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脈候
大而澀為痹,脈急亦為痹。肺脈微為肺痹,心脈微為心痹,右寸沉而遲澀為皮痹,左寸急不流利為血痹,右關脈舉按皆無力而澀為肉痹,左關弦緊而數,浮沉有力為筋痹。
白話文:
【脈象診斷】
脈搏顯得強大但又帶有阻滯感,這可能是關節疼痛或運動障礙的徵兆,脈搏緊張同樣可能是這種情況。如果肺部相關的脈象顯得微弱,可能表示肺部有問題;同樣地,心臟相關的脈象微弱,則可能顯示心臟有問題。當右手腕內側的脈象深沉且跳動緩慢而阻滯,可能是皮膚功能異常;左手腕內側的脈象若緊張而不流暢,可能是血液循環不佳。右手肘內側的脈象若輕重按壓都感到無力且阻滯,可能是肌肉功能異常;左手肘內側的脈象若緊繃、頻率快,無論是表面還是深層都能感受到力度,則可能是筋絡問題。
2. 醫案
文學陸文湖,兩足麻木,自服活血之劑不效,改服攻痰之劑又不效,經半載後,兩手亦木,左脅下有尺許不知痛癢,余曰:此經所謂著痹也。六脈大而無力,氣血皆損,用神效黃耆湯,加茯苓、白朮、當歸、地黃,十劑後小有效,更用十全大補五十餘劑始安。
孝廉王春卿,久患流火,靡藥弗嘗,病勢日迫,商之餘曰,尚可療否?余曰:經年之病,且痛傷元氣,非大補氣血不可。春卿曰:數月前曾服參少許,痛勢大作,故不敢用。余曰:病有新久之不同,今大虛矣,而日從事於散風清火,清火則脾必敗,散風則肺必傷。言之甚力,竟不能決,遂致不起。
鹽賈葉作舟,遍體疼痛,尻髀皆腫,足膝攣急。余曰:此寒傷榮血,筋脈為之引急,《內經》所謂痛痹也。用烏藥順氣散七劑而減,更加白朮、桂枝。一月而愈。
防風湯
杏仁(去皮尖),當歸(酒洗),赤茯苓(去皮),防風(各一錢),黃芩,秦艽,葛根(各二錢),羌活(八分),桂枝,甘草(各五分)
水一鍾,姜三片,煎七分,入好酒半鍾,食遠服。
如意通聖散,治走注疼痛。
當歸(去蘆),陳皮(去白),麻黃(去節),甘草(炙),川芎,御米殼(去頂蒂膈),丁香(各等分)
上用慢火炒令黃色,每服五錢,水二鍾,煎一鍾服。如腰腳痛,加虎骨、乳香、沒藥;心痛加乳香、良薑。此治痹痛之仙藥也。
桂心散
桂心,漏蘆,威靈仙,芎藭,白芷,當歸(去蘆),木香,白殭蠶(炒),地龍(炒,去土,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沒藥散,治遍身百節走注疼痛。
沒藥(二兩,另研),虎骨(四兩,醋炙)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酒下,日再服。
小烏犀丸
烏犀角,乾蠍(炒),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硃砂(水飛),天麻(煨),羌活(去蘆),芎藭,防風(去蘆),甘菊花(去蒂),蔓荊子(各一兩),麝香(另研),牛黃(另研),乾薑(炮,各五錢),虎脛骨(醋炙),當歸(去蘆),敗龜,白花蛇(酒浸),天南星(薑製),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海桐皮,木香(忌火),人參(去蘆,各七錢)
為細末,研勻,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或薄荷湯嚼下。
虎骨丸
虎骨(四兩,醋炙),五靈脂(醋淘,去沙),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炒),白膠香(另研),威靈仙(各一兩),川烏頭(三兩,炮),胡桃肉(二兩半,去衣研)
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酒下,日二服。
十生丹
天麻,防風(去蘆),羌活(去蘆),獨活(去蘆),川烏,草烏(去蘆),何首烏,當歸(去蘆),海桐皮,川芎(各等分,俱生用)
白話文:
[醫案]
文學陸文湖,雙腳麻木,自己服用活血的藥物無效,改服祛痰藥物也無效,過了半年後,雙手也麻木了,左肋下有一尺左右的地方感覺不到疼痛和癢,我說:這是經書上說的著痹。六脈都很大但是無力,氣血都受損,我用神效黃耆湯,加入茯苓、白朮、當歸、地黃,服藥十劑後略見效,又繼續服用十全大補湯五十多劑才痊癒。
孝廉王春卿,長期患有丹毒,什麼藥都吃過了,病情一天天加重,他的家人來問我,還能治療嗎?我說:多年的病,而且疼痛損傷了元氣,必須大力補益氣血才行。春卿說:幾個月前曾經服用過少量人參,疼痛加劇,所以不敢再用。我說:疾病有新久之分,現在已經非常虛弱了,卻一直服用散風清火的藥物,清火就會傷脾,散風就會傷肺。我極力勸說,但他最終還是沒有下定決心,結果不治身亡。
鹽商葉作舟,全身疼痛,臀部和大腿都腫脹,腳踝和膝蓋僵硬。我說:這是寒邪傷了營血,筋脈因此收縮,《內經》上說的痛痹。我用烏藥順氣散七劑後病情減輕,又加了白朮、桂枝。一個月後痊癒。
防風湯:杏仁(去皮尖)、當歸(酒洗)、赤茯苓(去皮)、防風(各一錢)、黃芩、秦艽、葛根(各二錢)、羌活(八分)、桂枝、甘草(各五分)。水一碗,薑三片,煎至七分,加入好酒半碗,飯後服用。
如意通聖散:治走注疼痛。當歸(去蘆)、陳皮(去白)、麻黃(去節)、甘草(炙)、川芎、米殼(去頂蒂膈)、丁香(各等分)。以上藥物用慢火炒至黃色,每次服用五錢,水二碗,煎成一碗服用。如果腰腳疼痛,加虎骨、乳香、沒藥;心痛加乳香、良薑。這是治療痹痛的良藥。
桂心散:桂心、漏蘆、威靈仙、川芎、白芷、當歸(去蘆)、木香、白殭蠶(炒)、地龍(炒,去土,各半兩)。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溫酒送服。
沒藥散:治全身關節走注疼痛。沒藥(二兩,另研)、虎骨(四兩,醋炙)。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五錢,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小烏犀丸:烏犀角、乾蠍(炒)、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硃砂(水飛)、天麻(煨)、羌活(去蘆)、川芎、防風(去蘆)、甘菊花(去蒂)、蔓荊子(各一兩)、麝香(另研)、牛黃(另研)、乾薑(炮,各五錢)、虎脛骨(醋炙)、當歸(去蘆)、敗龜、白花蛇(酒浸)、天南星(薑製)、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海桐皮、木香(忌火)、人參(去蘆,各七錢)。研成細末,煉蜜丸,彈子大小,每次服用一丸,溫酒或薄荷湯送服。
虎骨丸:虎骨(四兩,醋炙)、五靈脂(醋淘,去沙)、白殭蠶(炒)、地龍(去土,炒)、白膠香(另研)、威靈仙(各一兩)、川烏頭(三兩,炮)、胡桃肉(二兩半,去衣研)。研成末,酒糊丸,梧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丸,空腹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十生丹:天麻、防風(去蘆)、羌活(去蘆)、獨活(去蘆)、川烏、草烏(去蘆)、何首烏、當歸(去蘆)、海桐皮、川芎(各等分,俱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