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8)

1. 草部

按:升麻屬陽性升,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陰虛火動,氣逆、嘔吐,怔忡癲狂,切勿誤投。

柴胡,味苦,微寒,無毒。入肝、膽二經。惡皂莢,畏黎蘆,忌見火。主傷寒、瘧疾,寒熱往來,嘔吐脅痛,口苦耳聾,痰實結胸,飲食積聚,心中煩熱,熱入血室,目赤頭痛,濕痹水脹,肝癆肌蒸,五疳羸熱。

稟初春微寒之氣,春氣生而升,為少陽膽經表藥。膽為清淨之府,其經在半表半裡,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法當和解,小柴胡湯是也。邪結則有煩熱積聚等證,邪散則自解矣。肝為春令,主於升陽,故陽氣下陷者不可缺。主治多端,不越乎肝膽之咎。去水脹濕痹者,風能勝濕也。治癆與疳證,乃銀州柴胡,別為一種。

按:柴胡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藥,病在太陽者,服之太早,則引賊入門;病在陰經者,復用柴胡,則重傷其表。世俗不知柴胡之用,每遇傷寒傳經未明,以柴胡湯為不汗、不吐、不下,可以藏拙,輒混用之,殺命不可勝數矣。癆證惟在肝經者用之,若氣虛者,不過些小助參、耆,非用柴胡退熱也。

若遇癆證便用柴胡,不死安待?惟此一味,貽禍極多,故特表而詳言之。

前胡,味苦,微寒,無毒。入肺、脾、胃、大腸四經。半夏為使,惡皂莢,畏藜蘆。散結而消痰定喘,下氣以消食安胎。

時珍曰:前胡主降,與柴胡上升者不同,氣降則痰亦降矣。安胎化食,無非下氣之力耳。前胡去風痰,與半夏治濕痰,貝母治燥痰者各別也。

按:前胡治氣實風痰,凡陰虛火動之痰,及不因外感而有痰者,法當禁之。

獨活,味苦、甘,平,無毒。入小腸、膀胱、肝、腎四經。風寒濕痹,筋骨攣疼,頭旋掉眩,頭項難伸。

本入手、足太陽,表裡引經,又入足少陰、厥陰,小無不入,大無不通,故既散八風之邪,兼利百節之痛。時珍曰:獨活、羌活,乃一類二種。中國者為獨活,色黃氣細,可理伏風;西羌者為羌活,色紫氣雄,可理遊風。

按:獨活、羌活,皆主風痰,若血虛頭痛,及遍身肢節痛,誤用風藥,反致增劇。

細辛,味辛,溫,無毒。入心、小腸二經。惡黃耆、山茱萸,畏滑石,反藜蘆。風寒濕痹,頭痛鼻塞,下氣破痰,頭面遊風,百節拘攣,齒痛目淚。

味辛性溫,稟升陽之氣而為風劑,辛香開竅,故主療如上。單服末至一錢,令人悶絕,辛藥不可多用也。

按:細辛燥烈,凡血虛內熱,因成頭痛、咳嗽者,痛戒之。

茺蔚子,味辛,微寒,無毒。入肝經。忌鐵。明目益精,行血除水。葉名益母,功用相當。

補而能行,辛而能潤,為胎產要藥。

按:子、葉皆善行走,凡崩漏及瞳神散大者,禁用。

防風,味甘,辛,溫,無毒。入肺、小腸、膀胱三經。畏萆薢,惡乾薑、芫花,殺附子毒。色白而潤者佳。大風,惡風,風邪周痹,頭面遊風,眼赤多淚。

白話文:

[草部]

升麻:升麻屬於陽性上升的藥物,凡是吐血、流鼻血、咳嗽多痰、陰虛火旺、氣逆、嘔吐、心悸、癲狂等情況,都絕對不可以誤用升麻。

柴胡:味道苦,性微寒,沒有毒性。歸入肝經和膽經。忌與皂莢同用,害怕藜蘆,忌諱見火。主要治療傷寒、瘧疾、寒熱交替、嘔吐、脅肋疼痛、口苦耳鳴、痰液阻塞胸腔、飲食積滯、心中煩熱、熱邪侵入血室、眼睛紅腫頭痛、風濕痺痛、水腫脹滿、肝勞導致的肌肉消瘦發熱、以及兒童五疳羸弱發熱等症狀。

