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七 (7)
卷之七 (7)
1. 瘧疾
黃帝曰:痎瘧皆生於風,其畜作有時者,何也?凡瘧皆名痎,昔人之解非也。畜者伏也,作者發也。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起於毫毛者,發寒毛豎也。伸欠者,呵欠也。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邪入於陰,則陰實陽虛,邪入於陽,則陽實陰虛。故虛實更作者,陰陽相移易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慄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盛,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瘧疾都是因風而生,但為什麼有的瘧疾會時而發作,時而潛伏呢?其實所有瘧疾都叫做痎,以前的人理解錯了。所謂「畜」,指的是潛伏;「作」,指的是發作。岐伯回答道:瘧疾剛開始發作時,會先從毛髮開始,感到伸懶腰,接著發冷、下巴發僵、腰背都痛,寒氣退去後,內外都會發熱,頭痛得像要裂開一樣,並且想喝冷水。從毛髮開始,是因為毛髮豎立起來了。伸懶腰,就是打呵欠的意思。陰陽在上下交替爭鬥,虛實也輪流發作,這就是陰陽互相轉換的結果。
陽氣虛弱就會外寒,陰氣虛弱就會內熱,陽氣旺盛就會外熱,陰氣旺盛就會內寒。邪氣侵入陰氣,就會陰氣實而陽氣虛;邪氣侵入陽氣,就會陽氣實而陰氣虛。所以虛實輪流發作,是因為陰陽互相轉換。陽氣聚集於陰氣,就會陰氣實而陽氣虛;陽明經虛弱就會發冷、下巴發僵;巨陽經虛弱就會腰背頭項疼痛;三陽經都虛弱,就會陰氣盛,骨頭發冷疼痛;寒氣從內而生,所以內外都會發冷;陽氣旺盛就會外熱,陰氣虛弱就會內熱,內外都發熱就會喘不過氣、口渴,所以想喝冷水。
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陽暑傷氣,其證多汗,感而即發,邪不能留;陰暑無汗,故留藏也。瘧必因於盛暑貪涼,不避風寒,或浴涼水,或食生冷,壯者邪不能幹,怯者舍於營衛,但外感於寒者多為瘧,內傷於冷者多為痢也。衛氣者,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其氣之舍深,則邪在臟矣。在腑者其行速,在臟者其行遲,故間日而作也。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宴也。
白話文:
夏天傷暑,熱氣積聚在皮膚內、腸胃外,這是人體的營氣所在。這會讓人出汗多,毛孔也開張。到了秋天,出汗時遇到風,或者洗澡水氣留在皮膚內,就會和衛氣共存。陽暑傷氣,症狀是多汗,馬上發病,邪氣不能久留;陰暑不發汗,所以邪氣會留在體內。瘧疾通常是因為夏天貪涼,不注意防寒,或者洗冷水澡、吃生冷食物造成的。體質強健的人邪氣不易入侵,體質虛弱的人邪氣就會停留在營衛之間。外感寒邪多發瘧疾,內傷寒邪多發痢疾。衛氣白天在陽氣中運行,晚上在陰氣中運行。這股氣在陽氣作用下會外出,在陰氣作用下會內薄。內外相薄,所以每天都會發作。
如果邪氣深入,內薄於陰,陽氣獨自發散,陰邪則留滯於內,陰陽交戰無法外出,就會隔日發作。邪氣深入,就藏在臟器裡了。邪氣在腑臟停留,發作快;在臟器停留,發作就慢,所以隔日發作。邪氣停留在風府穴,沿著脊柱下降,衛氣一天一夜在風府穴匯聚,每天下降一節,所以發作時間會延後。因為邪氣先在脊背停留,每次到達風府穴時,毛孔就開張,邪氣入侵就會發病。所以每天發作的時間都會稍微延後一點。
