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七 (4)
卷之七 (4)
1. 積聚
《靈樞》曰: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病起於下;風雨襲虛,病起於上。喜怒不節,內傷於臟,故起於陰;清濕襲虛,陰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下;風雨襲虛,陽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上。
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腠理開,邪從毛髮入,著孫絡之脈。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濯濯有音,寒則脹滿雷引,故時切痛。孫絡脈之細者。有水則濯濯有聲,動而得也。有寒則雷鳴相引,不動亦得也。
著陽明之經,挾臍而居,飽則大,飢則小。胃受水穀,故飽則大,飢則小也。著於緩筋,飽則痛,飢則安。緩筋在肌肉之間,故與陽明之積同。著於腸胃之募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則安,飢則痛。募原者,皮裡膜外也。著於伏沖之脈,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
白話文:
《靈樞》說,喜怒失常就會損傷臟腑,臟腑受損就會導致疾病從陰氣開始。濕氣侵襲虛弱之體,疾病就從下部開始;風雨侵襲虛弱之體,疾病就從上部開始。喜怒失常,內傷於臟腑,所以病起於陰;濕氣侵襲虛弱之體,陰邪在表,所以病起於下;風雨侵襲虛弱之體,陽邪在表,所以病起於上。
虛邪侵入人體,最初從皮膚開始,毛孔開張,邪氣從毛髮進入,停留於孫絡脈。邪氣在腸胃之間往來移動,發出潺潺之聲,遇寒則脹滿如雷鳴,因此時常感到疼痛。孫絡脈非常細小,有水則發出潺潺之聲,動則可聽到;遇寒則如雷鳴相引,不動也能聽到。
邪氣停留於陽明經,位於臍部,飽則脹大,飢則縮小。胃部接受水穀,所以飽則脹大,飢則縮小。邪氣停留於緩筋,飽則疼痛,飢則安舒。緩筋位於肌肉之間,所以與陽明經積聚的邪氣相同。邪氣停留於腸胃的募原,疼痛並向外連及緩筋,飽則安舒,飢則疼痛。募原位於皮裡膜外。邪氣停留於伏沖脈,用手按之則應手而動,用手觸摸則熱氣向下流入兩股,如同用熱湯澆灌一般。
伏沖,即衝脈之在脊者,以其最深,故曰伏沖。其上行者循背裡,絡於督脈,其下行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故揣按則應手而動,起手則熱氣下行也。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不見,按之不得。膂筋在脊內,故居腸胃之後,飢則腸空,故積可見;飽則腸滿蔽之,故積不可見也。
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凡諸輸穴,皆經氣聚會之處,所以通血氣,若不通則津液干壅。此以上謂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積生也。
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寒氣上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厥者,逆也。寒逆於下,故生足悗,言肢節痛而不利也。血受寒則凝澀,漸入腸胃,則陽氣不化,故為䐜脹,腸外汁沫不散,則日以成積。
白話文:
伏衝、積聚與厥氣
伏衝,就是衝脈在脊椎裏面的部分,因為它位置最深,所以叫做伏衝。 它往上走,沿著背部內側,連接到督脈;往下走,則注入少陰經的大絡,從氣街(穴位)出來,沿著陰股內側,進入膕窩(膝蓋後方)。因此,用手去按伏衝,就能感受到它在動,而用手一放開,熱氣就會往下走。
伏衝與膂筋相連,位於腸道後方。 人飢餓時,腸道空虛,伏衝積聚就會顯現;飽食後,腸道飽滿,就會將伏衝遮蔽,所以看不見。這是因為膂筋位於脊椎內,而腸胃位於脊椎前方,因此當腸道空虛時,伏衝積聚就會顯露;反之,腸道飽滿時,則會遮蔽伏衝積聚。
