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四 (9)
卷之四 (9)
1. 木部
橡斗子,味苦,溫,無毒。入脾、胃二經。固精頗效,止痢稱奇。
按:新痢起濕熱甚者忌服。
木鱉子,味甘,溫,有毒。散血熱,除癰毒,止腰痛,生肌肉。
有毒之品,但宜外用,勿輕內服。番木鱉形較小而色白味苦,主咽喉痹痛;氣血虛,腸胃滑者,大戒。
水楊葉,味苦,平,無毒。止久痢而多功,浴痘瘡而起發。
生於涯溪之旁,得水土之氣偏多,能散濕熱,故久痢需之。痘瘡頂陷,漿滯不行,或風寒所阻者,宜水楊枝葉,無葉用嫩枝五斤,流水一釜,煎湯溫浴。如冷,添湯,良久照見累起有暈絲者,漿行也。如不滿,再浴之。虛者只洗頭面手足,屢浴不起者,死。初出及癢塌者,皆不可浴,若內服助氣血藥,其效更速。
此方有燮理之妙,蓋黃鐘一動,而蟄蟲啟戶;東風一吹,而堅冰解腹之義也。
柞木皮,味苦,平,無毒。催生聖藥,黃疸奇方。
下行利竅,故黃疸與產家用之。
棕櫚皮,味苦、澀,平,無毒。吐血、鼻紅、腸毒病,十全奇效;崩中、帶下、赤白痢,一匕神功。
性澀,故止血有功,然惟血去已多,滑而不止者宜之;若早服恐停瘀為害,火炒煙盡存性,窨地上出火毒。
川槿皮,味苦,平,無毒。止腸風與久痢,擦頑癬及蟲瘡。
肉厚而色紅者真,不宜多服。
皂莢,味辛、咸,溫,有小毒。入肺、肝、胃三經。柏子為使,惡麥門冬,畏人參、苦參。刮去粗皮及弦與子,酥炙用。開竅通關,宣壅導滯,搜風逐痰,辟邪殺鬼。
性極尖利,無關不開,無堅不破,中風傷寒門,賴為濟急之神丹。若類中風由於陰虛者禁之,孕婦亦禁。
子:去皮,水浸軟,煮糖漬食之,治大腸虛閉,瘰癧惡瘡。
刺:功用與皂莢同,第其銳利能直達瘡所,為癰疽、妒乳、疔腫未潰之神藥。米醋熬嫩刺,塗癬有效。癰疽已潰者勿服,孕婦亦忌。
訶黎勒,味苦,溫,無毒。入肺、大腸二經。蒸,去核,焙。固腸而泄痢咸安,斂肺而喘嗽俱止。利咽喉而通津液,下食積而除脹滿。
按:其主用,皆溫澀收斂之功,若肺有實熱,瀉痢因濕熱,氣喘因火沖,法咸忌之。
楝實,味苦,寒,有毒。入脾、肺二經。殺三蟲,利小便。
根微寒,殺諸蟲,通大便。
大寒極苦,止宜於殺蟲,若脾胃虛寒者大忌。
樗白皮,味苦、澀,寒,有小毒。東引者良,醋炙之。澀血止瀉痢,殺蟲收產腸。
苦寒之性,虛寒者禁用,腎家真陰虛者亦忌之,以其徒燥耳。止入丸用,不入湯煎。
椿白皮主用相仿,力稍遜之。
郁李仁,味酸,平,無毒。入脾、大腸二經。湯浸去皮,研如膏。潤達幽門,而關格有轉輸之妙;宣通水腑,而腫脹無壅遏之嗟。
性專降下,善導大腸燥結,利周身水氣。然下後令人津液虧損,燥結愈甚,乃治標救急之藥,津液不足者,慎勿輕服。
白話文:
橡斗子:味道苦,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脾經和胃經。有很好的固精效果,止痢的效果也非常好。
注意事項:如果是新發的痢疾,且濕熱症狀很嚴重的人,忌用此藥。
木鱉子:味道甘甜,性溫,有毒。可以散血熱,消除癰瘡腫毒,止腰痛,促進肌肉生長。
因為有毒,所以只適合外用,不要輕易內服。番木鱉形狀比較小,顏色是白色,味道苦,主要治療咽喉腫痛;氣血虛弱,腸胃滑瀉的人,絕對不能使用。
水楊葉:味道苦,性平,沒有毒性。能有效止久痢,用來洗痘瘡可以幫助痘瘡發出來。
