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醫案

上為末,酒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安腎丸,治腎虛,咳逆煩冤。

肉桂(去粗皮,勿見火),烏頭(炮去皮,各一斤),桃仁(麩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藥,茯苓(去皮),肉蓯蓉(酒浸,去甲),石斛(去根,炙),萆薢,白朮(炒),補骨脂(各三斤)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越婢加半夏湯,治肺脹喘嗽,鼻扇肩抬。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大棗(十五枚),甘草(一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白朮酒,感濕咳嗽,身體重痛。

白朮(三兩,泔浸一宿,土蒸切片,慢火炒黃用)

酒二鍾,煎八分服

觀音應夢散,定嗽止喘。

人參(一錢),胡桃(二枚,去殼留衣)

水一鍾,姜五片,棗二枚,臨臥煎服。

清音丸

桔梗,訶子(各一兩),甘草(五錢),硼砂,青黛(各三錢),冰片(三分)

上蜜丸,龍眼大,每服一丸,噙化。

保和湯,治久嗽成癆。

知母(鹽水炒),貝母(去心),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款冬花(各一錢),天花粉,薏苡仁(砂),杏仁(去皮尖,各五分),五味子(十二粒),馬兜鈴,紫菀,桔梗,百合,阿膠(蛤粉炒),當歸,百部(各六分),甘草(炙),紫蘇,薄荷(各四分)

水二鍾,姜三片,煎七分,入飴糖一匙,食後服。吐血加炒蒲黃、生地黃、小薊。痰多加橘紅、茯苓、瓜蔞仁。喘去紫蘇、薄荷,加蘇子、桑皮、陳皮。

本事鱉甲丸,治虛癆咳嗽,耳鳴眼花,此方服者必效,毋忽!

五味子(二十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十兩)

上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食前鹽湯下四錢,婦人醋湯下。

寧肺湯,治營衛俱虛,發熱自汗,喘嗽。

人參,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去心),桑白皮,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錢),阿膠(蛤粉炒,一錢半)

水二鍾,生薑五片,煎一鍾,食後服。

治嗽補虛方

胡桃肉(四兩,去皮,另研),杏仁(四兩,去皮尖,研),乾山藥(四兩,研細),牛骨(一副,取髓),白蜜(八兩)

上將牛骨髓、白蜜砂鍋內熬沸,以絹帛濾去渣,盛在磁瓶內,將山藥、杏仁、胡桃三味入瓶攪勻,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一日一夜,每日早晨白湯化一匙服。

紫金散,治久嗽,日夜不得眠。

天南星(去皮臍),白礬,甘草(各五錢),烏梅(淨肉,二兩)

上為粗散,用慢火於銀石器內炒令紫色,放冷,研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時身體入被內,用齏汁七分,溫湯三分,暖令稍熱,調前藥末服之,嚥下,便仰臥低枕,想藥入於肺中。須臾得睡,其嗽立止。

白話文:

醫案

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煮成糊狀,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淡鹽水送服。

安腎丸,治療腎虛引起的咳嗽、煩躁不安。

藥材:肉桂(去除粗皮,不可見火),烏頭(炮製後去皮,各一斤),桃仁(用麩皮炒),白蒺藜(炒過,去除刺),巴戟天(去除中心),山藥,茯苓(去除外皮),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去除鱗甲),石斛(去除根部,炙烤),萆薢,白朮(炒過),補骨脂(各三斤)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淡鹽水送服。

越婢加半夏湯,治療肺部脹滿、氣喘咳嗽,鼻翼扇動、肩膀抬高的症狀。

藥材:麻黃(六兩),石膏(半斤),大棗(十五枚),甘草(一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用水六升,先煮麻黃,撈出上面的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三升。分三次溫服。

白朮酒,治療因濕邪引起的咳嗽,身體沉重疼痛。

藥材:白朮(三兩,用洗米水浸泡一夜,蒸熟後切片,用小火炒至黃色)

用酒二盅,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觀音應夢散,用於止咳平喘。

藥材:人參(一錢),胡桃(二枚,去殼保留內皮)

用水一盅,加入生薑五片,大棗二枚,睡前煎服。

清音丸

藥材:桔梗,訶子(各一兩),甘草(五錢),硼砂,青黛(各三錢),冰片(三分)

將以上藥材用蜂蜜製成如龍眼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含在口中慢慢融化。

保和湯,治療久咳成癆(慢性消耗性疾病)。

藥材:知母(用鹽水炒),貝母(去除中心),天門冬(去除中心),麥門冬(去除中心),款冬花(各一錢),天花粉,薏苡仁(用砂炒),杏仁(去除外皮尖端,各五分),五味子(十二粒),馬兜鈴,紫菀,桔梗,百合,阿膠(用蛤粉炒),當歸,百部(各六分),甘草(炙烤),紫蘇,薄荷(各四分)

用水二盅,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剩七分。加入一匙麥芽糖,飯後服用。如果吐血,加入炒蒲黃、生地黃、小薊;痰多,加入橘紅、茯苓、瓜蔞仁;氣喘,去除紫蘇、薄荷,加入蘇子、桑白皮、陳皮。

本事鱉甲丸,治療虛勞咳嗽、耳鳴眼花。這個方子服用後必定有效,切勿忽視!

藥材:五味子(二十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十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空腹飯前用淡鹽水送服四錢。婦女用醋水送服。

寧肺湯,治療營衛虛弱,發熱自汗,氣喘咳嗽。

藥材:人參,當歸,白朮,熟地黃,川芎,白芍藥,五味子,麥門冬(去除中心),桑白皮,白茯苓(去除外皮),甘草(炙烤,各一錢),阿膠(用蛤粉炒,一錢半)

用水二盅,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一盅。飯後服用。

治嗽補虛方

藥材:胡桃肉(四兩,去除外皮,另外研磨),杏仁(四兩,去除外皮尖端,研磨),乾山藥(四兩,研磨成細粉),牛骨(一副,取骨髓),白蜜(八兩)

將牛骨髓、白蜜放入砂鍋內熬煮至沸騰,用絹布過濾去除殘渣,倒入磁瓶中。將山藥、杏仁、胡桃三味藥粉加入瓶中攪拌均勻,用紙密封瓶口,隔水蒸煮一日一夜。每天早晨用白開水化開一匙服用。

紫金散,治療久咳,導致日夜無法入睡。

藥材:天南星(去除外皮臍部),白礬,甘草(各五錢),烏梅(淨肉,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粗粉,用小火在銀石器內炒至紫色,放涼後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睡覺時身體進入被窩內,用菜汁七分、溫水三分,調和藥粉,溫度稍熱時服下,吞嚥後,仰臥,枕頭放低,想像藥力進入肺部。很快就能入睡,咳嗽也會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