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四 (16)
卷之四 (16)
1. 谷部
豆經蒸窨,能辛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止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治血,炒熟又能止汗,亦要藥也。造豆豉法:黑豆一斗,六月間水浸一宿,蒸熟,攤蘆蓆上,微溫,蒿覆五六日後,黃衣遍滿為度,不可太過。取曬,簸淨,水拌得中,築實甕中,桑葉蓋厚三寸,泥固,取出曬半日,又入甕。如是七次,再蒸曝乾。
按:傷寒直中三陰,與傳入陰經者勿用。熱結煩悶,宜下不宜汗,亦忌之。
麥芽,味甘、咸,溫,無毒。入胃經。炒黃去芒,留芽用。熟腐五穀,消導而無停;運行三焦,宣通而不滯。療腹鳴與痰飲,亦催生而墮胎。
古人惟取穬麥為芽,今人多用大麥者,非也。以谷消穀,有類從之義,無推蕩之峻,胃虛停穀食者宜之。然有積化積,無積消腎氣,墮胎。
神麯,味甘、辛,溫,無毒。入胃經。研細炒黃,陳久者良。健脾消穀,食停腹痛無虞;下氣行痰,泄痢胃翻有藉。
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以白麵百斤,青蒿、蒼耳、野蓼各取自然汁六大碗,赤小豆,杏仁泥各三升,以配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騰蛇,用諸汁和麵、豆、杏仁,布包作餅,楮葉包窨,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曝乾收之。
按:脾陰虛胃火盛者勿用,能損胎孕。
穀芽,味甘、苦,溫,無毒。消食與麥芽同等,溫中乃穀芽偏長。
味甘氣和,具生化之性,故為消食健脾,開胃和中之要藥。
酒,味苦、甘、辛,熱,有毒。入肺與胃二經。通血脈而破結,厚腸胃而潤肌;宣心氣以忘憂,助膽經以發怒。善行藥勢,可御風寒。
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消愁;過飲則傷胃耗血,生痰動火。故夫沉湎無度,醉以為常者,輕則致疾,重則身亡。此大禹所以疏儀狄,周公所以著《酒誥》也。燒酒散寒破結,損人尤甚。
醋,味酸,溫,無毒。入肝經。澆紅炭而聞氣,產婦房中常起死;塗癰疽而外治,瘡科方內屢回生。消心腹之疼,癥積盡破;殺魚肉之毒,日用恆宜。
藏器曰:多食損筋骨,損胃,損顏色。
罌粟殼,味酸、澀,溫,無毒,入腎經。水洗去蒂,去頂去穰,醋炒透。止瀉利而收脫肛,澀精氣而固遺泄。劫虛癆之嗽,攝小便之多。
酸收太緊,令人嘔逆,且兜積滯,反成痼疾。若醋製而與參朮同行,可無妨食之害。
按:風寒作嗽,瀉痢新起者勿用。
白話文:
[谷部]
豆豉: 豆子經過蒸煮和悶製發酵後,性味辛散。與蔥同用可以發汗,與鹽同用可以止吐,與酒同用可以治療風症,與薤同用可以治療痢疾,與蒜同用可以治療血症。炒熟後又能止汗,是很重要的藥材。 製作豆豉的方法:用一斗黑豆,在六月時用水浸泡一夜,蒸熟後,攤在蘆蓆上,稍微溫熱時,用蒿草覆蓋五六天,等豆子表面長滿黃色菌絲時,就停止發酵,不要過度發酵。然後取出曬乾,簸去雜質,用水拌勻至適中濕度,放入甕中壓實,用三寸厚的桑葉蓋住,再用泥封好。取出曬半天,再放入甕中。這樣反覆七次,最後蒸過後曬乾。 **注意:**如果傷寒病邪直接侵入三陰經絡,或是由陽經傳入陰經的,就不要使用豆豉。熱邪積聚導致煩躁悶亂的,應該用瀉下的方法,不宜發汗,也不要使用豆豉。
麥芽: 味道甘、鹹,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胃經。炒黃後去除麥芒,只用麥芽。能夠消化腐熟的五穀雜糧,促進消化而不停滯;運行三焦,疏通而不阻塞。可以治療腹鳴和痰飲,也能催生或墮胎。 古人只用穬麥發芽做麥芽,現在大多用大麥,這是錯誤的。用穀物來消化穀物,有同類相助的意義,但沒有峻烈的瀉下作用,適合胃虛消化不良的人。然而,麥芽有積食消積的作用,如果沒有積食卻長期服用,會損傷腎氣,導致墮胎。
神麯: 味道甘、辛,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胃經。研磨成細粉後炒黃,陳放久一點的比較好。能健脾胃,促進消化,消除食積引起的腹痛;能降氣化痰,對於泄瀉、嘔吐等胃部不適有幫助。 在五月初五或六月初六,用一百斤白麵,加上青蒿、蒼耳、野蓼的自然汁各六大碗,再加赤小豆和杏仁泥各三升,配合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騰蛇等概念,用這些藥汁和麵、豆、杏仁一起攪拌均勻,用布包成餅狀,再用楮葉包住進行發酵,就像製作醬黃一樣,等表面長出黃色菌絲後,曬乾收存。 **注意:**脾陰虛,胃火旺盛的人不要使用,會損害胎兒。
穀芽: 味道甘、苦,性溫,沒有毒性。消食的作用和麥芽相似,但溫中作用比麥芽更強。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具有生長化育的特性,所以是消食健脾、開胃和中的重要藥物。
酒: 味道苦、甘、辛,性熱,有毒,歸入肺經和胃經。能疏通血脈、消散瘀結,能增厚腸胃、滋潤肌肉;能宣發心氣、忘卻憂愁,能幫助膽經發揮作用、使人發怒。能引導藥力運行,可以抵禦風寒。 少量飲用可以調和氣血,振奮精神、消除煩惱;過量飲用會損傷腸胃、損耗血液,產生痰液、引發火氣。所以沉迷於酒、經常喝醉的人,輕則生病,重則死亡。這也是大禹疏遠儀狄,周公寫《酒誥》的原因。烈酒散寒、破除瘀結,但對人的損害更為嚴重。
醋: 味道酸,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肝經。將醋澆在燒紅的炭上,聞其氣味,能幫助產婦甦醒;外塗癰疽,在外科方劑中常常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能消除心腹疼痛,化解腫塊積聚;能殺魚肉毒素,日常使用很適宜。 張藏器說:過多食用醋會損傷筋骨、損傷腸胃、損害容貌。
罌粟殼: 味道酸、澀,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腎經。用水洗淨後去除蒂、頂和內膜,用醋炒透。能止瀉、治療脫肛,能收斂精氣、固澀遺精。能治療虛勞咳嗽,控制小便頻多。 由於酸澀的收斂性太強,會令人嘔吐,並且會使積滯停留在體內,反而形成頑固性疾病。如果用醋製過,並且與人參、白朮等藥材一同使用,就可以避免它的害處。 **注意:**如果是風寒引起的咳嗽,或者新發的泄瀉、痢疾,就不要使用罌粟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