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二 (19)
卷之二 (19)
1. 色診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夫色脈與尺脈之相應也,如桴鼓影響之相應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末根葉之出候也。故根死則葉枯矣,色脈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則為工,知二則為神,知三則神且明矣。
青色者,其脈弦也;赤者,其脈鉤也;黃者,其脈代也;白者,其脈毛;黑者,其脈石。見其色而不得其脈,反得其相勝之脈,則死矣。得其相勝之脈,則病已矣。
《五閱五使篇》曰:脈出於氣口,色見於明堂,五色更出,以應五時。
肺病者,喘息鼻張;肝病者,眥青;脾病者,唇黃;心病者,舌卷短,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
《五色篇》雷公問於黃帝曰:五色獨決於明堂乎?黃帝曰:明堂者,鼻也;闕者,眉間也;庭者,顏也;顏為額角,即天庭也。蕃者,頰側也;蔽者,耳門也。其間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見於外,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官五色,言五色之所主也。黃帝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是為五官。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間甚奈何?間者,輕也;甚者,重也。黃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雲徹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藏部,有外部,有內部也。色從外部走內部者,其病從外走內;其色從內走外者,其病從內走外。病生於內者,先治其陰,後治其陽,反者益甚;其病生於陽者,先治其外,後治其內,反者益甚。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黃帝曰:大氣入於臟腑者,不病而卒死矣。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曰:赤色出兩顴,大如母指者,病雖小愈,必卒死。黑色出於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沉濁為內,浮澤為外,皆言色也。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赤甚者為血,痛甚為攣,寒甚為皮不仁。五色各見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淺深;察其澤夭,以觀成敗;察其散摶,以知遠近;視色上下,以知病處,積神於心,以知往今。故相氣不微,不知是非,屬意弗去,乃知新故。
色明不粗,沉夭為甚;不明不澤,其病不甚。雖不明澤,亦不沉夭,病必不甚。其色散,駒駒然未有聚;稚馬曰駒,喻其無定,散而不聚也。其病散而氣通,聚未成也。言其為病尚散,即有痛處,因於氣耳,非積聚成形也。
《衛氣失常篇》:伯高曰:色起兩眉薄澤者,病在皮;唇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肌肉;營氣濡然者,病在血氣;目色青、黃、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
《通天篇》:少師曰: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內而惡出,心抑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人。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慍怒,心嫉而無恩。太陽之人,居處於於,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無悔。少陽之人,諟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宣好為外交而不內附。
