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醫案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任下。

逍遙散,治血虛小便不禁。

白茯苓,白朮(土炒),當歸身,白芍藥(酒炒),柴胡(各一錢),甘草(五分)

水一鍾,煨姜三片,煎至六分服。

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六味丸,俱見虛癆。

補脬飲,治產時傷脬,小便漏出。

生絲黃絹(一尺,煎碎),白牡丹(根皮,用干葉者),白及(各一錢)

上為末,水一碗,煮至絹爛如飴,空心頓服,服時不得作聲,作聲即不效。

桑螵蛸散,治陽氣虛弱,小便不禁。

桑螵蛸(三十個,炒),鹿茸(酥炙),黃耆(各三兩),牡蠣(煨),人參,赤石脂(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粥飲調服。

白話文: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過的麵糊做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隨意送服。

逍遙散,治療因血虛導致的小便失禁。

白茯苓、炒白朮、當歸身、酒炒白芍藥、柴胡(各一錢),甘草(五分)。

加水一碗,放入三片煨過的生薑,煎煮至剩六分時服用。

補中益氣湯、八珍湯、六味丸,這些都適用於虛勞的病症。

補脬飲,治療生產時損傷膀胱,導致小便漏出的情況。

將生絲黃絹(一尺,煎碎)、白牡丹根皮(若用乾葉亦可)、白及(各一錢)。

全部磨成粉末,加水一碗,煮到絹爛如糖漿狀,空腹一次服用,服藥時不能發出聲音,一旦發出聲音就沒有效果。

桑螵蛸散,治療陽氣虛弱導致的小便失禁。

桑螵蛸(三十個,炒過)、酥油炙鹿茸、黃耆(各三兩)、煨過的牡蠣、人參、赤石脂(各二兩)。

將以上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粥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