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痹
行痹,痛痹,著痹
《內經》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痹者,閉也。風寒濕三氣雜合,則壅閉經絡、血氣不行,則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風者,善行而數變,故為行痹,行而不定,凡走注歷節疼痛之類,俗名流火是也。寒氣勝者為痛痹;寒氣凝結,陽氣不行,故痛楚甚異,俗名痛風是也。
濕氣勝者為著痹。肢體重著不移,或為疼痛,成為不仁。濕從土化,病多發於肌肉,俗名麻木是也。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凡風寒濕所為行痹、痛痹、著痹,又以所遇之時,所客之處,而命其名。
白話文:
《內經》提到,風、寒、濕三種氣候條件混雜,共同作用於人體,便會形成痹症。「痹」字在這裡有阻塞的意思,指的是風、寒、濕三氣混合作用於人體後,導致經絡和血液運輸受阻,從而產生了這種病症。
風氣佔主導的叫做「行痹」,因為風性善於移動且變化莫測,所以行痹表現為遊走不定的疼痛,常見如四肢關節的遊走性疼痛,俗稱為「流火」。
寒氣佔主導的叫做「痛痹」,寒氣凝結,使陽氣不能正常運行,因此疼痛特別劇烈,常見如「痛風」。
濕氣佔主導的叫做「著痹」,造成身體沈重不適,或者出現疼痛,甚至麻木的現象。濕氣從土中生發,常導致肌肉方面的問題,俗稱「麻木」。
冬季遇到濕氣會形成「骨痹」,春季則會形成「筋痹」,夏季則會引起「脈痹」,秋季則會導致「皮痹」。所有由風、寒、濕引起的行痹、痛痹、著痹,也會根據接觸的季節和部位來命名。
非行痹、痛痹、著痹之外,別有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也。
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肺;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也。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時者,氣主之時,五臟各有所應也。病久不去,而後感於邪氣必更深,故內舍其合而入於臟。
肺痹者,煩滿喘而嘔;肺在上焦,其脈循胃口,故為煩滿喘而嘔也。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厥氣上則恐。心合脈而痹氣居之,故脈不通。心脈起於心中,其支者上挾咽,其直者卻上肺,故其病如此。厥氣,陰氣也。心火衰則邪乘之,故神怯而恐。
白話文:
除了行痹、痛痹、著痹之外,還有骨痹、筋痹、脈痹、肌痹、皮痹。
骨痹久治不愈,再次受到外邪侵襲,就會深入腎臟。筋痹久治不愈,再次受到外邪侵襲,就會深入肝臟。脈痹久治不愈,再次受到外邪侵襲,就會深入心臟;肌痹久治不愈,再次受到外邪侵襲,就會深入脾臟;皮痹久治不愈,再次受到外邪侵襲,就會深入肺臟;這些都是因為在特定時間段內,五臟分別受到風寒濕的侵襲所致。邪入而居之,指的是外邪侵入五臟並停留其中。時者,指的是氣主宰的時間,五臟分別對應不同的時間。疾病長期不治,再次受到外邪侵襲就會更加嚴重,因此外邪會深入五臟。
肺痹患者會感到胸悶、喘息、嘔吐;肺位於上焦,其經脈循行於胃部,所以會出現胸悶、喘息、嘔吐等症狀。心痹患者會感到脈搏不通暢,煩躁不安,心下鼓脹,上氣喘息,咽喉乾燥,容易打嗝,厥氣上涌則感到恐懼。心臟與脈搏相連,痹氣停留在脈搏,所以脈搏不通暢。心脈起源於心臟,其分支向上連接咽喉,其直行部分向上通往肺臟,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厥氣,指的是陰氣。心火衰弱,就會被外邪乘虛而入,因此患者會感到精神萎靡,害怕恐懼。