它生長在溪水旁邊,得到水土之氣較多,能散濕熱,所以久痢需要用到它。痘瘡頂部凹陷,漿液滯留不通,或者被風寒阻礙時,可以用水楊樹枝葉,如果沒有葉子,就用嫩枝五斤,加一釜流水煎湯,溫水沐浴。水冷了,再加些熱水,泡久一點,看到痘瘡周圍出現暈絲,就表示漿液開始運行了。如果沒有完全出來,可以再洗一次。身體虛弱的人只洗頭面手足就好。如果多次沐浴都沒反應,表示病人已經不行了。剛長出痘痘和痘瘡潰爛時,都不能用此方沐浴。如果內服一些補氣血的藥,效果會更好。
這個方子有調和陰陽的妙處,就像黃鐘敲響,蟄伏的蟲子就開始活動;東風吹來,堅硬的冰塊就融化一樣。
柞木皮:味道苦,性平,沒有毒性。是催生的聖藥,也是治療黃疸的奇方。
它可以向下疏通,所以黃疸和產婦會使用它。
棕櫚皮:味道苦澀,性平,沒有毒性。對於吐血、流鼻血、腸道疾病,效果非常好;對於婦女崩漏、帶下、赤白痢,一小勺就能有神奇的效果。
它性澀,所以止血效果好,但只適合出血量很大,滑脫不止的時候使用;如果過早服用,恐怕會導致瘀血停滯。用火炒到冒煙,然後放在地上,可以去除火毒。
川槿皮:味道苦,性平,沒有毒性。能止腸風和久痢,也能擦頑固的癬和蟲瘡。
肉厚且顏色紅的才是真品,不宜多服。
皂莢:味道辛鹹,性溫,有小毒。歸入肺經、肝經和胃經。用柏子作為輔助藥,不宜與麥門冬同用,畏懼人參和苦參。要刮去粗皮和筋與種子,用酥油炙烤後使用。可以開竅通關,疏通壅塞,導滯,搜風祛痰,辟邪殺鬼。
藥性非常尖銳,沒有關竅不能打開,沒有堅硬的東西不能破開,對於中風傷寒等急症,是救急的良藥。但如果是陰虛導致的類中風,則不能用,孕婦也不能用。
皂莢的種子:去皮後,用水浸泡變軟,加糖煮著吃,可以治療大腸虛弱引起的便秘和瘰癧惡瘡。
皂莢的刺:功效和皂莢相同,但它更加銳利,能直接到達瘡腫部位,是治療癰疽、妒乳、疔瘡等未潰膿的良藥。用米醋熬嫩刺,塗抹癬有效。癰疽已經潰爛的人不能用,孕婦也不能用。
訶黎勒:味道苦,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肺經和大腸經。需要蒸過,去核,烘乾後使用。能固腸止痢,使腹瀉停止,收斂肺氣,使喘咳停止。能利咽喉,使津液產生,也能消食積,消除腹脹。
注意事項:它的主要作用是溫澀收斂,如果肺有實熱,腹瀉是由於濕熱,氣喘是由於火氣上衝,這些情況都不能使用。
楝實:味道苦,性寒,有毒。歸入脾經和肺經。能殺死三種蟲,也能利小便。
楝實的根:性微寒,能殺各種蟲,也能通大便。
因為藥性大寒,味道極苦,只適合殺蟲使用,如果脾胃虛寒的人,絕對不能用。
樗白皮:味道苦澀,性寒,有小毒。從東邊引來的品質最好,用醋炙烤後使用。能澀血止瀉痢,殺蟲,收產腸(指子宮)。
藥性苦寒,虛寒的人禁用,腎陰虛的人也不能用,因為它太過乾燥。只適合做成藥丸服用,不適合煎湯服用。
椿白皮的功效和它相似,但藥力稍弱。
郁李仁:味道酸,性平,沒有毒性。歸入脾經和大腸經。用水浸泡後去皮,研磨成膏狀。可以潤滑腸道,對於關格不通有很好的效果;能疏通水液代謝,對於腫脹有很好的效果。
藥性專門向下行走,擅長導通大腸的乾燥和便秘,也能利周身的水氣。但用後會讓人津液虧損,使燥結更加嚴重,所以只是治療標本的救急藥,津液不足的人,不要輕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