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三 (1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7)

1. 草部

開毛竅,除熱者,為痘疹要藥。

按:牛蒡子性冷而滑,惟血熱便閉者宜之,否則忌用。

肉蓯蓉,味甘、咸,溫。無毒。入腎經。酒洗去甲。益精壯陽事,補傷潤大腸。男子血瀝遺精,女子陰疼帶下。

滋腎補精之首藥,但須大至斤許,不腐者佳。溫而不熱,補而不驟。故有從容之名。別名黑司令,亦多其功力之意云。

按:蓯蓉性滑,泄瀉及陽易舉而精不固者忌之。

鎖陽,味甘,咸,溫,無毒。入腎經。強陰補精,潤腸壯骨。

《輟耕錄》云:蛟龍遺精入地,久之,則發起如筍,上豐下儉,絕類男陽。

按:鎖陽功用與蓯蓉相仿,禁忌亦同。

淫羊藿,味辛,溫,無毒。入腎經。山藥為使,得酒良,用羊油拌炒。強筋骨,起陽事衰;利小便,除莖中痛。

陶弘景雲:服之好為陰陽,別名仙靈脾、千兩金、棄杖草,皆矜其功力也。

按:淫羊藿補火,相火易動者遠之。

仙茅,味辛,溫,有小毒。入腎經。忌鐵器,禁牛乳。糯米泔浸一宿,去赤汁則毒去。助陽填骨髓,心腹寒疼,開胃消宿食,強記通神。

補而能宣,西域僧獻於唐玄宗,大有功力,遂名婆羅門參。廣西英州多仙茅,羊食之遍體化為筋,人食之大補。其消食者助少火以生土,土得乾健之運也;其強記者,腎氣時上交於南離故也。

按:仙茅專於補火,惟精寒者宜之,火熾者有暴絕之戒。

補骨脂,味辛,溫,無毒。入腎經。惡甘草,忌羊肉諸肉。胡桃拌炒。興陽事,止腎泄,固精氣,止腰疼。一名破故紙。

暖則水藏,壯火益土之要藥也。

按:補骨性燥,凡陰虛有熱,大便閉結者戒之。

菟絲子,味辛、甘,平,無毒。入腎經。山藥為使,酒煮打作餅,烘乾再研,即成細末。續絕傷,益氣力,強陰莖,堅筋骨。溺有餘瀝,寒精自出,口苦燥渴,寒血為積。

雷公云:稟中和之性,凝正陽之氣。腎臟得力,則絕傷諸症愈矣。主口苦燥渴者,水虛則內熱津枯,辛以潤之,二證俱安也。

按:菟絲子助火,強陽不痿者忌之。

覆盆子,味甘,平,無毒。入肝、腎二經。去蒂酒蒸。補虛續絕傷,強陰,美顏色。

能益閉蟄封藏之本。以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故名。

按:覆盆子固澀,小便不利者禁之。

骨碎補,味苦,溫,無毒。入腎經。去毛、蜜蒸。主骨碎折傷,耳響牙疼,腎虛泄瀉,去瘀生新。

跡其勳伐,皆是足少陰腎經,觀其命名,想見功力。戴元禮用以治骨痿有效。

按:《經疏》云:勿與風燥藥同用。

鉤藤,味甘,微寒,無毒。入肝經。舒筋除眩,下氣寬中,小兒驚癇,客忤胎風。

祛肝風而不燥,庶幾中和,但久煎便無力,俟他藥煎就,一二沸即起,頗得力也。去梗純用嫩勾,其功十倍。

白話文:

草部

能打開毛孔,消除熱氣的,是治療痘疹的重要藥物。

注意:牛蒡子的藥性寒涼且滑利,只適合血熱導致便秘的人使用,否則不宜服用。

肉蓯蓉,味道甘甜、鹹,藥性溫和,沒有毒性。歸腎經。用酒洗去表面的鱗甲。能增強精力和性功能,補益損傷,潤滑大腸。適用於男子遺精、女子陰部疼痛、白帶過多等症狀。

是滋養腎臟、補益精氣的首選藥物,但必須用到一斤左右的大劑量,並且沒有腐爛變質的才好。藥性溫和而不燥熱,補益而不迅猛。所以才有了「從容」的名字。別名又叫「黑司令」,也是說明它功效強大的意思。

