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脈候

霍亂遍身轉筋,肢冷,腹痛欲絕,脈洪易治,脈微舌卷囊縮者死。霍亂陽氣已脫,或遺尿不知,或氣少不語,或膏汗如珠,或大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皆不可治。

理中湯

人參,乾薑,白朮(各三錢),甘草(炙,一錢)

水二杯,煎一杯服。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湯。

二香散,治暑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

藿香,白朮,厚朴,橘紅,茯苓,半夏,紫蘇,桔梗,白芷,香薷,黃連,扁豆(各一錢),大腹皮,甘草(各五分)

水二杯,姜五片,蔥白三根,煎一杯服。

香薷散,霍亂諸證,皆宜服之。

厚朴(去皮,薑汁炒),黃連(薑汁炒,各二兩),香薷(四兩),甘草(五錢)

為末,每服四錢,水煎,不犯鐵器,井中沉冷服。

桂苓白朮散,暑食兩傷,濕熱,霍亂轉筋。

桂枝,人參,白朮,白茯苓(各半兩),澤瀉,甘草,石膏,寒水石(各一兩),滑石(二兩)

為細末,每服三錢,薑湯下。一方有木香、藿香、葛根各半兩。

除濕湯,見類中風。

五苓散,見泄瀉。

蘇合香丸,見中風。

七氣湯,治七情鬱結,霍亂吐瀉。

半夏(湯洗),厚朴,白芍藥,茯苓(各二錢),桂心,紫蘇,橘紅,人參(各一錢)

水二鍾,生薑七片,紅棗一枚,煎一鍾服。

吳茱萸湯,治冒暑,或傷冷物,或忍飢,或大怒,或乘舟車傷動胃氣,轉筋逆冷。

吳茱萸,木瓜,食鹽(各半兩)

同炒焦,水三升,煮令百沸,入藥,煎至二升服。如無藥,用鹽一撮,醋一鍾,煎八分服。

通脈四逆湯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乾薑(三兩,強者四兩),甘草(炙,二兩)

水三升,煮取一升一合,分溫再服。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

桂枝(二兩半),芍藥(一兩),甘草(一兩),膠飴(半升),生薑(一兩半),大棗(六枚),木瓜,柴胡(各五錢)

每服一兩,水三杯,煎杯半,去渣,下飴兩匙服。

六和湯

香薷(二錢),砂仁,半夏(湯洗七次),杏仁(去皮尖,炒),人參(去蘆),甘草(炙,各五分),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白扁豆(薑汁略炒),厚朴(薑汁炒),木瓜(各一錢)

水二杯,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杯服。

藿香正氣散,見中風。

厚朴湯,治乾霍亂。

厚朴(薑汁炒),枳殼(去瓤,麩炒),高良薑,檳榔,朴硝(各七錢半),大黃(炒,二兩)

為末,每服三錢,水杯半,煎一杯服。

冬葵子湯,治乾霍亂,二便不通,煩熱悶亂。

冬葵子,滑石(研),香薷(各二兩),木瓜(一枚,去皮瓤)

為末,每服五錢,水二杯,煎一杯服,日服五次。

地漿法,於牆陰掘地約二尺許,入新汲水攪之,澄清,服一杯。既取土氣,又取牆陰及新汲水,益陰中之陰,能治陽中之陽。

白話文:

[脈象觀察]

患者若因霍亂導致全身抽搐,四肢冰冷,腹部劇烈疼痛,如果脈象宏大,較易治療;但若是脈象微弱,舌頭捲縮,睪丸收縮,則預後不佳。霍亂導致體內陽氣耗盡,可能出現失禁、氣息微弱、沉默不語、汗水如珠、極度焦躁想跳入水中、四肢無法活動等症狀,這些情況皆難以治療。

[理中湯]

配方:人參、乾薑、白朮(各9克),炙甘草(3克)。以兩杯水煎至一杯,服用。加入附子,稱為「附子理中湯」。

[二香散],用於治療暑濕交纏,霍亂抽搐,煩渴混亂。

配方:藿香、白朮、厚朴、橘紅、茯苓、半夏、紫蘇、桔梗、白芷、香薷、黃連、扁豆(各3克),大腹皮、甘草(各1.5克)。兩杯水,薑五片,蔥白三根,煎至一杯,服用。

[香薷散],適合各種霍亂症狀。

配方:厚朴(去皮,薑汁炒)、黃連(薑汁炒,各60克),香薷(120克),甘草(15克)。研磨為粉末,每次服用12克,用水煎煮,不要使用鐵器,放入井水中冷卻後服用。

[桂苓白朮散],用於暑熱與食物傷害,濕熱霍亂抽搐。

配方:桂枝、人參、白朮、茯苓(各15克),澤瀉、甘草、石膏、寒水石(各30克),滑石(60克)。研磨為細末,每次服用9克,薑湯送服。另一方子包含木香、藿香、葛根各15克。

[除濕湯],適用於類似中風的症狀。

[五苓散],適用於泄瀉。

[蘇合香丸],適用於中風。

[七氣湯],用於治療因七情鬱結,霍亂嘔吐。

配方:半夏(湯洗)、厚朴、白芍藥、茯苓(各6克),桂心、紫蘇、橘紅、人參(各3克)。兩杯水,薑七片,紅棗一枚,煎至一杯,服用。

[吳茱萸湯],用於治療暑熱,或食用冷物,或餓肚子,或大怒,或坐船車胃部受損,抽搐發冷。

配方:吳茱萸、木瓜、食鹽(各15克)。一同炒至焦黃,三升水,煮至沸騰,加入藥材,煎至兩升,服用。如無藥材,可用鹽一小撮,醋一杯,煎至八分滿,服用。

[通脈四逆湯]

配方:附子(大者一枚,生用)、乾薑(90克,強壯者可增至120克)、炙甘草(60克)。三升水,煮至110毫升,分兩次溫服。

[建中加木瓜柴胡湯]

配方:桂枝(75克)、芍藥(30克)、甘草(30克)、膠飴(120毫升)、生薑(45克)、大棗(6枚)、木瓜、柴胡(各15克)。每次服用30克,三杯水,煎至一杯半,去渣,加入兩匙膠飴服用。

[六和湯]

配方:香薷(6克)、砂仁、半夏(湯洗七次)、杏仁(去皮尖,炒)、人參(去蘆)、炙甘草(各2.5克)、赤茯苓(去皮)、藿香(去土)、白扁豆(薑汁略炒)、厚朴(薑汁炒)、木瓜(各3克)。兩杯水,薑五片,紅棗一枚,煎至一杯,服用。

[藿香正氣散],適用於中風。

[厚朴湯],用於治療乾霍亂。

配方:厚朴(薑汁炒)、枳殼(去瓤,麩炒)、高良薑、檳榔、朴硝(各22.5克)、大黃(炒,60克)。研磨為末,每次服用9克,半杯水,煎至一杯,服用。

[冬葵子湯],用於治療乾霍亂,大小便不通,煩熱混亂。

配方:冬葵子、滑石(研)、香薷(各60克)、木瓜(一枚,去皮瓤)。研磨為末,每次服用15克,兩杯水,煎至一杯,服用,每日五次。

[地漿法],在牆陰挖約二尺深的地洞,倒入新汲取的水攪拌,澄清後,服用一杯。此方法結合了土氣、牆陰以及新汲取的水,增強體內陰氣,用以治療體內過旺的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