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4)

1. 痰飲

稠濁者為痰,清稀者為飲。

經曰:太陰在泉,濕淫所勝,民病飲積。又曰:歲土太過,雨濕流行,甚則飲發。又:土鬱之發,太陰之復,皆病飲發。

按:痰之為病十常六七,而《內經》敘痰飲四條,皆因濕土為害。故先哲云:脾為生痰之源。又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

夫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何痰之有?惟脾土虛濕,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鬲,瘀而成痰。故治痰先補脾,脾復健運之常,而痰自化矣。

析而言之,痰有五,飲亦有五,而治法因之而變。在脾經者名曰濕痰,脈緩面黃,肢體沉重,嗜臥不收,腹脹食滯,其痰滑而易出(二陳湯、白朮丸,挾虛者六君子湯,酒傷者白蔻、乾葛,挾食者保和丸,挾暑者清暑丸,驚者妙應丸)。在肺經者名曰燥痰,又名氣痰,脈澀面白,氣上喘促,灑淅寒熱,悲愁不樂,其痰澀而難出(利金湯、潤肺飲)。

在肝經者名曰風痰,脈弦面青,四肢滿悶,便溺秘澀,時有躁怒,其痰青而多泡(水煮金花丸、防風丸、川芎丸)。在心經者名曰熱痰,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小黃丸、天黃湯)。在腎經者名曰寒痰,脈沉面黑,小便急痛,足寒而逆,心多恐怖,其痰有黑點而多稀(薑桂丸、八味丸、胡椒理中丸)。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名曰痰飲;心下冷極,以溫藥和之。

桂苓朮甘湯主之。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吐引痛。名曰懸飲(十棗湯下之)。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名曰溢飲(大青龍湯汗之)。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名曰支飲(五苓散、澤瀉湯利之)。膈滿嘔吐,喘咳寒熱,腰背痛,目淚出,其人振振惡寒,身瞤惕者,名曰伏飲(倍術丸)。

更有一種,非痰非飲,時吐白沫,不甚稠黏,此脾虛不能約束津液,故涎沫自出,宜用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

嗟乎!五痰五飲,證各不同,治法迥別,稍或不詳,妄投藥劑,非徒無益,而又害之。至如脾肺二家之痰,尤不可混,脾為濕土,喜溫燥而惡寒潤,故二朮、星、夏為要藥;肺為燥金,喜涼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地黃、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困。每見世俗惡半夏之燥,喜貝母之潤,一見有痰,便以貝母投之,若是脾痰,則土氣益傷,飲食忽減矣。即使肺痰,毋過於涼潤,以傷中州,稍用脾藥,以生肺金,方為善治。

故曰: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信夫!

白話文:

痰飲的特性是,稠厚混濁的稱為痰,清澈稀薄的則稱為飲。

古籍記載:當太陰之氣在泉,濕氣過剩,人們容易患有飲積。又說:若土地之氣過度,雨水濕氣泛濫,嚴重的話會導致飲症爆發。再者:土氣鬱結的爆發,太陰之氣反彈,都會引起飲症。

據瞭解,痰相關疾病佔了疾病中的大部分,而《內經》中關於痰飲的四篇論述,都是因為濕氣過剩造成的危害。因此,古人曾言:脾臟是生成痰的來源。又說:治療痰疾如果不調理脾胃,那就不算是正確的治療方式。

飲食進入胃部,精華的氣質會被提取,然後向上輸送至脾臟。脾臟的氣質會將這些精華分散,再向上傳遞到肺部,肺部負責調節水道,將其向下傳輸到膀胱,水質精華在全身散佈,五臟六腑都能運作,哪來的痰呢?只有當脾臟虛弱且濕氣過剩,清潔的部分難以上升,混濁的部分難以下降,滯留在中焦,瘀積形成痰。因此,治療痰首先要補脾,讓脾臟恢復正常運作,痰自然就能消除。

