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五 (4)
卷之五 (4)
1. 盜汗
在半表半裡,膽有熱也,小柴胡湯。頭汗者,熱不得越,陽氣上騰,譫語,承氣湯。心下滿,頭汗出,水結胸也,小半夏茯苓湯。頭汗出,齊頸而還,發黃也,茵陳五苓散。頭汗出,小便難者死。手足汗,大便燥,譫語,大承氣湯。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水穀不分,手足汗者,理中湯。
白話文:
[盜汗的情況]
-
如果盜汗的狀況出現在半表半裡,這可能是膽有火熱的問題,可以使用小柴胡湯來調理。
-
如果只是頭部冒汗,這可能是身體的熱氣無法散發,導致陽氣上衝,可能伴有譫語,這種情況下,適合用承氣湯。
-
若感到心下脹滿且頭部出汗,這可能是胸中有水邪凝結,可服用小半夏茯苓湯。
-
頭部出汗到頸部就停止,同時出現黃疸現象,可考慮使用茵陳五苓散。
-
頭部出汗,並且小便困難的人,預後可能會比較差。
-
手腳出汗,大便乾燥且伴有譫語,這可能需要用大承氣湯來治療。
-
如果病人感覺寒冷、無法進食、小便不順暢、水穀不分,且手腳出汗,可以考慮使用理中湯來調理。
2. 頭痛
太陰、少陰有身熱,無頭痛;厥陰有頭痛,無身熱。若身熱又頭痛,屬陽經也。頭痛發熱,無汗惡寒,麻黃湯。大便六七日不通,頭疼有熱,小便清者,不在裡,仍在表,羌活沖和湯。頭痛甚者,必衄,葛根蔥白湯、川芎石膏湯。少陽頭痛,小柴胡湯。頭痛寒熱,寸脈大,痰厥也,瓜蒂散。
厥陰頭痛,嘔而吐沫,吳茱萸湯。厥陰頭痛,脈微遲,為欲愈;如不愈,小建中湯。陽明頭痛,不惡寒,微惡熱,不大便,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頭痛]
如果太陰和少陰經絡出現身體發熱的情況,但並不會有頭痛;若是厥陰經絡則會有頭痛,但不會有身體發熱的現象。假使同時出現身體發熱和頭痛,這屬於陽經的問題。頭痛且伴隨發熱,沒有出汗並且畏寒,可用麻黃湯治療。如果大便六七天都未能通暢,頭痛並伴有發熱,但小便清澈,這表示病在表層,尚未深入內臟,可以使用羌活沖和湯來治療。頭痛非常嚴重,很可能導致鼻血,可用葛根蔥白湯或川芎石膏湯治療。若頭痛是由少陽經絡引起,可使用小柴胡湯。如果頭痛伴隨寒熱交替,且脈搏跳動快速,可能是痰厥,可用瓜蒂散治療。
若是由厥陰經絡引起的頭痛,並伴有嘔吐和吐出泡沫,可用吳茱萸湯治療。如果厥陰頭痛,脈搏微弱且緩慢,這是病情好轉的徵兆;若未見好轉,可用小建中湯。如果是陽明經絡引起的頭痛,不會感到寒冷,只會輕微感覺到熱,且大便不通,可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3. 身痛
太陽脈浮,身痛無汗,麻黃湯。陽明下證已見,但身痛者,表未解也,麻黃湯。發熱有汗,身痛,桂枝湯。陽明脈浮、身痛,葛根湯。汗後脈沉遲,身痛,血虛也,黃耆建中湯。陰毒嘔逆,下利,身痛如被杖,唇青面黑,甘草四逆湯。一身盡痛,發熱惡寒,面寒,桂枝湯。一身盡痛,發熱面黃,二便反利,甘草附子湯。
一身盡痛,發熱發黃,頭汗出,背強,小便不利,濕也,茵陳五苓散。一身盡痛,發熱面黃,熱結痰血也,抵當湯。
白話文:
[身體疼痛]
如果太陽經脈浮現,身體疼痛且沒有出汗,應該使用麻黃湯。 即便已經出現陽明經的下痢症狀,但若身體仍持續疼痛,表示表面的風邪尚未解除,同樣適用麻黃湯。 若是發燒但有出汗,並且伴有身體疼痛,則適合使用桂枝湯。 若陽明經脈浮現,身體疼痛,則應使用葛根湯。 發汗後,脈搏變得沈遲,身體疼痛,這是血液不足的表現,應該服用黃耆建中湯。 如果是陰毒導致嘔吐,腹瀉,身體疼痛如受棍棒擊打,嘴脣青紫,臉色蒼白或發黑,則適用甘草四逆湯。 全身疼痛,發燒且畏寒,臉色蒼白,這時應使用桂枝湯。 全身疼痛,發燒且臉色發黃,大小便卻異常順暢,這可能是體內寒氣過重,應使用甘草附子湯。
全身疼痛,發燒且黃疸,頭部出汗,背部僵硬,小便不順,這是濕氣過重的表現,應使用茵陳五苓散。 全身疼痛,發燒且臉色發黃,這可能是熱毒和痰血在體內積聚,應使用抵當湯。
4. 筋惕肉瞤
汗多亡陽,筋肉失養,故惕惕瞤動。瞤動兼肢冷者,真武湯。輕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朮湯。汗吐下後見此者,先服防風白朮牡蠣湯,次服小建中湯。
