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2)

1. 果部

蓮子,味甘,平,無毒,入心、脾、腎三經。泡去皮、心,炒。心腎交而君相之火邪俱靖,腸胃厚而瀉痢之滑均收。頻用能澀精,多服令人喜。

蓮藕,味苦,平,入心、脾二經。忌鐵。生用則滌熱除煩,散瘀而還為新血;熟用則補中和胃,消食而變化精微。

蓮花須味甘、澀,溫,無毒。入心、腎二經。忌地黃、蔥、蒜。清心而諸竅之出血可止,固腎而丹田之精氣無遺。鬚髮變黑。瀉痢能除。

蓮子,脾家果也,久服益人。石蓮子乃九月經霜後堅黑如石,墮水入泥者。今肆中石蓮子,其味大苦,產廣中樹上,不宜入藥。

白話文:

蓮子,味道甘甜,性平,無毒,歸屬心、脾、腎三經。需要先泡去蓮子的外皮與內心,再進行炒製。它能促進心腎之間的交流,使君火與相火都得到平靜。對於腸胃厚實的人來說,能有效控制滑瀉痢疾。經常使用可以穩定精液,過量服用會讓人感到愉快。

蓮藕,味道苦,性平,歸屬心、脾兩經。忌用鐵器。生食時有清熱解煩的效果,能夠消除瘀血並重新生成新鮮血液;熟食則能補益中氣和胃,消化食物並將養分轉化為精微。

蓮花的花蕊,味道甘甜、澀,性溫,無毒,歸屬心、腎兩經。忌與地黃、蔥、蒜同用。它能清心,對於各處出血都有止血效果,固護腎臟,讓丹田的精氣不流失。能使得鬚髮變黑,對於痢疾也有治療效果。

蓮子是脾臟的果物,長期服用對人有益。石蓮子是在九月經過霜打後變得堅硬如石,掉入水中沈入泥土的蓮子。現在市面上的石蓮子味道極苦,產自廣東的樹上,不適合入藥。

藕性帶澀,止血有功,產家忌性冷,惟藕不忌,為能去瘀故也。

蓮鬚溫而不熱,血家瀉家尊為上劑。

蓮房固精澀腸,但不宜多服。

葉可助胃消食,蒂治雷頭風,取其有震仰盂之象,類從之義也。

橘皮,味辛,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廣中者最佳,福建者力薄,浙產便惡劣矣。陳久愈佳,去蒂及浮膜,曬乾。止嗽定嘔,頗有中和之妙;清痰理氣,卻無峻烈之嫌。留白者補胃偏宜,去白者疏通專掌。

苦能泄氣,又能燥濕,辛能散氣,溫能和氣;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夫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籥,故獨入兩經。氣雖中和,然單服久服,亦傷真元。橘皮下氣消痰,橘肉生痰聚氣,一物也,而相反如此。

白話文:

蓮藕的性質帶有一點微澀,對於止血非常有效。產後婦女應避免食用性寒的食物,但蓮藕則不會受到這樣的限制,這是因為它能夠去除瘀血的緣故。

蓮花的子實溫暖而不熱,對於血病和瀉病患者來說,它是極為珍貴的藥材。

蓮蓬可以固精並抑制腸道,但不適合過量服用。

蓮葉能夠幫助消化,蓮蒂可以治療雷頭風,這是因為它們具有類似於「震仰盂」和「從之」的象徵意義。

陳皮,味道辛香,性溫,無毒,屬於肺和脾兩個經絡的藥材。廣東產的最好,福建產的效力較弱,浙江產的則品質更差。存放越久越好,去掉蒂部和浮膜,曬乾。它能止咳定吐,有很好的調和效果;清痰理氣,沒有過分刺激的問題。保留白色部分的陳皮對補益胃部特別適合,去除白色部分的則專門用於疏通。

苦味可以排氣,又可以去濕,辛味能散氣,溫度可以調和氣息;與補藥一起使用則有補益效果,與瀉藥一起使用則有降火效果,與升藥一起使用則有上升效果,與降藥一起使用則有下降效果。脾臟是元氣的母親,肺是調節氣息的關鍵,所以陳皮主要作用在這兩個經絡上。雖然它的效果平和,但如果單獨或長時間服用,也會傷害到真正的元氣。陳皮可以降氣消痰,陳皮肉則會生成痰液和聚集氣息,同是一物,卻有相反的效果。