詳細來說,痰有五種類型,飲也有五種類型,所以治療方法也會相對改變。在脾經上的痰叫做濕痰,患者脈象緩慢,面色黃,肢體沉重,喜睡且活動力差,腹部脹大且消化不良,痰質滑而易吐(治療可用二陳湯、白朮丸,若伴隨虛弱可用六君子湯,酒精傷害可用白蔻、乾葛,消化不良可用保和丸,暑熱可用清暑丸,驚嚇可用妙應丸)。在肺經上的痰叫做燥痰,又叫氣痰,患者脈象澀,面色蒼白,呼吸急促,冷熱交錯,悲傷抑鬱,痰質澀而難吐(治療可用利金湯、潤肺飲)。

在肝經上的痰叫做風痰,患者脈象弦,面色青,四肢悶滿,排泄困難,情緒易怒,痰色青且多泡沫(治療可用金花丸、防風丸、川芎丸)。在心經上的痰叫做熱痰,患者脈象洪大,面色紅,心煩熱痛,口乾脣燥,常開懷大笑,痰質堅硬且成塊(治療可用小黃丸、天黃湯)。在腎經上的痰叫做寒痰,患者脈象沉,面色黑,小便急痛,腳冷且逆流,常感恐懼,痰中有黑色點且多為稀狀(治療可用薑桂丸、八味丸、胡椒理中丸)。

有些人原本體態豐腴,現在卻消瘦,水分在腸道間流動,轆轤有聲,這種情況被稱為痰飲;心臟極度寒冷,需用溫熱藥物來調和。

桂苓朮甘湯可以治療這種狀況。飲食後水分殘留在脅下,咳嗽疼痛。這種情況被稱為懸飲(可用十棗湯來治療)。水分流入四肢,該出汗卻不出,身體沉重疼痛,這種情況被稱為溢飲(可用大青龍湯來治療)。咳嗽喘息,呼吸短促無法躺臥,身體浮腫,這種情況被稱為支飲(可用五苓散、澤瀉湯來治療)。胸膈滿悶,嘔吐,喘息,冷熱交替,腰背痛,眼淚流出,常感到寒意,這種情況被稱為伏飲(可用倍術丸來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既不是痰也不是飲,經常吐出白色泡沫,但不太粘稠,這是脾虛不能控制津液,因此泡沫自行出現,應該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益智仁來治療。

唉!五種痰與五種飲,症狀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大相逕庭,稍微不慎,隨意投藥,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像脾肺兩處的痰,更不能混淆,脾臟喜愛溫燥而厭惡寒潤,因此白朮、星、夏等藥物是主要的治療藥物;肺臟是燥金,喜愛涼潤而厭惡溫燥,因此知母、麥門冬、地黃、桔梗等藥物是主要的治療藥物。這兩者如果治療不當,很容易陷入危急狀態。常見的是世人討厭半夏的燥性,喜愛貝母的潤性,一旦發現有痰,就立即使用貝母治療,如果是脾痰,則會進一步損傷脾氣,飲食量會突然減少。即使是肺痰,也不能過於涼潤,以免傷害中焦,稍微使用些脾藥,以增強肺金,纔是妥善的治療方式。

所以說:治療痰疾如果不調理脾胃,就不能算是正確的治療方式。這確實是如此啊!

2. 脈候

經曰:肝脈軟而散,色澤者,當病溢飲。偏弦為飲,浮而滑為飲。沉而清者懸飲。飲脈皆弦微沉滑。左右關脈實者,膈上有痰,可吐之。眼胞及眼下如煙煤者,痰也。痰得澀脈難愈。

白話文:

經典上說:當肝臟的脈象呈現柔軟且散開,並且帶有光澤的狀態時,這表示可能會有水液代謝失調的疾病。如果脈象偏向弦狀,代表體內有水飲停留;若是浮而且滑的脈象,也是有水飲的徵兆。若脈象深沉而清晰,則可能有懸飲的情況。凡是有飲證的脈象,通常都會有點弦、微微沉和滑的特徵。若兩手關節部位的脈象顯得實硬,這表示膈膜上面有痰,可能需要透過催吐的方式來治療。若眼皮以及眼眶下像有煙煤般的暗色,這也是有痰的表現。而如果痰濕的病症摸到的是收澀的脈象,那麼病情就較難痊癒。