伏衝連接輸脈,如果輸脈阻塞不通,津液就無法向下流通,孔竅就會乾燥阻塞。 所有的輸穴都是經氣聚會的地方,所以可以通血氣。如果輸穴不通,就會導致津液停滯阻塞。以上所述,是指風雨襲擊陰虛體質,導致疾病從上而下,積聚而生。
積聚的形成,起初是因寒氣入侵而生,厥氣的出現則會加重積聚。 厥氣起於足悗(腳踝),足悗導致脛寒(小腿寒),脛寒則血脈凝澀。寒氣往上進入腸胃,就會導致䐜脹(腹脹),䐜脹導致腸外汁液聚集無法散開,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積聚。厥氣是逆行的意思,寒氣逆行向下,就會導致足悗,也就是肢節疼痛不靈活。血脈受寒就會凝澀,逐漸進入腸胃,就會導致陽氣不化,形成䐜脹,腸外汁液無法散開,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積聚。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食傷腸胃,汁溢膜外,與血相搏,乃成食積。又或用力傷陰陽之絡,以動其血,血得寒沫,相聚腸外,乃成血積。貪口腹,妄作勞者多有之。
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寒邪中於外,喜怒傷其內,氣因寒逆,則六經之輸不通,溫暖之氣不行,陰血凝聚,血因氣逆而成積,此性情乖戾者多有之。積之始生節,寒氣下逆而成積,卒然多食節,飲食起居而成積,卒然外中節,情志外傷挾寒成積。合三節而言,總是清濕襲陰之虛,病起於不而而成積也。
白話文:
如果突然吃太多喝太多,就會導致腸胃脹滿;生活作息不規律,过度劳累,就會傷到血管。陽氣受損,血液就會溢出體外,導致鼻出血;陰氣受損,血液就會溢出體內,導致便血。腸胃的血管受損,血液就會溢出到腸道外面,如果腸道外有寒氣,體液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就會凝結在一起,無法散開,形成積聚。吃壞肚子,體液溢出到腸道外面,和血液混合在一起,就會形成食積。另外,过度劳累也會傷到陰陽血管,導致血液循環不暢,血液遇到寒氣和體液,就會在腸道外面聚集,形成血積。貪吃嘴饞,不節制勞作的人,很容易出現這些問題。
突然受到寒氣侵襲,或是內心憂慮憤怒,就會導致氣逆上衝,六條經脈不通暢,溫暖之氣無法運行,血液凝結在一起,無法散開,體液也變得黏稠,無法順利排出,形成積聚。寒邪從體外侵入,喜怒情緒傷到內在,氣機受寒氣阻礙逆流,導致六條經脈不通暢,溫暖之氣無法運行,陰血凝結在一起,血液因為氣機逆流而形成積聚,這種情況在脾氣暴躁的人身上比較常見。積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個:寒氣下逆導致積聚,突然暴飲暴食導致積聚,突然受到寒邪侵襲,加上情緒波動導致積聚。總之,積聚的形成都是因為體內虛弱,受到寒濕之氣侵襲,導致身體失衡而形成的。
《難經》曰:積者,五臟所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六腑所成。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令人嘔逆,或兩脅痛引小腹,足寒轉筋。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如覆杯,氣逆背痛,久則喘咳。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則令人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痞蹇吐泄,久則飲食不為肌膚。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若豚狀,上下無時,久則喘逆,骨痿少氣。
癥者,按之應手,亦如五積之不移。瘕者,假物成形,如血鱉、石瘕之類。痃,皮厚也,在肌肉之間而可見者也。癖者,僻也;內結於隱僻,外不可見也。
白話文:
《難經》說:積,是五臟所生,有固定發病位置,疼痛局限於該部位,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極限。聚,則是六腑所成,沒有固定的發病根源,上下無固定位置,疼痛不定。
肝積,稱為肥氣,位於左脅下,如覆杯狀,讓人嘔吐反胃,或兩脅疼痛牽引小腹,腳寒抽筋。肺積,稱為息賁,位於右脅下,如覆杯狀,氣逆背痛,久則喘咳。心積,稱為伏梁,起於臍上,如臂般大小,向上至心下,久則令人心煩。脾積,稱為痞氣,位於胃脘,如覆杯狀,胸悶嘔吐腹瀉,久則飲食無法轉化為氣血。腎積,稱為賁豚,始於少腹,向上至心,如豚狀,上下無定時,久則喘逆,骨痿氣虛。
癥,按之有感覺,也如同五積一樣,不易移動。瘕,則是由假物形成,如血鱉、石瘕之類。痃,是皮膚增厚,位於肌肉之間,可見於外。癖,是指偏僻,隱藏於內部,外觀無法看見。
愚按:積之成也,正氣不足,而後邪氣踞之,如小人在朝,由君子之衰也。正氣與邪氣勢不兩立,若低昂然,一勝則一負。邪氣日昌,正氣日削,不攻去之,喪亡從及矣。然攻之太急,正氣轉傷,初、中、末之三法,不可不講也。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蓋積之為義。
日積月累,匪伊朝夕,所以去之亦當有漸,太亟則傷正氣,正氣傷則不能運化,而邪反固矣。
余嘗制陰陽兩積之劑,藥品稍峻,用之有度,補中數日,然後攻伐,不問其積去多少,又與補中,待其神壯則復攻之,屢攻屢補,以平為期。此余獨得之訣,百發百中者也。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已。故去積及半,純與甘溫調養,使脾氣健運,則破殘之餘積,不攻自走,必欲攻之無餘,其不遺人夭殃者鮮矣。經曰:壯者氣行即愈,怯者著而為病。
白話文:
古人認為,疾病的發生是因為正氣不足,讓邪氣趁虛而入,就像小人趁著君主衰弱時掌權一樣。正氣和邪氣勢不兩立,一方強盛,另一方就會衰弱。如果邪氣日益壯大,正氣日漸衰退,不積極治療,就會導致死亡。但是,治療也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傷及正氣,因此要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剛開始生病時,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可以單純攻邪;病情發展到中期,邪氣較深,正氣較弱,就要一邊攻邪一邊補正;到了後期,邪氣侵凌,正氣衰弱,就要以補正為主。
去除積聚的病症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傷及正氣,正氣受損就無法運化,反而讓邪氣更加固執。
我曾經研製出針對陰陽兩方面積聚的藥方,藥性較強,使用時需要控制劑量,先用補正的藥方調理身體幾天,然後再用攻邪的藥方,無論積聚消除多少,都要再用補正的藥方,直到身體恢復元氣,再繼續攻邪,反覆攻補,直到病情平復。這是我的獨門秘訣,屢試不爽。古書上說,積聚的病症很大,不要一次性全部去除,只需去除一半即可。所以,去除一半的積聚之後,就應該用甘溫的藥物調理身體,讓脾胃功能健運,剩下的積聚就會自然消散。如果非要全部去除,往往會導致病人早夭。古書上還說,身體強壯的人,氣血運行暢通,病就會很快痊癒;而身體虛弱的人,邪氣就會滯留體內,導致疾病。
潔古云:壯盛人無積,虛人則有之,故當養正則邪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一二小人自無容身之地。雖然,此為輕淺者言耳,若大積大聚,不搜而逐之,日進補湯無益也。審知何經受病,何為成疾,見之既確,髮直人之兵以討之,何患其不愈?《兵法》云: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是亦醫中之良將也夫!
白話文:
潔古說:身體強健的人不會積聚病邪,虛弱的人則容易積聚病邪,因此要養護正氣,邪氣自然會消除。比喻來說,如果滿屋都是君子,一兩個小人自然無處容身。
雖然,這只是淺顯的道理。若病邪積聚嚴重,不積極治療,即使每天服用補湯也無濟於事。要仔細了解哪條經絡受病,病因是什麼,確定病症之後,再用針灸等方法治療,何愁不能痊癒?
《兵法》說:善於進攻的人,敵人不知道他會從哪裡防守。這也是醫學中的良將啊!