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內,項骨三節,脊骨二十一節,共二十四節。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尾骶,復自後而前,故二十六日入於脊內,以注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邪在伏膂,循脊而上,無關節之阻,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其陽日退,故作漸早也。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
夏傷於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淒滄之水寒,藏於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水寒者,浴水乘涼也。因暑受寒,汗不得出,寒邪先伏於皮膚,得秋風而病發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白話文:
風邪從風府穴開始,每天下降一節,二十五天後到達尾骶骨,二十六天進入脊柱內,流入伏膂脈。頸椎有三個節,脊椎有二十一個節,共計二十四節。邪氣從風府穴每天下降一節,二十五天後到達尾骶骨,然後再從後往前走,所以二十六天進入脊柱內,注入伏膂脈。邪氣向上行九天,從缺盆穴出來,每天升高,所以發病時間越來越早。
邪氣在伏膂脈,沿著脊柱向上走,沒有關節阻礙,所以九天後就能從缺盆穴出來。邪氣每天向上,由陰轉陽,陽氣逐漸減退,所以發病時間逐漸提前。邪氣侵入五臟,橫向連接募原穴,路途遙遠,氣息深沉,行進緩慢,無法與衛氣一起運行,不能全部排出,所以隔日發作。這是重複說明之前未盡之意。
夏天受暑熱,汗出過多,毛孔開張,如果遇到冰冷的水寒氣,就會藏在皮膚裡。秋天受風邪,就會發病。水寒,指的是用冷水洗澡或乘涼。因為夏天受暑熱而受寒,汗出不暢,寒邪先藏在皮膚裡,遇到秋風就會發病。寒屬陰氣,風屬陽氣。先受寒邪,後受風邪,所以先寒後熱。這種疾病隨著季節發作,叫做寒瘧。
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其間二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客,猶會也。邪在六腑,則氣遠會希,故間二日,或休數日也。觀此則丹溪所謂子、午、卯、酉日為少陰瘧,寅、申、巳、亥為厥陰瘧,辰、戌、醜、未為太陰瘧,非矣。子午雖曰少陰,而卯酉則陽明矣;巳亥雖曰厥陰,而寅申則少陽矣;丑未雖曰太陰,而辰戌則太陽矣。三日發者,猶可以此為言,四日作者,又將何以辨之?殊屬牽強。
白話文:
人體先受風邪侵襲,之後再受寒邪侵襲,因此先出現發熱症狀,然後才出現怕冷症狀,這種病症會隨著時間發作,稱為溫瘧。但如果只發熱而不怕冷,則說明陰氣先衰竭,陽氣獨自發散,就會出現氣短、心煩、手足發熱、想吐的症狀,稱為癉瘧。
這種病症每隔兩天發作一次,是因為邪氣和衛氣停留在六腑,但彼此不能相合,因此會間隔幾天才會發作。邪氣停留在六腑,則氣機運行就會不順暢,因此會間隔兩天,甚至間隔幾天發作。丹溪先生說子、午、卯、酉日是少陰瘧,寅、申、巳、亥日是厥陰瘧,辰、戌、醜、未日是太陰瘧,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子午雖然屬於少陰,但卯酉卻屬於陽明;巳亥雖然屬於厥陰,但寅申卻屬於少陽;醜未雖然屬於太陰,但辰戌卻屬於太陽。三日發作的病症可以用這種說法來解釋,但四日發作的病症又該如何辨別呢?這就顯得牽強了。
