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三 (16)
卷之三 (16)
1. 草部
蓖麻子,味甘,性平,有毒。口眼不正,瘡毒腫浮,頭風腳氣,瘰癧丹瘤,胞衣不下,子腸不收。
如前諸證,皆從外治,不經內服,以其長於收吸,能拔病氣出外。凡服蓖麻,一生不得食豆,犯之脹死。
射干,味苦,平,有毒。入肺經。泔浸煮之。清咳逆熱氣,損喉痹咽痛。
泄熱散結,多功於上焦。
按:射干雖能泄熱,不能益陰。故《別錄》云:久服令人虛,虛者大戒。
常山,味苦、辛,寒,有毒。入肝經。酒炒透。療痰飲有靈,截瘧疾必效。
瘧證必有黃涎聚於胸中,故曰:無痰不成瘧也。弦脈主痰飲,故曰瘧脈自弦。常山去老痰積飲,故為瘧家要藥。必須好酒久炒令透,不爾使人吐也。
按:常山猛烈,使之藿食者多效;若肉食之人,稍稍挾虛,不可輕入。
馬兜鈴,味苦,寒,有毒。入肺經。焙。清金有平咳之能,滌痰有定喘之效。
體性清揚,有功於至高之藏,根名青木香,塗諸毒熱腫。
按:肺虛挾寒者,畏之如螫。
巴戟天,味甘,溫,無毒。入腎經。覆盆子為使,畏丹參。酒浸焙。安五臟以益精,強筋骨而起陰。
補助元陽,則腎氣滋長,諸虛自熄。
按:陰虛相火熾者,是其仇讎。
百部,味甘,微溫,無毒。入肺經。肺寒咳嗽,傳屍骨蒸。殺蛔蟲寸白,除蠅蝨蟯蟲。
與天門冬形相類而用相仿,故名野天門冬。但天門冬治肺熱,此治肺寒,為別也。
按:脾胃虛人,須與補藥同用,恐其傷胃氣,又恐其滑腸也。
旋覆花,味鹹、甘,微溫,無毒。入肺、大腸二經。去蒂,焙。老痰堅硬,結氣留飲,風氣濕痹,利腸通脈。一名金沸草。
咸能軟堅,故能祛老痰結積,風濕燥結之療。溫能解散,咸可潤下也。
按:丹溪云:走散之藥,虛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腸,虛寒人禁之。
紅花,味辛,溫,無毒。入心、肝二經。酒噴,微焙。產後血暈急需,胎死腹中必用。
時珍曰:活血潤燥,行血之要藥也。
按:紅花過用,使人行血不止,人所未知。
大薊、小薊,味甘,溫,無毒。入心、肝二經。崩中吐衄,瘀血停留。
二薊性味主療皆同,但大薊兼主癰疽也。
按:二薊破血之外無他長,不能益人。
夏枯草,味苦、辛,寒,無毒。入肝經。土瓜為使。瘰癧鼠瘻,目痛羞明。
辛能散結,苦能泄熱,獨走厥陰,明目治癧。
按:夏枯草久用,亦傷胃家。
葫蘆巴,味苦,熱,無毒。入腎、膀胱二經。淘淨,酒焙。元臟虛寒,膀胱散氣。
寒濕成疝,肝疾也。元臟暖則筋自和而疝愈,此腎肝同治,乙癸同源之理也。
按:相火熾盛,陰血虧少者禁之。
牛蒡子,味辛,平,無毒。入肺經。酒炒研。宣肺氣,理痘疹,清咽喉,散癰腫。一名鼠黏子,一名惡實。
白話文:
蓖麻子,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但有毒。可以治療口眼歪斜、瘡毒腫脹、頭痛、腳氣、瘰癧(頸部淋巴結核)、丹毒(皮膚感染)、以及胞衣不下(胎盤滯留)、子宮收縮不良等問題。
以上提到的這些病症,都只能用外敷的方式治療,不能內服,因為它擅長吸取病氣,能將病邪拔出體外。凡是服用過蓖麻的人,一輩子都不能吃豆類,否則會導致腹脹而死。
射干,味道苦,性質平和,有毒。歸肺經。需要用米泔水浸泡後再煮。可以清除咳嗽、氣喘發熱,舒緩咽喉腫痛。
它能疏散熱邪,消除腫塊,主要作用於上焦(胸腔以上)。
提醒:射干雖然能清熱,卻不能滋陰。所以《別錄》中說:長期服用會使人虛弱,體虛的人要特別忌用。
