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四 (7)
卷之四 (7)
1. 木部
枳實即枳殼之小者。破積有雷厲風行之勢,瀉痰有沖牆倒壁之威,解傷寒結胸,除心下急痞。
枳殼、枳實,上世未嘗分別。自東垣分枳殼治高,枳實治下;海藏分枳殼主氣,枳實主血,然其功用皆利氣也。氣利則痰喘止,痞脹消,食積化。人之一身,自飛門以至魄門,三焦相通,一氣而已,又何必分上與下、氣與血乎?但枳實則性急,枳殼則性緩,為確當耳。
按:枳殼、枳實,專主破氣,大損真元。凡氣弱脾虛,以致停食痞滿,法當補中益氣,則食自化,痞自散。若用枳實、相殼,是抱薪救火矣。脹滿因於實邪者可用,若因土虛不能制水,肺虛不能行氣而誤用之,則禍不旋踵。瘦胎飲用枳殼,為湖陽公主而設,以彼奉養太過,形色肥實,故相宜也。
若一概用之,反致氣弱而難產。潔古枳朮丸用枳實,為積滯者設,積滯去則脾胃自健,故謂之補,非消導之外別有補益也。時醫不察虛實,不辨補瀉,往往概施,損人真元,為厲不淺。雖以補劑救之,亦難挽其刻削之害,世人多蹈此弊,特表以為戒。
厚朴,味苦、辛,大溫,無毒。入脾、胃二經。乾薑為使,惡澤瀉、硝石、寒水石、忌豆。色紫,味辛者良。刮去粗皮,切片薑汁炒。辛能散風邪,溫可解寒氣。下氣消痰,去實滿而寬膨;溫胃和中,調胸腹而止痛。吐利交資,驚煩共主。
溫熱之性,長於散結去滿,溫胃暖脾,故主食停、痰滯、脹痛、吐利等證。然但可施於元氣未虛,邪氣方盛,或客寒犯胃,濕氣侵脾。若脾虛之人,雖有如上諸證,切勿沾唇。或一時未見其害,而清純沖和之氣,潛傷默耗矣。可不謹諸?
茶葉,味甘、苦,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畏威靈仙、土茯苓,惡榧子。消食下痰氣,止渴醒睡眠。解炙煿之毒,消痔瘻之瘡,善利小便,頗療頭痛。
稟土之清氣,兼得春初生髮之意,故其所主,皆以清肅為功。然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色白如玉者為良。茶稟天地至清之氣,產於瘠砂之間,專感云露之滋培,不受纖塵之滓穢,故能清心滌腸胃,為清貴之品。昔人多言其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發黃消瘦之說,此皆語其粗惡苦澀者耳。故入藥須擇上品,方有利益。
豬苓,味甘、淡,平,無毒。入腎、膀胱二經。去皮。分消水腫,淡滲濕痰。
豬苓感楓根之餘氣而成,利水諸藥無如此駃。
按:寇宗奭曰:多服豬苓,損腎昏目。潔古云:淡滲燥亡津液,無濕證勿服。
烏藥,味辛,溫,無毒。入胃、膀胱二經。主膀胱冷氣攻衝,療胸腹積停為痛。天行疫瘴宜投,鬼犯蠱傷莫廢。
辛溫芳馥,為下氣溫中要藥。
按:氣虛及血虛內熱者勿用。
海桐皮,味苦,平,無毒。入脾、胃二經。除風濕之害,理腰膝之疼。可塗疥癬,亦治牙蟲。
白話文:
枳實就是比較小的枳殼。它破除積滯的效果如同雷霆萬鈞,排除痰液的效果如同摧毀牆壁,能解除傷寒引起的結胸,消除心下急迫的痞滿感。
枳殼和枳實,在古代並沒有明確區分。自從李東垣提出枳殼主治高處,枳實主治下處;張海藏提出枳殼主理氣,枳實主理血,但它們的功效都是疏通氣機。氣機順暢,痰喘就會停止,痞脹會消散,食積會化解。人的一身,從嘴到肛門,三焦是相通的,只是一股氣在運行,又何必區分上與下、氣與血呢?只是枳實的藥性較為急促,而枳殼的藥性較為緩慢,這才是它們真正的區別。
