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草部

能防禦外風,故名防風,乃風藥中潤劑也。卑賤之卒,隨所引而至,瘡科多用之,為其風濕交攻耳。

按:防風瀉肺實,肺虛有汗者勿犯。

荊芥,味辛,溫,無毒。入肝經。反驢肉、無鱗魚、河豚、蟹、黃鱔魚。主瘰癧積聚,瘀血濕瘟。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毒。

長於治風,又兼治血,何也?為其入風木之臟,即是血海,故並令之。今人但遇風證,概用荊防,此流氣散之相沿;不知風在皮裡膜外者宜之,非若防風入人骨肉也。

紫蘇,味辛,溫,無毒。入肺經。溫中達表,解散風寒。梗能下氣安胎,子可消痰定喘。

俗喜其芳香,旦暮資食,不知泄真元之氣。古稱芳草致豪貴之疾,紫蘇有焉。

按:氣虛表虛者禁用葉,腸滑氣虛者禁用子,慎之!

薄荷,味辛,溫,無毒。入肺經。產蘇州者良。去風熱,通關節,清頭目,定霍亂,消食下氣。貓咬蛇傷,傷寒舌胎,和蜜擦之。

發汗解表,故去風清熱,利於頭面。辛香開氣,脹滿、霍亂、食滯者,並主之。

按:薄荷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

乾葛,味甘,平,無毒。入胃經。主消渴大熱,嘔吐頭痛。生用能墮胎,蒸熟化酒毒。止血痢,散鬱火。

跡其治驗,皆在陽明一經。止痢者,升舉之功;散郁者,火鬱則發之義也。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加麻黃、葛根;又有葛根芩連解肌湯,用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非即太陽藥也。頭痛乃陽明中風,宜葛根蔥白湯。若太陽初病,未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服以發之,是引賊入家也。

東垣曰:葛根鼓舞胃氣上行,治虛瀉之聖藥。風藥多燥,葛根獨止渴者,以其升胃家下陷,上輸肺金以生水耳。

按:上盛下虛之人,雖有脾胃病,亦不宜服。

麻黃,味苦,溫,無毒。入心、肺、膀胱、大腸四經。厚朴為使,惡辛夷、石韋。去根節,水煮去沫。專司冬令寒邪,頭痛、身熱、脊強。去營中寒氣,泄衛中風熱。

輕可去實,為發散第一藥,惟在冬月,在表真有寒邪者宜之。或非冬月,或無寒邪,或寒邪在裡,或傷風等證,雖發熱惡寒,不頭疼身疼而拘急,六脈不浮緊者,皆不可用。雖可汗之證,亦不宜多服。汗為心液,若不可汗而汗,與可汗而過汗,則心血為之動矣。或亡陽、或血溢而成大患,可不慎哉。

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發散雖同,所入迥異。

白芷,味辛,溫,無毒。入肺、胃、大腸三經。當歸為使,惡旋覆花,微焙。頭風目淚,齒痛眉疼,肌膚搔癢,嘔吐不寧。女人赤白帶下,瘡家止痛排膿。

色白味辛,行手陽明庚金;性溫氣厚,行足陽明戊土;芳香上達,入手太陰辛金。肺者庚之弟、戊之子也,故主治不離三經。

白話文:

[草部]

防風: 能夠防禦外來的風邪,所以叫做防風,是風藥中比較滋潤的藥物。它就像地位卑微的士兵,跟著引導而到達病灶,外科常使用它,是因為它能同時處理風邪和濕邪侵襲的問題。 *註:防風會使肺氣下降,所以肺虛有汗的人不要使用。

荊芥: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進入肝經。禁忌和驢肉、無鱗魚、河豚、螃蟹、黃鱔一起食用。主要治療淋巴結核、腫塊積聚、瘀血濕熱引起的疾病。能夠疏散風熱,清醒頭腦,使眼睛明亮,有利於咽喉,消除瘡瘍毒素。 *它擅長治療風邪,又能兼顧治療血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進入風木之臟(肝),肝又是血海,所以能同時影響到。現在的人只要遇到風證就都用荊芥和防風,這是隨波逐流的做法。他們不知道荊芥適合治療風邪在皮膚和膜外的情況,不像防風那樣深入骨肉。

