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九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7)

1. 脈候

脈出魚際,為逆氣喘息。咳而脈虛,必苦冒。浮直而濡者易治。喘而氣逆,脈數有熱,不得臥,難治。上氣喘嗽,面腫肩息,脈浮大者死。久嗽脈弱者生,實大數者死。上氣喘嗽低昂,脈滑,手足溫者生;脈澀四肢寒者死。咳而脫形,身熱脈小,堅急以疾為逆,不過十五日死。

咳嗽羸瘦,脈形堅大者死。咳嗽,脈沉急者死。浮直者生。浮軟者生,小沉伏匿者死。咳而嘔,腹滿泄瀉,弦急欲絕者死。

白話文:

脈搏在魚際部位出現,表示逆氣喘息。咳嗽伴隨脈搏虛弱,必定會感到苦悶。脈搏浮而直且濡弱的容易治癒。喘息伴隨氣逆,脈搏數而有熱,無法平躺,難以治癒。上氣喘咳,面部腫脹,呼吸困難,脈搏浮大者會死亡。久咳伴隨脈搏虛弱者會存活,脈搏實大而數者會死亡。上氣喘咳,頭低腳高,脈搏滑利,手腳溫暖者會存活;脈搏澀滯,四肢冰冷者會死亡。咳嗽伴隨形體消瘦,身體發熱,脈搏微小,堅硬急促,且病情迅速惡化,不超過十五日就會死亡。

咳嗽伴隨體瘦,脈搏堅硬而大者會死亡。咳嗽伴隨脈搏沉而急者會死亡。脈搏浮而直者會存活。脈搏浮而軟者會存活,脈搏微小而沉伏隱匿者會死亡。咳嗽伴隨嘔吐,腹部飽滿,腹瀉,脈搏弦急欲絕者會死亡。

2. 醫案

文學金伯含,咳而上氣,凡清火潤肺化痰理氣之劑,幾無遺用,而病不少衰。余診其腎脈大而軟,此氣虛火不歸元。用人參三錢,煎湯送八味丸五錢,一服而減。後於補中益氣湯加桂一錢、附子八分,凡五十劑,及八味丸二斤而瘥。

太學史明麟,經年咳嗽,更醫數十人,藥不絕口,而病反增劇,自謂必成虛癆。余曰:不然。脈不數不虛,惟右寸浮大而滑,是風痰未解,必多服酸收,故久而彌甚。用麻黃、杏仁、半夏、前胡、桔梗、甘草、橘紅、蘇子。五劑知,十劑已。

白話文:

文學金伯含咳嗽上氣,各種清熱潤肺、化痰理氣的藥物都用過了,但病情依然沒有好轉。我診斷他的腎脈浮大而軟,這是氣虛火不歸元。用人參三錢,煎湯送八味丸五錢,服下一劑病情就減輕了。之後我在補中益氣湯中加入桂枝一錢、附子八分,共服用五十劑,加上八味丸兩斤,病就好了。

太學史明麟咳嗽多年,看過很多醫生,藥也沒斷過,但病情反而越來越嚴重,他自己也認為自己要變成虛癆了。我說不是這樣的。他的脈象不快,也不虛,只是右寸脈浮大而滑,這是風痰未解,他一定吃了很多收斂性的藥物,所以才越治越重。我用麻黃、杏仁、半夏、前胡、桔梗、甘草、橘紅、蘇子。五劑見效,十劑就痊癒了。

張遠公三年久嗽,服藥無功,委命待盡,一日以他事造予居,自謂必不可治,姑乞診之。余曰:飢時胸中痛否?遠公曰:大痛。視其上唇白點如糟者十餘處,此蟲齧其肺,用百部膏一味,加烏梅、檳榔與服,不十日而痛若失,咳頓止矣。令其家人從淨桶中覓之,有寸白蟲四十餘條,自此不復發。

麻黃,小柴胡湯,升麻湯,烏梅丸,黃芩半夏生薑湯,赤石脂禹餘糧湯,麻黃附子細辛湯,茯苓甘草湯,桂枝,黃連解毒湯,白虎湯,小青龍湯,以上並見傷寒。

白話文:

張遠公咳嗽了三年,吃了很多藥都沒效,已經絕望了,打算等死。有一天,他因其他事來到我住的地方,自認為病無可治,只是隨便來讓我診斷一下。我問他:「你餓的時候,胸中會痛嗎?」張遠公回答:「非常痛。」我觀察到他上嘴唇有十多個像米糠一樣的白色斑點,這說明有蟲子在啃噬他的肺。我用百部膏單味藥,再加入烏梅和檳榔,讓他服用。不到十天,他的胸痛就消失了,咳嗽也突然停止。我讓他的家人從便桶裡尋找,找到了四十多條長約一寸的白色蟲子,從此以後他的咳嗽就再也沒有復發了。

