

按上方,治諸病屬氣血兩虛者宜之。

十全大補湯,凡人元氣虛弱,或因起居失宜,或因飲食勞倦,或因用心太過,致遺精白濁,盜汗自汗,或內熱、晡熱、潮熱、發熱,或口乾作渴,喉痛舌裂,或胸乳膨脹,脅肋作痛,或頭頸眩暈,眼花,或心神不寧,寤而不寐,或小便赤澀,莖中作痛,或便溺余滴,臍腹陰冷,或形容不克,肢體畏寒,或鼻氣急促,或更一切熱症,皆是無根虛火,本方加麥門、五味,培其根本,諸症自息。

白話文:

脈法

氣虛,脈象細弱或緩慢無力,右手脈象較弱;血虛,脈象有力或脈搏頻數但無力,左手脈象較弱;陽虛,脈象遲緩;陰虛,脈象弦細;真氣虛,脈象緊。男性久病,氣息、脈象虛弱則死,強盛則生。女性久病,人迎脈(頸部脈搏)強盛則生,虛弱則死。

身體虛損,都是因為虛弱所致。如果能保持心境平和淡泊,真氣充盈,疾病從何而來?但若大病初癒,陰陽失調;或過度勞累,飢飽失節,操勞過度;或呼吸急促,氣血損耗,百病叢生;或吐血、鼻出血、便血、瀉血、遺精、白帶、腹瀉、盜汗、潮熱、發熱、嘔吐、咯血、痰飲等症狀,就需要服用補益氣血的藥物,並輔以健脾消痰的藥物。因為人體依靠穀物精氣為根本,所謂積聚的氣是依靠穀物精氣生成的,古人用五味調和以治療疾病。

男女寸脈(手腕內側寸關尺三部中的寸部)弱而微小,屬於上焦虛;尺脈(手腕內側寸關尺三部中的尺部)弱而滑澀,屬於下焦虛。尺脈滑澀,是血虛的表現,脈象浮而裡虛。

四君子湯:治療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或肢體腫脹,腹痛,或大便不成形,體瘦面黃,或胸膈痞悶,痰咳吞酸等症。若因脾胃虛寒引起,宜用香砂六君子湯;若因脾經鬱結引起,宜用歸脾湯;若因肝氣犯脾引起,宜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芍藥;若因腎陽不足引起,宜用八味丸。

處方:人參、白朮(去蘆頭炒)、白茯苓(去皮),各二錢;炙甘草一錢。 水煎服,加薑棗。

異功散:治療久咳不止,或腹脹少食,或面腫氣逆。也治療脾胃虛弱,飲食減少等症,即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陳皮。

六君子湯:治療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或久患瘧疾痢疾。如果出現內熱或飲食難以消化而變酸,屬於虛火,需加入炮薑,療效迅速。即在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半夏、陳皮。

香砂六君子湯:在六君子湯的基礎上加香附、藿香、砂仁。

以上藥方,治療各種因氣虛引起的疾病都適用。

四物湯:治療肝脾腎血虛引起的發熱,或午後發熱加重,頭暈目眩,煩躁失眠,胸膈脹滿,或脅肋疼痛,可用此方。如果脾氣虛弱不能生血,宜用四君子湯;若脾氣鬱滯而虛弱,宜用歸脾湯;若腎精虧虛不能生肝血,宜用六味地黃丸。

處方:當歸(酒洗)、生地黃(酒拌,砂鍋蒸黑),各三錢;白芍(酒炒)二錢;川芎一錢五分。水煎服。加味四物湯,即在前方基礎上加白朮、茯苓、柴胡、丹皮;芎歸湯,即在前方基礎上去除白芍、生地黃。

以上藥方,治療各種因血虛引起的疾病都適用。

八珍湯:治療氣血兩虛,惡寒發熱,煩躁口渴,或時寒時熱,眩暈昏厥,或大便不成形,小便短赤,或飲食減少,小腹脹痛等症。即四君子湯與四物湯合方。

以上藥方,治療各種因氣血兩虛引起的疾病都適用。

十全大補湯:凡是元氣虛弱,或因生活起居失調,或飲食勞倦,或操勞過度,導致遺精、白帶、盜汗、自汗,或內熱、午後發熱、潮熱、發熱,或口乾舌燥,咽喉疼痛,或胸乳脹痛,脅肋疼痛,或頭暈眼花,或心神不安,失眠,或小便澀痛,陰莖疼痛,或尿頻餘瀝,臍腹寒冷,或面色萎黃,肢體畏寒,或呼吸急促,或其他一切熱症,這些都是因元氣不足而引起的虛火,本方加麥冬、五味子,以培補元氣,諸症自會減輕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