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

1. 古今元氣不同論

善夫!古人有言曰:用古方療今病,譬之拆舊料改新房,不再經匠氏之手,其可用乎?是有察於古今元氣之不同也。嘗考五帝之壽,咸逾百歲,三王之後,及百者鮮矣。夫人在氣交之中,宛爾一小天地。當天地初開,氣化濃密,則受氣常強;及其久也,氣化漸薄,則受氣常弱。

故東漢之世,仲景處方。輒以兩計;宋元而後,東垣、丹溪,不過錢計而已。豈非深明造化,與時偕行者歟?今去朱李之世,又五百年,元氣轉薄,乃必然之理。所以抵當承氣,日就減削;補中歸脾,日就增多。臨證施治,多事調養,專防克伐;多事溫補,痛戒寒涼。此今時治法之變通也。

假令病宜用熱,亦當先之以溫;病宜用寒,亦當先之以清。縱有積宜消,必須先養胃氣;縱有邪宜祛,必須隨時逐散,不得過劑,以傷氣血。氣血者,人之所賴以生者也。氣血充盈,則百邪外御,病安從來?氣血虛損,則諸邪輻輳,百病叢集。

嗟乎!世人之病,十有九虛,醫師之藥,百無一補。寧知投藥少差,實則即虛,虛者即死,是死於醫藥,非死於疾病也。古語為之戒曰:病傷猶可療,藥傷最難醫。故夫其難其慎,屬諸司命,臨症之頃,宜加戰兢。若執成方,或矜家秘,惟知盡劑,不顧本元,惟知古法,不審時宜;皆讀書而過,未窺元會運世之微者也。

白話文:

真是太好了!古人曾有這樣的說法:使用古方來治療現代的病,這就像拿舊材料來蓋新房子,如果不經過工匠的手,那能用嗎?這是在說明古今的體質(元氣)已經有所不同了。

曾經研究過,上古五帝的壽命,都超過一百歲,但到了三王以後,能活到一百歲的人就很少了。人在天地間,就像是個小天地。當天地初開時,天地之氣濃厚,因此人接受天地之氣的能力就強;但時間久了,天地之氣漸漸變得稀薄,人接受天地之氣的能力也就相對減弱。

因此,在東漢時代,張仲景開出的藥方,通常都是以兩來計算;到了宋元時期,李杲、朱震亨等人,開出的藥方不過是以錢來計算而已。這難道不是因為他們深刻理解了天地的運作,並且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治療方式嗎?現在距離朱震亨和李杲的時代,又過了五百年,元氣更趨於薄弱,這是必然的道理。

所以,像承氣湯這種猛烈的藥方,用量一天比一天少;像補中益氣湯、歸脾湯這種溫和滋補的藥方,用量卻一天比一天多。面對病人進行治療時,多半以調養為主,專門防範強烈的攻伐;多半以溫和滋補為主,嚴格避免寒涼的藥物。這就是現代治療方式的靈活變通。

假如病需要熱性藥物,也應該先用溫性的藥物;假如病需要寒性藥物,也應該先用清性的藥物。縱使有積聚需要消除,也必須先養胃氣;縱使有邪氣需要驅除,也必須隨機應變地排除,不能過量,以免傷害氣血。氣血,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氣血充盈,則各種病邪都被阻擋在外,病從何來?氣血虛損,則各種病邪聚集,百病叢生。

唉!現在人的病,十分之九是因為氣血虛弱,醫生開的藥,一百種裡沒有幾種是滋補的。哪知道,藥物稍微用錯,實際上就會導致氣血更虛弱,氣血虛弱就會死亡,這等於是死在藥物之下,而不是死於疾病。古人曾有這樣的告誡:因病受傷還可以治療,因藥受傷最難以醫治。因此,治療的困難和慎重,就落在醫生身上,在面對病患的時候,應該要更加謹慎。如果只是照著固定的方子開藥,或者炫耀家族的祕方,只知道把藥物全部用完,不管病人的根本元氣,只知道古代的法則,不考慮時代的適應性;這些都是讀書讀得過頭,卻沒有深入理解天地運作的微妙。

2. 富貴貧賤治病有別論

嘗讀張子和《儒門事親》,其所用藥,惟大攻大伐,其於病也,所在神奇。又讀薛立齋十六種,其所用藥,惟大溫大補,其於病也,亦所在神奇。何兩公之用藥相反,而收效若一耶?此其說在《內經·徵四失論》曰:不適貧富貴賤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溫,不適飲食之宜,不別人之勇怯,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大抵富貴之人多勞心,貧賤之人多勞力。

富貴者膏粱自奉,貧賤者藜藿苟充。富貴者曲房廣廈,貧賤者陋巷茅茨。勞心則中虛而筋柔骨脆,勞力則中實而骨勁筋強。膏粱自奉者臟腑恆嬌,藜藿苟充者臟腑恆固。曲房廣廈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腠理密而外邪難乾。故富貴之疾,宜於補正;貧賤之疾,利於攻邪。

易而為治,比之操刃。子和所療多貧賤,故任受攻;立齋所療多富貴,故任受補。子和一生豈無補劑成功,立齋一生寧無攻劑獲效?但著書立言則不之及耳!