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肝藏魂,肝氣痹則魂不安,故夜臥則驚。肝脈下者過陰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故為病如此。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腎者胃之關,腎氣痹則陰邪乘胃,故善脹。尻以代踵,足攣不能伸也,脊以代頭,身僂不能直也,腎脈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貫脊屬腎。故為是病。
脾痹者,四肢解惰,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脾主四支,故為懈惰。其脈屬脾絡胃,上鬲挾咽,氣痹不行,故發咳嘔汁,甚則上焦痞隔,為大塞不通也。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腸者兼大小腸而言,腸間病痹,則下焦之氣不化,故雖數飲,而小便不得出。
白話文:
肝臟阻塞的人,晚上睡覺會驚醒,愛喝水,頻繁小便,胸口悶悶的,像是心裡堵著東西。肝臟藏魂,肝氣阻塞,魂魄不安定,所以晚上睡覺會驚醒。肝經從陰部往下走,經過小腹,往上沿著喉嚨後方,進入頭頂,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腎臟阻塞的人,容易腹脹,屁股像腳後跟一樣,脊背像頭一樣。腎臟是胃的關口,腎氣阻塞,陰邪入侵胃部,所以容易腹脹。屁股像腳後跟一樣,是因為腳抽筋伸不直;脊背像頭一樣,是因為身體彎曲無法挺直。腎經從腳跟進入,往上走大腿內側,經過膝蓋內側,貫穿脊柱連接到腎臟,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
脾臟阻塞的人,四肢無力,咳嗽,嘔吐唾液,胸口堵塞。脾臟主四肢,所以會無力。脾經連接到胃,往上走到咽喉,氣機阻塞不通,所以會咳嗽嘔吐唾液,嚴重的話,上焦會堵塞,導致胸口悶塞。
腸道阻塞的人,經常喝水卻排不出來,呼吸急促,時常腹瀉。腸道包含大腸和小腸,腸道阻塞,下焦的氣機不能運化,所以雖然經常喝水,卻無法排尿。
小便不出,則本末俱病,故與中氣喘爭,蓋其清濁不分,故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胞者,膀胱之脬也,膀胱氣閉,故按之內痛,水閉則畜而為熱,故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也。膀胱之脈,從巔入絡腦,故上為清涕。
愚按:《內經》論痹,四時之令,皆能為邪,五臟之氣,各能受病,六氣之中,風寒濕居其半,即其曰雜至,曰合,則知非偏受一氣可以致痹。又曰:風勝為行痹,寒勝為痛痹,濕勝為著痹。即其下一勝字,則知但分邪有輕重,未嘗非三氣雜合為病也。皮肉筋骨脈各有五臟之合,初病在外,久而不去,則各因其合而內舍於藏。
白話文:
小便排不出來,就會導致全身病變,所以會和中氣虛弱、呼吸困難同時發生。這是因為身體的清濁之氣無法正常分離,所以容易出現腹瀉。胞痹指的是少腹膀胱部位按壓時內痛,好像用熱水澆灌一樣,排尿困難,同時還會出現鼻涕清稀的症狀。胞指的是膀胱,膀胱氣機閉塞,所以按壓會內痛,水分積蓄就會導致熱症,因此用熱水澆灌時,排尿會更加困難。膀胱的經脈,從頭頂連接到大腦,所以才會出現鼻涕清稀的症狀。
我認為,《內經》中所說的痹症,四季的氣候變化都能導致病邪入侵,五臟的氣機也都可能受到影響。六氣之中,風寒濕佔了一半,而且經常是混合在一起出現,這就說明單一的氣邪並不能導致痹症。書中又說,風盛則為行痹,寒盛則為痛痹,濕盛則為著痹。這裡強調的是不同氣邪的輕重程度,並不是說三氣不混合在一起就能致病。皮肉筋骨脈都與五臟相連,病症最初發生在體表,如果長期不治,就會根據相應的臟器關係,侵入到內臟。