按此施治,未必無誤,不可以為訓也。
帝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今瘧不必應者何也?岐伯曰:此應四時者也,其病異形者,反四時也。秋瘧應四時者也。春、夏、冬之瘧,病形多異,四時皆能為瘧。秋病者寒盛,冬病者寒不甚,陽氣伏於內也。春病者惡風,夏病者多汗。
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寒,傷寒門有溫瘧。氣藏於骨髓,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肌肉消,腠理發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此病藏於腎,其氣先自內出之於外也。如是者,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矣;衰則氣復返入,入則陽虛,陽虛則寒矣;故先熱而後寒。
白話文:
按照這種方法治療,不見得完全正確,不能作為定論。
皇帝問道:夏天受暑氣傷害,秋天就一定會得瘧疾,為何現在有些人沒有得瘧疾?岐伯回答:這和應四時有關,疾病的表現形式不同,是因為違背了四時的規律。秋天的瘧疾是應四時的。春天、夏天、冬天的瘧疾,病狀表現差異較大,四時都能引起瘧疾。秋天得病的人寒氣較盛,冬天得病的人寒氣不那麼盛,陽氣潛藏在體內。春天得病的人怕風,夏天得病的人容易出汗。
溫瘧,是冬天受風寒感染,在傷寒門類中就有溫瘧。寒邪藏在骨髓裡,到了春天陽氣旺盛,邪氣無法自行排出,遇到大暑時,腦髓灼熱,肌肉消瘦,毛孔開泄,或者勞累過度,邪氣和汗液一起排出,這種病藏在腎臟裡,邪氣先從內部向外排出。像這種情況,是陰虛陽盛,陽盛則熱;虛弱後陽氣又回歸內部,陽氣回歸內部則陽虛,陽虛則寒;所以先熱後寒。
癉瘧者,肺素有熱,氣盛於身,厥逆上衝,中氣實而不外泄,有所用力,腠理開,風寒舍於皮膚之內,分肉之間而發,發則陽氣盛……其氣不及於陰,故但熱而不寒。
愚按:經言:夏傷於暑,秋為痎瘧。又言:痎瘧皆生於風。又言:風寒之氣不常。又言: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此皆以風、寒、暑、濕為言也。語溫瘧則曰:風寒中腎。語癉瘧則曰:肺素有熱。
夫冬寒既可以中腎,則心、肝、脾、肺四臟,獨無令氣之邪可以入客乎?肺熱既可以入瘧,則肝、脾、心、腎之氣鬱而為熱者,獨不可以成瘧乎?然語六氣道其常,語五臟者盡其變也。須知風與暑,陽邪也;寒與水,陰邪也。風者,陽中之涼氣也,暑者,熱中之寒氣也,由是則四者皆屬寒。
白話文:
癉瘧是一種疾病,症狀是患者肺部有熱,身體氣盛,導致厥逆上衝,中氣充實而不外泄,一旦用力,腠理就會張開,風寒就會從皮膚表面進入肌肉組織,並引發疾病。發病時,陽氣旺盛,但寒氣卻不足,因此只有發熱而沒有發冷。
古人認為,夏季受暑氣影響,秋季就會出現癎瘧。癎瘧的病因都與風有關。風寒之氣不穩定,容易入侵人體。出汗後遇到風,或者用冷水洗澡,都容易導致癎瘧。
古籍中提到,溫瘧是由風寒入侵腎臟引起的,而癉瘧則是肺部有熱引起的。那麼,冬天寒冷除了可以入侵腎臟之外,是否也可以入侵心、肝、脾、肺等其他臟器呢?同樣地,肺部有熱可以導致癉瘧,那麼肝、脾、心、腎等臟器氣鬱而生熱,是否也可以導致癉瘧呢?
