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5)

1. 酒積

輕者,葛根、神麯、黃連、白豆蔻;甚者,用甘遂、牽牛。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用葛根、神麩、黃連和白豆蔻。嚴重的情形則需要用甘遂和牽牛。

2. 氣積

輕者,木香、枳殼、厚朴、橘紅;甚者枳實、牽牛。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使用木香、枳殼、厚朴和橘紅。嚴重的情況,則需使用枳實和牽牛。

3. 血積

輕者,乾漆、桃仁、牡丹、歸尾、赤芍藥、紅花;甚者,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花蕊石。

白話文:

輕症的話,可以使用乾漆、桃仁、牡丹、歸尾、赤芍藥和紅花等藥材。情況嚴重的話,則需要用到大黃、虻蟲、水蛭、穿山甲和花蕊石等藥材。

4. 痰積

輕者,半夏、瓜蔞;甚者,滾痰丸;老痰,海石、瓦楞子;痰在皮裡膜外,白芥子。

白話文:

輕微的痰症,可以用半夏、瓜蔞來治療;嚴重的痰症,可以用滾痰丸來治療;久積的痰症,可以用海石、瓦楞子來治療;如果痰症停留在皮膚或粘膜表面,可以用白芥子來治療。

5. 水積

輕者,五苓散;甚者,商陸、甘遂、芫花。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服用五苓散;嚴重的情形則需使用到商陸、甘遂和芫花。

6. 茶積

輕者,薑黃、芝麻;甚者,茱萸、椒、姜。

白話文:

病情較輕的人可以食用薑黃和芝麻。病情嚴重的人則需使用茱萸、花椒和生薑來治療。

7. 癖積

輕者,三稜、蓬朮;甚者,巴霜、大黃。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用三稜和蓬朮治療。嚴重的情形則需要用巴霜和大黃來處理。

8. 谷積

輕者,麥芽、穀芽、神麯、砂仁;甚者,雞內金。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使用 麥芽、穀芽、神麯、砂仁 來治療。嚴重的情況,則需要用到 雞內金。

9. 肉積

輕者,山楂、阿魏;甚者,硇砂、硝石。

白話文:

輕微的情況可以用山楂和阿魏來治療。嚴重的情形則需要用硇砂和硝石進行治療。

10. 蛋積

白豆蔻、橘紅、豆豉、薑汁。

白話文:

白豆蔻:一種中草藥材,具有芳香氣味和辛辣味道。它被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胃痛和其他一些疾病。

橘紅:又稱為柑桔皮或橙子皮,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和調料。它的果實外層可以作為中草藥使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豆豉:由黃豆發酵製成的一種食品,通常在中國菜餚中使用。它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並提供營養價值

薑汁:從生薑中提取出來的液體,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和抗炎成分。它可以用作烹飪調味品或者飲料添加劑,也可以用來緩解感冒症狀或其他身體不適。

11. 菜積

丁香、肉桂、麝香。

白話文:

這是一種中藥配方,包含三味草本植物:丁香、肉桂和麝香。

12. 面積

蘿蔔子、薑、酒煎。

13. 魚鱉積

紫蘇、橘皮、木香、薑汁。白馬屎治鱉積。

白話文:

紫蘇、橘皮、木香和薑汁可以治療胃部不適或消化不良的情況。而白馬屎則可以用來治療甲狀腺腫大(俗稱「鱉」)。

14. 狗肉積

杏仁、山楂。

白話文:

杏仁和山楂。

15. 蟲積

雄黃、錫灰、檳榔、雷丸、蕪荑、榧子、使君子。

白話文:

這段文字列出了七種中藥材:

  • 雄黃:一種礦物藥材,性溫,有毒,可解毒殺蟲。
  • 錫灰:錫的氧化物,性寒,可解毒消腫。
  • 檳榔:一種棕櫚科植物的果實,性溫,可驅蟲消積。
  • 雷丸:一種真菌類藥材,性溫,可健脾化濕,消腫止痛。
  • 蕪荑:一種苦木科植物的果實,性寒,可殺蟲止癢。
  • 榧子:一種榧樹的種子,性溫,可驅蟲止咳。
  • 使君子:一種使君子科植物的果實,性溫,可驅蟲消積。

16. 瘧積

鱉甲、草果。

白話文:

鱉甲:是一種用於治療肝病和婦科疾病的傳統中藥。它被認為可以滋養肝血、調理月經不順等。

草果:是常見的一種香料植物,在中國菜餚中常用作烹飪材料或調味品。此外,它的根莖也被用來製造一些中藥材,如「草果皮」、「草果仁」等等。這些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口腔炎症、喉嚨疼痛、胃腸道感染等症狀。

17. 反胃噎塞

噎塞者,食不得入,是有火也;反胃者,食入反出,是無火也。

《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者,結熱也。小腸結熱則血脈燥,大腸結熱則後不固,膀胱結熱則津液涸。三陽俱結,前後秘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此所以噎食不下,從下而復出也。

《黃帝針經》云:胃病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咽者,咽物之門戶。膈者,心肺之分野。不通者,濁氣在上,腎、肝吸入之陰氣不得不而反在上也,病在於胃。

愚按:反胃噎膈,總是血液衰耗,胃脘乾槁。槁在上者,水飲可行,食物難入,名曰噎塞;槁在下者,食雖可入,良久復出,名曰反胃。二證總名為膈,故《內經》止有三陽結,謂之膈一語。潔古分吐證為三端,上焦吐者,皆從於氣,食則暴吐;中焦吐者,皆從於積,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下焦吐者,皆從於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巢氏浪分五噎十膈,支派繁多,惑人滋甚。