在外者祛之猶易,入臟者攻之實難;治外者散邪為亟,治臟者養正為先。治行痹者微風為主,禦寒利濕,仍不可廢,大抵參以補血之劑,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也。治痛痹者,散寒為主,疏風燥濕,仍不可缺,大抵參以補火之劑,非大辛大溫,不能釋其凝寒之害也。治著痹者,利濕為主,祛風解寒,亦不可缺,大抵參以補脾補氣之劑,蓋土強可能勝濕,而氣足自無頑麻也。提其大綱,約略如此,分條治法,別列於下。
筋痹,即風痹也。遊行不定,上下左右,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聚於關節,或赤或腫,筋脈弛縱,古稱走注,今名流火。防風湯主之,如意通聖散、桂心散、沒藥散、虎骨丸、十生丹、一粒金丹、乳香應痛丸。脈痹,即熱痹也。臟腑移熱,復遇外邪,客搏經絡,留而不行,故𤸷痹;肌肉熱極,唇口反裂,皮膚變色,升麻湯主之。肌痹,即著痹,濕痹也。
白話文:
外在的病邪比較容易驅除,侵入臟腑的病邪則難以攻克。治療外在病邪要以散邪為主,治療臟腑病邪要以養正為先。治療行痹,要以祛風為主,同時還要禦寒利濕,並輔以補血藥物,因為治風要先治血,血行通暢,風邪自然消散。治療痛痹,要以散寒為主,同時還要疏風燥濕,並輔以補火藥物,因為只有辛溫之劑才能化解凝寒的傷害。治療著痹,要以利濕為主,同時還要祛風解寒,並輔以補脾補氣藥物,因為脾土強健才能勝濕,氣血充盈才能消除頑麻。總體來說,治療風寒濕痹,主要就是以上幾點,下面將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筋痹,也就是風痹,症狀表現為遊走不定,上下左右移動,隨著邪氣與血氣相搏,聚積在關節處,或紅或腫,筋脈鬆弛,古稱走注,今稱流火。治療可用防風湯,以及如意通聖散、桂心散、沒藥散、虎骨丸、十生丹、一粒金丹、乳香應痛丸等藥物。脈痹,也就是熱痹,是由臟腑內熱外感邪氣所致,邪氣阻滯經絡,停留不去,導致脈絡痺阻;肌肉熱極,唇口裂開,皮膚變色,可用升麻湯治療。肌痹,也就是著痹,也稱為濕痹,主要由濕邪所致。
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今名麻木。神效黃耆湯主之。皮痹者,邪在皮毛,癮疹風瘡。搔之不痛,宜疏風養血。骨痹,即寒痹、痛痹也,痛苦切心,四肢攣急,關節浮腫,五積散主之。腸痹者,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麥門冬。胞痹者,腎著湯、腎瀝湯。
五臟痹,五痹湯。肝痹加棗仁、柴胡;心痹加遠志、茯神、麥門冬、犀角;脾痹加厚朴、枳實、砂仁、神麯;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黃;腎痹加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耆、萆薢。
白話文:
留下來但沒有移動,出汗很多,四肢疲倦虛弱,皮膚感覺遲鈍,精神混亂不清醒,現在被稱為麻木。使用「神效黃耆湯」治療。皮膚麻痹的人,是因為病邪侵入了皮毛,出現類似癩疹和風溼性皮炎等症狀。抓撓時不會感到疼痛,應該用疏通風氣和滋補血液的方法治療。骨頭麻痹,也就是寒痹或痛痹,會有劇烈的疼痛感,四肢僵硬痠痛,關節浮腫,可以使用「五積散」治療。腸道麻痹的人,可以用「五苓散」加上桑皮、木通、麥門冬。子宮麻痹的人,可以使用「腎著湯」、「腎瀝湯」。
如果五個內髒都受到影響,可以使用「五痹湯」治療。如果是肝臟受損,可以在藥方裡加入棗仁和柴胡;如果是心臟受損,在藥方裡加入遠志、茯神、麥門冬和犀角;如果是脾胃受損,在藥方裡加入厚朴、枳實、砂仁和神曲;如果是肺部受損,在藥方裡加入半夏、紫菀、杏仁和麻黃;如果是腎臟受損,在藥方裡加入獨活、官桂、杜仲、牛膝、黃芪和萆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