2. 脈候
堅強者生,虛弱者死。細沉附骨者,積脈也,沉而有力為積,脈沉緊者有寒積,脈浮而牢積聚也。
白話文:
身體健康的人生命力旺盛,身體虛弱的人容易死亡。脈搏微弱且深沈貼近骨骼的是因為有長期疾病造成的累積影響,如果這種脈搏深沈但有力則是表示有慢性疾病的累積;脈搏深沈而且緊繃代表有寒冷症狀引起的慢性病累積,脈搏表面浮動且牢固則可能是堆積和聚集了某些病症。
3. 醫案
襄陽群守於鑑如,在白下時,每酒後腹痛,漸至堅硬,得食輒痛。余診之曰:脈浮大而長,脾有大積矣。然兩尺按之軟,不可峻攻,令服四君子湯七日,投以自制攻積丸三錢,但微下,更以四錢服之,下積十餘次,皆黑而韌者。察其形不倦,又進四錢,於是腹大痛,而所下甚多,服四君子湯十日.又進丸藥四錢,去積三次,又進二錢,而積下遂至六七碗許,脈大而虛,按之關部豁如矣。乃以補中益氣調補,一月痊愈。
親家,工部王漢梁,鬱怒成痞,形堅而甚痛,攻下大多,遂泄瀉不止,一晝夜計下二百餘次。一月之間,肌體骨立,神氣昏亂,舌不能言,已治終事,待斃而已。余診之曰:在證雖無活理,在脈猶有生機,以真臟脈不見也。舉家喜曰:諸醫皆曰必死,何法之治而可再起耶?余曰:大虛之候,法當大溫大補,一面用枯礬、龍骨、粟殼、樗根之類以固其腸;一面用人參二兩、熟附五錢,以救其氣。
白話文:
襄陽一位守將,名叫鑑如,在白下時,每次喝酒後肚子就痛,漸漸變得硬邦邦,吃東西就更痛。我診斷後說:脈象浮大而長,脾臟積聚了大量東西。不過,兩尺部位按壓卻柔軟,不能猛烈攻下。就開了四君子湯,讓他服用七天,再加入自己調製的攻積丸三錢,只略微排出一些,又加服四錢,排出十幾次,都是黑色而韌的積聚物。見他精神不錯,又加服四錢,結果肚子劇烈疼痛,排出很多積聚物。服用四君子湯十天後,又加服攻積丸四錢,排出三次積聚物,再加服兩錢,就排出了六七碗的積聚物,脈象變得又大又虛,按壓關部感覺空虛。於是,用補中益氣湯調補身體,一個月後痊癒。
親家,工部侍郎王漢梁,因鬱怒而形成痞塊,身體堅硬且疼痛難忍。很多醫生用攻下方法治療,結果導致他腹瀉不止,一天一夜拉了二百多次。一個月下來,他瘦得皮包骨頭,精神恍惚,舌頭都說不出話來,已到了彌留之際,眾人都以為他活不成了。我診斷後說:雖然他現在的症狀看來無救,但脈象還留有生機,因為真臟的脈象還未消失。全家人高興地說:很多醫生都說他必死無疑,你用什麼方法治療才能讓他起死回生呢?我說:這是大虛之症,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一方面用枯礬、龍骨、粟殼、樗根等藥固腸;另一方面用人參兩兩、熟附五錢救氣。
三日之間,服參半斤,進附二兩,瀉遂減半,舌轉能言,更以補中益氣加生附子、乾薑,並五貼為一劑,一日飲盡。如是者一百日,精旺食進,瀉減十九,然每日夜猶下四五行,兩足痿廢,用仙茅、巴戟、丁、附等為丸,參附湯並進。計一百四十日,而步履如常,痞瀉悉愈。
向使委信不專,有一人參以他說,有片語畏多參、附,安得有再生之曰哉?詳書之,以為信醫不專者之藥石!
