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

1. 傷寒

黃帝曰: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其愈皆十日以上者,何也?冬寒之氣,感而即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岐伯對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巨,太也。太陽為六經之長,統攝陽分,故諸陽皆其所屬。其脈連於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

風府,督脈穴。太陽經脈覆於巔背之表,故主諸陽之氣分。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熱病,熱雖甚不死;寒邪束於肌表,則玄府閉,陽氣不得散越,鬱而為熱。寒散則熱退,故雖甚不死。其兩感於寒而病者,必不免於死。兩感者,陰陽俱傷,表裡同病也。太陽與少陰同病,則頭痛與口乾煩滿;陽明與太陰同病,則身熱譫語與腹滿不欲食;少陽與厥陰同病,則耳聾與囊縮而厥。三陰三陽俱受病,水漿不入,昏不知人,六日當死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為什麼熱病都屬於傷寒的範疇?為什麼有些病人在六七天內就死了,而有些病人卻要十天以上才能痊癒呢?冬天的寒氣侵入體內,馬上就會生病,這叫做傷寒。如果沒有馬上生病,寒毒就會藏在肌膚裡,到了春天就會變成溫病,到了夏天就會變成暑病。

岐伯回答說,巨陽是所有陽氣的統稱,「巨」代表很大。太陽經脈是六經之首,統領著所有的陽氣,所以所有陽氣都屬於太陽經脈。太陽經脈的脈絡連接到風府穴,所以是所有陽氣的主氣。

風府穴是督脈的穴位。太陽經脈覆蓋在頭頂和背部的表面,所以主導著所有陽氣的氣分。人體受到寒氣的侵襲,就會患上熱病,雖然熱症很嚴重,但並不會致命。寒邪束縛在肌表,玄府就會閉塞,陽氣無法散發,就會鬱積成熱。寒邪散去,熱症就會消退,所以雖然很嚴重,但也不會致命。

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寒氣和熱氣的侵襲,就必然會死亡。兩感是指陰陽俱傷,表裡同病。太陽經脈和少陰經脈同時生病,就會出現頭痛、口乾舌燥、胸悶等症狀;陽明經脈和太陰經脈同時生病,就會出現發熱、神志不清、腹脹、不想吃飯等症狀;少陽經脈和厥陰經脈同時生病,就會出現耳聾、腹痛、昏厥等症狀。

三陰三陽都生病了,水漿無法進入,昏迷不醒,六天就會死亡。

傷寒一日,巨陽受之,故頭項痛,腰脊強。足太陽為三陽之表,而脈連風府,故傷寒者多從太陽始。太陽之經,從頭項下肩髆,挾脊抵腰中,故其見病如此。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胃不和,則臥不安也。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邪傳少陽者,三陽已盡,將入太陰,故謂半表半裡之經。仲景曰: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口苦咽乾,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蓋邪在陰則寒,在陽則熱,在半表半裡,故寒熱俱見也。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三陽為表屬腑,邪未入臟,可汗而解。

白話文:

傷寒發作一天後,太陽經受到影響,所以會感到頭痛、頸部僵硬、腰部與脊椎處的疼痛。太陽經是三陽經中的首經,其脈搏連接著風府穴,因此傷寒疾病通常會從太陽經開始。太陽經的循行路線從頭部、頸部、肩部到背部,直至腰部,所以會出現上述症狀。傷寒發作兩天後,陽明經受到影響,陽明經主司肌肉,其脈搏從鼻子旁繞至眼睛,因此會出現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腔乾燥,並難以安睡的情況。胃部不適時,人會感到無法安睡。傷寒發作三天後,少陽經受到影響,少陽經主司膽囊,其脈搏沿著側腹部繞至耳朵,因此會感到胸部、腹部疼痛,同時聽力下降。

當邪氣傳至少陽經時,表示三陽經的症狀已經結束,將要進入太陰經,這可以被稱為半表半裡的症狀。張仲景指出,脈象呈現弦細,伴有頭痛、發熱,這是少陽經的症狀。此外,還可能出現口苦、咽喉乾燥、側腹部堅硬脹滿、乾嘔無法進食、寒熱交織的症狀。這表明邪氣在陰性部分會引起寒症,在陽性部分則會引起熱症,在半表半裡的部分則會同時出現寒熱。因為三陽經的脈絡都受到影響,但尚未深入五臟,所以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三陽經屬於六腑之一,邪氣尚未深入五臟,通過發汗可以達到治療效果。