但要注意:枳殼和枳實主要作用是破氣,會大大損傷人體的元氣。凡是氣虛脾弱,導致飲食停滯、痞滿的狀況,應該用補中益氣的方法,讓脾胃功能恢復,食物自然會消化,痞滿也會消散。如果使用枳實、枳殼,就如同抱著柴火去救火一樣。脹滿是因為實邪引起的可以使用它們,但如果是因為脾虛不能控制水濕,或者肺氣虛弱不能運行氣機而誤用它們,很快就會導致病情惡化。古人使用枳殼於安胎的方子中,是為了湖陽公主而設,因為她生活優渥,體態肥胖,才適合使用。
如果一概使用,反而會導致氣虛而難產。金代名醫張元素用枳實於枳朮丸中,是為了解決食積的問題,積滯去除後,脾胃自然會健康,因此稱之為補,而不是除了消導之外還有補益的作用。現在的醫生不了解虛實,不區分補瀉,往往一概而用,損害人的元氣,危害非常大。即使使用補藥來補救,也很難挽回它造成的傷害,世人常常犯這種錯誤,所以特別提出來作為警戒。
厚朴,味道苦、辛,藥性大溫,沒有毒性。歸入脾經、胃經。用乾薑作為輔藥,忌與澤瀉、硝石、寒水石同用,忌豆類。顏色呈紫紅色,味道辛辣的品質最好。刮去粗糙的外皮,切成片用薑汁炒。辛味能夠驅散風邪,溫性可以解除寒氣。能夠降氣、消除痰液、去除實滿而使腹部寬鬆;溫暖脾胃、調和中氣、調暢胸腹而止痛。對於嘔吐與腹瀉同時出現、驚恐煩躁等症狀都有治療作用。
它溫熱的藥性,擅長於散結、去除脹滿,溫暖脾胃,所以可以治療飲食停滯、痰液阻滯、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但是只能用於元氣尚未虛弱、邪氣正盛的時候,或者外感寒邪侵犯胃部,濕氣侵犯脾臟的時候。如果是脾虛的人,即使有上述這些症狀,也絕對不能使用。或許一時看不出危害,但久而久之會默默損耗體內的清純之氣。能不謹慎嗎?
茶葉,味道甘、苦,藥性微寒,沒有毒性。歸入心經、肺經。畏懼威靈仙、土茯苓,忌與榧子同用。能夠消食、降氣、化痰,止渴、醒神、解除睡意。能解烤肉等食物的毒,消除痔瘡,能利小便,也能治療頭痛。
茶葉秉承了土的清氣,又兼具初春生發的特性,所以它的主要功效都以清肅為主。但以味道甘甜而不澀,氣味芬芳如蘭,色澤潔白如玉的為上品。茶葉秉承了天地間最清純的氣息,生長在貧瘠的砂石之間,只接受雲霧露水的滋養,不受任何塵埃的污染,因此能夠清心、滌腸胃,是清貴的佳品。古人大多說它苦寒不利於脾胃,以及多喝會導致發黃消瘦的說法,都是指那些粗劣苦澀的茶葉。所以入藥一定要選擇上品,才會有益處。
豬苓,味道甘、淡,藥性平和,沒有毒性。歸入腎經、膀胱經。去除外皮。能夠分消水腫,淡滲濕痰。
豬苓是感受楓樹根的餘氣而形成的,在利水藥物中沒有比它更快的。
需要注意的是:寇宗奭說,多服豬苓,會損害腎臟、導致視力模糊。金代名醫張元素也說,淡味滲利會耗傷津液,沒有濕證的情況不要服用。
烏藥,味道辛,藥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胃經、膀胱經。主要治療膀胱寒氣上衝,治療胸腹部積滯引起的疼痛。對於流行性疾病和瘴氣也適用,對於鬼邪蠱毒的侵擾也不能缺少它。
它辛溫而芳香,是下氣、溫中的重要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氣虛和血虛內熱的人不要使用。
海桐皮,味道苦,藥性平和,沒有毒性。歸入脾經、胃經。能夠去除風濕的危害,調理腰膝的疼痛。可以用於塗抹疥癬,也可以治療牙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