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新著四言脈訣

浮虛傷暑,浮芤失血,浮洪虛火,浮微勞極。浮濡陰虛,浮散虛劇,浮弦痰飲,浮滑痰熱。

暑傷氣,氣虛則脈虛,故浮虛為傷暑也。失血之脈必芤,如吐血下血之類,芤脈自兼浮,非浮脈兼芤也。洪主火,洪而兼浮,知為虛火。微為氣血俱虛,故主勞極,此亦微脈自兼浮也。血屬陰,其應在下,濡脈按之而軟,故為陰虛。散者,散亡之義,虛極所致,劇即極也。弦者,風木之象,浮亦為風,故為痰飲,乃風痰也。

滑主痰證,滑本陽脈,而又兼浮,則炎上之象,故為熱痰也。

沉脈主裡,為寒為積。有力痰食,無力氣鬱。沉遲虛寒,沉數熱伏;沉緊冷痛,沉緩水蓄。

五臟屬陰,其應在裡,故沉主裡病也。沉者,陰象也;積者,臟病也,故為寒積。沉而有力,有餘之象,必有形之物凝滯於內;沉而無力,不足之象,乃無形之氣鬱結於中。沉遲皆偏於陰,所以虛寒;沉里數熱,故熱伏於裡也。緊主諸痛,亦主於寒,得之沉分,非冷痛乎?濕家得緩,沉位居里,當水畜矣。

沉牢痼冷,沉實熱極,沉弱陽虧,沉細虛濕,沉弦飲痛,沉猾食滯。沉伏吐利,陰毒積聚。

仲景曰:寒則堅牢,有牢固之義,故云痼冷。牢脈自在沉分,非兼見也,實脈為陽熱之極也,實則三候皆強,不獨在沉分也。按之無力為弱脈,故曰陽虧。細為不足,亦主濕侵,故曰虛濕。弦本主飲,亦主諸痛。滑雖主痰,若在脾部而沉分見之,為食滯也。寸伏則吐,尺伏則利,在陰證傷寒,則為陰毒積聚耳。

遲脈主臟,陰冷相干,有力為痛,無力虛寒。

五臟為陰,遲亦為陰,是以主臟,乃陰冷相干也。遲而有力,則因寒而凝滯,是以為痛。遲而無力,中空顯然,故當虛寒。

數脈主腑,主吐主狂,有力實熱,無力虛瘡。

六腑為陽,數亦為陽,是以主腑。吐者,陽氣亢逆。狂者,熱邪傳裡也。數而有力,實熱可知;數而無力,虛瘡可斷。

滑司痰飲,右關主食,尺為畜血,寸必吐逆。

滑為痰脈,右關沉滑,知有食停。兩尺見之,畜血可察。兩寸見之,吐逆難免矣。

澀脈少血,亦主寒濕,反胃結腸,自汗可測。

尺中見澀,血少精傷也;關中見之,脾虛不能勝濕也。血液枯竭,上為反胃,下為結腸也。兩寸見澀,則為自汗,蓋汗乃心主液,而肺主皮毛也。

弦脈主飲,木侮脾經,陽弦頭痛,陰弦腹痛。

木旺者,脈必弦。木旺必來侮土,土虛不能制濕,而痰飲之證生焉。陽弦者,寸也,寸主上焦,故當頭痛;陰弦者,尺也,尺主下焦,故當腹痛。

長則氣治,短則氣病。細則氣衰,大則病進。

長乃肝之平脈,故曰氣治。經曰:如循長竿末梢為平,如循長竿為病。短雖肺之平脈,若非右寸及秋令見之,即為病矣。脈以和平為貴,細者,不及而氣衰;大者,太過而病進也。

白話文:

浮脈

浮而虛弱,表示是中暑;浮而空大,表示是失血;浮而洪大,表示是虛火;浮而微弱,表示是過度勞累;浮而軟弱,表示是陰虛;浮而散亂,表示是虛弱到了極點;浮而弦緊,表示有痰飲;浮而滑利,表示有痰熱。

中暑會損傷人體正氣,正氣虛弱脈象就虛,所以脈浮而虛是中暑的表現。失血的脈象一定是空大的,比如吐血、便血之類的,空大脈象自然會兼有浮象,而不是說浮脈兼有空大。洪脈主火,洪大又兼有浮象,就知道是虛火。微脈是氣血都虛弱,所以表示過度勞累,這也是微脈自然會兼有浮象的道理。血屬於陰,它的反應在下部,濡脈按下去是軟弱無力的,所以表示是陰虛。散脈表示散失衰亡,是虛弱到了極點的表現,劇就是極點的意思。弦脈屬於風木的象徵,浮脈也屬於風,所以表示有痰飲,是風痰。