3. 醫案

刑部主政徐凌如,勞且怒後,神氣昏倦,汗出如浴,語言錯亂,危困之極,迎余療之。診其脈大而滑且軟,此氣虛有痰也。用補中益氣湯料,並四帖為一劑,用參至一兩,加熟附子一錢,熟半夏三錢,四日而稍蘇,更以六君子加薑汁一鍾,服數日,兼進八味丸,調理兩月而康。

郡侯王敬如,患痰嗽,輒服清氣化痰丸,漸至氣促不能食。余曰:高年脾土不足,故有是證,若服前丸,則脾土益虛矣。投以六君子湯,加煨姜三錢、益智一錢五分,十劑而痰清。更以前方煉蜜為丸,約服一斤,飲食乃進。

翰林李集虛,勞而無度,醉而使內,汗出多痰,服寬膈化痰之藥,轉覺滯悶。診其脈沉而澀,兩尺尤甚,余謂其婿楊玄潤曰:痰得澀脈,一時難愈,況尺中澀甚。精傷之象也,法在不治。玄潤強之投劑。勉用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兩劑有小效。眾皆喜。余曰:澀象不減,脈法無根,死期近矣,果十餘日而歿。

文學朱文哉,遍體如蟲螫,口舌糜爛,朝起必見二鬼,執盤飧以獻,向余慟哭曰:餘年未滿三十,高堂有垂白之親,二鬼旦暮相侵,決無生理。倘邀如天之力,得以不死,即今日之秦越人矣。遂叩頭流血。余診其寸脈乍大乍小,意其為鬼祟,細察兩關,弦滑且大,遂斷定為痰飲之疴。

投滾痰丸三錢,雖微有所下,而病患如舊,更以小胃丹二錢與之,復下痰積及水十餘碗,遍體之痛減半。至明早,鬼亦不見矣。更以人參三錢、白朮二錢煎湯,服小胃丸三錢,大瀉十餘行,約有二十碗,病若失矣。乃以六君子為丸,服四斤而痊。

白朮丸,治濕痰咳嗽。

南星,半夏(各一兩,俱湯洗),白朮(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梧子大,每服四錢,食後生薑湯下。

二陳湯,治脾胃不和,一切痰證。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炙甘草(一兩五錢)

每服五錢,水二鍾,姜七片,烏梅一枚,煎八分,不拘時熱服。

六君子湯

人參(去蘆),白朮(土炒),茯苓(各一錢),半夏,橘紅(各一錢五分),炙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煎至一鍾,溫服。

理中化痰丸,治虛寒嘔吐泄瀉,飲食難化。

人參,白朮(炒),茯苓,甘草,乾薑,半夏(薑製)

等分為末,水丸桐子大,每服三錢,白湯送下。

八味丸,補中益氣湯,方見虛癆。

導痰湯,治痰涎壅盛,痞塞不通。

半夏(湯洗七次,四兩),南星(炮去皮),枳實(去瓤,麩炒),赤茯苓(去皮),橘紅(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每服四錢,水一鍾,姜十片,煎八分,食後服。

保和丸,治食積酒積。

山楂肉(二兩),半夏(薑製),橘紅,神麯(炒),麥芽(炒),白茯苓(各一兩),連翹,萊菔子(炒),黃連(各半兩)

上為末,滴水為丸。加白朮二兩,名大安丸。

消暑丸,中暑為患,藥下即蘇,一切暑藥皆不及此,人所未知。

半夏(一斤,醋五碗煮乾),甘草(生用),茯苓(去皮,各半斤)

上為末,薑汁煮糊丸,忌見生水,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熱湯送下。有痰者生薑湯下,入夏後不可缺此。

妙應丸,一名控涎丹

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各等分)