[麻黃]、[小柴胡湯]、[升麻湯]、[烏梅丸]、[黃芩半夏生薑湯]、[赤石脂禹餘糧湯]、[麻黃附子細辛湯]、[茯苓甘草湯]、[桂枝]、[黃連解毒湯]、[白虎湯]、[小青龍湯],這些藥方都記載在傷寒論中。

大棗,見痰飲。

異功散,四物湯,補中益氣湯,見虛癆。

金沸草散,治肺感寒邪,鼻塞聲重,咳嗽。

旋覆花(去梗),麻黃(去節),前胡(去蘆,各七分),荊芥穗(一錢),甘草(炒),半夏(湯泡七次),赤芍藥(各五錢)

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溫服。

白話文:

如果出現痰飲,可以考慮用大棗。若出現虛癆,可以用異功散、四物湯、補中益氣湯。金沸草散則可以治療肺部受寒邪侵襲,導致鼻塞聲音沉重、咳嗽。

配方:旋覆花(去梗)、麻黃(去節)、前胡(去蘆,各七分)、荊芥穗(一錢)、甘草(炒)、半夏(湯泡七次)、赤芍藥(各五錢)

將以上藥材與水一鍾半、生薑三片、棗一枚一同煎煮,煮至八分即可,溫服。

加減麻黃湯,治感寒咳。

麻黃(去節,二錢),杏仁,半夏(薑製,各一錢),桂枝,甘草(炙),紫蘇葉(各五分),橘紅(一錢)

水二鍾,姜四片,煎一鍾服。

射干麻黃湯

射干,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大棗(七枚)

白話文:

加減麻黃湯用來治療寒咳,方劑包括麻黃(去節,二錢)、杏仁、半夏(薑製,各一錢)、桂枝、甘草(炙)、紫蘇葉(各五分)、橘紅(一錢),用兩碗水,四片生薑,煎成一碗服用。

射干麻黃湯則包括射干、細辛、紫菀、款冬花(各三兩)、麻黃、生薑(各四兩)、五味子、半夏(各半升)、大棗(七枚)。

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麻黃附子細辛湯,治腎臟發咳,腰背引痛。

麻黃,細辛(各二錢),附子(一錢)

水一鍾,煎七分服。

四七湯,治七情氣鬱,上逆為咳。

半夏(湯泡五次,二錢),茯苓(去皮,一錢五分),紫蘇(淨葉,八分),厚朴(薑製,一錢)

水二鍾,生薑七片,紅棗二枚,煎一鍾服。

大菟絲子丸,治腎虛,上逆咳嗽。

白話文:

取一斗二升的水,先煮麻黃兩沸,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麻黃附子細辛湯主治腎臟發咳,腰背引痛。

麻黃、細辛各二錢,附子一錢,水一鍾,煎至七分服。四七湯主治七情氣鬱,上逆為咳。

半夏(湯泡五次,二錢)、茯苓(去皮,一錢五分)、紫蘇(淨葉,八分)、厚朴(薑製,一錢),水二鍾,生薑七片,紅棗二枚,煎一鍾服。大菟絲子丸主治腎虛,上逆咳嗽。

菟絲子(洗淨,酒浸),澤瀉,鹿茸(去毛,酥炙),石龍芮(去尖),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一兩),石斛(去根),熟地,白茯苓(去皮),巴戟(去心),牛膝(酒浸一宿,焙乾),肉蓯蓉(酒浸,切焙),山茱萸(去核),續斷,茴香(炒),防風(去蘆),杜仲(去粗皮,炒去絲),補骨脂(去毛,酒炒),蓽澄茄,沉香(各三兩),覆盆子(去枝葉、萼),桑螵蛸(酒浸、炒),五味子,芎藭(各半兩)

白話文:

將菟絲子洗淨後浸泡在酒中,澤瀉、鹿茸去毛並用酥油炙烤,石龍芮去掉尖端,肉桂去除粗皮,附子炮製後去皮,取一兩;石斛去根,熟地、白茯苓去皮,巴戟去心,牛膝浸泡在酒中一夜後烘乾,肉蓯蓉浸泡在酒中切片烘乾,山茱萸去核,續斷、茴香炒製,防風去蘆,杜仲去除粗皮並炒去絲,補骨脂去毛用酒炒,蓽澄茄、沉香各取三兩,覆盆子去除枝葉和萼片,桑螵蛸浸泡在酒中炒製,五味子、芎藭各取半兩。