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邪在三陽,失於汗解,則傳三陰,自太陰始也。仲景曰: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系在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者益甚,腹時痛也。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腎屬水而熱邪涸之,故燥渴。

仲景曰:少陰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至厥陰而六經傳遍,邪熱甚於陰分,故煩滿。仲景曰:厥陰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痛,飢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按:傷寒傳變,先自三陽,後入三陰,此常序也。東垣曰:太陽病若渴者,自入於本也,名曰傳本。太陽傳陽明者,名循經傳。太陽傳少陽者,名越經傳。太陽傳少陰者,名表里傳。太陽傳太陰者,名誤下傳。太陽傳厥陰者,名循經得度傳。

白話文:

四天,太陰經開始主事,太陰經的脈象遍佈胃部,並與咽喉相連,所以會出現腹部脹滿和咽喉乾澀的症狀。如果邪氣在三陽經停留,未經出汗排出,就會轉移到三陰經,從太陰經開始。張仲景說:脈象浮起且緩慢,四肢自己感到溫暖,這說明病在太陰經,腹部脹滿並且嘔吐,進食不下,情況加重,腹部偶爾會疼痛。五天,少陰經開始主事,少陰經的脈象貫穿腎臟,與肺相連,並與舌頭根相連接,因此會出現口乾舌燥和口渴的情況。腎屬水,熱邪會使水分流失,因此會感到口渴。

張仲景說:少陰經的病症,脈象微細,只想小憩。六天,厥陰經開始主事,厥陰經的脈象環繞生殖器,並與肝相連,因此會出現煩躁滿悶和生殖器收縮的情況。到了厥陰經,六經的傳變已經完成,邪熱在陰分(身體的陰面)變得嚴重,因此會感到煩躁滿悶。張仲景說:厥陰經的病症,氣往上衝擊心臟,心口疼痛,餓了不想吃東西,吃了東西就會吐出蟲子,使用藥物後情況仍然不能改善。

總結:感冒的病情傳變,通常是先從三陽經開始,然後進入三陰經,這是常見的傳變順序。李東垣說:太陽經如果出現口渴的情況,這是疾病自然發展的過程,稱為「傳本」。太陽經傳到陽明經,稱為「沿經傳」。太陽經傳到少陽經,稱為「越經傳」。太陽經傳到少陰經,稱為「表裡傳」。太陽經傳到太陰經,稱為「誤下傳」。太陽經傳到厥陰經,稱為「沿經得度傳」。

陶節庵曰:或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至厥陰而愈者,或不罷再傳者,或間經傳者,或傳二三經而止者,或始終只在一經者,或越經而傳者,或初入太陽不發熱,便入少陰而成陰證者,或直中陰經者。有兩經或三經齊病不傳者,為合病。有一經先病,未盡,又過一經之傳者,為並病。

有太陽陽明合病,有太陽少陽合病,有少陽陽明合病,三陽合病。若三陽與三陰合病,即是兩感。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傳經已遍,邪當漸解,若過經而不解,則深入於腑,腑不解則深入於臟,故五臟六腑皆病。邪盛於外,則營衛不行,氣竭於內,則五臟不通,所謂其死皆以六七日者如此。劉草窗謂:傷寒傳足不傳手,其說蓋出此篇,而誕妄實甚。

白話文:

有些病人從太陽經開始發病,每天傳到另一條經脈,六天後到達厥陰經而痊癒;有些病人病勢不減,持續傳染;有些病人跳過某條經脈傳染;有些病人傳染到兩三條經脈就停止;有些病人從頭到尾只在一條經脈上發病;有些病人越過某條經脈傳染;有些病人一開始感染太陽經,但沒有發燒,就直接進入少陰經,形成陰證;有些病人直接感染陰經。如果有兩條或三條經脈同時發病,沒有傳染,稱為合病;如果一條經脈先發病,還沒痊癒,又傳染到另一條經脈,稱為並病。

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稱為太陽陽明合病;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稱為太陽少陽合病;少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發病,稱為少陽陽明合病;三者同時發病,稱為三陽合病。如果三陽經和三陰經同時發病,就是兩感。