滑脈主要表示有痰,滑脈本來是陽脈,又兼有浮象,就是熱向上浮的現象,所以是熱痰。

沉脈

沉脈主要表示病在裡,是寒症或積滯。沉而有力是痰食積滯;沉而無力是氣機鬱結。沉而遲緩是虛寒;沉而數快是熱邪伏藏在裡面;沉而緊實是寒冷疼痛;沉而緩慢是水液停滯。

五臟屬於陰,它的反應在裡面,所以沉脈主要表示病在內部。沉脈是陰的象徵;積滯表示臟腑有病,所以是寒積。沉脈而且有力,是有餘的表現,一定是實質性的東西凝結阻滯在裡面;沉脈而且無力,是不足的表現,是無形的氣鬱結在裡面。沉脈兼遲緩都偏向陰,所以是虛寒;沉脈兼數快是熱,所以是熱邪伏藏在裡面。緊脈主要表示各種疼痛,也主寒,如果出現在沉脈的位置,不是寒冷疼痛嗎?濕氣重的人脈象會緩,沉脈又在內部,應該是有水液停滯。

沉而牢固表示寒邪深固,沉而實大表示熱邪到了極點,沉而虛弱表示陽氣虧虛,沉而細小表示虛弱兼有濕邪,沉而弦緊表示有飲邪導致疼痛,沉而滑利表示有食積。沉而伏匿,脈象難以摸到,表示有嘔吐或腹瀉,是陰毒積聚的表現。

醫聖張仲景說:寒邪會使脈象堅硬牢固,有牢固不易動搖的意思,所以說是深固的寒冷。牢脈本身就在沉脈的位置,不是兼見的。實脈是陽熱到了極點,實脈的三種脈象都強勁有力,不只是在沉脈的位置才這樣。按下去無力的脈象是弱脈,所以說是陽氣虧虛。細脈表示不足,也表示有濕邪侵襲,所以說是虛弱兼有濕邪。弦脈本來表示有飲邪,也表示各種疼痛。滑脈雖然表示有痰,如果出現在脾的位置又是沉脈,就是食積了。寸脈伏匿則會嘔吐,尺脈伏匿則會腹瀉,在陰證傷寒中,就是陰毒積聚的表現。

遲脈

遲脈主要表示臟腑有病,是陰寒互相影響的表現,遲脈有力表示疼痛,遲脈無力表示虛寒。

五臟屬於陰,遲脈也屬於陰,所以遲脈主要表示臟腑有病,是陰寒互相影響的表現。遲脈而且有力,是因為寒邪使氣血凝滯,所以會疼痛。遲脈而且無力,是中間空虛的表現,所以是虛寒。

數脈

數脈主要表示腑的病變,主嘔吐,主狂躁,數脈有力表示實熱,數脈無力表示虛瘡。

六腑屬於陽,數脈也屬於陽,所以數脈主要表示腑的病變。嘔吐是因為陽氣上逆。狂躁是因為熱邪傳入內部。數脈而且有力,可以判斷是實熱;數脈而且無力,可以判斷是虛瘡。

滑脈

滑脈主要表示痰飲,如果出現在右關部位表示有食積,如果出現在尺脈表示有蓄血,如果出現在寸脈則必然會嘔吐。

滑脈是痰的脈象,右關部位出現沉滑脈象,表示有食積。兩尺部位出現滑脈,可以判斷有蓄血。兩寸部位出現滑脈,難免會嘔吐。

澀脈

澀脈表示氣血不足,也表示有寒濕,會出現反胃、大便乾結,也可能會有自汗。

尺脈出現澀脈,是表示氣血不足,精液損傷;關脈出現澀脈,是表示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氣血枯竭,上則會反胃,下則會大便乾結。兩寸部位出現澀脈,就會自汗,因為汗是心所主的液體,而肺主皮毛。

弦脈

弦脈主要表示有飲邪,是肝木克制脾土的表現。寸脈弦表示頭痛,尺脈弦表示腹痛。

肝木旺盛,脈象必然弦緊。木旺必然會克制脾土,脾土虛弱就不能制約水濕,所以會產生痰飲的病症。寸脈表示上焦,所以寸脈弦緊表示頭痛;尺脈表示下焦,所以尺脈弦緊表示腹痛。

其他脈象

脈象長表示氣機調和,脈象短表示氣機有病。脈象細表示氣衰弱,脈象大表示病情加重。

脈象長是肝的平和脈象,所以說氣機調和。《黃帝內經》說:脈象如果像摸到長竹竿的末梢一樣是正常的,如果像摸到長竹竿一樣就是有病了。脈象短雖然是肺的平和脈象,如果不是在右寸部位或秋季出現,就是有病了。脈象以平和為貴,脈象細是不足的表現,表示氣衰弱;脈象大是太過的表現,表示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