上為末,酒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安腎丸,治腎虛,咳逆煩冤。

肉桂(去粗皮,勿見火),烏頭(炮去皮,各一斤),桃仁(麩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藥,茯苓(去皮),肉蓯蓉(酒浸,去甲),石斛(去根,炙),萆薢,白朮(炒),補骨脂(各三斤)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安腎丸

組成:

  • 肉桂(去粗皮,勿見火):一斤
  • 烏頭(炮去皮):一斤
  • 桃仁(麩炒):三斤
  • 白蒺藜(炒,去刺):三斤
  • 巴戟(去心):三斤
  • 山藥:三斤
  • 茯苓(去皮):三斤
  • 肉蓯蓉(酒浸,去甲):三斤
  • 石斛(去根,炙):三斤
  • 萆薢:三斤
  • 白朮(炒):三斤
  • 補骨脂:三斤

製法:

  1.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
  2. 以蜜做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

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淡鹽湯送服。

主治:

腎虛,咳嗽逆上,煩悶心慌。

越婢加半夏湯,治肺脹喘嗽,鼻扇肩抬。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大棗(十五枚),甘草(一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朮酒,感濕咳嗽,身體重痛。

白朮(三兩,泔浸一宿,土蒸切片,慢火炒黃用)

酒二鍾,煎八分服

觀音應夢散,定嗽止喘。

人參(一錢),胡桃(二枚,去殼留衣)

白話文:

越婢加半夏湯主要用於治療肺脹喘咳、鼻扇肩抬的症状。方劑由麻黃、石膏、大棗、甘草、半夏、生薑組成,水煎服。白朮酒則是用來治療感濕咳嗽、身體重痛的。方劑以白朮為主要藥材,以酒煎服。觀音應夢散是用來治療咳嗽喘息,方劑以人參、胡桃為主要藥材。

水一鍾,姜五片,棗二枚,臨臥煎服。

清音丸

桔梗,訶子(各一兩),甘草(五錢),硼砂,青黛(各三錢),冰片(三分)

上蜜丸,龍眼大,每服一丸,噙化。

保和湯,治久嗽成癆。

知母(鹽水炒),貝母(去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款冬花(各一錢),天花粉,薏苡仁(砂),杏仁(去皮尖,各五分),五味子(十二粒),馬兜鈴,紫菀,桔梗,百合,阿膠(蛤粉炒),當歸,百部(各六分),甘草(炙),紫蘇,薄荷(各四分)

白話文:

準備一杯水,加入五片薑和兩顆紅棗,睡前煎好喝下。

清音丸是由桔梗、訶子、甘草、硼砂、青黛、冰片製成,蜜丸,大小如龍眼,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保和湯可以治療久咳成癆,由知母、貝母、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天花粉、薏苡仁、杏仁、五味子、馬兜鈴、紫菀、桔梗、百合、阿膠、當歸、百部、甘草、紫蘇、薄荷等藥材組成。

水二鍾,姜三片,煎七分,入飴糖一匙,食後服。吐血加炒蒲黃、生地黃、小薊。痰多加橘紅、茯苓、瓜蔞仁。喘去紫蘇、薄荷,加蘇子、桑皮、陳皮。

本事鱉甲丸,治虛癆咳嗽,耳鳴眼花,此方服者必效,毋忽!

五味子(二十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十兩)

白話文:

取水兩碗,薑三片,煎煮至剩下七分,加入飴糖一匙,飯後服用。若有吐血症狀,再加炒蒲黃、生地黃、小薊。若有痰多症狀,再加橘紅、茯苓、瓜蔞仁。若有喘息症狀,去除紫蘇、薄荷,再加蘇子、桑皮、陳皮。此方為鱉甲丸,專治虛勞咳嗽、耳鳴眼花,服用必見效,不可輕忽!

藥材:五味子二十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十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食前鹽湯下四錢,婦人醋湯下。

寧肺湯,治營衛俱虛,發熱自汗,喘嗽。

人參,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阿膠(蛤粉炒,一錢半)

水二鍾,生薑五片,煎一鍾,食後服。

治嗽補虛方

胡桃肉(四兩,去皮,另研),杏仁(四兩,去皮尖,研),乾山藥(四兩,研細),牛骨(一副,取髓),白蜜(八兩)

白話文:

上藥製成蜜丸,丸如梧桐子般大小,空腹飯前用鹽湯送服四錢,婦女則用醋湯送服。寧肺湯主治氣血兩虛,發熱自汗,咳嗽喘息。方劑包括人參、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阿膠(蛤粉炒,一錢半)。取水二鍾,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一鍾,飯後服用。治嗽補虛方,以胡桃肉(四兩,去皮,另研)、杏仁(四兩,去皮尖,研)、乾山藥(四兩,研細)、牛骨(一副,取髓)、白蜜(八兩)製成。