其實,古籍中講述六氣,主要描述疾病發生的規律,而講述五臟,則更注重疾病的變化。我們必須明白,風和暑是陽邪,而寒和水是陰邪。風是陽氣中的涼氣,暑是熱氣中的寒氣,因此這四者都屬於寒邪。
夫夏傷於暑,汗出腠開,當風浴水,淒滄之寒,伏於皮膚,及遇秋風,新涼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陰欲入而陽拒之,陽欲出而陰遏之,陰陽相薄,而瘧作矣。淺者病在三陽,隨衛氣以為出入,而一日一作:深者病在三陰,邪氣不能與衛氣並出,或間日,或三四日而作。作愈遲者,病愈深也。
經之論瘧,無漏之矣。而仁齋、丹溪又分痰與食,飲與血,瘴與勞與牝,此不過瘧之兼證耳,非因而成瘧者也。
故治瘧者,察其邪之淺深,證之陰陽,令其自臟而腑,散而越之,邪去則安。古法:有汗欲其無汗,養正為先;無汗欲其有汗,散邪為急。然邪在陽者取汗易,邪在陰者取汗難,必使由陰而陽,由晏而早,乃得之也。又熱多者,涼藥為君;寒多者,溫藥為主。至於痰、食、血、飲、瘴、勞與牝之七證,各隨其甚者而兼理之。
白話文:
夏天受暑氣侵襲,汗流浹背,毛孔張開,如果吹風或淋雨,寒冷之氣就會侵入皮膚。到了秋天,天氣轉涼,寒氣被束縛在體內,外邪無法排出,陰氣想要進入卻被陽氣阻擋,陽氣想要外出卻被陰氣阻遏,陰陽交戰,就容易發瘧疾。如果病症較輕,病邪停留在三陽經,隨著衛氣出入,一天發作一次;如果病症較重,病邪停留在三陰經,邪氣無法與衛氣一同排出,就會隔日或三四天才發作一次。發作時間越晚,病症越重。
經書中對於瘧疾的論述已經非常完備了。仁齋和丹溪又將痰、食、飲、血、瘴、勞、牝等因素加入其中,但這些只是瘧疾的併發症,並非導致瘧疾的根本原因。
所以治療瘧疾,要觀察病邪的深淺,辨明陰陽的虛實,使病邪從臟腑中散發出來,排出體外,邪氣去除,身體自然康復。古人治療瘧疾,有汗者要讓其無汗,以養正氣為主;無汗者要讓其有汗,以散邪氣為急。不過,陽氣有邪者容易出汗,陰氣有邪者難以出汗,必須使病邪由陰轉陽,由晚轉早,才能達到治療效果。此外,熱盛者以涼藥為主,寒盛者以溫藥為主。至於痰、食、血、飲、瘴、勞、牝等七種併發症,則根據其嚴重程度,分別治療。
世俗又有鬼瘧之名,此為時行疫氣,投平胃散無不截者。
總之,脈實、證實者,攻邪以治標;脈虛、證虛者,補正以治本。久瘧必虛,惟人參、生薑各一面,連投二服於未發之前,莫不應手取效。貧困者,白朮可代,血虧者,當歸可代。近世不明表裡虛實,輒用知母、石膏、芩、連、梔、柏,若表未解而得此寒涼,則寒邪愈固;或用常山、草果、巴豆、砒、雄,若正已虛而得此克伐,則元氣轉虛。故夫綿延不已者,皆醫之罪耳,豈病之咎耶?
白話文:
俗間有鬼瘧這個稱謂,這是因時令流行病氣,服用平胃散通常都能迅速痊癒。
總的來說,對於脈象實、症狀實的病人,應採取攻邪的治療方式以解決現狀;對於脈象虛、症狀虛的病人,則需以補益正氣的方式來根本治療。長期的瘧疾必定會導致身體虛弱,因此在癥狀未發作前,使用人參和生薑各一半,連續服用兩次,大多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病人,可用白朮代替;對於血氣不足的病人,可用當歸進行替代。
近代醫學界對症狀的表裡虛實理解不清,隨意使用知母、石膏、黃芩、黃連、梔子、柏等寒涼藥物,如果表症未解就使用這種寒涼藥物,反而使寒邪更加牢固;或者使用常山、草果、巴豆、砒霜、雄黃等峻烈藥物,如果病人本身已經虛弱,再使用這種強烈的藥物,則會導致元氣進一步虛弱。所以,瘧疾長期無法痊癒的原因,都應該歸咎於醫生的錯誤,而非疾病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