白話文:
色脈和尺脈的關係,就像槌子敲鼓,聲音和鼓面相互呼應,不會不一致。這也是疾病從根源到枝葉的表現。如果根枯死了,枝葉也會枯萎。色澤、脈象、形體、肌肉這些都不能相互違背。所以,能夠了解其中一種的算是良醫,了解兩種的可以算是高明的醫生,了解三種的就非常明察秋毫了。
呈現青色,脈象通常是弦脈;呈現紅色,脈象通常是鉤脈;呈現黃色,脈象通常是代脈;呈現白色,脈象通常是毛脈;呈現黑色,脈象通常是石脈。如果觀察到某種顏色,但脈象卻不是對應的脈象,反而出現與之相反的脈象,這就危險了。如果脈象是克制它的脈象,代表病邪已經開始作用了。
脈搏從寸口發出,臉色在明堂(鼻子的部位)顯現。五種顏色會隨著五個季節的變化而顯現出來。
肺部有病的人,會有喘氣、鼻孔張大的現象;肝部有病的人,眼角會發青;脾部有病的人,嘴唇會發黃;心部有病的人,舌頭會捲曲而且短,顴骨會發紅;腎部有病的人,顴骨和臉頰會發黑。
雷公問黃帝說,臉上的五種顏色是單獨從明堂(鼻子)表現出來的嗎?黃帝回答說,明堂指的是鼻子,闕指的是眉毛之間,庭指的是額頭,顏指的是額角,也就是天庭。蕃指的是臉頰兩側,蔽指的是耳朵前方的部位。這些部位如果方正寬大,即使在十步之外也能看到,這樣的人通常可以活到一百歲。
雷公問,五官對應的五種顏色代表什麼?黃帝回答說,青色和黑色代表疼痛,黃色和紅色代表發熱,白色代表寒冷,這就是五官對應的五種顏色。
雷公問,如何從臉色判斷疾病的輕重?黃帝回答說,顏色粗糙且明顯,同時又黯淡無光,表示病情嚴重。顏色向上蔓延,病情也會越來越嚴重;如果顏色向下消散,像雲霧消散一樣,表示疾病正在痊癒。五種顏色各有對應的臟腑部位,有表現於外的,也有表現於內的。顏色從外部往內部發展,表示疾病從外往內傳;顏色從內部往外部發展,表示疾病從內往外傳。疾病發生在內部,要先治療陰,再治療陽,如果反過來,病情會更加嚴重;疾病發生在陽的部位,要先治療外部,再治療內部,如果反過來,病情也會更加嚴重。
雷公問,如果有人沒有生病卻突然死亡,要如何知道?黃帝回答說,如果大氣直接進入到臟腑,就會沒有生病而突然死亡。雷公又問,如果有人病稍微好轉卻突然死亡,要如何知道?黃帝說,如果兩顴出現像拇指大小的紅色,就算病情稍微好轉,也一定會突然死亡;如果額頭出現像拇指大小的黑色,就會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突然死亡。
顏色黯淡混濁,代表疾病在內部;顏色明亮潤澤,代表疾病在外部。這都是在描述臉上的顏色。黃色和紅色代表風邪,青色和黑色代表疼痛,白色代表寒冷,黃色且油潤代表有膿,紅色嚴重表示有出血,疼痛嚴重會導致痙攣,寒冷嚴重會導致皮膚麻木。五種顏色在臉上各有表現的部位,觀察顏色是浮在表面還是沉於內部,可以判斷疾病的深淺;觀察顏色是潤澤還是黯淡,可以判斷疾病的預後;觀察顏色是分散還是凝聚,可以判斷疾病的遠近;觀察顏色是向上還是向下,可以判斷疾病的部位。將這些都牢記在心中,就能了解過去和現在的病情。所以,觀察氣色要仔細,不然就無法分辨是非;要全神貫注,才能了解新病還是舊病。
顏色明亮而不粗糙,但黯淡無光,表示病情嚴重;顏色不明亮也不潤澤,病情通常不嚴重。如果顏色不明亮也不潤澤,同時也不黯淡無光,病情一定不嚴重。如果顏色分散,像小馬駒一樣沒有固定,表示疾病分散而氣機順暢,還沒有形成病灶。這表示疾病是分散的,是由於氣滯引起的疼痛,並非已經形成實質的積聚。
伯高說,如果兩眉之間出現薄薄的潤澤,表示疾病在皮膚;如果嘴唇呈現青、黃、紅、白、黑等顏色,表示疾病在肌肉;如果營氣潤澤,表示疾病在血氣;如果眼睛呈現青、黃、紅、白、黑等顏色,表示疾病在筋;如果耳朵乾枯且佈滿灰塵污垢,表示疾病在骨。
少師說,太陰體質的人貪婪而不仁慈,下半身臃腫,喜歡獨處而不願與人交往,心裡有想法卻不表達出來,不順應時勢,行動總是慢人一步。少陰體質的人有些貪婪,而且心腸不好,看到別人失去東西,會覺得自己好像得到一樣,喜歡傷害別人,看到別人成功,反而會嫉妒憤怒,心中充滿忌妒而沒有恩惠。太陽體質的人,喜歡無拘無束,喜歡談論大事,沒有能力卻愛說空話,志向遠大,行動不考慮是非,做事總是自以為是,即使失敗了也不後悔。少陽體質的人,喜歡自我標榜,有了一點小官職,就自高自大,喜歡搞外交,卻不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