上將牛骨髓、白蜜砂鍋內熬沸,以絹帛濾去渣,盛在磁瓶內,將山藥、杏仁、胡桃三味入瓶攪勻,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一日一夜,每日早晨白湯化一匙服。

紫金散,治久嗽,日夜不得眠。

天南星(去皮臍),白礬,甘草(各五錢),烏梅(淨肉,二兩)

上為粗散,用慢火於銀石器內炒令紫色,放冷,研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時身體入被內,用齏汁七分,溫湯三分,暖令稍熱,調前藥末服之,嚥下,便仰臥低枕,想藥入於肺中。須臾得睡,其嗽立止。

白話文:

將牛骨髓和白蜜放進砂鍋裡熬煮沸騰,用絹布濾掉渣滓,裝進瓷瓶裡。再把山藥、杏仁、核桃三種藥材加入瓶中攪拌均勻,用紙封住瓶口,以大火煮一天一夜。每天早上空腹服用一匙藥汁。

此方名為紫金散,用來治療久咳、日夜難眠。

將天南星(去除皮和臍部)、白礬、甘草(各五錢)和烏梅(取淨肉,二兩)混合在一起,做成粗粉。用慢火在銀石器皿中炒至紫色,放涼後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睡前身體躺進被窩裡,用齏汁七分、溫水三分調和藥粉,稍微加熱,服下後仰臥低枕,想像藥物進入肺部。不一會兒就能入睡,咳嗽也會立刻止住。

救急方

杏仁(三升,去皮尖及雙仁者,炒研如泥),白蜜(一斤),牛酥(二升)

上將杏仁於磁盤中,用水研取汁五升,淨磨銅鐺,勿令脂垢,先傾三升汁於鐺中,刻木記其深淺,又傾汁二升,以緩火煎,減至於所記處,即納蜜酥等煎,還至木記處,貯於不津磁器中,每日三度,暖酒服一大匙,和粥服亦可。一匕唾色變白,二匕唾稀,三匕咳斷。

熏方,風寒久嗽,非此不除。

天南星,款冬花,鵝管石,佛耳草,雄黃

等分為末,拌艾,以姜一厚片,置舌上,次於艾上燒之,須令煙入喉中為妙。

白話文:

救急方

藥材:

  • 杏仁(三升,去除皮尖及雙仁,炒至研磨成泥狀),白蜜(一斤),牛酥(二升)

製作方法:

  1. 將杏仁置於磁盤中,用水研磨取汁五升。
  2. 清洗磨銅鐺,避免油脂污垢,先倒入三升杏仁汁於銅鐺中,用木刻記下汁液高度。
  3. 再倒入二升杏仁汁,以緩火煎煮,直至汁液減少至刻記高度。
  4. 加入蜂蜜和牛酥,繼續煎煮至木刻高度,然後儲存於無釉磁器中。

服用方法:

每日服用三次,每次用溫酒送服一大匙,或與粥同服亦可。

療效:

  • 服用一匕(約一茶匙)後,唾液顏色轉白。
  • 服用二匕後,唾液稀薄。
  • 服用三匕後,咳嗽停止。

熏方

適用症狀:

風寒久嗽,非此方不可除。

藥材:

  • 天南星,款冬花,鵝管石,佛耳草,雄黃

以上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與艾草混合。

使用方法:

  1. 取一厚片生薑,置於舌頭上。
  2. 在薑片上放適量艾草粉末,點燃。
  3. 煙霧須順著喉嚨吸入,效果最佳。

人參清肺湯,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

桑白皮(去粗皮),杏仁(去皮尖,麩炒),地骨皮,人參(去蘆),阿膠(麩炒),烏梅(去核),炙甘草,知母,罌粟殼(去蒂,蜜拌炙,各一錢)

水二鍾,棗一枚,煎一鍾,臨臥服。

通聲煎,治咳嗽氣足,悶滿失音。

杏仁(一升,去皮尖及雙仁者,炒,另研如泥),五味子,木通,菖蒲,人參,桂心,款冬花,細辛,竹茹,酥(以上各三兩),生薑汁,白蜜(各一升),棗肉(二斤)

水五升,微火煎七沸,去渣,內酥、蜜、薑汁、棗肉,再煎令稠,每服一匙,噙化。

白話文:

人參清肺湯主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急。方劑包括桑白皮、杏仁、地骨皮、人參、阿膠、烏梅、炙甘草、知母、罌粟殼等,水煎服。通聲煎則用於咳嗽氣足、悶滿失音,以杏仁、五味子、木通、菖蒲、人參、桂心、款冬花、細辛、竹茹、酥、生薑汁、白蜜、棗肉等煎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