社友姚元長之內,久患痞積,兩年之間,凡攻擊之劑無遺用矣,而積未盡除,形體尪羸。余聞之而告其友曰:積消其半,不可伐已,但用補湯,元氣一復,病祟全祛耳。元長信之,遂作補丸,服畢而痞果全消。逾三年調理失宜,胸腹痛甚,醫者以痛無補法,用理氣化痰之藥,痛不少衰。余診之,大而無力,此氣虛也,投以歸脾湯加人參二錢,其痛立止。
白話文:
在這段時間裡,每天服用半斤的人參和兩兩的附子,如果瀉痢減輕,舌頭能開始說話,則可以增加補中益氣的藥方,加入生附子、乾薑,每五帖為一個療程,一天喝完。這樣持續一百天,精氣旺盛,飲食增加,瀉痢減少十九分之八,但每日夜晚仍然會下四到五行,兩腳癱瘓,使用仙茅、巴戟、丁、附等製成丸子,同時服用參附湯,共計一百四十天,步行如常,痞積和瀉痢全部痊癒。
如果對藥方缺乏信任,因為聽信他人而減少使用人參和附子,怎樣能夠獲得重生呢?詳細記錄這段經驗,作為對那些對醫生治療不夠專注者的警示!
社會友人姚元長長期患有痞積症狀,經過兩年的各種治療,病情仍未完全消除,身體虛弱。聽到這個情況後,我告訴他的朋友:當積聚被消除了半數時,不能再進行攻伐,只需使用補益的藥方,恢復元氣,疾病就能全然清除。姚元長相信了這些建議,開始製成補益的丸子服用,結果痞積果然全部消失。經過三年的調養,由於調養方法不當,出現胸腹疼痛,醫生認為疼痛不需要補益的方法,使用理氣化痰的藥物,疼痛卻沒有減輕。我診斷後發現,疼痛大而無力,這是因為氣虛導致的,我開了歸脾湯加二錢的人參,疼痛立刻停止。
給諫侯啟東,腹中嘈痛。余按其左脅,手不可近,凡飲食到口,喉間若有一物接之者然。余曰:脈大而數,腹痛嘔涎,面色痿黃,此虛而有濕,濕熱相兼,蟲乃生焉。當煎人參湯送檳黃丸,以下蟲積,蟲若不去,雖服補湯,竟何益乎?豫瞻先生,畏謹之至,不敢輕投,終莫能起。
倒倉法,肥嫩牡黃牛肉三十斤,切小塊,去筋膜,長流水煮爛,濾去滓,取汁入鍋中,慢火熬至琥珀色則成矣。先令病人斷欲食淡,前一日不食夜飯,設一室,明快而不通風,置穢桶瓦盆貯吐下之物,另一磁盆盛所出之溺。病者入室,飲汁積至一二十杯,寒則重湯溫而飲之。飲急則吐多,飲緩則下多,先急後緩,吐利俱多,因病之上下而為之,活法也,以去盡病根為度。吐下後必渴,不得與湯,以自出之溺飲之,非惟止渴,抑且浣濯余垢。倦睡覺飢,先與稠米湯,次與淡稀粥,三日後方少與菜羹,次與罕粥調養,一月沉疴悉安。以後忌牛肉數年。積久形成,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自非刮腸刮骨之神,可以丸散犯其藩牆乎?肉液充滿流行,有如洪水泛漲,浮槎陳朽,皆順流而下,不可停留,犯屬凝滯,一洗而通。
白話文:
給諫侯啟東腹痛之症,醫案
給諫侯啟東腹中嘈痛,我按他左脅,手不可靠近,凡飲食到口,喉間好像有東西阻擋一樣。我診斷說:脈象洪大而數,腹痛嘔吐涎液,面色萎黃,這是虛弱而又有濕氣,濕熱相兼,導致蟲積。應該煎服人參湯,送服檳黃丸,以驅除蟲積。若蟲積不去,即使服用補湯,又有何益?豫瞻先生,過於謹慎,不敢輕易用藥,最終無濟於事。
