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卷之二

2. 新著四言脈訣

四言脈訣,從來久矣。茲者補其缺略,正其差訛,仍舊者十之二三,新改者十之七八。復加註釋,字字精確,文極簡便,義極詳明。使讀者既無繁多之苦,亦無遺漏之憾也。

脈為血脈,百骸貫通,大會之地,寸口朝宗。

脈者,血脈也。血脈之中,氣道行焉。五臟六腑以及奇經,各有經脈,氣血流行,周而復始,循環無端,百骸之間,莫不貫通,而總會之處,則在寸口。夫寸口左右手六部,皆肺之經脈也,何以各經之脈皆於此取乎?肺如華蓋,居於至高,而諸臟腑皆處其下,各經之氣,無不上熏於肺,故曰肺朝百脈,而寸口為脈之大會也。

診人之脈,令仰其掌,掌後高骨,是名關上。

凡診脈者,令病人仰手,醫者覆手診之。掌後有高骨隆起,是即關部也。先將中指定取關部,方下前後二指於尺寸之上也。病人長則下指宜疏,病人短則下指宜密。

關前為陽,關後為陰,陽寸陰尺,先後推尋。

從魚際至高骨,卻有一寸,因名曰寸;從尺澤至高骨,有一尺,因名曰尺;界乎尺寸之間,因名曰關,關前寸為陽,關後尺為陰。寸候上焦,關候中焦,尺候下焦。經曰:身半以上,同天之陽;身半以下,同地之陰也。先後者,謂先候寸部,次候關部,又次候尺部也。推者推其理,尋者尋其象,各察其得何脈也。

胞絡與心,左寸之應;惟膽與肝,左關所認;膀胱及腎,左尺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彰;胃與脾脈,屬在右關;大腸並腎,右尺班班。

此遵《內經》脈法,分配臟腑於兩手也。《內經》診法乃胞絡配心,胸中配肺;大腸列於右尺,小腸附於膀胱。三焦不應列於右尺,詳見脈法心參。胞絡與心脈,皆在左手寸上;膽脈與肝脈,皆在左手關上;膀胱及腎脈,皆在左手尺上。胸中與肺脈,皆在右手寸上;胃脈與脾脈,皆在右手關上;大腸與腎脈,皆在右手尺上。

男子之脈,左大為順;女人之脈,右大為順。男尺恆虛,女足恆盛。

左為陽,故男子宜左脈大也;右為陰,故女子宜右脈大也。寸為陽,尺為陰,故男子尺虛,象離中虛也;女人尺盛,象坎中滿也。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

關前一分者,寸、關、尺各有三分,共得九分。今曰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但在前之一分耳。故左為人迎,辨外因之風,以左關乃肝膽脈,肝為風臟,故曰人迎緊盛傷於風。右為氣口,辨內因之食,以右關乃脾胃脈,胃為水穀之海,脾為倉廩之官,故曰氣口緊盛傷於食。勿以外因兼求六氣,勿以內因兼求七情也。

或以前一分為寸上,豈有左寸之心可以辨風,右寸之肺可以辨食乎?

神門若腎,兩在關後,人無二脈,必死不救。

《難經》曰: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夫脈之有尺,猶樹之有根,枝葉雖枯稿,根本將自生。蓋兩尺屬腎水,水為天乙之元,人之元神在焉。故為根本之脈,而稱神門也。若無此二脈,則根本敗絕,決無生理。

白話文:

新著四言脈訣

這部四言脈訣,流傳已久。現今修補其不足,改正其錯誤,保留原來的部分只佔二三,重新修改的部分則佔七八。並新增註釋,字句精確,文字簡潔易懂,意思詳盡明瞭。使讀者既不會感到繁瑣,也不會遺漏任何重要資訊。

