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四 (27)
卷之四 (27)
1. 蟲魚部
咸走血,苦勝血,為攻血要藥。誤吞生者入腹,生子咂血,腸痛瘦黃,以田泥調水飲數杯,必下也。或以牛羊熱血一二杯,同豬脂飲之,亦下。染須藥中,能引藥力倒上至根。
虻蟲,味苦,寒,有毒。入肝經。去足、翅,炒,惡麻黃。攻血遍行經絡,墮胎只在須臾。
青色之入肝,專啖牛馬之血,仲景用以逐血,因其性而取用者也。非氣壯之人,實有畜血者,水蛭、虻蟲,不敢輕與。
䗪蟲,味鹹,寒,有毒。畏皂莢、菖蒲、屋遊。去血積搜剔極周,主折傷補接至妙。煎含而木舌旋消,水服而乳漿立至。
即地鱉蟲,仲景大黃䗪蟲丸,以其有攻堅下血之功也,虛人斟酌用之。
螻蛄,味鹹,寒,無毒。去翅、足、炒。通便而二陰皆利,逐水而十種俱平。貼瘰癧頗效,化骨鯁殊靈。
螻蛄自腰以前,其澀能止二便;自腰以後,其利能通二便。治水甚效,但其性猛,虛人戒之。
蟬殼,味鹹,寒,無毒。入肺、肝、脾三經。沸湯洗淨,去足、翅,曬乾。快痘疹之毒,宣皮膚之風,小兒驚癇夜啼,目疾昏花障翳。
感木土之氣,吸風飲露,其氣清虛,故主療皆風熱之恙。又治音聲不響,及嬰兒夜啼,取其晝鳴夜息之義。
按:痘疹虛寒證禁服。
蠍,味辛,平,有毒。入肝經。善逐肝風,深透筋骨。中風恆收,驚癇亦簡。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蠍屬木,色青,獨入厥陰,為風家要藥。全用者謂之全蠍,但用尾謂之蠍梢,其力尤緊。
按:似中風、及小兒慢脾風,病屬虛者,法咸禁之。
白話文:
蟲魚部
鹹味的藥物能使血液運行,苦味的藥物能制伏血液,所以是攻破血瘀的重要藥物。不小心吞下生的蟲子,蟲子會在腹中生長,吸食血液,造成腸痛、消瘦發黃。可以用田裡的泥土調水喝幾杯,蟲子一定會被排出。也可以用一兩杯熱的牛羊血,加上豬油一起喝,也能排出蟲子。用在染鬍鬚的藥中,能引導藥力向上到達鬚根。
虻蟲,味道苦,性寒,有毒。進入肝經。要去除腳和翅膀,炒過再用。忌與麻黃同用。能使血液在全身經絡運行,墮胎的效果非常快。
青色的虻蟲進入肝經,專門吸食牛馬的血液。張仲景用它來驅逐瘀血,是因為利用了它的這種特性。不是氣血強壯的人,或體內有蓄積瘀血的人,不要輕易使用水蛭和虻蟲。
䗪蟲,味道鹹,性寒,有毒。畏懼皂莢、菖蒲和屋遊。能去除血瘀,深入搜尋剔除,效果非常全面。能治療跌打損傷,接骨的效果很好。將䗪蟲煎湯含在口中,能使木舌病症很快消失;用水煎服,能使產婦的乳汁立刻湧出。
也就是地鱉蟲。張仲景的大黃䗪蟲丸,就是利用它攻堅下血的功效。體虛的人要斟酌使用。
螻蛄,味道鹹,性寒,無毒。要去除翅膀和腳,炒過再用。能通利大小便,去除水腫。外敷可治療瘰癧,治療魚骨卡喉的效果也很好。
螻蛄腰部以上的部分,其收澀之性可以止住大小便;腰部以下的部分,其通利之性可以疏通大小便。治療水腫效果很好,但是藥性猛烈,體虛的人要忌用。
蟬殼,味道鹹,性寒,無毒。進入肺、肝、脾三經。用沸水洗淨,去除腳和翅膀,曬乾。能使痘疹的毒素發散,疏散皮膚的風邪,治療小兒驚癇、夜啼、眼睛昏花有遮擋等病症。
蟬殼感受木土之氣,吸風飲露,它的氣清虛,所以主要治療各種風熱病症。又可以治療聲音嘶啞和嬰兒夜啼,取其白天鳴叫、夜晚休息的含義。
注意:痘疹屬於虛寒證的,禁止服用。
蠍,味道辛,性平,有毒。進入肝經。善於驅逐肝風,深入筋骨。常用于治療中風,也用於治療驚癇。
各種因風而導致的眩暈,都屬於肝木的問題。蠍子屬木,顏色青色,單獨進入厥陰經,是治療風病的重要藥物。整隻用稱為全蠍,只用尾部稱為蠍梢,其藥力更強。
注意:類似中風,以及小兒慢脾風,病屬於虛證的,都要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