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五 (7)
卷之五 (7)
1. 醫案
四七湯,見咳嗽。
加減瀉白散
桑白皮(一兩),地骨皮,知母,陳皮(去白),桔梗(各五錢),青皮(去白),黃芩,甘草(炙,各二錢)
每服五錢,水二鍾,煎一鍾,食後服。
木防己湯
木防己(三兩),石膏(雞子大一塊),桂皮(二兩),人參(四兩)
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千緡湯,治喘急有風痰。
半夏(七枚,制熟),皂角(去皮弦),甘草(炙,各一錢)
水一碗,煮減半,頓服。
半夏丸,傷風痰喘,兀兀欲吐,噁心欲倒。
半夏(一兩),檳榔,雄黃(各三錢)
上為細末,薑汁浸,蒸餅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薑湯下。
定喘奇方,治稠痰壅盛,體肥而喘。
橘紅(一兩,明礬五錢同炒香,去礬用),半夏(一兩五錢),杏仁(麩炒,一兩),瓜蔞仁(去油,一兩),甘草(炙,七錢),黃芩(酒炒,五錢),皂角(去皮、弦、子,燒存性,三錢)
上為末,淡薑湯打蒸餅糊為丸,綠豆大,每食後白湯下一錢,日二次,五日後下痰而愈。虛人每服七分。
《簡易》黃丸子,清痰定喘及齁䶎。
雄黃(研細,水飛),雌黃(研細,各三錢),山梔仁(七枚),綠豆(四十九粒),明砒(二分,細研,並生用。)
上為末,稀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薄荷細茶湯臨臥服。
清金丹,治食積痰哮喘,遇厚味即發。
蘿蔔子(淘淨,蒸熟,曬乾,為末,一兩),豬牙皂角(燒存性,三錢)
上以生薑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五十丸,嚥下。
水哮方
芫花(為末),大水上浮浡(濾過),大米粉
上三味,搜為稞,清水煮熟,恣意食之。
壓掌散,治男婦哮喘。
麻黃(去節,二錢五分),炙甘草(二錢),白果(五枚,打碎)
水煎,臨臥服。
白話文:
醫案
**四七湯:**這個方子是針對咳嗽的。
加減瀉白散:
- 桑白皮(一兩)、地骨皮、知母、陳皮(去掉白色的部分)、桔梗(各五錢)、青皮(去掉白色的部分)、黃芩、炙甘草(各二錢)。
-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鍾煎煮至一鍾,飯後服用。
木防己湯:
- 木防己(三兩)、石膏(像雞蛋那麼大的一塊)、桂皮(二兩)、人參(四兩)。
- 用水六升煮至兩升,分兩次溫服。
**千緡湯:**這個方子是治療喘急且有風痰的。
- 半夏(七枚,處理過的)、皂角(去掉皮和筋)、炙甘草(各一錢)。
- 用水一碗煮至剩下一半,一次性喝完。
**半夏丸:**這個方子是治療因風寒引起的痰喘,伴隨頭暈想吐、噁心欲倒的情況。
- 半夏(一兩)、檳榔、雄黃(各三錢)。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薑汁浸泡,再用蒸餅做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薑湯送服。
**定喘奇方:**這個方子是治療痰液濃稠、胸悶喘息,體型肥胖的患者。
- 橘紅(一兩,用明礬五錢一同炒香,去掉明礬)、半夏(一兩五錢)、杏仁(麩炒,一兩)、瓜蔞仁(去掉油脂,一兩)、炙甘草(七錢)、黃芩(用酒炒過,五錢)、皂角(去掉皮、筋、籽,燒成灰,三錢)。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淡薑湯調成蒸餅糊做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飯後用白開水送服一錢,一天兩次。五天後痰液排出,就會痊癒。體虛的人每次服用七分。
**《簡易》黃丸子:**這個方子可以清化痰液、平定喘息,以及治療打呼。
- 雄黃(磨成細末,用水飛過)、雌黃(磨成細末,各三錢)、山梔仁(七枚)、綠豆(四十九粒)、明砒(二分,磨成細末,直接使用)。
-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稀糊做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睡前用薄荷細茶湯送服。
**清金丹:**這個方子是治療因飲食積滯引起的痰哮喘,遇到油膩食物就會發作。
- 蘿蔔子(淘洗乾淨,蒸熟,曬乾,磨成末,一兩)、豬牙皂角(燒成灰,三錢)。
- 將以上藥材用生薑汁浸泡過的蒸餅做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吞服。
水哮方:
- 芫花(磨成末)、大水上的浮沫(過濾乾淨)、大米粉。
- 將以上三種材料混合搓成團,用清水煮熟,隨意食用。
**壓掌散:**這個方子是治療男女哮喘的。
- 麻黃(去掉節,二錢五分)、炙甘草(二錢)、白果(五枚,打碎)。
- 用水煎煮,睡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