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世全書》~ 艮集 卷三 (33)
艮集 卷三 (33)
1. 痔漏
上為末,用津吐調敷,濕則乾摻,奇效。
治痔漏,用鰻鱺魚燒煙燻糞門,痔蟲盡死。
治久冷漏瘡。用活鱔魚五六條擲地。以竹針貫之,覆瘡良久,當有蟲如線,復之使盡,用檳榔、黃連末敷,明日以干艾作湯,投白礬二三錢洗,不月而愈。
一洗痔妙方
曲曲菜,小蟲臥單,馬齒莧,豬牙草,花椒,槐條,茄根
上煎水,先熏後洗。後用:
珍珠(煅,一錢),琥珀(一錢),片腦(二錢)
為末搽上。
洗漏痔(魯府田承奉傳)
槐皮,槐子,槐花,蘄艾(焙乾)
上煎水,先熏後洗令淨,將真紅鉛捻入,不二三次拔去病根。
治痔瘡腫痛脫肛。生桐子去外皮,用肉搗爛煎水,先熏蒸,待溫浸洗,不過二次全愈。
熏洗痔漏良方
枳殼(三兩),當歸(二兩),荊芥(二兩),五倍子(二兩),黃葵花(二兩),木賊(一兩),朴硝(一兩),甘草(一兩)
水煎,乘熱熏過,溫洗。年深痛不止者,藥到立已。
生肌散
五倍子(炒黃色,二兩),乳香,沒藥,孩兒茶(各一錢),枯礬(五分)
上為末,每次用管吹入漏瘡內。
熏洗痔漏秘方
茄根蔥艾馬齒莧,五倍皮硝更用椒,七味煎湯熏洗過,多年痔漏一齊消。
治漏瘡,冬瓜瓤燒滾水入罐內,洗數次妙。
刺蝟皮(一個,切碎),艾(一塊拳大),頭髮(一兩),黑驢干糞(五六枚,醋浸曬乾三四次。)
地下為一小坑,入藥留小口,點著,照糞門藥熏半日,瘡干為度。
灸痔疾,先以柳枝濃煎湯洗痔,便艾灸其上,連灸三五壯,忽覺一道氣轉入腸中,因火轉瀉,先血後穢。
洗痔妙方,用地茄根水煎洗之,三次即愈,神效。
按上方,皆外敷貼、熏洗之劑。
治漏瘡惡水自大腸出。用黑牽牛頭末一分,入豬腰子內以線扎,青荷葉包,火煨熟細嚼,溫鹽酒送下。
愚按治痔之法,不過涼血清熱而已。至於治漏,初則宜涼血燥濕,久則宜澀竅殺蟲而兼乎溫散也。或曰痔漏屬火,何故而用溫澀之藥?殊不知痔只出血,始終是熱;漏流膿水,始是濕熱,終是濕寒。蓋此方雖溫散又兼補養。故丹溪云,漏當大補氣血為主。蓋有所自矣!余每治痔漏久不愈,先服千金不換刀圭散以去風濕之毒則愈。如未愈,即服後方。
追風補腎十漏大金丹,庚申甲子成除日合。
當歸(二兩),人參(一兩),生地黃(一兩),熟地黃(二兩),天門冬(一兩),麥門冬(二兩),破故紙(二兩),小茴(一兩),大茴(三兩),肉蓯蓉(二兩),山藥(二兩),白茯苓(二兩),麝茸(二兩),大附子(一個),川烏(一兩),丁香(五錢),木香(一兩),青木香(一兩),砂仁(一兩),厚朴(一兩),青皮(一兩),陳皮(一兩),枳殼(二兩),枳實(三兩),香附(四兩),烏藥(一兩),白芷(二兩),肉蔻(一兩),天麻(一兩),杏仁(二兩),松節(四兩),硇砂(五錢),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白話文:
痔漏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唾液調和後塗敷,如果患處濕潤就用乾粉末直接灑在上面,效果非常顯著。
治療痔漏,用鰻魚燒烤後的煙燻肛門,痔蟲就會全部死亡。
治療長久寒冷的漏瘡,抓活黃鱔五六條丟在地上,用竹針穿過黃鱔,覆蓋在瘡口上,過一會兒就會有像線一樣的蟲子爬出來,繼續覆蓋直到蟲子全部爬出,然後用檳榔和黃連磨成的粉末敷在患處。隔天用乾艾草煮水,加入二三錢白礬清洗,不到一個月就會痊癒。