常山,味道苦、辛,性質寒涼,有毒。歸肝經。要用酒炒透。治療痰飲效果顯著,能有效截斷瘧疾發作。
瘧疾的病症通常是胸中有黃色黏痰積聚,所以說:「沒有痰就不會得瘧疾。」 弦脈主痰飲,所以說瘧疾的脈象會呈弦狀。常山能去除陳舊的痰液積飲,因此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必須用好酒長時間炒透,否則會讓人嘔吐。
提醒:常山藥性猛烈,給予食慾旺盛的人使用大多有效;但如果體質虛弱的人,則不宜輕易使用。
馬兜鈴,味道苦,性質寒涼,有毒。歸肺經。需要烘焙後使用。可以清肺平喘止咳,化痰定喘。
它的藥性輕清上揚,主要作用於肺臟。它的根部叫做青木香,可以用於塗抹各種熱毒腫痛。
提醒:肺虛且有寒象的人,要像怕被毒蟲咬一樣避免使用。
巴戟天,味道甘甜,性質溫和,沒有毒。歸腎經。覆盆子可以輔助其藥效,忌與丹參同用。需要用酒浸泡後烘焙。可以安穩五臟,補益精氣,強壯筋骨,並能振奮陽氣。
它能輔助人體的元陽,使腎氣充盛,各種虛弱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
提醒:陰虛火旺的人,不能使用,它對這類人有害。
百部,味道甘甜,性質微溫,沒有毒。歸肺經。可以治療肺寒引起的咳嗽,以及傳屍骨蒸(結核病)等病症。能殺死蛔蟲、寸白蟲,還能驅除蠅、虱、蟯蟲。
它的形狀和作用類似天門冬,所以又名野天門冬。但天門冬是治療肺熱,而百部是治療肺寒,這是它們的區別。
提醒:脾胃虛弱的人,必須與補藥一起使用,以免損傷胃氣,或造成滑腸(腹瀉)。
旋覆花,味道鹹、甘,性質微溫,沒有毒。歸肺、大腸二經。要去掉花蒂後烘焙使用。可以治療頑固的老痰,胸脅結氣,停留在體內的積液,以及風濕引起的肢體麻痹,還能潤腸通便,暢通血脈。又名金沸草。
鹹味可以軟化堅硬的物質,所以能去除老痰積聚;溫性可以疏散邪氣,鹹味也可以潤下。
提醒:丹溪認為,此藥是走散之藥,體虛的人不宜多服。它有寒涼通便的特性,體質虛寒的人要禁用。
紅花,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歸心、肝二經。要用酒噴灑後,稍微烘焙。產後血暈(產後昏厥)急需用它,胎死腹中也必須用到它。
時珍說:它有活血、潤燥的功效,是活血的重要藥物。
提醒:過量使用紅花,會導致血流不止,這點很少人知道。
大薊、小薊,味道甘甜,性質溫和,沒有毒。歸心、肝二經。可以用於治療崩漏(女性出血性疾病)、吐血、衄血(流鼻血),以及體內瘀血停滯。
大薊和小薊的藥性、味道和主要功效都相同,但大薊還能治療癰疽(皮膚膿瘡)。
提醒:大薊、小薊除了破血之外,沒有其他優點,不能補益人體。
夏枯草,味道苦、辛,性質寒涼,沒有毒。歸肝經。土瓜可以輔助其藥效。可以治療瘰癧(頸部淋巴結核)、鼠瘻(淋巴結破潰)、眼睛疼痛、怕光等症狀。
辛味可以散結,苦味可以泄熱,它主要作用於肝經,可以清肝明目,治療瘰癧。
提醒:長期使用夏枯草,也會損傷胃氣。
葫蘆巴,味道苦,性質溫熱,沒有毒。歸腎、膀胱二經。要淘洗乾淨後,用酒浸泡並烘焙。可以治療元陽虛寒,膀胱氣虛。
因寒濕引起的疝氣(小腸氣),也是肝臟疾病的一種。元陽溫暖,則筋脈自然和順,疝氣就能痊癒,這屬於腎肝同治,乙癸同源的道理。
提醒:陰虛火旺,陰血不足的人,要禁用。
牛蒡子,味道辛辣,性質平和,沒有毒。歸肺經。要用酒炒過並研磨。可以宣通肺氣,治療麻疹,清咽利喉,消散癰腫。又名鼠黏子,或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