上為末,煮糊丸,如桐子大,曬乾,臨臥淡薑湯下七丸至十丸。氣實痰猛,加丸數不妨。加硃砂二錢,全蠍三錢,治驚痰極效。

利金湯,新制治氣壅之痰。

桔梗(炒),貝母(薑汁炒),陳皮(去白,各三錢),枳殼(麩炒,一錢五分),茯苓(二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煎一鍾,不拘時服。

潤肺飲,新制

貝母(糯米拌炒),天花粉(各二錢),桔梗(一錢),甘草(五分),麥門冬(去心),橘紅(去白),茯苓(去皮,各一錢半),生地黃(二錢半),知母(酒炒,七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至七分,食後服。

水煮金花丸

南星,半夏(各一兩,俱生用),天麻(五錢),雄黃(二錢),白麵(三兩)

上為細末,滴水為丸,每服五十丸至百丸,先煎漿水令沸,下藥,煮至藥浮為度,漉出,淡漿水浸,另用生薑湯送下。

防風丸,治一切風痰。

防風,川芎,天麻(酒浸二宿),甘草(炙,各二兩),硃砂(半兩,研,水飛)

上為末,煉蜜丸,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荊芥湯化服。

川芎丸,消風化痰,清上利膈。

川芎,薄荷葉(焙乾,各七兩半),桔梗(十兩),甘草(炙,三兩半),防風(去苗,二兩半),細辛(洗,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丸重三分,每服一丸,食後臨臥細茶嚼下。

小黃丸,治熱痰咳嗽。

南星(湯洗),半夏(湯洗),黃芩(各一兩)

上為末,薑汁浸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天黃湯

天花粉,黃連(各十兩)

竹葉湯為丸,綠豆大,每服三錢,薑湯下。

薑桂丸,治寒痰咳嗽。

南星(洗),半夏(洗),官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生薑湯下。

胡椒理中丸,治虛寒痰多食少。

款冬花(去梗),胡椒,甘草(炙),蓽撥,良薑,細辛(去苗),陳皮(去白),乾薑(各四兩),白朮(五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米飲下,日二服。

桂苓朮甘湯

茯苓(四錢),桂枝,白朮(各三錢),甘草(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十棗湯,見傷寒。

小胃丹,神芎導水丸,舟車神祐丸,大聖浚川散,俱見腫脹。

五苓散,見傷寒。

青州白丸子,見遺精。

大青龍湯

麻黃(去節,六錢),桂枝(去皮,二錢),甘草(炙,二錢),杏仁(去皮,一錢),生薑(三錢),大棗(三枚,去核),石膏(二錢)

水三鍾,先煮麻黃減一鍾,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鍾服。

澤瀉湯

澤瀉(二兩半),白朮(一兩)

水二鍾,煎一鍾服。

倍術丸,治五飲。

白朮(二兩),桂心,乾薑(各一兩)

上為末,蜜丸,每服三十丸,米湯下。

滾痰丸,治一切痰,百種怪證。

大黃(蒸少頃,不可過),黃芩(各八兩),青礞石(硝煅金色),沉香,百藥煎(以上各五錢)

上為末,水丸梧子大,白湯空心服三錢。此藥但取痰積,自腸次第而下,並不刮腸大瀉,為痰家聖藥。

茯苓丸,治痰滿膈間,兩臂抽痛如神。

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去瓤麩炒,五錢),朴硝(二錢五分,以硝散在竹盤中,少時盛水置當風處,即干如芒硝,刮取用。)

上為末,生薑汁煮麵糊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清氣化痰丸,順氣消食化痰。

半夏,南星(去皮臍),白礬,皂角,乾薑(各四兩),上先將白礬等三味,用水五碗,煎三碗,卻入半夏、南星浸兩日,再煮至半夏、南星無白點,曬乾,橘紅,青皮(去瓤),紫蘇子(炒),蘿蔔子(炒,另研),杏仁(去皮尖,研炒),葛根,神麯(炒),麥芽(炒),山楂,香附(各二兩)

上為末,蒸餅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後茶湯下。薛新甫曰:有一人素厚味,胸滿痰盛,內多積熱,服之而愈。彼見有效,修合饋送,脾胃虛者,無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