紫蘇: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進入肺經。能夠溫暖中焦,使藥力到達體表,解散風寒。紫蘇梗能夠降氣安胎,紫蘇子可以化痰平喘。 *人們喜歡它的芳香氣味,早晚都用來食用,卻不知道這樣會洩耗真元之氣。古人說芳香藥物容易導致富貴病,紫蘇就是其中之一。 *註:氣虛體表虛弱的人禁用紫蘇葉,腸滑氣虛的人禁用紫蘇子,要謹慎使用!

薄荷: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進入肺經。其中產自蘇州的最為優良。能夠祛除風熱,疏通關節,使頭腦清醒,使眼睛明亮,平定霍亂,幫助消化,使氣下降。貓咬蛇傷,傷寒出現舌苔時,可以和蜂蜜調和塗抹。 *它能發汗解表,所以能祛除風邪,清解熱邪,對頭面部的疾病有效。它辛香能開散氣機,對於腹脹、霍亂、食物積滯等情況都有效。 *註:薄荷辛香能耗散正氣,多服會損傷肺氣和心氣。

乾葛: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沒有毒性。進入胃經。主要治療消渴、高熱、嘔吐、頭痛。生用可以墮胎,蒸熟後可以化解酒毒。能止血痢疾,疏散鬱火。 *從它治療的疾病來看,都屬於陽明經的範疇。止痢疾是利用它升舉清氣的功能,疏散鬱火是利用火鬱則發的原理。張仲景治療太陽陽明合病,使用桂枝加麻黃、葛根;還有葛根芩連解肌湯,用來阻斷太陽之邪進入陽明經的通路,它並不是太陽經的藥物。頭痛是由於陽明經中風,適合用葛根蔥白湯。如果太陽初病,還沒進入陽明經就出現頭痛,不應該馬上服用葛根發汗,這樣做等於引賊入室。 *李東垣說:葛根能鼓舞胃氣上升,是治療虛瀉的良藥。風藥大多燥烈,只有葛根能止渴,是因為它能提升胃氣,使胃氣上輸肺金以生成津液。 *註:上盛下虛的人,即使有脾胃方面的疾病,也不適合服用。

麻黃: 味道苦澀,性質溫和,沒有毒性。進入心、肺、膀胱、大腸四經。以厚朴為輔助藥,忌與辛夷、石韋同用。使用時要去掉根節,用水煮過去掉泡沫。專門治療冬天寒邪引起的疾病,如頭痛、身體發熱、脊背僵硬。能夠祛除營血中的寒氣,疏泄衛氣中的風熱。 *它性質輕清能祛除實邪,是發散能力最強的藥物,只適合在冬天,體表確實有寒邪的人使用。如果不是冬天,或者沒有寒邪,或者寒邪在裡,或者只是傷風等症狀,雖然有發熱惡寒,但不頭疼身疼而只是拘急,脈象不浮緊,都不可以使用。即使是適合發汗的病證,也不宜多服。汗是心液,如果不應該發汗卻發汗,或者應該發汗卻過度發汗,都會損傷心血。或者導致亡陽,或者導致血溢等嚴重疾病,不得不謹慎! *麻黃是太陽經的藥物,也進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是陽明經的藥物,也進入脾經,脾主肌肉。它們雖然都能發散,但作用的經絡完全不同。

白芷: 味道辛辣,性質溫和,沒有毒性。進入肺、胃、大腸三經。以當歸為輔助藥,忌與旋覆花同用,要稍微烘焙一下。能夠治療頭風、眼睛流淚、牙痛、眉骨疼痛、肌膚搔癢、嘔吐不安。還能治療婦女赤白帶下,外科用於止痛排膿。 *它顏色白,味道辛辣,能作用於手陽明庚金;性質溫和,氣味濃厚,能作用於足陽明戊土;芳香上達,能作用於手太陰辛金。肺是庚的弟弟,戊的兒子,所以白芷的治療作用都離不開這三條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