青皮,即橘之小者,麩炒。破滯氣愈除愈效,削堅積愈下愈良。引諸藥至厥陰之分,下飲食入太陰之倉。

青皮兼能發汗,性頗猛銳,不宜多用。如人年少壯,未免躁暴,及長大而為橘皮,如人至老年,烈性漸減。經久而為陳皮,則多歷寒暑而躁氣全消也。核主膀胱疝氣,一味為末,酒服五錢。葉主肺癰、乳癰,絞汁飲之。

香櫞,味苦,溫,無毒。入肺、脾二經。年久者良,去白炒。理上焦之氣,止嘔宜求;進中州之食,健脾宜簡。性雖中和,單用多用亦損正氣,脾虛者須與參朮並行,乃有相成之益耳。

白話文:

青皮,就是橘子中較小的果實,用麩皮炒過。它能有效地破除滯氣,越用越有效,也能消解堅硬積聚,越用效果越好。它能引導藥物到達厥陰經脈,將食物引入太陰經脈的胃中。

青皮還有發汗的作用,性較為猛烈,不宜過量使用。就像人年輕時性情急躁,隨著年齡增長,橘子逐漸變成橘皮,人到老年,性情也變得溫和。而陳皮,則是經過長時間的寒暑變化,躁氣完全消散後的產物。青皮的核主治膀胱疝氣,單味研磨成粉,用酒服用五錢。青皮的葉主治肺癰、乳癰,絞汁飲用即可。

香櫞,味苦,性溫,無毒。歸肺、脾二經。陳年香櫞效果更好,去白皮炒製。它能調理上焦的氣機,止嘔的效果顯著;能幫助中焦消化吸收,健脾效果也很好。香櫞雖然性情平和,但單獨使用或過量使用也會損傷正氣,脾虛的人需要與人參、白朮一起服用,才能相輔相成,發揮最佳效果。

大棗,味甘,平,無毒。入脾經。堅實肥大者佳。調和脾胃,具生津止瀉之功;潤養肺經,操助脈強神之用。

經言:棗為脾果,脾病宜食之。又曰:脾病人毋多甘,毋乃相戾耶?不知言宜食者,指不足之脾也,如脾虛泄瀉之類;毋多食者,指有餘之脾也,如中滿腫脹之類。凡用藥者,能隨其虛實而變通之,雖尋常品味,必獲神功;苟執而泥之,雖有良劑,莫展其長,故學者以格致為亟也。

按:棗雖補中,然味過於甘,中滿者忌之。小兒疳病及齒痛痰熱之人,俱不宜食,生者尤為不利。紅棗功效相仿,差不及耳。

白話文:

紅棗性味甘平,無毒,能入脾經,其中堅實肥大的品質較佳。它可以調和脾胃,生津止瀉,滋養肺經,強健脈搏,提振精神。古籍記載,紅棗是脾臟的最佳果物,脾臟病患宜食用。但也指出,脾虛泄瀉的人可以食用紅棗,但脾胃積滿腫脹的人則不宜多吃。用藥時要根據身體虛實情況靈活變通,即使是常見的藥材,也能發揮奇效。反之,一味固執,即使是良藥也無法發揮其功效,所以學習者應重視格物致知。雖然紅棗能補中益氣,但味甘過於濃郁,脾胃積滿的人忌食。小兒疳病、齒痛痰熱的人也不宜食用紅棗,生紅棗尤其不利。紅棗的功效與大棗相仿,但略遜一籌。