白話文:
因為大量出汗導致體內的陽氣流失,使得筋肉得不到足夠的滋養,因此會出現肌肉不自覺地顫抖。如果這種顫抖同時伴有四肢冰冷的情況,可以使用真武湯來治療。病情較輕的,則可選擇茯苓、桂枝、甘草和白朮組成的藥方。在經過大汗、嘔吐或腹瀉後出現這種情況的,首先應服用防風、白朮和牡蠣的藥方,然後再服用小建中湯來調理身體。
5. 胸脅滿
胸滿多表證,葛根湯。喘而胸滿,麻黃杏仁石膏湯。脅下痞硬,沖和湯去棗。加牡蠣。胸脅俱滿,或硬痛,或嘔,或不大便,舌上白苔,俱小柴胡湯。邪在胸,汗下之而煩熱,梔子豉湯。胸中痞硬,氣上衝喉,寒也,瓜蒂散。陽明少陽合病,下利身熱,脅痛,大柴胡湯。汗後頭痛,心痞脅滿,十棗湯。
白話文:
[胸部脹滿]
胸部感到飽脹多是表面症狀,可用葛根湯來治療。如果伴有喘息且胸部飽脹,則應使用麻黃杏仁石膏湯。若側腹部感覺堅硬不適,應用沖和湯,但要去掉大棗,並加入牡蠣。當胸部及側腹部都感到飽脹,或是堅硬疼痛,或是有噁心嘔吐,或是排便困難,舌面覆蓋一層白苔,這情況下都適用小柴胡湯。當邪氣影響到胸部,即使已發汗和用藥,仍感煩躁和熱感,這時可用梔子豉湯。若胸部感覺堅硬,且有氣向上沖喉嚨,這是寒症,應使用瓜蒂散。當陽明與少陽兩經同時受到影響,出現腹瀉伴隨體溫升高,側腹部疼痛,應使用大柴胡湯。出汗後,頭部有疼痛感,胸口及側腹部感到不適,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十棗湯。
以上皆為中醫理論下的診斷與治療方式,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使用。
6. 結胸
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里,作結胸。脈浮者,先以小柴胡解表,然後下之。按之則痛,小結胸也,小陷胸湯。不按亦痛,大結胸也,大陷胸湯。懊憹、躁渴,實熱結胸也,三黃瀉心湯。血結胸者,小腹滿,小便不利,抵當湯。飲水不散,水結胸也,小半夏茯苓湯。用陷胸等藥不效者,枳實理中湯。煩亂欲死,宜水漬法,凝雪湯,漬布薄胸中,熱除為度。
白話文:
疾病本發源於身體的陽分,但卻錯誤地使用了下法治療,導致熱邪進入身體內部,形成結胸的病症。如果脈象呈現浮象,應先使用小柴胡湯來解除表面的病邪,然後再進行下法。
輕微的結胸,會在按壓時感到疼痛,這類型的結胸可以使用小陷胸湯來治療。嚴重的結胸,即使不按壓也會感到疼痛,這種情況下應使用大陷胸湯來治療。
如果病人出現煩躁不安、口渴的症狀,這表示是實熱結胸,應使用三黃瀉心湯來治療。如果是血液結聚在胸部,會造成小腹部脹滿,並且小便不通暢,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抵當湯來治療。
如果水分積聚在胸部無法消散,這是水結胸的現象,應使用小半夏茯苓湯來治療。如果使用陷胸類藥物治療沒有效果,應改用枳實理中湯。
若患者出現極度煩亂,有如死亡般痛苦的感覺,適合使用水漬法,即使用凝雪湯浸泡布料敷在胸部,直到熱感消失為止。
7. 痞
滿而不痛,病名曰痞。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輕者通用,枳桔湯。胸滿脈濡,半夏瀉心湯。手足溫,按之濡,關上浮者,黃連瀉心湯。乾嘔有水氣,生薑瀉心湯。下利腹鳴,甘草瀉心湯。胃寒咳逆,理中湯。關緊沉緊,大柴胡湯。
白話文:
[病症:痞]
病症表現為腹部脹滿但不疼痛,這種情況被稱為痞症。此病源自體內陰寒,若錯誤地使用下法治療(如瀉藥),可能會導致痞症的產生。對於較輕微的病例,可使用枳桔湯來治療。
如果患者胸部感到脹滿且脈象濕軟,適合使用半夏瀉心湯。如果患者的手腳溫暖,腹部按壓時感覺柔軟,且脈象在關部浮動,應使用黃連瀉心湯。如果患者有乾嘔現象並伴有水腫,應使用生薑瀉心湯。若是有腹瀉和腸鳴音的患者,甘草瀉心湯是適當的選擇。如果胃部寒冷,咳嗽且呼吸困難,則需用理中湯來治療。如果脈象在關部緊繃且深沉,大柴胡湯會是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