脈象是血液流動的脈搏,貫穿全身各個部位,而匯聚之處,就在寸口(手腕內側橈動脈搏動處)。

脈象,就是血液循環的表現。在血液循環的過程中,氣也隨著運行。五臟六腑以及奇經八脈,各有其經脈,氣血運行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無休無止,貫穿全身各個部位,而所有經脈彙集的地方,就在寸口。寸口左右手六部,都是肺經的脈象,為什麼各經脈的脈象都要從這裡診斷呢?因為肺臟就像華蓋一樣,位於最高處,其他臟腑都在其下方,各經脈的氣,都會上達熏蒸於肺,所以說肺主一身之氣,而寸口是脈象彙集的地方。

診脈時,讓病人仰起手掌,手掌後方的高骨,稱為關上。

診脈時,讓病人仰起手,醫生用手覆蓋其上診脈。手掌後方隆起的高骨,就是關部。先用中指按壓關部,然後再在寸口和尺口上下各放一指。病人手長就將手指放得寬一些,病人手短就將手指放得緊一些。

關部前方屬陽,關部後方屬陰,寸口屬陽,尺口屬陰,診脈時應依次按此順序進行。

從魚際穴到高骨有一寸的距離,因此稱為寸口;從尺澤穴到高骨有一尺的距離,因此稱為尺口;介於寸口和尺口之間的部位,稱為關口。關口前方寸口屬陽,關口後方尺口屬陰。寸口診斷上焦,關口診斷中焦,尺口診斷下焦。經書上說:身體上半部分與天上的陽氣相通;身體下半部分與地上的陰氣相通。先後指的是先診寸口,然後診關口,再診尺口。推者,推究其道理;尋者,追尋其脈象,仔細觀察所得到的脈象。

胞絡與心經的脈象,反映在左手寸口;膽經與肝經的脈象,反映在左手關口;膀胱與腎經的脈象,反映在左手尺口;胸部與肺經的脈象,反映在右手寸口;胃經與脾經的脈象,反映在右手關口;大腸與腎經的脈象,反映在右手尺口。

這是根據《內經》的脈法,將臟腑分配到左右手的寸、關、尺三部。 《內經》的診法是胞絡配心,胸中配肺;大腸在右尺,小腸附於膀胱。三焦並不在右尺,詳細內容可參閱脈法書籍。胞絡與心經的脈象,都在左手寸口;膽經與肝經的脈象,都在左手關口;膀胱與腎經的脈象,都在左手尺口;胸部與肺經的脈象,都在右手寸口;胃經與脾經的脈象,都在右手關口;大腸與腎經的脈象,都在右手尺口。

男子左手的脈象較大為順,女子右手的脈象較大為順。男子的尺脈通常虛弱,女子的尺脈通常充實。

左邊屬陽,所以男子左手的脈象較大;右邊屬陰,所以女子右手的脈象較大。寸口屬陽,尺口屬陰,所以男子尺脈虛弱,如同離卦中虛;女子尺脈充實,如同坎卦中滿。

關口前一分,是人體生命之主脈,左邊為人迎脈,右邊為氣口脈。

關口前一分,寸、關、尺各有三分,共九分。這裡所說的關口前一分,仍然在關口上,只是在關口前的一分而已。所以左邊為人迎脈,用以辨別外感風邪;因為左關是肝膽的脈象,肝主風,所以人迎脈緊實有力則為風邪所傷。右邊為氣口脈,用以辨別內因飲食所致的疾病;因為右關是脾胃的脈象,胃是水穀的倉庫,脾是五穀的官府,所以氣口脈緊實有力則為飲食所傷。不要把外因和六氣混淆,也不要把內因和七情混淆。

如果將前面一分歸屬於寸口,難道左寸口的心脈可以辨別風邪,右寸口的肺脈可以辨別飲食嗎?

神門脈(左尺)和腎脈(右尺),都在關口之後,如果一個人這兩脈皆無,必定死亡,無法救治。

《難經》說:上部沒有脈象,下部有脈象,即使病情危重,也不會危及生命。尺脈猶如樹木的根,即使枝葉枯萎,只要根部還在,就能再生。因為左右尺脈都屬於腎水,水是天乙的根本,人的元神都在這裡。所以尺脈是人體根本的脈象,稱為神門。如果沒有這兩脈,則根本衰竭,肯定沒有生命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