有謂子和北方宜然,立齋南方宜爾,尚屬偏見。雖然貧賤之家亦有宜補,但攻多而補少;富貴之家亦有宜攻,但攻少而補多。是又當以宜為辨,稟受為別,老壯為衡,虛實為度,不得膠於居養一途,而概為施治也。

白話文:

曾經閱讀過張子和的《儒門事親》,他用藥的方式,主要着重於大力的攻擊病竈,對於疾病,往往能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再看薛立齋的十六種著作,他的用藥方式,主要在於大補大溫,對於疾病,同樣能達到驚人的療效。爲什麼這兩位醫家的用藥方式截然不同,卻能達到相同的效果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內經·徵四失論》中提到:如果不考慮病人的貧富貴賤、居住環境、身體冷熱、飲食習慣、個人勇氣與膽怯,不瞭解這些關聯性,只會使自己陷入混亂,無法清晰地判斷。總的來說,富貴的人多勞心,貧賤的人多勞力。

富貴者享受美食,貧賤者勉強填飽肚子。富貴者住在寬敞的豪宅,貧賤者則住在簡陋的小巷。勞心者身體虛弱,筋骨柔軟脆弱,勞力者身體健壯,骨骼堅硬,筋骨強健。享受美食者臟腑常嬌嫩,勉強果腹者臟腑常堅固。住豪宅者毛孔較粗,容易受到外邪侵襲,住陋巷者皮膚緊密,外邪難以侵入。因此,富貴者的疾病,適合補正;貧賤者的疾病,適合攻擊病邪。

治療疾病就像使用刀具一樣,需要根據情況來選擇。張子和治療的主要是貧賤者,所以用藥多攻;薛立齋治療的主要是富貴者,所以用藥多補。張子和一生並非沒有通過補劑成功治療過,薛立齋一生也並非沒有通過攻劑獲得過效果。只是他們在撰寫書籍時,沒有提及這一點!

有人認爲張子和的方法適用於北方,薛立齋的方法適用於南方,這還是一種偏見。儘管如此,在貧賤家庭中,也有需要補的情況,只是攻多於補;在富貴家庭中,也有需要攻的情況,只是攻少於補。這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根據個人體質來區別,根據年齡來衡量,根據虛實來衡量,不能只着眼於生活條件,而全面地進行治療。

3. 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

經曰:治病必求於本。本之為言根也,源也。世未有無源之流,無根之本。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經也。故善為醫者,必責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腎,腎應北方之水,水為天一之源。後天之本在脾,脾為中宮之土,土為萬物之母。

腎何以為先天之本?蓋嬰兒未成,先結胞胎,其象中空,一莖透起,形如蓮蕊。一莖即臍帶,蓮蕊即兩腎也,而命寓焉。水生木而後肝成,木生火而後心成,火生土而後脾成,土生金而後肺成。五臟既成,六腑隨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仙經》曰:借問如何是玄牝?嬰兒初生先兩腎。

未有此身,先有兩腎,故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腎。脾何以為後天之本?蓋嬰兒既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經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猶兵家之餉道也。餉道一絕,萬眾立散,胃氣一敗,百藥難施。

一有此身,必資穀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

上古聖人見腎為先天之本,故著之脈曰:人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見脾胃為後天之本,故著之脈曰: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所以傷寒必診太谿,以察腎氣之盛衰;必診衝陽,以察胃氣之有無。兩脈既在,他脈立可弗問也。治先天根本,則有水火之分。

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主,以消陰翳。治後天根本,則有飲食勞倦之分。飲食傷者,枳朮丸主之;勞倦傷者,補中益氣主之。每見立齋治症,多用前方,不知者妄議其偏,惟明於求本之說,而後可以窺立齋之微耳。王應震曰: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毋耗氣,精遺勿澀泄,明得箇中趣,方是醫中傑。此真知本之言矣。

白話文:

經典裡說:治療疾病必須從根源找起。這裡所說的根源,指的是疾病的源頭與根本。世上沒有無源之水,亦無無根之木。若能澄清水源,水流自然清澈;若能灌溉樹根,枝葉必然茂盛,這是自然界的法則。因此,擅長醫術的人,必定會追尋疾病的根源。而根源又分為先天和後天。

先天的根本在腎。腎代表北方的水,水是生命的起源。後天的根本在脾。脾代表中央的土,土是萬物的母親。

為什麼腎是先天的根本呢?因為在嬰兒尚未形成時,首先出現的是胎盤,其形狀中空,有一條像蓮蕊的東西穿過,這就是臍帶和兩腎的原型,生命就孕育其中。水生成木,然後肝才形成;木生成火,然後心才形成;火生成土,然後脾才形成;土生成金,然後肺才形成。五臟形成後,六腑隨之形成,四肢具備,全身骨骼才完整。《仙經》中提到:要問什麼是生命的奧祕?就是嬰兒出生時,最先形成的兩腎。

