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醫案

常山飲,治瘧痰在胸,用此吐之。若用砒霜之類,即使瘧愈,脾胃受傷,須用此湯為穩。

常山(一兩,酒炒)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苦酒浸一宿,多炒透熟,即不吐。

露姜飲,治痰瘧、寒瘧。

生薑(四兩)

連皮搗汁一碗,露一宿,空心服。

交加雙解飲子,治瘴瘧神效。

肉豆蔻(二大枚),草豆蔻(二枚),厚朴(五錢),甘草(四錢),生薑(四錢)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服。五藥俱一半生,一半熟。

瘧母丸,元氣不甚虛者宜此。

青皮,桃仁,紅花,麥芽(各二兩),鱉甲(四兩,醋炙),海粉,香附,三稜,蓬朮(各一兩半)

十味俱用醋煮,神麯糊丸,桐子大,每服三錢,薑湯送下。

祛瘧飲,三發後可用,因其衰而減之,立效。

知母(去毛、酒炒,五錢),貝母(去心,九分),柴胡(去蘆,七分),檳榔(八分),陳皮(去白),山楂肉,枳實(各一錢五分),甘草(去皮,炙,三分)紫蘇(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渣用水二鍾,煎八分,俱露一宿,臨發日五更服頭煎,未發前一時服二煎。

截瘧飲,虛人久瘧不止,此極見效。

黃耆(酒炙,二錢),人參,白朮(炒),茯苓(各一錢五分),甘草(六分),砂仁,草果,橘紅(各一錢),五味子(八分),烏梅(三枚)

水二鍾,生薑十大片,棗二枚,煎一鍾服。

何首烏忌鐵為末,酒調下三錢,臨發先服,或煎湯服。

獨蒜(十二枚,煨熟),桃仁(一百粒,去皮尖,炒),搗爛,入黃丹丸,如綠豆大,每服九丸,發日五更,面東酒送下。

桃仁一味,研爛,不犯水,加黃丹丸,五月五日合。

常山末(二錢,酒浸,炒透,即不發吐。),烏梅肉(四枚),研爛為丸,此截瘧必效之方,世俗畏常山發吐,不知其有神功,但炒透即不吐耳。

生鱉甲(不見湯煮者)醋炙黃,為末,烏梅肉為丸,每服三錢,必效。

白話文:

醫案

常山飲,治療瘧疾痰在胸腔的症狀,用這個方子可以把痰吐出來。如果用砒霜之類的藥物,即使瘧疾治好了,脾胃也會受損,必須用這個湯劑才穩妥。

常山(一兩,用酒炒過)

用水二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用苦酒浸泡一晚,多炒熟透,就不會引起嘔吐。

露姜飲,治療痰瘧、寒瘧。

生薑(四兩)

連皮搗成汁一碗,放置露天一晚,空腹服用。

交加雙解飲子,治療瘴瘧效果神奇。

肉豆蔻(二大枚),草豆蔻(二枚),厚朴(五錢),甘草(四錢),生薑(四錢)

用水二碗煎成一碗,空腹服用。這五種藥材,一半用生的,一半用炒熟的。

瘧母丸,適合元氣不是太虛弱的人服用。

青皮,桃仁,紅花,麥芽(各二兩),鱉甲(四兩,用醋炙過),海粉,香附,三稜,蓬朮(各一兩半)

這十味藥都用醋煮過,用神麴糊做成丸子,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送服。

祛瘧飲,瘧疾發作三次後可以使用,因為藥效會隨著發作次數衰減而減弱,但效果很好。

知母(去毛、用酒炒過,五錢),貝母(去心,九分),柴胡(去蘆,七分),檳榔(八分),陳皮(去白),山楂肉,枳實(各一錢五分),甘草(去皮,炙過,三分)紫蘇(一錢)

用水二碗煎成一碗,藥渣再用水二碗煎成八分,都放置露天一晚,在瘧疾發作當天的五更時服用第一次煎的藥液,在瘧疾發作前一個時辰服用第二次煎的藥液。

截瘧飲,適合體虛之人久病不癒的瘧疾,效果很好。

黃耆(用酒炙過,二錢),人參,白朮(炒過),茯苓(各一錢五分),甘草(六分),砂仁,草果,橘紅(各一錢),五味子(八分),烏梅(三枚)

用水二碗,加生薑十片,大棗二枚,煎成一碗服用。

何首烏忌鐵,磨成粉末,用酒調服三錢,在瘧疾發作前先服用,或者煎湯服用。

獨蒜(十二枚,煨熟),桃仁(一百粒,去皮尖,炒過),搗爛,加入黃丹做成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九丸,在瘧疾發作當天的五更時,面向東方用酒送服。

單用桃仁,磨爛,不要沾到水,加入黃丹做成丸子,在五月五日那天製作。

常山粉末(二錢,用酒浸泡,炒透,就不會引起嘔吐),烏梅肉(四枚),磨爛做成丸子,這個方子截斷瘧疾發作效果很好,世俗害怕常山引起嘔吐,不知道它有神奇的功效,只要炒透就不會引起嘔吐。

生鱉甲(沒有用湯煮過的)用醋炙黃,磨成粉末,用烏梅肉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錢,一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