芡實,味甘,平,無毒。入脾、腎二經。補腎固精而遺濁有賴,益脾養氣而泄瀉無虞。

稟水土之氣以生,獨於脾腎得力,小兒不宜多食者,以其難消故也。

烏梅,味酸,平,無毒。入肺、脾二經。定嗽定渴,皆由斂肺之勳;止血止利,盡是固腸之力。清音去痰涎,安蛔理煩熱,蝕惡肉而至速,消酒毒以清神。

白梅即霜梅也。牙關緊閉,擦齦涎出便能開;刀箭傷膚,研爛敷之血即止。

烏梅、白梅,皆以酸收為功,疽愈後有肉突起,烏梅燒敷,一日減半,兩日而平,真奇方也。夫梅生於春,曲直作酸,病有當發散者,大忌酸收,誤食必為害。若過食而齒齼者,嚼胡桃肉解之。

白話文:

芡實,味道甘甜,性平,無毒。歸屬於脾、腎兩個經絡。補腎固精,防止遺精,增強脾氣,調節氣血,避免腹瀉。

芡實從土壤和水分中獲得養分生長,對於脾和腎有特殊效果,兒童不宜多吃,因為它難以消化。

烏梅,味道酸甜,性平,無毒。歸屬於肺、脾兩個經絡。平息咳嗽,穩定口渴,是收斂肺部功效的表現;止血止瀉,是固定腸道功能的表現。清潔聲音,去除痰液,安撫蟲子,調理煩熱,腐蝕惡肉迅速,消除酒毒,清心醒腦。

白梅就是霜梅。當牙關緊閉,擦拭牙齦,涎液流出時,牙關就能打開;刀傷或箭傷傷及皮膚,研磨後敷上,血液就會停止流動。

烏梅和白梅都以收斂的功效為主,如果傷口癒合後出現肉突起,使用烏梅燒後敷上,一天減少一半,兩天就能平復,真是神奇的方法。烏梅在春天生長,曲線和直線形成酸味,對於需要發散的疾病,使用酸收法是大忌,錯誤食用必定有害。如果過量食用導致牙齒疼痛,可以咀嚼核桃肉來解救。

,味甘,寒,無毒。入肺、脾二經。潤肺止咳嗽,清胃理焦煩。

乾柿能厚腸而止泄,主反胃與下血。

柿霜清心而退熱生津,潤肺而化痰止嗽。

三者主用大同小異,總之肅清上焦火邪,兼有益脾之功也。有人三世死於反胃,至孫得一方,用柿餅同乾飯食之,絕不用水,亦勿以他藥雜之,旬日而愈。

按:柿性頗寒,肺經無火,及風寒作嗽者,冷痢滑泄者忌之。不宜與蟹同食,令人腹痛作瀉。

荸薺,味甘,寒,無毒。益氣而消食,除熱以生津。腹滿須用,下血宜嘗。

白話文:

柿子性寒,味甘,能潤肺止咳,清胃降火,並能止瀉、止血。乾柿子可厚腸止瀉,治反胃和下血。柿霜則能清心退熱,生津潤肺,化痰止咳。總的來說,柿子能清熱解毒,並有助於脾胃功能。有人連續三代都因反胃而亡,直到孫子得到一個方子,用柿餅與乾飯同食,不加水,也不和其他藥物混合,十天後就痊癒了。需要注意的是,柿子性寒,不適合肺經無火或風寒咳嗽、冷痢滑泄的人食用,也不宜與螃蟹同食,以免腹痛腹瀉。荸薺性寒,味甘,能益氣消食,清熱生津,適合腹滿脹痛和下血者食用。

同胡桃食,能化銅物為烏有。一味為末,能闢蠱毒。

按:孟詵云:有冷氣人勿食,多食令人患腳氣,孕婦忌之。

枇杷葉,味苦,平,無毒。入肺、胃二經。刷去背上毛。治胃病,薑汁塗炙,治肺病蜜水塗炙。走陽明則止嘔下氣,入太陰則定咳消痰。

長於降氣,氣降則火清痰順。但去毛不淨,射入肺中,作咳難療。

按:胃寒嘔吐,及風寒咳嗽者忌之。

甘蔗,味甘,平,無毒。入肺、胃二經。和中而下逆氣,助脾而利大腸。

稟地之沖氣,故味甘性平。甘為稼穡之化,故和中助脾,亦能除熱止渴,治噎膈,解酒毒。

白話文:

將胡桃與食物一同食用,可以將金屬轉換為無效之物。一種方法是將其磨成粉末,可以防止邪惡蟲毒。

按照孟詵的說法:對於有冷氣的人不要食用,過量食用會導致腳氣病,懷孕的女性應避免食用。

枇杷葉,味道苦,性平,無毒。進入肺和胃兩條經絡。刷去背上的毛髮。用於治療胃病,可用生薑汁塗抹烤制;用於治療肺病,可使用蜂蜜水塗抹烤制。進入陽明經則能止吐下氣,進入太陰經則能穩定咳嗽減少痰液。

它長於降氣,氣下降則火氣清淨痰液順暢。但是如果不徹底去除毛髮,射入肺部,會引起咳嗽難以治療。

按照孟詵的說法:胃寒引起的嘔吐,以及風寒引發的咳嗽應避免食用。

甘蔗,味道甘甜,性平,無毒。進入肺和胃兩條經絡。調和中樞而排除逆氣,補充脾臟功能而促進大腸運行。

它承載著大地的衝擊氣息,因此味道甘甜且性質平和。甘甜是農作物的產物,所以它能調和中樞並補充脾臟,也能消除熱氣止渴,治療噎膈,解酒毒。

按:世人誤以蔗為性熱,不知其甘寒瀉火。王摩詰詩云: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蓋詳於本草者耶。惟胃寒嘔吐,中滿滑泄者忌之。

白砂糖,味甘,寒,無毒。入脾經。生津解渴,除咳消痰。中滿者禁用。

紅砂糖味甘,寒,無毒。功用與白者相仿,和血乃紅者獨長。紅白二種,皆蔗汁煎成。

多食能齒生蟲,作湯下小兒丸、散者誤矣。

桃仁,味苦、甘,平,無毒。入肝、大腸二經。香附為使,泡去皮尖,炒,勿用雙仁者。破諸經之血瘀,潤大腸之血燥。肌有血凝而燥癢堪除,熱入血室而譫言可止。

白話文:

人們常誤以為甘蔗性熱,其實它甘寒瀉火。唐代詩人王摩詰寫道:「飽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可見他對本草藥性十分了解。不過,胃寒嘔吐、腹脹瀉肚子的人要忌食甘蔗。

白砂糖味甘、性寒,無毒,入脾經,能生津解渴,止咳化痰,但腹脹的人禁用。

紅砂糖味甘、性寒,無毒,功效與白砂糖相似,但它還具有和血的功效。紅白兩種砂糖都是由甘蔗汁熬製而成。

甘蔗吃多了會生蟲,把它加到湯裡或做成小兒藥丸、散劑都是錯誤的做法。

桃仁味苦甘,性平,無毒,入肝、大腸經,以香附為使,去皮尖、炒制,不可用雙仁的桃仁。它能破除各經脈的血瘀,潤滑大腸燥熱。對於肌膚血凝而乾燥瘙癢者,能起到消除作用;對於熱入血室而神志不清者,能起到止譫言的功效。

苦重於甘,氣薄味厚,沉而下降,為陰中之陽。苦以推陳,甘以生新,故血疾恆需之。桃為五木之精,故能辟邪殺鬼,亦可殺蟲。桃梟是桃實在樹,經冬不落者,正月採之,主辟邪祛祟。

按:桃仁破血,血瘀者相宜,若用之不當,大傷陰氣。

杏仁,味苦、甘,溫,有毒。入肺、大腸二經。惡黃芩、黃耆、葛根,畏蘘草。泡去皮尖焙,雙仁者勿用。散上焦之風,除心下之熱。利胸中氣逆而喘嗽,潤大腸氣閉而難通。解錫毒有效,消狗肉如神。

白話文:

苦味比甘味重,氣薄味厚,沉重而向下,屬於陰中之陽。苦味能促進舊物代謝,甘味能滋生新物,因此血疾需要苦味藥物。桃是五種木的精華,因此能辟邪殺鬼,也能殺蟲。桃梟是冬天不落樹的桃實,正月採摘,主要用於辟邪祛祟。

