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痿
愚按:痿者,重疾也。故《內經》疊出諸篇,而前哲之集方論者,或附見於虛癆,或附見於風濕,大失經旨。賴丹溪特表而出之,惜乎言之未備也。經言病本雖五臟各有,而獨重太陰肺經;經言治法雖諸經各調,而獨重陽明胃經;此其說何居乎?肺金體燥,居上而主氣化,以行令於一身,畏火者也。五臟之熱火熏蒸則金被克,而肺熱葉焦,故致疾有五臟之殊。
而手太陰之地未有不傷者也。胃土體濕,居中而受水穀,以灌溉於四肢,畏木者也。肺金之受邪失正,則木無制而侮其所勝,故治法有五臟之分,而是陽明之地,未有或遺者也。夫既曰肺傷,則治之亦宜在肺矣,而岐伯獨取陽明,又何也?《靈樞》所謂真氣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陽明虛則五臟無所稟,不能行氣血,濡筋骨,利關節,故百體中隨其不得受水穀處,不用而為痿,不獨取陽明而何取哉?丹溪所以云: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胃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斯言當矣。若胃虛減食者,當以芳香辛溫之劑治之;若拘於瀉南之說,則胃愈傷矣。
藿香養胃湯。誠能本此施治,其於痿也思過半矣。至於七情六淫,挾有多端,臨病制方,非筆舌所能罄耳。
白話文:
我認為,痿病是一種嚴重的疾病。《黃帝內經》在許多篇章中都提到這個病,而前代的醫家在整理相關的方劑和理論時,往往把它歸類在虛勞或是風濕病中,這大大偏離了《內經》的本意。幸好朱丹溪特別把它獨立出來討論,可惜他的論述還不夠完善。《內經》說,痿病的病因雖然與五臟都有關係,但特別重視肺經;治療方法雖然要調理各經,但特別重視陽明胃經。這是為什麼呢?
肺屬金,性質乾燥,位於上方,主管全身的氣化運行,它是怕火的。如果五臟有熱火熏蒸,就會剋制肺金,導致肺熱葉焦,所以痿病的病因才會與五臟都有關聯,但手太陰肺經一定會受到損害。胃屬土,性質濕潤,位於中間,接受水穀,用來灌溉四肢,它是怕木的。肺金受邪而失常,就會導致木沒有約束而反過來欺侮它所能剋制的土,所以治療方法才會因五臟而有所不同,但陽明胃經一定不能被忽略。
既然說病因是肺受損,那麼治療也應該針對肺,但岐伯卻特別重視陽明胃經,又是為什麼呢?《靈樞》說,人從自然界吸收的真氣,與從食物中來的穀氣結合才能充滿全身。陽明胃經虛弱,五臟就沒有養分來源,不能運行氣血,濡養筋骨,暢通關節。所以身體的各個部位,只要是得不到水穀滋養的地方,就會因為功能衰退而導致痿病。這就是為什麼要特別重視陽明胃經的原因。
所以丹溪說:「瀉心火能使肺金清肅,但東方肝木也會因此而變得虛弱,這哪裡會損傷胃呢?補腎水能使心火下降,也能使西方肺金不至於虛弱,這哪裡會有肺熱呢?」這個說法是很正確的。如果胃虛弱而食慾不振的人,應該用芳香辛溫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只執著於瀉心火的說法,反而會使胃更加虛弱。
我認為,用藿香養胃湯來治療是很好的。如果能以此為基礎來治療痿病,就能夠理解一半的道理了。至於七情和六淫等其他複雜的因素,在臨床治療時需要靈活地調整處方,這不是筆墨能完全說明的。
2. 治法
心氣熱則脈痿,鐵粉、銀箔、黃連、苦參、龍膽草、石蜜、牛黃、龍齒、秦艽、白鮮皮、牡丹皮、地骨皮、雷丸、犀角之屬。肝氣熱則筋痿,生地黃、天門冬、百合、紫葳、白蒺藜、杜仲、萆薢、菟絲子、川牛膝、防風、黃芩、黃連之屬。脾氣熱則肉痿,二朮、二陳、霞天膏之後。
腎氣熱則骨痿,金剛丸、牛膝丸、加味四斤丸、煨腎丸。肺熱痿,黃耆、天麥門冬、石斛、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枯芩、山梔、杏仁、秦艽之屬。挾濕熱,健步丸加黃柏、蒼朮、黃芩或清燥湯。濕痰,二陳、二妙、竹瀝、薑汁。血虛,四物湯、二妙散、補陰丸。氣虛、四君子湯合二妙散。
氣血俱虛,十全大補湯。食積、木香檳榔丸。死血,桃仁、紅花、蓬朮、穿山甲、四物湯。實而有積,三化湯、承氣湯,下數十遍而愈。腎肝下虛,補益肝腎丸、神龜滋陰丸,補益丸、虎潛丸。
白話文:
[治療方法]
如果心臟功能過熱導致脈絡萎弱,可以使用鐵粉、銀箔、黃連、苦參、龍膽草、石蜜、牛黃、龍齒、秦艽、白鮮皮、牡丹皮、地骨皮、雷丸、犀角等藥物。
若肝臟功能過熱導致筋絡萎弱,則應使用生地黃、天門冬、百合、紫葳、白蒺藜、杜仲、萆薢、菟絲子、川牛膝、防風、黃芩、黃連等藥物。
若是脾臟過熱導致肌肉萎弱,可以使用二朮、二陳、霞天膏等藥物。
對於腎臟功能過熱導致骨骼萎弱,可使用金剛丸、牛膝丸、加味四斤丸、煨腎丸等藥物。
肺部過熱導致萎弱,可用黃耆、天麥門冬、石斛、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枯芩、山梔、杏仁、秦艽等藥物。
若是夾雜濕熱,可使用健步丸加黃柏、蒼朮、黃芩,或使用清燥湯。
對於濕痰問題,可以使用二陳、二妙、竹瀝、薑汁等藥物。
若是血虛,可以使用四物湯、二妙散、補陰丸。
氣虛者,可使用四君子湯加上二妙散。
氣血兩虛,則可使用十全大補湯。
對於食物積滯,可以使用木香檳榔丸。
若是有死血情況,可以使用桃仁、紅花、蓬朮、穿山甲、四物湯。
對於實證且有積滯,可以使用三化湯、承氣湯,可能需要多次排便後才能痊癒。
對於腎和肝下方虛弱,可以使用補益肝腎丸、神龜滋陰丸、補益丸、虎潛丸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