柴胡禀受初春微寒的氣息,春天的氣息是生發上升的,因此它是少陽膽經的表藥。膽為清淨的臟腑,它的經脈位於半表半裡之間,不可以用發汗、催吐、或瀉下的方法治療,應當採用和解的方法,小柴胡湯就是用來治療這種情況的。邪氣結聚就會出現煩熱和積聚等症狀,邪氣散開就會自然痊癒。肝臟對應春季,主管陽氣的上升,所以陽氣下陷的人不能缺少柴胡。柴胡的治療範圍很廣,但都不超出肝膽功能失調的範疇。它能夠去除水腫濕痹,是因為風能戰勝濕氣的緣故。治療癆病和疳病,使用的是銀州柴胡,是另一種品種。

要注意的是,柴胡是少陽經半表半裡的藥物,如果病邪在太陽經,太早服用柴胡,就等於引狼入室;如果病邪在陰經,再用柴胡,反而會加重表證。世俗之人不了解柴胡的用法,每當遇到傷寒傳變不明確時,就把柴胡湯當作既不發汗、又不催吐、又不瀉下的藥,可以遮掩自己的醫術不精,就隨意濫用,導致喪命的案例數不勝數。癆病只有在肝經發病時才可以使用柴胡,如果病人氣虛,則需要少量搭配人參、黃耆等藥物來輔助,而不是用柴胡來退熱。

如果遇到癆病就使用柴胡,那就離死亡不遠了。單單這一味藥,帶來的禍害就非常多,所以要特別強調並詳細說明。

前胡:味道苦,性微寒,沒有毒性。歸入肺經、脾經、胃經、大腸經。與半夏同用效果更好,忌與皂莢同用,害怕藜蘆。可以疏散結聚、消除痰液、平定喘息,下降氣機來幫助消化和安胎。

李時珍說,前胡主下降,與柴胡上升的特性不同,氣下降,痰也跟著下降。安胎化食,都是因為它有下降氣機的作用。前胡可以祛除風痰,而半夏治療濕痰,貝母治療燥痰,它們的作用各有不同。

要注意的是,前胡治療氣實風痰,凡是陰虛火旺引起的痰,以及不是因為外感而產生的痰,都應該禁止使用。

獨活:味道苦、甘,性平,沒有毒性。歸入小腸經、膀胱經、肝經、腎經。可以治療風寒濕痺、筋骨攣縮疼痛、頭暈目眩、頭頸難以伸展等症狀。

獨活既能進入手太陽經、足太陽經,引導表裡經脈,又能進入足少陰經和足厥陰經,幾乎無處不到,無處不通,所以既能驅散八方風邪,又能緩解全身關節的疼痛。李時珍說,獨活和羌活,本來屬於同一類藥物,只是產地不同。產於中國的叫獨活,顏色黃,氣味細微,可以治療潛伏的風邪;產於西羌的叫羌活,顏色紫,氣味濃烈,可以治療遊走的風邪。

要注意的是,獨活和羌活都主治風痰,如果血虛引起的頭痛,以及遍身關節疼痛,誤用風藥,反而會加重病情。

細辛:味道辛,性溫,沒有毒性。歸入心經、小腸經。忌與黃耆、山茱萸同用,害怕滑石,與藜蘆同用會產生相反的作用。可以治療風寒濕痺、頭痛鼻塞、降氣化痰、頭面部遊走的風邪、全身關節攣縮、牙痛流淚等症狀。

細辛味道辛辣、性質溫熱,秉承升陽的氣機,屬於風藥,辛香可以開竅,所以能夠治療上述各種症狀。單獨服用細辛末超過一錢,會使人感到悶絕,辛辣的藥物不能多用。

要注意的是,細辛燥熱猛烈,凡是血虛內熱引起的頭痛、咳嗽等情況,都必須禁用。

茺蔚子:味道辛,性微寒,沒有毒性。歸入肝經。忌與鐵器接觸。可以明目益精,活血利水。它的葉子叫益母草,功效和它的子實相當。

茺蔚子既能補益,又能運行氣血,既辛散又潤澤,是治療婦女產科疾病的重要藥物。

要注意的是,茺蔚子的子實和葉子都善於運行氣血,凡是出現崩漏以及瞳孔散大的情況,都應該禁用。

防風:味道甘、辛,性溫,沒有毒性。歸入肺經、小腸經、膀胱經。害怕萆薢,忌與乾薑、芫花同用,能解除附子的毒性。顏色白而滋潤的品質較好。可以治療大風病、害怕風邪、風邪周身侵襲、頭面部遊走的風邪、眼睛紅腫流淚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