在身體形成之前,就有兩腎的存在,所以腎是臟腑的根本,十二經脈的根源,呼吸的根本,三焦的源頭,是人類生命開始的基礎。因此說,先天的根本在腎。

為什麼脾是後天的根本呢?因為嬰兒一旦出生,如果一天不吃東西就會感到飢餓,如果連續七天不吃東西,腸胃就會乾涸,最終死亡。經典說:食物充足,身體健康;食物斷絕,生命就會結束。就像軍隊的糧道一樣,糧道一旦斷絕,士兵馬上就會散去,胃氣一旦消失,再好的藥也無濟於事。

有了身體,就必須依靠食物。食物進入胃中,分散到六腑,氣血才會生成,和諧調節五臟,使血液產生,這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說,後天的根本在脾。

古代的聖人明白腎是先天的根本,所以在脈學中提到:人的尺脈,就像是樹的根。即使枝葉枯萎,只要根部還活著,就能重新生長。同樣地,他們也明白脾胃是後天的根本,所以在脈學中提到:有胃氣就能生存,沒胃氣就會死亡。因此,在診斷傷寒病時,一定會檢查太谿穴,來判斷腎氣的盛衰;一定會檢查衝陽穴,來判斷胃氣的存在。只要這兩個穴位的氣息存在,其他脈象就可以不必再查了。

治療先天的根本,需要區分水火。水不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六味丸來滋養水的主要器官,以控制過旺的陽氣;火不足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八味丸來滋養火的主要器官,以消除過旺的陰氣。

治療後天的根本,需要區分飲食和勞累。因飲食受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枳朮丸來治療;因勞累受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治療。

常見到一些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大量使用上述的藥方,不懂的人可能會認為他們偏頗。只有真正明白從根本治療的道理,才能理解這些醫生的高明之處。

王應震曾說:看到痰,不要只治痰;看到血,不要只治血;沒有汗,不要強迫出汗;有熱,不要只攻熱;喘息,不要浪費氣力;精液流失,不要單純止瀉。只有理解這些道理,才能成為真正的名醫。這纔是真正的從根本治療的智慧。

4. 水火陰陽論

天地造化之機,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曰交。交則為既濟,不交則為未濟。交者生之象,不交者死之象也。故太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太澇物亦不生,水偏盛也。煦之以陽光,濡之以雨露,水火和平,物將蕃滋,自然之理也。

人身之水火,即陰陽也,即氣血也。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然物不生於陰而生於陽,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殺也。又如向日之草木易榮,潛陰之花卉善萎也。故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是非昂水而抑水,不如是不得其平也。此其義即天尊地卑,夫倡婦隨之旨也。

若同天於地,夷夫於婦,反不得其平矣。又如雨暘均以生物,晴陽之日常多,陰晦之時常少也。俗醫未克見此,而汲汲於滋陰,戰戰於溫補,亦知秋冬之氣,非所以生萬物者乎?何不以天地之陰陽通之。

白話文:

[水火陰陽論]

天地運作的奧祕,不過是水與火的互動罷了。它們應該保持平衡,而不是偏向任何一方,應該相互交匯,而非各自獨立。火有向上燃燒的特性,因此應當將其導向下方;水則順流而下,所以應該將其引向上方。水在上方,火在下方,這種狀態被稱為「交」。當水火相交,就是「既濟」,表示和諧;如果不能交匯,就是「未濟」,意味著失衡。交匯象徵生命活力,反之則代表死亡。因此,過度乾旱,植物無法生長,是因為火的力量過於強大;過度泛濫,同樣會抑制生命,這是水的力量太過旺盛的結果。在陽光的照耀下,雨露的滋潤中,水火達到和諧,萬物才能繁茂滋長,這是自然界的定律。

人體內的水與火,即是陰與陽,也是氣與血。沒有陽,陰就無法生成;沒有陰,陽也就無法轉化。然而,生命不是在陰中誕生,而是從陽中孕育,就像萬物在春夏季節生長,在秋冬季節凋零一樣。又如面向太陽的草木容易茁壯,而在陰暗處的花木容易枯萎。因此,氣血都非常重要,但補氣應該優先於補血;陰陽都需要,然而養陽應當放在滋陰之前。這並不是要忽視水的作用,而是如果不這樣做,就無法達到平衡。這道理就像天尊地卑,夫唱婦隨的原則一樣。

如果天與地等同,夫與婦無異,反而會失去平衡。又如,晴朗和雨天都能讓萬物生長,但晴天通常比陰天多。一般的醫生往往看不到這一點,急於滋陰,小心翼翼地溫補,他們是否知道秋冬的氣候,並非用來滋養萬物的呢?為什麼不將天地間的陰陽平衡作為參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