一洗痔妙方
將曲曲菜、小蟲臥單、馬齒莧、豬牙草、花椒、槐樹枝條、茄子根,以上這些藥材一起煎煮成水,先用熱氣熏蒸,再用藥水清洗患處。之後再用珍珠(煅燒過的一錢)、琥珀(一錢)、冰片(二錢),將它們磨成粉末塗抹在患處。
洗漏痔(魯府田承奉所傳)
將槐樹皮、槐樹子、槐樹花、蘄艾(烘乾)一起煎煮成水,先用熱氣熏蒸,再用藥水清洗乾淨,然後將真紅鉛搓成細條塞入患處,兩三次就能拔除病根。
治療痔瘡腫痛和脫肛,用生的桐子去掉外皮,用果肉搗爛後煎煮成水,先用熱氣熏蒸,待水溫合適後浸泡清洗,最多兩次就能完全痊癒。
熏洗痔漏良方
將枳殼(三兩)、當歸(二兩)、荊芥(二兩)、五倍子(二兩)、黃葵花(二兩)、木賊(一兩)、朴硝(一兩)、甘草(一兩)一起加水煎煮,趁熱用藥氣熏蒸患處,待水溫合適再清洗。對於多年疼痛不止的患者,藥到病除,立即見效。
生肌散
將五倍子(炒至黃色,二兩)、乳香、沒藥、孩兒茶(各一錢)、枯礬(五分)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用管子將藥粉吹入漏瘡內。
熏洗痔漏秘方
用茄子根、蔥、艾草、馬齒莧、五倍子皮、朴硝,再加上花椒這七味藥材一起煎煮成湯,先用藥氣熏蒸,再用藥水清洗,多年的痔漏都能一併消除。
治療漏瘡,用冬瓜瓤燒開水後倒入罐子裡,用來清洗患處,效果很好。
將刺蝟皮(一個,切碎)、艾草(一團拳頭大小)、頭髮(一兩)、黑驢乾燥的糞便(五六枚,用醋浸泡後曬乾三四次),在地上挖一個小坑,將藥材放入,留一個小口點燃,用煙熏肛門,熏到瘡口乾燥為止。
灸痔疾,先用柳枝濃煎湯清洗痔瘡,然後在患處進行艾灸,連續灸三五壯,如果感覺有一股氣進入腸道,這是因為火氣轉入腸道導致腹瀉,先會排出血,然後排出穢物。
洗痔妙方,用地茄子的根煎水清洗患處,洗三次就能痊癒,效果神奇。
上述這些方子,都是外敷貼、熏洗的藥方。
治療漏瘡,從大腸流出惡水,用黑牽牛頭末一分,塞入豬腰子內,用線紮緊,再用青荷葉包裹,用火煨熟後細嚼慢嚥,用溫鹽酒送服。
我認為治療痔瘡的方法,不過是涼血清熱而已。至於治療漏瘡,初期應該涼血燥濕,時間久了就應該收斂孔竅、殺滅蟲子,同時還要兼顧溫散。有人說痔漏屬於火熱,為什麼要用溫澀的藥物?其實要知道,痔瘡只會出血,始終屬於熱證;而漏瘡流膿水,開始是濕熱,後來就會轉為濕寒。這些方子雖然溫散,但同時也兼顧了補養。所以丹溪說,治療漏瘡應該以大補氣血為主。這是有所根據的!我每次治療久治不癒的痔漏,都會先服用千金不換刀圭散來去除風濕之毒,如果沒有痊癒,就再服用後面的方子。
追風補腎十漏大金丹,適合在庚申、甲子、成日、除日配合服用。
將當歸(二兩)、人參(一兩)、生地黃(一兩)、熟地黃(二兩)、天門冬(一兩)、麥門冬(二兩)、破故紙(二兩)、小茴(一兩)、大茴(三兩)、肉蓯蓉(二兩)、山藥(二兩)、白茯苓(二兩)、麝茸(二兩)、大附子(一個)、川烏(一兩)、丁香(五錢)、木香(一兩)、青木香(一兩)、砂仁(一兩)、厚朴(一兩)、青皮(一兩)、陳皮(一兩)、枳殼(二兩)、枳實(三兩)、香附(四兩)、烏藥(一兩)、白芷(二兩)、肉豆蔻(一兩)、天麻(一兩)、杏仁(二兩)、松節(四兩)、硇砂(五錢)、乳香(一兩)、沒藥(一兩)一起製成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