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風濕挾熱頭痛

上壅損目及腦痛。偏正頭痛,年深不愈,並以清空膏主之,痛甚加細辛。

痰厥頭痛,太陰脈緩,清空膏去羌活、防風,加半夏、天麻。陽明頭痛,發熱惡熱而渴,白虎湯加白芷。

腎厥頭痛,即經所謂下虛上實,其脈舉之則弦,按之則堅,玉真丸、來復丹。傷食頭痛,胸滿咽酸,噫敗卵臭,惡食,雖發熱而身不痛,香砂枳朮丸。傷酒頭痛,葛花解酲湯。怒氣傷肝,沉香降氣散、蘇子降氣散。頭痛九竅不利,屬氣虛,補中益氣湯加芍藥、川芎、細辛。眉尖後近髮際曰魚尾,魚尾上次頭痛,屬血虛,四物湯加薄荷。

動作頭痛,胃熱也,酒炒大黃五錢,濃茶煎服。心煩頭痛,清空膏加麥門冬、丹參。上熱頭痛,目赤下寒,足䯒為甚,大便微秘,既濟解毒湯。

白話文:

[風濕挾熱頭痛]

當風濕和熱邪結合引發的頭痛,會影響視力並導致頭部及腦部疼痛。對於長期且不易治癒的偏正頭痛,建議使用清空膏治療,如果疼痛非常嚴重,可以增加細辛的份量。

若是痰厥型頭痛,其特徵是太陰脈緩慢,應在清空膏中去掉羌活和防風,並加入半夏和天麻。若為陽明頭痛,患者會感到發熱、怕熱且口渴,這種情況可用白虎湯加上白芷來治療。

腎厥型頭痛,根據醫典所述,是因為下焦虛弱而上焦實滿,脈象輕觸時會感到弦狀,重按則會感覺堅硬,可用玉真丸或來復丹治療。消化不良引起的頭痛,患者會有胸悶、喉嚨酸澀、噁心嘔吐,即使發熱但身體不會疼痛,可服用香砂枳朮丸。酒精中毒的頭痛,可用葛花解酲湯來緩解。生氣導致肝氣受損的頭痛,可使用沉香降氣散或蘇子降氣散治療。

若頭痛伴隨九竅不暢,這通常是由於氣虛,可使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芍藥、川芎和細辛。眉梢靠近髮際的部位稱為魚尾,魚尾上方的頭痛,通常是因為血虛,可以服用四物湯加上薄荷。

活動後頭痛,可能是因為胃熱,可以用五錢酒炒大黃與濃茶煎煮服用。心煩且頭痛,可在清空膏中加入麥門冬和丹參。上焦熱盛導致的頭痛,眼睛紅赤,下焦寒冷,腳踝以下特別嚴重,且大便微祕,可用既濟解毒湯治療。

2. 偏頭痛

半邊頭痛。

左為血虛,右屬氣虛。蓖麻子五錢,去殼,大棗十五枚,去核,共搗研如泥,塗棉紙上,用箸一隻卷之,去箸納鼻中,良久取下,清涕即止。生蘿蔔汁仰臥注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芎犀丸極效。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偏頭痛的治療方式。如果只是半邊頭痛,左邊頭痛是因為血液不足,右邊頭痛則是氣力不足。具體療法如下:先取五錢的蓖麻子,去掉外殼,再取十五枚的大棗,去掉核,然後一起搗碎成泥狀,塗在棉紙上,用一根筷子捲起來,拿掉筷子後把棉紙塞進鼻子裡,過一段時間後取出,流鼻涕的情況就會停止。另外,可以躺著將新鮮蘿蔔汁滴入鼻子,如果是左邊頭痛就滴右鼻孔,反之亦然。最後,使用芎犀丸會有很好的效果。

3. 雷頭風

頭痛面起核塊,或頭中如雷鳴。

震為雷,震仰盂,用青荷葉者,象震之形與色也,清震湯。有因痰火,耳如雷鳴,熟半夏一兩,大黃煨二兩,天麻、黃芩各六錢,薄荷葉三錢,甘草三錢,水泛綠豆大,臨臥茶吞二錢,痰利為度。

白話文:

【雷頭風】

這是指一種頭痛症狀,病人的臉部會出現腫塊,或是感覺頭內像有雷鳴聲。

「震」在易經中代表雷,而其形象似仰著的盆子,因此使用青荷葉,是因為它形狀和顏色都類似「震」的象徵,此方即為清震湯。

另外,也有因為痰火導致耳朵裡像有雷鳴聲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可用熟半夏一兩,大黃煨二兩,天麻、黃芩各六錢,薄荷葉三錢,甘草三錢,煎煮後製成綠豆大的丸藥,睡前以茶吞服二錢,直到痰液順利排出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