注意:肉蓯蓉性質滑利,容易導致腹瀉,以及陽剛容易勃起但精關不固的人忌用。

鎖陽,味道甘甜、鹹,藥性溫和,沒有毒性。歸腎經。能增強陰氣,補益精氣,潤滑腸道,強健骨骼。

《輟耕錄》記載:蛟龍遺精入地,久而久之,就會生長出像竹筍一樣的東西,上粗下細,很像男性的陽具。

注意:鎖陽的功效與肉蓯蓉相似,禁忌也相同。

淫羊藿,味道辛辣,藥性溫和,沒有毒性。歸腎經。配合山藥一起使用效果更好,用酒浸泡效果更佳,用羊油拌炒。能強健筋骨,治療陽痿;利小便,消除陰莖疼痛。

陶弘景說:服用它之後,性慾旺盛,所以又名仙靈脾、千兩金、棄杖草,都是誇讚它功效強大的意思。

注意:淫羊藿藥性偏於溫補,容易上火的人應當遠離。

仙茅,味道辛辣,藥性溫和,有小毒。歸腎經。忌用鐵器煎煮,禁忌與牛奶同服。用糯米泔水浸泡一夜,去除紅色的汁液就可以去除毒性。能幫助陽氣,填補骨髓,治療心腹寒冷疼痛,開胃消食,增強記憶力,使人精神旺盛。

藥性補益又能疏通,西域僧人獻給唐玄宗,有很大的功效,所以又名婆羅門參。廣西英州盛產仙茅,羊吃了之後全身的肉都變成筋,人吃了之後有大補益。它能消食是因為能幫助少陽火氣產生脾土,脾土運化才能健康;它能增強記憶力是因為腎氣上通心火的緣故。

注意:仙茅專門用於補益陽氣,只有精液寒冷的人才適合使用,火氣旺盛的人服用會有突然暴斃的危險。

補骨脂,味道辛辣,藥性溫和,沒有毒性。歸腎經。忌與甘草同用,忌食羊肉等肉類。用胡桃一起炒過後使用。能振奮陽氣,治療腎虛泄瀉,固澀精氣,治療腰痛。又名破故紙。

溫補才能使水液藏匿,是壯大火氣、幫助脾土運化的重要藥物。

注意:補骨脂藥性燥熱,凡是陰虛有熱、大便乾燥的人都忌用。

菟絲子,味道辛辣、甘甜,藥性平和,沒有毒性。歸腎經。配合山藥一起使用效果更好,用酒煮過後打成餅,烘乾再研磨成細末使用。能治療骨折損傷,增強氣力,強健陰莖,堅固筋骨。能治療小便淋漓不盡,精液寒冷自流,口乾舌燥,寒血積聚等症狀。

雷公說:它的藥性平和,能凝聚陽氣。腎臟得到它的幫助,骨折損傷等症狀自然會痊癒。治療口乾舌燥,是因為水液不足導致內熱津液枯竭,用辛辣的藥物可以滋潤,兩種症狀都能消除。

注意:菟絲子有助火作用,陽氣旺盛、容易勃起的人忌用。

覆盆子,味道甘甜,藥性平和,沒有毒性。歸肝、腎二經。去除蒂部用酒蒸過後使用。能補益虛弱,治療骨折損傷,強壯陰部,使容顏美麗。

能幫助閉藏之本,使精氣固澀。因為能收縮小便,服用它應當反覆查看尿盆,所以才得此名。

注意:覆盆子藥性固澀,小便不利的人禁用。

骨碎補,味道苦澀,藥性溫和,沒有毒性。歸腎經。去除毛,用蜂蜜蒸過後使用。主治骨折損傷,耳鳴牙痛,腎虛泄瀉,去除瘀血,促進新組織生長。

分析它的作用,都是歸屬於足少陰腎經的,看它的名字就能想像到它的功效。戴元禮用它來治療骨痿有效。

注意:《經疏》記載:不要與藥性燥烈的藥物一起使用。

鉤藤,味道甘甜,藥性微寒,沒有毒性。歸肝經。能舒筋活絡,消除眩暈,降逆氣,寬胸理氣,治療小兒驚癇、客忤胎風等症。

能去除肝風而不燥熱,藥性平和,但如果煎煮時間太長就會失去藥力,等到其他藥物煎好後,再放入鉤藤稍微煮沸即可,這樣才能發揮藥效。去除莖梗只用嫩鉤,藥效可以增強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