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五 (6)
卷之五 (6)
1. 咳嗽
有聲無痰曰咳,有痰無聲曰嗽。
太陽證罷,表未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小青龍湯。太陽發熱,咳嗽,方同上。太陽發熱,嘔噦而咳,小柴胡湯。少陽寒熱往來,咳嗽,胸脅滿,或泄利,小柴胡去參棗,加五味子、乾薑。少陰咳嗽,真武湯。少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咳嗽者,水氣也,真武湯加五味子、細辛、乾薑。
白話文:
咳嗽有聲音卻沒有痰,叫做咳;有痰卻沒有聲音,叫做嗽。太陽病症退去,表證尚未解,心中有水氣,乾嘔發熱並咳嗽,可用小青龍湯治療。太陽病症發熱伴隨咳嗽,可用小青龍湯治療。太陽病症發熱,嘔吐並咳嗽,可用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病症寒熱交替,咳嗽,胸脅脹滿,或腹瀉,可用小柴胡湯去參棗,加五味子、乾薑治療。少陰病症咳嗽,可用真武湯治療。少陰病症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並咳嗽,這是水氣導致,可用真武湯加五味子、細辛、乾薑治療。
2. 喘
太陽無汗而喘,太陽陽明合病,胸滿而喘,俱麻黃。邪氣壅盛而喘,雖汗而喘不已,宜再發之,麻黃杏仁石膏湯。誤下,太陽利不止,喘而有汗,脈促,葛根黃連黃芩湯。太陽汗後飲多,水停而喘,小青龍湯去麻黃,加杏仁;小腹滿加茯苓。太陽下之,微喘,表未解也,桂枝湯加厚朴、杏仁。
白話文:
如果出現太陽病症,患者無汗卻喘氣,或是同時患有太陽和陽明病症,胸部滿悶並伴隨喘息,可以使用麻黃來治療。如果邪氣壅盛導致喘息,即使出汗也無法止住喘氣,應該再次發汗,可以使用麻黃、杏仁、石膏湯來治療。如果誤用下法,導致太陽病症的汗液不斷流出,並伴隨喘氣和出汗,脈搏急促,可以使用葛根、黃連、黃芩湯來治療。如果太陽病症患者在出汗後大量飲水,導致水停而喘氣,可以使用去除麻黃的小青龍湯,再加入杏仁;如果小腹脹滿,可以加入茯苓。如果太陽病症患者已經退熱,但仍有輕微的喘息,說明表症未解,可以使用桂枝湯,再加入厚朴和杏仁。
水停心下,腎氣乘心,為悸為喘,五苓散。陰喘脈伏而逆,理中湯,四逆湯。喘而氣促,腹滿,大柴胡湯。
白話文:
-
水停心下,腎氣乘心,為悸為喘,五苓散。- 水分在心下聚集,導致腎氣上衝至心,引起心跳加速和呼吸困難,應使用五苓散來治療。
-
靜喘脈伏而逆,理中湯,四逆湯。- 靜態喘息,脈搏沈伏,可用理中湯和四逆湯來調節。
-
喘而氣促,腹滿,大柴胡湯。- 病人出現喘息、呼吸急促和腹部脹滿的情況,適合服用大柴胡湯進行治療。
3. 煩躁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強無汗,煩躁,大青龍湯。煩躁消渴,辰砂五苓散。下利咳嘔,煩躁,豬苓湯。下利咽痛,胸滿而煩,豬膚湯。自汗煩躁,小便多,芍藥甘草湯。少陰心煩不臥,黃連雞子湯。少陰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下後復發汗,晝則煩躁,夜則安靜,不渴無熱,乾薑附子甘草湯。
白話文:
太陽中風症狀,脈象浮緊,表現為發熱與畏寒,身體強壯但無汗,伴有焦躁不安,治療可用大青龍湯。
若出現焦躁且口渴,可使用辰砂五苓散進行治療。
如果出現下利(腹瀉)、咳嗽、嘔吐以及焦躁不安的情況,則適合使用豬苓湯。
當出現下利(腹瀉)、咽喉疼痛、胸脹且焦躁時,應選擇豬膚湯進行治療。
自汗(無故流汗)且焦躁,尿頻者,可以芍藥甘草湯進行調理。
少陰經的病症,心煩難以入眠,可用黃連雞子湯進行治療。
少陰經的吐利(腹瀉伴嘔吐)伴有手腳冰冷、焦躁到想死亡的情況,應使用吳茱萸湯。
如果在使用過下法(一種中醫治療方式)後再次發汗,白天會感到焦躁不安,但夜晚會變得安靜,且沒有口渴和發熱的情況,這時可使用乾薑附子甘草湯來進行調理。
六七日無大熱,陰盛格陽,身冷脈細,煩躁不飲水,霹靂散。陰躁欲坐井中,姜附湯。
白話文:
經過了六到七天沒有太大的發燒症狀,可能是因為陰氣過於旺盛而把陽氣排斥在外所造成的身體寒冷和脈搏微弱的情況。如果同時出現煩躁不安且不想喝水的現象,可以考慮服用「霹靂散」來調理。如果是屬於陰性燥渴型的人,想要坐在井裡尋求舒適感,則可使用「姜附湯」進行治療。
4. 懊憹
懊者煩惱,恢者鬱悶,比之煩躁,殆有甚焉。
汗吐下後,虛煩不眠,甚則懊憹,梔子豉湯。陽明脈浮,咽燥腹滿而喘,發熱汗出,惡熱懊憹,梔子豉湯,陽明病,下後懊憹,有燥屎,承氣湯。短氣煩躁,懊憹,大陷胸湯。陽明無汗,小便不利,懊憹發黃,茵陳蒿湯。
白話文:
懊惱指的是煩躁不安,恢鬱則是指心情鬱悶,比起一般的煩躁,這兩種情況都要嚴重。汗吐下之後,虛弱煩躁,睡不著覺,嚴重時會出現懊惱,可以服用梔子豉湯。陽明脈浮,咽喉乾燥,腹部脹滿還喘不過氣,發熱出汗,怕熱懊惱,可以服用梔子豉湯。陽明病,瀉下後出現懊惱,並且有乾硬的糞便,可以服用承氣湯。呼吸急促,煩躁不安,懊惱,可以服用大陷胸湯。陽明經絡沒有汗出,小便排泄不順暢,懊惱,並且發黃,可以服用茵陳蒿湯。