三陰三陽、五臟六腑都生病,營衛氣血無法運行,五臟不通,就會死亡。經脈傳染已經遍布全身,病邪應該逐漸消退,如果超過經脈傳染範圍還不消退,就會深入到腑臟,腑臟不能化解,就會深入到五臟,所以五臟六腑都會生病。病邪盛行於外,營衛氣血無法運行,氣血耗竭於內,五臟不通,這就是病人大多在六七天內死亡的原因。劉草窗說傷寒傳染到腳部就不會傳染到手部,他的說法出自這篇文章,但非常荒謬不實。

夫人之氣血,運行周身,豈邪遇手經而有不入者哉?寒之傷人,必先皮毛,皮毛者肺之合,故外則寒慄鼻塞,內則喘嗽短氣,非傳肺乎?舌苔昏亂,非傳心與包絡乎?泄瀉秘結,非傳大腸乎?癃閉,非傳小腸乎?痞滿上下不通,非傳三焦乎?且本文云:五臟六腑皆病,豈手經不在內乎?然經言傳變不及手經者,何也?足之六經,可盡周身上下之脈絡,而手經已在其內,不必復言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所謂其愈皆十日以上者,如此。又有言傷寒以不服藥為中醫者,其說本如此。

白話文:

女性的身體氣血流通全身,怎麼可能寒邪入侵手經卻不侵入其他部位呢?寒邪傷人,一定先從皮膚毛髮開始,皮膚毛髮是肺的表象,所以外在表現為寒慄鼻塞,內在則喘嗽氣短,這不是寒邪傳入肺部嗎?舌苔昏亂,不是寒邪傳入心臟和包絡嗎?腹瀉便秘,不是寒邪傳入大腸嗎?小便不利,不是寒邪傳入小腸嗎?胸腹脹滿不通,不是寒邪傳入三焦嗎?而且文章中說:「五臟六腑都可能生病」,手經怎麼可能不在其中呢?然而經文中說寒邪傳變不涉及手經,這是為什麼呢?足部的六條經絡可以貫穿全身上下所有的脈絡,而手經已經包含在其中,就不需要再提了。

那些沒有同時受到寒邪影響的病人,在第七天陽明經氣衰弱,頭痛稍微減輕。第八天太陽經氣衰弱,發熱稍微減輕。第九天少陽經氣衰弱,耳聾稍微能聽到聲音。第十天太陰經氣衰弱,腹部減小,仍然想吃東西。第十一天少陰經氣衰弱,口渴止住但喝不飽,舌頭乾燥之後打噴嚏。第十二天厥陰經氣衰弱,陰囊鬆弛,下腹部微微下陷,呼吸急促,病症逐漸消失。所謂的「病症痊癒都需要十天以上」,就是這個意思。還有說法認為傷寒不服用藥物就是中醫,這種說法正是基於此。

不知經文為氣實者言也。若正虛邪勝則死。譬如人溺洪濤,不為援手,而聽其自渡,全活者幾希矣。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各通者,言各明經脈,隨證施治也。未滿三日,其邪在表,汗之而愈;滿三日者,其邪在裡,下之而愈。然此特道其常耳。《正理論》云:脈大浮數,在表可汗,脈實沉數,在裡可下。

故日數雖多,有表證者必汗。日數雖少,有里證必下。第當以表裡為辨,不可以日數拘也。

愚按:冬氣嚴寒,萬類潛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固密者,毋勞爾形,毋搖爾神,形神並守,偕行於閉蟄封藏之本者也。一有不謹,而犯寒威,則殺厲之毒,乘於肌體,冬月即發,名正傷寒。伏而不發,至春變溫,至夏變熱,變態不測,殊可憂慮,治之或差,反掌生殺。

白話文:

不知道這段經文是說氣實的人,如果正氣虛弱而邪氣盛行,就會導致死亡。就像溺水的人在洪濤中,沒有人拉他一把,任由他自救,能夠活下來的幾乎沒有。

皇帝問道:要怎麼治療呢?岐伯回答:治療方法要根據患者的臟腑和經脈進行調節,病就會慢慢減輕。如果病程未滿三天,可以用汗法;如果病程已滿三天,可以用瀉法。所謂“各通”,就是指要根據不同的經脈和病症進行治療。病程未滿三天,邪氣在表,可以用汗法治療;病程已滿三天,邪氣在裡,可以用瀉法治療。不過這只是常規的治療方法。《正理論》中說:脈象浮大而數,病邪在表,可以用汗法;脈象沉實而數,病邪在裡,可以用瀉法。