桃仁能破血,適合血瘀的人使用,但使用不當會嚴重傷陰氣。

杏仁味苦甘,性溫,有毒。入肺和大腸經。忌與黃芩、黃耆、葛根同用,畏蘘草。泡去皮尖焙乾,雙仁的杏仁不可使用。能散上焦之風,除心下之熱,利胸中氣逆而喘嗽,潤大腸氣閉而難通。解錫毒效果顯著,消狗肉如神。

杏仁性溫,散肺經風寒滯氣,特效。

按:陰虛咳嗽者忌之,雙仁者能殺人,有毒蓋指此耳。

,味甘、酸,寒,無毒。入心、肝、脾三經。外宣風氣,內滌狂煩。消痰有靈,醒酒最驗。

人知其清火消痰,不知其散風之妙。生之可清六腑之熱,熟之可滋五臟之陰。

按:丹溪云:梨者,利也,流利下行之謂也,脾虛泄瀉者禁之。

橄欖,味酸、澀、甘,平,無毒。入胃經。清咽喉而止渴,厚腸胃而止瀉。消酒稱奇,解毒更異。

跡其主用,約與訶黎勒相同。誤中河豚毒,惟橄欖煮汁,服之可解;諸魚骨鯁,嚼橄欖汁咽之,如無橄欖,以核研末,急流水調服亦效。

白話文:

杏仁性溫,可以散去肺經風寒和滯氣,效果顯著。但陰虛咳嗽的人不能吃,因為雙仁有毒,能致人死亡,所指的毒就是這個。

梨味甘酸,性寒,無毒,入心、肝、脾三經。可以宣散外感風邪,內清狂躁煩熱。消痰效果顯著,醒酒也很有效。

人們都知道梨可以清火消痰,卻不知道它還有散風的妙用。生吃可以清熱解毒,熟吃可以滋陰潤燥。

但丹溪先生說過,梨有滑利之性,容易導致脾虛泄瀉,脾虛的人不宜食用。

橄欖味酸澀甘,性平,無毒,入胃經。可以清咽喉止渴,滋養腸胃止瀉。消酒的效果特別好,解毒功效也很奇特。

橄欖的功效與訶黎勒相似。誤食河豚毒,可以用橄欖煮汁服用解毒;若有魚骨卡喉,可以嚼橄欖汁吞服,若沒有橄欖,可以用橄欖核研磨成粉末,用急流水調服也同樣有效。

胡桃,味甘,平。無毒。入肺、腎二經。佐補骨而治痿強陰,兼胡粉而拔白變黑。久服潤腸胃,恆用悅肌膚。

三焦者,元氣之別使;命門者,三焦之本原,蓋一原一委也。命門指所居之府而名,乃藏精系胞之物,三焦指分治之部而名,乃出納熟腐之司。一以體名,一以用名。在兩腎之間,上通心肺,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靈樞》已詳言,而扁鵲不知原委體用之分,以右腎為命門,以三焦為有名無狀,承訛至今,莫能正也。

胡桃仁頗類其狀,而外之皮汁皆黑,故入此方,通命門,命門既通,則三焦利,故上通於肺耳。一幼兒痰喘,五日不乳,其母夢觀音授方,令服人參、胡桃湯數口,喘即定。明日去胡桃衣,喘復作,仍連皮服,遂愈。蓋皮有斂肺之功也。但用一味,空腹時連皮食之,最能固精。

白話文:

胡桃、命門與三焦之解

胡桃,味甘性平,無毒。歸肺、腎二經。有助於補益骨骼、治療痿弱、壯陽,並能與胡粉搭配使用,使白髮變黑。長期服用可潤腸胃,經常食用可使肌膚光澤。

三焦是指元氣運行的通道,負責將元氣分配到各個臟腑;命門則是三焦的根本,如同源頭與分支的關係。命門以其所處的位置命名,是藏精、系胞的所在;三焦則以其功能命名,負責將營養物質吸收、代謝、排出。一個以形體命名,一個以功能命名。命門位於兩腎之間,向上通達心肺,是生命之源,也是相火之主。《靈樞》對此已有詳細論述,然而扁鵲不明白命門和三焦在體用上的區別,誤將右腎當作命門,將三焦視為虛無縹緲之物,這一錯誤一直流傳至今,無人能夠糾正。