我採用「倒倉法」治療。選用肥嫩的黃牛肉三十斤,切成小塊,去掉筋膜,用長流水煮爛,濾去渣滓,取汁放入鍋中,用慢火熬至琥珀色,即成。先讓病人停止飲食,只吃清淡食物,前一天晚上不食夜飯,安排一間光線明亮、通風良好的房間,放置穢桶瓦盆,用來盛裝嘔吐物,另用一個瓷盆盛裝排出的小便。讓病人進入房間,大量飲用牛肉湯,直到喝了一二十杯,感到寒冷就將湯溫熱再喝。飲用速度快則嘔吐多,飲用速度慢則排泄多。先快後慢,吐利並多,根據病情輕重調整,這是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完全去除病根為度。
吐下之後必定口渴,不能給予普通湯水,應以病人自己排泄的小便飲用,不僅能止渴,還能清洗餘垢。感到疲倦想睡覺、飢餓時,先喝稠米湯,然後再喝稀粥,三日後少量食用菜羹,再吃稀粥調理,一個月後,頑固的病症就會全部痊癒。之後要忌食牛肉數年。
積久形成的蟲積,依附在腸胃壁的回旋曲折處,除非有像刮腸刮骨的神醫,才能用丸散藥物攻破其防禦。牛肉湯液充滿腸胃,像洪水泛濫一樣,浮游的雜物、腐敗的物質,都會順流而下,不能停留,遇到凝滯的部位,就會被沖洗通暢。
新制陰陽攻積丸,治五積、六聚、七癥、八瘕,痃癖、蟲積、痰食,不問陰陽皆效。
吳茱萸(泡),乾薑(炒),官桂(去皮),川烏(炮,各一兩),黃連(炒),半夏(洗),橘紅,茯苓,檳榔,厚朴(炒),枳實(炒),菖蒲(忌鐵),玄胡索(炒),人參(去蘆),沉香,琥珀(另研),桔梗(各八分),巴霜(另研,五錢)
白話文:
「新制陰陽攻積丸」專治五積、六聚、七癥、八瘕,還有痃癖、蟲積、痰食等症狀,不論是陰虛還是陽虛都能見效。方劑包括:吳茱萸、乾薑、官桂、川烏、黃連、半夏、橘紅、茯苓、檳榔、厚朴、枳實、菖蒲、玄胡索、人參、沉香、琥珀、桔梗,以及巴霜。
為細末,皂角六兩,煎汁,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八分、漸加一錢五分,生薑湯送下。
千金硝石丸
硝石(六兩),大黃(八兩),人參,甘草(各三兩)
為細末,用三年苦酒三升,置器中,以竹片為準,每入一升,刻一痕,先入大黃,不住手攪,使微沸,盡一刻乃下余藥,又盡一刻,微火熬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忌風冷,宜飲粥將息。
肥氣丸,治肝之積在左脅下。春、夏加黃連五錢
白話文:
將硝石、大黃、人參、甘草研磨成細末,用三年陳釀的苦酒三升,放入容器中,以竹片標記,每加入一升酒,刻下一痕。先放入大黃,不停攪拌,使酒微沸,等酒沸騰一刻鐘後,再加入其他藥材,再沸騰一刻鐘,用微火熬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忌風寒,服藥後宜喝粥休息。
肥氣丸用於治療肝臟積聚在左脅下的病症。春夏季節可加黃連五錢。
柴胡(二兩),黃連(七錢),厚朴(五錢),椒(去閉口者,炒,四錢),甘草(炙,三錢),廣朮(炮),昆布,人參(各二錢半),皂角(去皮弦子,煨),茯苓(各一錢半),川烏(炮,一錢二分),乾薑,巴霜(各五分)
除茯苓、皂角、巴豆為細末,另研茯苓、皂角為末,和勻方入巴豆,蜜丸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漸加至大便微溏,再從兩丸加服,積去大半,勿服。
息賁丸,治肺之積,在右脅下。
白話文:
柴胡、黃連、厚朴、椒、甘草、廣朮、昆布、人參、皂角、茯苓、川烏、乾薑、巴豆各取適量,其中茯苓、皂角、巴豆研成細末,將茯苓、皂角末與巴豆末混合,用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藥。初次服用兩丸,每天增加一丸,第二天增加兩丸,逐漸增加劑量,直到大便略微溏瀉為止,然後再從兩丸開始服用,直到積塊消退大半。此方名為息賁丸,主治肺部積塊,積塊位置在右脅下。
厚朴(姜炒,八錢),黃連(炒,一兩三錢),人參(去蘆,二錢),乾薑(炮),茯苓(另末),川椒(炒,去汗),紫菀(去苗,各一錢五分),桂枝,桔梗,京三稜(炮),天門冬,陳皮,川烏(炮),白豆蔻(各一錢),青皮(五分),巴霜(四分)
丸法、服法,俱同肥氣丸。
伏梁丸,治心之積,起臍上。
白話文:
厚朴用薑炒過,八錢;黃連炒過,一兩三錢;人參去蘆頭,二錢;乾薑炮製;茯苓研成粉末;川椒炒過,去汗水;紫菀去苗,各一錢五分;桂枝、桔梗、京三稜炮製,天門冬、陳皮、川烏炮製,白豆蔻、青皮各一錢,巴霜四分。
製成丸藥,服法跟肥氣丸一樣。
伏梁丸主治心積,症狀為臍上不舒服。
黃連(一兩五錢),人參,厚朴(薑製,各五錢),黃芩(三錢),肉桂,茯神,丹參(炒,各一錢),川烏(炮),乾薑(炮),紅豆,菖蒲,巴豆霜(各五分)
丸服法,同肥氣丸。
痞氣丸,治脾之積,在胃脘。
厚朴(姜炒,五錢),黃連(八錢),吳茱萸(炮,三錢),黃芩,白朮(各二錢),茵陳(酒炒),砂仁,乾薑(炒,各一錢五分),茯苓(另末),人參,澤瀉(各一錢),川烏(炮),川椒(各五分),巴霜(另研),桂(各四分)
白話文:
黃連一兩五錢,人參、厚朴(用薑製)各五錢,黃芩三錢,肉桂、茯苓、丹參(炒過)各一錢,川烏(炮製)、乾薑(炮製)、紅豆、菖蒲、巴豆霜各五分,做成丸劑服用,用法與肥氣丸相同。此方名為痞氣丸,專治脾胃積聚的病症。
另外,厚朴(用薑炒)五錢,黃連八錢,吳茱萸(炮製)三錢,黃芩、白朮各二錢,茵陳(用酒炒)、砂仁、乾薑(炒過)各一錢五分,茯苓研成粉末,人參、澤瀉各一錢,川烏(炮製)、川椒各五分,巴豆霜另研成粉末,桂皮各四分,也是一味治療脾胃積聚的良藥。
丸服法,同肥氣丸。
奔豚丸,治腎之積,發於小腹,上至心下。
厚朴(薑製,七錢),黃連(炒,五錢),苦楝子(酒煮,三錢),茯苓(另末),澤瀉,菖蒲(各二錢),玄胡索(一錢五分),附子,全蠍,獨活(各一錢),烏頭(炮),丁香(各五分),巴霜(四分),肉桂(二分)
丸、服法,同肥氣丸。秋、冬另加厚朴五錢。
三聖膏
白話文:
奔豚丸用來治療腎臟積聚導致的小腹疼痛,疼痛向上蔓延到心窩。藥方包括薑製厚朴七錢、炒黃連五錢、酒煮苦楝子三錢、茯苓末、澤瀉、菖蒲各二錢、玄胡索一錢五分、附子、全蠍、獨活各一錢、炮烏頭、丁香各五分、巴霜四分、肉桂二分,製成丸劑。服用方法同肥氣丸。秋冬季節需額外添加厚朴五錢。
石灰(十兩,篩過極細,炒紅)
用好醋熬成膏,入大黃末一兩,官桂末五錢,攪勻,瓦器封貯,紙攤,烘暖貼患處。
補中益氣湯,方見類中風。
四君子湯
歸脾湯
大全大補湯,三方俱見虛癆。
白話文:
取十兩石灰,篩過後要非常細,再用火炒至紅色,然後用好醋熬製成膏狀,加入一兩大黃末和五錢官桂末,充分攪拌均勻,密封在瓦器中,用紙包好,烘熱後貼敷在患處。若病人虛弱,可參考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歸脾湯、大補湯等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