所以,即使病程很長,只要有表證,就應該用汗法;即使病程很短,只要有裡證,就應該用瀉法。判斷治療方法應該以表裡證候為依據,不能只憑藉病程天數。

我認為:冬季氣候寒冷,萬物都潛藏起來,君子應該謹慎保暖,以免受寒。保暖就是要避免勞累身體,不要擾動心神,使形神合一,遵循冬眠封藏的自然規律。如果稍有不慎,就容易受寒,寒邪就會侵入肌體。冬天就會發病,叫做正傷寒。如果寒邪潛伏不發,到了春天氣溫回升,夏天氣溫炎熱,就會變態難測,非常令人擔心。治療起來效果不確定,如同掌心翻轉般生死難料。

自仲景以來,名賢代起,立言不患不詳,患其多而惑也。陶節庵曰:得其要領,易於拾芥,脈證與理而已。求之多歧,則支離繁碎,如涉海問津矣。脈證者,表裡陰陽,虛實寒熱也。理者,知其常通其變也;多歧者,蔓衍之方書也。

余有感於斯言,約六法以盡之。曰:汗、吐、下、溫、清、補。汗者,治在表也。而汗法有三:一曰溫散,寒勝之時,陰勝之藏,陽氣不充,則表不解,雖身有大熱,必用辛溫。一曰涼解,炎熱熾盛,表裡枯涸,陰氣不營,亦不能汗,宜用辛涼。一曰平解,病在陰陽之間,既不可溫,又不可涼,但宜平用,期於解表而已。

吐者,治其上也,吐中有發散之意,可去胸中之實。經曰: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下者,攻其里也,而下法有五:痞滿在氣,燥實在血,四證具者,攻其宜峻也。但見滿燥實者,攻之稍緩;但見痞實者,攻之更緩;或行血畜,或逐水停,輕重緩怠,隨證靈通也。溫者,溫其中也,臟有寒邪,不溫則死。

白話文:

自從張仲景之後,許多名醫接踵出現,他們留下的醫學著作,不擔心不夠詳細,只怕太多而讓人迷惑。陶節庵說:只要掌握住要領,就很容易理解,就像撿拾地上的芥菜一樣。但如果過度追求各種不同的說法,就會變得支離破碎,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渡口一樣。脈證指的是表裡陰陽、虛實寒熱等症狀。理指的是理解疾病的常規變化。而那些繁雜的醫書,就如同枝蔓延伸一般,讓人難以掌握。

我受到這些話的啟發,將六種治療方法概括起來,分別是:汗、吐、下、溫、清、補。汗法是用於治療表證的,分為三種:溫散法是用於寒邪入侵,陰氣過盛,陽氣不足,導致表邪不解,即使體表有熱症,也必須使用辛溫藥物來散寒。涼解法是用於炎熱酷暑,表裡乾燥,陰氣不足,也無法發汗,需要使用辛涼藥物來清熱解表。平解法是用於介於寒熱之間的病證,既不能用溫法,也不能用涼法,只能使用平性藥物,以達到解表的效果。

吐法是用於治療上焦病證的,吐法中也包含著發散之意,可以去除胸中積聚的實邪。經書上說:「上焦之病,當因而越之。」下法是用於治療里證的,下法分為五種:對於氣滯導致的痞滿、血瘀導致的燥實、以及四種症狀都具備的,要積極治療。只有滿和燥實的,治療要稍微緩和一些;只有痞和實的,治療要更緩和一些;如果出現血瘀或水停,要根據病情輕重緩急靈活運用。溫法是用於溫暖臟腑的,臟腑有寒邪,不溫暖就可能危及生命。

夫氣為陽,氣虛則寒,故溫即是補,又名救里者,以陽虛可危,亟當救援也。清者,清其熱也,有熱無結,本非下證,若不清之,熱何由散?下後餘邪亦宜清也。補者,救其虛也,古人言之已詳,今人畏而不用,使傷寒犯虛者,坐而待斃,大可憾已。

如屢散而汗不解,陰氣不能達也,人知汗屬於陽,升陽可以解表,不知汗生於陰,補陰可以發汗也。又如內熱不解,屢清而火不退,陰不足也,人知寒涼可以去熱,不知壯水可以制火也。又如正虛邪熾,久而不痊,補正則邪自除,溫中則寒自散,此必見衰微之陰脈者也。《傷寒論》曰:陰證得陽脈者生,陽證得陰脈者死。

