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1)
卷之五 (1)
1. 脅痛
左痛多留血,代抵當湯。右痛多痰氣,痰,二陳湯;氣,推氣散。左為肝邪,枳芎散。右為肝移邪於肺,推氣散。挾寒,理中湯加枳殼。死血日輕夜重,或午後熱,脈澀或芤,桃仁承氣湯,加枳殼、鱉甲。痰飲,導痰湯加白芥子。食積,有一條扛起者是也,枳朮丸加吳茱萸、黃連、神麯、山楂。
肝火盛,龍薈丸。虛冷,理中湯送黑錫丹。肝脈軟,補肝湯。驚傷脅痛,桂枝散。
白話文:
[脅痛]
如果是左側疼痛,通常是由於血液瘀滯所導致,可以使用代抵當湯來治療。若右側疼痛,則多由痰濕和氣滯引起,痰濕問題可用二陳湯,氣滯問題可用推氣散。左側疼痛代表肝臟功能失調,可服用枳芎散。右側疼痛則表示肝臟的邪氣影響到肺部,同樣適用推氣散。若是夾帶寒氣,可用理中湯加上枳殼。
如果疼痛在白天較輕,夜晚加重,或是下午有發熱現象,脈象澀或芤,這可能是死血造成的,可用桃仁承氣湯,再加上枳殼和鱉甲。若是痰飲問題,則用導痰湯加上白芥子。如因食物積滯引起,會有一種像是扛起重物的感覺,可用枳朮丸,再加入吳茱萸、黃連、神麯、山楂。
肝火旺盛,可用龍薈丸。虛弱且寒冷,可用理中湯搭配黑錫丹。肝脈軟弱,可用補肝湯。若因驚嚇造成脅痛,可用桂枝散來緩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