5. 戰慄
戰者身動,慄者鼓頜,邪欲解也。
慄而不戰,陰盛陽虛,姜附四逆湯。
白話文:
當人發抖且身體顫抖時,表示寒氣侵入了身體。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不斷,可能是因為陰氣過於旺盛而陽氣衰弱。這時候可以使用「四逆湯」來治療。
6. 悸
心中築築然動,怔忡不安。
脈結代,心悸,炙甘草湯。傷寒三四日,心悸而煩,小建中湯。汗發過多,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湯。心神不寧,怔忡不臥,安神丸。少陰病,厥逆,心下悸,四逆散加桂。飲水多而悸,雖有他邪,亦先治水,茯苓甘草湯。寒熱心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湯。少陽發汗,譫語悸動,小柴胡湯。
白話文:
心中築築然動,怔忡不安:心中有跳動感,感到心慌不安。
脈結代,心悸,炙甘草湯:脈象結代,感到心悸,使用炙甘草湯。
傷寒三四日,心悸而煩,小建中湯:傷寒病三至四天後,感到心悸且煩躁,使用小建中湯。
汗發過多,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湯:過度出汗後,感到心悸且喜歡按壓心區,使用桂枝甘草湯。
心神不寧,怔忡不臥,安神丸:心神不寧,常感到心慌且難以入睡,使用安神丸。
少陰病,厥逆,心下悸,四逆散加桂:少陰病,出現四肢冷、心下悸的症狀,使用四逆散加桂枝。
飲水多而悸,雖有他邪,亦先治水,茯苓甘草湯:喝水多後感到心悸,即使有其他邪氣,也要先治療水腫,使用茯苓甘草湯。
寒熱心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湯:寒熱交錯,心悸,小便不利,心煩且喜嘔,使用小柴胡湯。
少陽發汗,譫語悸動,小柴胡湯:少陽病發汗後,出現神志混亂和心悸,使用小柴胡湯。
7. 渴
或因熱耗津液,或因汗下過多。
太陽脈弦而渴。小柴胡加天花粉。太陽表不解,有水氣而渴,小青龍湯去半夏,加瓜蔞湯。脅下痛,手足溫而渴,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參、天花粉。厥陰病,消渴,氣上衝心,茯苓白朮甘草桂四物湯。汗下後寒熱,胸脅滿,小便不利,頭汗,心煩,渴而不嘔,柴胡桂枝幹薑湯。
白話文:
可能是因為熱症耗損津液,或是流汗過多導致口渴。太陽脈搏弦急,並且口渴,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天花粉。若太陽經表症未解,伴隨有水氣而口渴,可以用小青龍湯去半夏,加瓜蔞湯。如果脅下疼痛,手腳溫熱且口渴,可以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人參、天花粉。若是厥陰病,出現消渴、氣逆上衝心,可以用茯苓、白朮、甘草、桂枝四物湯。如果流汗後出現寒熱、胸脅滿悶、小便不利、頭部出汗、心煩意亂、口渴但不嘔吐,可以用柴胡桂枝乾薑湯。
太陽脈浮而渴,桂枝。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豬苓湯。少陰下利,而嘔渴,煩不得眠,豬苓湯。汗多不可服。汗、吐、下後,六七日不解,表裡俱熱,惡風大渴,白虎加人參湯。汗後脈大而渴,白虎加人參湯。夏至左右,虛煩而渴,發熱不惡寒,竹葉石膏湯。小便不利而渴,必發黃,茵陳五苓散。
少陰自利而渴,小便清利,下焦虛寒,甘草乾薑湯。心煩但欲寐,或自利而渴,少陰也,理中湯。陽明脈長而實,有汗而渴,承氣湯。脈沉滑,熱實煩躁而渴,大陷胸湯。
白話文:
太陽脈象浮現且口渴,適用桂枝。若脈象浮現伴有發熱,口渴想要喝水,小便不順暢,適合使用豬苓湯。少陰症狀包括腹瀉,嘔吐,口渴,心煩難以入眠,同樣適合豬苓湯。如果流汗過多則不宜服用豬苓湯。在汗、吐、下藥物治療後,如果六七天仍然沒有改善,並且表內熱症同時存在,伴有畏風和極度口渴,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在流汗後脈搏變得大且口渴,也適合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夏至周圍,虛弱的煩躁和口渴,發燒但不畏寒,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如果小便不利且口渴,可能導致黃疸,應使用茵陳五苓散。
少陰症狀包括自行腹瀉且口渴,下焦虛弱寒冷,適合使用甘草乾薑湯。如果心中煩擾但只想睡覺,或者自行腹瀉且口渴,這可能是少陰症狀,適合使用理中湯。陽明脈象長且實,出現流汗和口渴,適合使用承氣湯。脈象沈滑,表示有熱實煩躁和口渴,適合使用大陷胸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