白話文:

氣是陽性的,氣虛就會發寒,所以溫補就是補氣,也叫做救里,因為陽虛很危險,必須立刻救援。清熱就是去除熱氣,有熱但沒有結塊,原本就不是需要下瀉的症狀,如果不清熱,熱氣怎麼散去?瀉後殘留的邪氣也需要清熱。補氣是為了救治虛弱,古人已經詳盡地說明了,現在的人卻畏懼不用,導致傷寒犯虛的人坐以待斃,實在令人惋惜。

如果連續服用散寒藥物但汗仍然止不住,是因為陰氣不足無法到達表層。人們只知道汗屬於陽氣,升陽可以解表,卻不知道汗源於陰氣,補陰才能發汗。同樣地,如果內熱難消,多次清熱但火氣不退,是因為陰氣不足。人們只知道寒涼可以去熱,卻不知道滋養陰液可以制火。還有,如果正氣虛弱邪氣盛,久治不癒,補正氣就能驅除邪氣,溫中補脾就能散寒,這都是因為陰脈衰微的表現。《傷寒論》說:陰證得陽脈者生,陽證得陰脈者死。

人皆奉其言,未知繹其義。夫正氣實者,多見陽脈;正氣虛者,多見陰脈。證之陽者,假實也,脈之陰者,真虛也。陳氏曰:凡察陰證,不論熱與不熱,惟憑脈用藥,至為穩當。不論浮沉大小,但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伏陰。然則沉小者,人知為陰脈,不知浮大者,亦有陰脈也。

是知傷寒雖具萬變,虛實二字可以提綱。正勝則愈,邪勝則死。正氣實者,雖感大邪,其病亦輕;正氣虛者,雖感微邪,其病亦重。氣實而病者,攻之即愈,雖不服藥,經盡即安,何足慮也?所可慮者,惟挾虛耳!奈何庸淺之輩,不察虛實,但見發熱,動手便攻,虛而攻之,無不死者。且曰傷寒無補法,謬之甚矣。

白話文:

大家只會聽別人說,卻不知道去理解其中的道理。真正元氣充足的人,多半脈象偏陽;元氣不足的人,多半脈象偏陰。表面上看起來是陽證的,其實是虛假的實證;脈象偏陰的,才是真正的虛證。陳氏說:診斷陰證,不論是否有發熱,只要根據脈象用藥,是最穩妥的。不論脈象浮沉大小,只要指下無力,重按下去完全沒有感覺,就是隱藏的陰證。沉小脈象,大家知道是陰脈,卻不知道浮大脈象,也可能是有陰脈。

所以,雖然傷寒病症變化多端,但只要掌握虛實兩個關鍵,就能抓住主線。元氣旺盛就能痊癒,邪氣旺盛就會死亡。元氣充足的人,即使感染了嚴重的病邪,病情也會比較輕;元氣不足的人,即使感染了輕微的病邪,病情也會比較重。元氣充足而生病的人,只要積極治療就能痊癒,即使不服用藥物,經過一段時間也會自然康復,不必擔心。真正需要擔心的,只有虛弱的體質!然而,一些淺薄庸醫,不了解虛實,一看到發熱就急著用藥攻邪,對虛弱體質的人用攻邪的方法,最終都會導致死亡。還有人說傷寒病沒有補益的方法,實在是謬誤至極。

獨不觀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而治虛寒者一百有奇;垂一百一十三方,而用人參、桂、附者,八十有奇。東垣、丹溪、節庵亦有補中益氣、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等湯,未嘗不補也,謂傷寒無補法可乎?夫實者,不藥而愈,虛者,非治弗痊。能察其虛而補救者,握傷寒之要矣,何必求之多歧哉?

白話文:

難道我們不應該仔細研讀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發現他所記載的397種治病方法中,針對虛寒體質的就有超過100種;在他所記載的113個方劑中,使用人參、桂枝、附子等藥物的比例,也超過了80%。

李東垣、朱丹溪、張節庵等醫家,也同樣都有補中益氣、回陽返本、溫經益元等湯劑,從未放棄補益之法。难道說治療傷寒就真的不能用補法嗎?

凡是實證,不用藥就能痊癒;凡是虛證,不治療就不能痊癒。能察覺患者虛證,並加以補救的,就掌握了治療傷寒的關鍵,何必拘泥於過於繁雜的各種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