胡桃仁形狀與命門相似,其外皮和汁液皆呈黑色,因此被用於本方中。服用胡桃可以通達命門,命門通暢則三焦運作順利,因此能向上通達肺部。曾有一名幼童患痰喘,五天不喝奶,其母夢中觀音菩薩指點,給孩子服用人參和胡桃湯,喘息立刻平息。第二天去除胡桃外皮,喘息又起,再次連皮服用,便痊癒。這是因為胡桃皮具有斂肺的作用。單獨使用胡桃,空腹時連皮食用,最能固精。

按:肺有痰熱,命門火熾者勿服。

龍眼,味甘,平,無毒。入心、脾二經。補心虛而長智,悅胃氣以培脾。除健忘與怔忡。能安腎而熟寐。

不熱不寒,和平可貴,別名益智者,為其助心生智也。歸脾湯用為嚮導者,五味入口,甘先歸脾也。道家用龍眼肉細嚼千餘,待滿口津生,和津汩汩而咽,此即服玉泉之法也。

山楂,味酸,平,無毒。入脾、胃二經。去核。消肉食之積,行乳食之停。疝氣為殃,茴香佐之而取效;兒枕作痛,砂糖調服成功。發小兒痘疹,理下血腸風。

白話文:

肺部有痰熱,命門火旺的人不要服用龍眼。龍眼性味甘平,無毒,歸心、脾二經。它能補益心虛,增長智慧,悅胃氣以健脾,消除健忘和心悸。還能安腎助眠。龍眼不寒不熱,性平平和,別名益智,正是因為它能幫助心臟生智。歸脾湯中用龍眼,是因為五味入脾,甘味先歸脾經。道家將龍眼肉細嚼千餘下,待滿口生津,然後將津液慢慢咽下,這就是服用玉泉之法。山楂性味酸平,無毒,歸脾、胃二經。去核後可消肉食積滞,通乳食停滯。治療疝氣可用茴香輔助,治療兒童枕骨疼痛可用砂糖調服。山楂還能幫助小兒發痘疹,理下血腸風。

善去腥膻油膩之積,與麥芽之消穀積者不同也。核主催生疝氣。

按:胃中無積,及脾虛惡食者忌服。

榧子,味甘,平,無毒。入肺經。反綠豆。殺百種之蟲,手到而痊;療五般之痔,頻嘗則愈。消穀食而治咳,助筋骨而壯陽。

東坡詩云:驅除三彭蟲,已我心腹疾。指其殺蟲也。不問何蟲,但空腹食榧子二十一枚,七日而蟲下,輕者兩日即下矣。

按:丹溪云:榧子肺家果也,多食則引火入肺,大腸受傷。

石榴皮,味酸、澀,溫,無毒。入肝、脾、腎三經。瀉痢久而腸虛,崩帶多而欲脫。水煎服而下蛔,汁點目而止淚。

按:榴味酸澀,故入斷下崩中之劑,若服之太早,反為害也。

白話文:

善於去除腥羶油膩的積聚,這和麥芽能夠消化穀物積聚的功能是不同的。榧子主要用於催生疝氣。

參考:如果胃中沒有積聚物,或者脾虛食慾不佳的人應避免服用。

榧子,味道甘甜,性平,無毒。進入肺經。與綠豆相剋。能殺死各種蟲子,輕鬆即可痊癒;對於五種痔瘡,頻繁食用可以治癒。它能消化食物並治療咳嗽,增強筋骨,壯陽。

蘇東坡的詩說:「驅除三彭蟲,解我心腹疾」,指的是榧子的殺蟲作用。無論是什麼蟲子,只要空腹食用榧子21枚,7天後蟲子就會排出,輕度的情況可能在兩天內就能排出。

參考:丹溪認為,榧子是肺部的水果,過量食用會導致火進入肺部,對大腸造成傷害。

石榴皮,味道酸、澀,性溫,無毒。進入肝、脾、腎三經。對於長期的痢疾且腸虛弱,或者崩漏且有脫落的情況,可以用水煎煮後服用來排蟲,也可以用果汁點眼來止住眼淚。

參考:石榴的味道酸澀,所以它被用於斷下、崩中等藥方,但如果過早服用,反而會造成損害。