白話文:

食物卡在喉嚨,吃不下,這是因為身體有火;反胃就是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這是因為身體沒有火。古代醫書《內經》說,三陽經絡阻塞,稱為膈。三陽經絡是指大腸、小腸、膀胱經。阻塞是因為熱氣積聚。小腸熱氣積聚,則血管乾燥;大腸熱氣積聚,則後門閉塞;膀胱熱氣積聚,則津液枯竭。三陽經絡全部阻塞,前後都閉塞,下面不通,就會往上走,因此才會出現食物卡在喉嚨吃不下去,又從下面吐出來的症狀。

《黃帝針經》記載,胃病導致咽喉阻塞,飲食吃不下。咽喉是吞咽食物的通道。膈是心肺的分界線。阻塞是因為濁氣上升,腎和肝吸收的陰氣無法下降,反而向上走,病症出現在胃。

我認為,反胃和噎膈都是因為血液衰竭,胃部乾燥。乾燥在上面,水可以通過,食物就難以進入,稱為噎塞;乾燥在下面,食物雖然可以進入,但過一陣子就會吐出來,稱為反胃。這兩種症狀都叫做膈,所以《內經》只說三陽經絡阻塞,稱為膈。潔古將吐症分為三種:上焦吐,是因為氣的原因,吃東西就吐;中焦吐,是因為積食的原因,可能是先吐再痛,也可能是先痛再吐;下焦吐,是因為寒氣的原因,早上吃的東西晚上吐,晚上吃的東西早上吐。巢氏將噎膈分為五噎十膈,分支太多,讓人更加迷惑。

惟張雞峰以為神思間病,法當內觀靜養,斯言深中病情。大抵氣血虧損,復因悲思憂恚,則脾胃受傷,血液漸耗,鬱氣生痰,痰則塞而不痛,氣則上而不下,妨礙道路,飲食難進,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虛傷,運行失職,不能熟腐五穀,變化精微,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食雖入胃,復反而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在膈間受病,故通名為膈也。

噎塞之吐,即潔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即潔古之下焦吐。王太僕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無火也。噎塞大都屬熱,反胃大都屬寒,然亦不可拘也。脈大有力,當作熱治;脈小無力,當作寒醫。色之黃白而枯者為虛寒,色之紅赤而澤者為實熱。以脈合證,以色合脈,庶乎無誤。

白話文:

張雞峰認為神思方面的疾病,應該內觀靜養,這句話說得十分中肯。總之,氣血虧損,再加上悲傷、思慮、憂愁、憤怒等情緒,就會傷害脾胃,血液逐漸消耗,鬱氣化成痰,痰堵塞而不痛,氣往上走而下不去,阻礙氣機運行,導致飲食難以進食,形成噎塞的症狀。

脾胃虛損,運行失常,無法消化五穀精華,將食物轉化為精微物質,就會出現早晨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的情況,食物雖然進入了胃,但又反吐出來,這就是反胃的症狀。

這兩種病症都在膈膜部位發病,所以統稱為膈病。

噎塞引起的嘔吐,就是古醫書中提到的上焦嘔吐;反胃引起的嘔吐,就是古醫書中提到的下焦嘔吐。王太僕說:吃不下飯,是火氣旺盛;吃了飯又吐出來,是火氣不足。噎塞多半屬於熱症,反胃多半屬於寒症,但也不要一概而論。

如果脈象有力,就應該用熱性的藥物治療;如果脈象細小無力,就應該用寒性的藥物治療。面色發黃發白且乾燥,屬於虛寒;面色紅潤有光澤,屬於實熱。根據脈象和症狀,並結合面色來判斷病情,這樣就不會出現錯誤了。

經曰:能合色脈,可以萬全。此證之所以疑難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劑有妨於津液;方欲養血生津,恐潤劑有礙於中州。審其陰傷火旺者,當以養血為亟;脾傷陰盛者,當以溫補為先。更有憂恚盤礴,火鬱閉結,神不大衰,脈猶有力,當以倉公,河間之法下之。小小湯丸,累累加用,關扃自透,膈間痰盛,微微湧出,因而治下,藥勢易用,設或不行,蜜鹽下導,始終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虛實陰陽之辨,臨證之權衡也。或泥於《金匱》、《局方》,偏主辛溫;或泥於《玉機》,《心法》,偏主清潤。

凡若是者,皆賴病合法耳,豈云法治病乎?

白話文:

經書上說:「能夠合乎色脈,就能夠萬無一失。」這個症狀之所以疑難,是因為一方面想要健脾理痰,又怕燥性藥物會傷及津液;一方面想要養血生津,又怕滋潤藥物會影響脾胃的中焦。

要仔細判斷,如果是陰虛火旺,就應該以養血為急;如果是脾胃虛弱,陰氣過盛,就應該以溫補為先。

如果患者還有憂愁憤怒鬱結在心,導致火氣鬱積閉塞,精神沒有太大的衰退,脈象仍然有力,就應該用倉公、河間的瀉下方法。

可以用一些小劑量的湯藥丸,不斷地加用,讓藥力慢慢滲透到關節和骨骼,並通過膈間排出痰液。這樣就能夠順利瀉下,藥效更容易發揮。如果藥物無法順利排泄,可以加用蜂蜜和鹽水來引導,持續不斷地引導,就能夠自然地宣通。

這些都是根據虛實陰陽的辨證和臨證時的權衡。

有些人固執於《金匱要略》、《局方》,偏愛辛溫的藥物;有些人固執於《玉機微義》、《醫學心法》,偏愛清潤的藥物。

凡是這些情況,都是依賴疾病來選擇治療方法,而不是依賴方法來治療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